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见光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系统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旭东 崔玉 吴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04-3012,共9页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调制技术和多用户接入问题,该文基于直流偏置和极性编码信号单极化思想提出两种系统复杂度低、频带利用率高的可见光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DCO-MCAP,U-MCAP)调制方案。首先利用最大最小优化算法构建无频谱泄漏的频域目...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调制技术和多用户接入问题,该文基于直流偏置和极性编码信号单极化思想提出两种系统复杂度低、频带利用率高的可见光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DCO-MCAP,U-MCAP)调制方案。首先利用最大最小优化算法构建无频谱泄漏的频域目标方程,采用完全重建(PR)条件作为非线性约束方程,求取时域正交的多维CAP滤波器组,然后分别采用"添加直流偏置"和"零值位置极性编码"实现信号单极性,以满足可见光通信"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的要求。基于朗伯辐射模型,可见光背景噪声建模为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推导了DCOCAP/MCAP,U-CAP/MCAP 4种调制方案的误符号率理论解,仿真验证了其准确性。在5 m?5 m?3 m的室内场景下,仿真对比分析了2维、3维、4维可见光CAP调制系统的频带利用率、误码率等性能。结果表明,相同星座尺寸时,多维CAP调制的误码性能明显优于传统2维;相同频带利用率时,3种维度系统误码性能相近,可见光多维CAP调制为多用户接入提供可能性。此外,讨论了信道参数对可见光CAP系统的影响,发射机辐射角与收发信机之间距离都与信噪比损失呈现出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完全重建 频带利用率 误符号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可见光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旭东 崔玉 +1 位作者 吴楠 冯海燕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调制技术问题,提出翻转光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和单极性光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两种功率有效的调制方案,二者分别采用"正、负模块极性分组"以及"零值位置极性编码"方法实现信号单极性处理,以满足可...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调制技术问题,提出翻转光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和单极性光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两种功率有效的调制方案,二者分别采用"正、负模块极性分组"以及"零值位置极性编码"方法实现信号单极性处理,以满足可见光通信"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的要求.基于朗伯辐射模型,考虑到高斯背景光噪声的可见光直射传输信道,推导了包括直流偏置光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在内的三种调制方案的误比特率闭式表达式,仿真验证了其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三者频带利用率,讨论了信道参量对光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m×5m×3m的室内场景下,与发射机辐射角为30°和45°相比,0°时的系统误码性能分别优于6.9dB和29.9dB;收发机距离为1m时,误码性能比2m时改善近12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可见光通信 朗伯辐射模型 频带利用率 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无线光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柯熙政 李梦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4-151,共8页
无载波幅度相位(Carrierless Amplitude and Phase,CAP)调制是一种数字化方式的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由于CAP调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成本低、复杂度小等优点,所以逐渐成为实现短距离高速光通信系统的一... 无载波幅度相位(Carrierless Amplitude and Phase,CAP)调制是一种数字化方式的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由于CAP调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成本低、复杂度小等优点,所以逐渐成为实现短距离高速光通信系统的一种备选方案。首先通过比较CAP调制和QAM的功率谱分析了这两种调制方式的特性,然后在大气信道仿真模型(Gamma-Gamma光强起伏分布模型)条件下,基于Matlab仿真分析了滤波器滚降系数,滤波器长度和采样时钟偏移对CAP调制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给出最优参数值。由仿真可知,采样时钟偏移会引起接收端信号的相位偏移,所以需要在接收端对相位畸变进行一定的补偿,文中也对后期所需的均衡算法进行了一些研究,希望能对以后CAP系统的设计有所帮助。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正交幅度调制 系统性能 相位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混合调制无载波幅度相位可见光通信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石蒙 迟楠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3,共6页
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将基于发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VLC)与照明通信相结合,然而VLC系统的性能主要受限于系统带宽和信噪比(SNR),之前的实验并没有充分利用信道资源,特别是SNR资源。针对SNR资源利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的混合调制... 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将基于发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VLC)与照明通信相结合,然而VLC系统的性能主要受限于系统带宽和信噪比(SNR),之前的实验并没有充分利用信道资源,特别是SNR资源。针对SNR资源利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的混合调制无载波幅度相位VLC系统,在该系统中,信号的实际调制级别不仅可以是一个整数,而且可以是一个十进制数,通过按一定的比例对比特进行分组,可以提高信道的SNR资源利用率。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当驱动信号的峰峰值电压范围为0.65~0.86V时,可以获得约10%的比特率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混合调制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可见光多维CAP空间调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旭东 崔玉 +1 位作者 吴楠 何荣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7-235,共9页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VLC)光链路发射源(LED器件)有限的调制带宽问题,基于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CAP)技术,提出一种频带利用率高效的光空间调制方案(OSM-CAP)。OSM-CAP系统将输入信息序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行空域映射即空间调制,其...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VLC)光链路发射源(LED器件)有限的调制带宽问题,基于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CAP)技术,提出一种频带利用率高效的光空间调制方案(OSM-CAP)。OSM-CAP系统将输入信息序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行空域映射即空间调制,其结果用来选择激活的LED;另一部分进行信号域映射,即CAP调制。其中,CAP调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取的时域正交多维CAP滤波器组实现。对于采用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的VLC系统,该CAP信号还将进行单极化处理,文中提出两种相应的解决方案,即采用添加直流偏置(OSM-DCO/CAP方案)和零值位置极性编码(OSM-U/CAP方案)。基于朗伯体辐射模型,且可见光背景噪声建模为加性高斯白噪声,推导了OSM-DCO/CAP、OSM-U/CAP调制方案的误码率理论解,仿真验证了其准确性。在5 m×5 m×3 m的室内场景下,探讨了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维度以及接收机个数、发射机间距、收发平面距离以及链路遮挡情况等信道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星座调制阶数相同时,CAP调制维度越高,误码性能越好;接收机个数增多、发射机间距加大以及收发平面距离减小与系统可靠性存在正相关关系;链路存在遮挡情况时,会提高信道间的差异性,改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空间调制 朗伯体辐射模型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quare m-QAM相干光通信载波相位估计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继红 梁猛 杨祎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59,共3页
基于前馈载波相位估计算法,研究了square 16-QAM调制相干光纤通信系统的载波相位估计性能,进一步证明了当存在相位噪声时square m-QAM调制并非QAM调制最佳星座图的原因。仿真计算结果显示,由于square 16-QAM调制星座图中星点之间相位距... 基于前馈载波相位估计算法,研究了square 16-QAM调制相干光纤通信系统的载波相位估计性能,进一步证明了当存在相位噪声时square m-QAM调制并非QAM调制最佳星座图的原因。仿真计算结果显示,由于square 16-QAM调制星座图中星点之间相位距离分布不均匀,引起载波相位估计中出现连续相位跳变,导致载波估计性能劣化,系统误码率增大约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通信 相位噪声 载波相位估计 正交幅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数字电力线载波机中基带调制的实现
7
作者 惠毅 周志杰 +1 位作者 胡祥光 张文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8-101,共4页
全数字电力线载波通信是采用高压电力线进行通信的一种手段,而基带调制对全数字电力线载波机的整机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全数字电力线载波机中基带调制解调的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基于正交幅度调制(QAM)方式的多维网格编... 全数字电力线载波通信是采用高压电力线进行通信的一种手段,而基带调制对全数字电力线载波机的整机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全数字电力线载波机中基带调制解调的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基于正交幅度调制(QAM)方式的多维网格编码调制技术实现了联合的编码和调制,提高了系统容量;采用自适应信道均衡技术和非线性预编码技术,降低了系统误码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对传统的电力线载波机进行数字化改造,增强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性能,减小了电力线载波机的体积。对方案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一种采用Hilbert变换法实现QAM解调的方法,给出了同步算法的软件实现思想。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实现的载波机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电力线载波通信 非线性预编码 多维网格编码调制 正交幅度调制 VITERBI译码器 自适应信道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QAM系统中的载波相位恢复方法
8
作者 李辉 张行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4-147,共4页
针对Trellis Coded QAM(TC-QAM)解调系统中载波相位恢复难、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全数字方式实现的载波相位恢复方法。综合应用自动频率控制(AFC)、自动增益控制(AGC)、相位/幅度跟踪、相位模糊检测等算法,在没有任何训练序列的情... 针对Trellis Coded QAM(TC-QAM)解调系统中载波相位恢复难、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全数字方式实现的载波相位恢复方法。综合应用自动频率控制(AFC)、自动增益控制(AGC)、相位/幅度跟踪、相位模糊检测等算法,在没有任何训练序列的情况下,能准确地恢复调制信号载波相位。软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恢复和跟踪载波相位,即使在较低的信噪比情况下,解调系统也能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相位恢复 正交幅度调制 相位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quare m-QAM相干光通信系统的载波相位估计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屈维 何琴 刘继红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0,共3页
基于Vi t erbi-Vi t erbi算法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quare m-QAM相干光通信系统载波相位估计的改进算法,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符号的相位信息进行载波相位估计。仿真分析表明,改进算法比现有其它算法复杂度更低,相位噪声容限更大,当BER=10-... 基于Vi t erbi-Vi t erbi算法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quare m-QAM相干光通信系统载波相位估计的改进算法,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符号的相位信息进行载波相位估计。仿真分析表明,改进算法比现有其它算法复杂度更低,相位噪声容限更大,当BER=10-3、SNR代价为2dB时,16-QAM和64-QAM允许的激光线宽分别为1.1MHz和0.25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通信 载波相位估计 激光相位噪声 正交幅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载波MPSK/MQAM调制信号的参数盲估计改进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文帝 程郁凡 +1 位作者 陆炫宇 柏果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8,共10页
当对单载波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Multiple Phase Shift Keying,MPSK)和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ultiple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MQAM)等星座类调制信号进行盲解调时,首先须进行频偏和符号速率的盲估计,传统的多次方谱频偏估计算法... 当对单载波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Multiple Phase Shift Keying,MPSK)和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ultiple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MQAM)等星座类调制信号进行盲解调时,首先须进行频偏和符号速率的盲估计,传统的多次方谱频偏估计算法与二次小波符号速率估计算法具有较好的估计性能,但由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的栅栏效应以及噪声的影响,其估计精度和可靠性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了新的频率估计方法从而减小栅栏效应的影响提高了频偏和符号速率的估计精度,并提出一种基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谱峰指数的置信度准则,增强了频偏估计的可靠性。以QPSK和16QAM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复杂度略高于传统算法,但其性能优于传统算法性能,可以有效提高频偏以及符号速率的估计精度及其可靠性,16QAM和QPSK具有类似的性能趋势,但需要更高的信噪比才能达到和QPSK相同的性能。本文算法鲁棒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 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 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 频偏估计 符号速率估计 谱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光线性采样的载波相位估计算法(英文)
11
作者 李飞涛 赵卫 刘元山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5-62,共8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相位盲搜索算法,该算法通过两次寻找二次最小欧拉距离得到载波相位噪声的估计值.为验证该算法,搭建了一套光线性采样仿真系统,对符号率为10 Gbaud/s的16QAM光调制信号的星座图进行了测量,采样源为脉宽为500 fs、周期为1...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相位盲搜索算法,该算法通过两次寻找二次最小欧拉距离得到载波相位噪声的估计值.为验证该算法,搭建了一套光线性采样仿真系统,对符号率为10 Gbaud/s的16QAM光调制信号的星座图进行了测量,采样源为脉宽为500 fs、周期为10 ns的光频梳.仿真结果表明,当两个激光器线宽和小于10MHz时,经过该算法对相位噪声进行补偿后,10G-Gb/s的16QAM信号的星座图能够清晰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通信 线性采样 正交幅度调制 数字信号处理 载波相位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短距离光通信系统中的先进调制格式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智鑫 陶理 +2 位作者 黄星星 王一光 迟楠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4,55,共5页
在长距离光通信系统中,采用高阶外调制和相干接收技术来提高系统总的传输容量。但是在短距离光通信系统中更倾向于使用低成本的直接调制-直接检测技术,此时,要实现高速、大容量传输就必须采用多电平调制。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调制方案有三... 在长距离光通信系统中,采用高阶外调制和相干接收技术来提高系统总的传输容量。但是在短距离光通信系统中更倾向于使用低成本的直接调制-直接检测技术,此时,要实现高速、大容量传输就必须采用多电平调制。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调制方案有三种:PAM(脉冲幅度调制)、DD-OFDM(直接检测-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和CAP(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文章对这三种方案的原理与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希望以此作为未来短距离大容量光通信系统设计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光通信 脉冲幅度调制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直接检测-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可见光通信的CAP-ADPPM混合调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雨茜 王旭东 吴楠 《光通信技术》 2022年第2期8-12,共5页
为提高可见光通信链路传输性能,提出一种无载波幅度相位(CAP)和幅度差分脉位调制(ADPPM)混合的调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将频谱高效的多维CAP调制与功率高效的ADPPM相结合,利用ADPPM的时隙脉冲搭载CAP信号进行信息传输;在高斯白噪声信道模型... 为提高可见光通信链路传输性能,提出一种无载波幅度相位(CAP)和幅度差分脉位调制(ADPPM)混合的调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将频谱高效的多维CAP调制与功率高效的ADPPM相结合,利用ADPPM的时隙脉冲搭载CAP信号进行信息传输;在高斯白噪声信道模型下,推导了CAP-ADPPM混合调制系统的误帧率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了混合调制系统的阶数、幅度取值等参数对系统误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频谱效率相同时,CAP-ADPPM混合调制系统的可靠性优于传统单一调制系统,并且可以提供多种参数选择方案,为可见光通信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设计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幅度差分脉位调制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误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频谱高效的可见光混合调制方案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嘉欣 王旭东 +1 位作者 吴楠 辛嘉珺 《光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提高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传输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广义空间调制技术(GSM)的无载波幅度相位(CAP)-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混合方案。该方案基于空-时域联合思想,在信号域内将CAP信号加载到DPIM时隙脉冲上构建混合调制信号,在光空域内通过... 为提高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传输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广义空间调制技术(GSM)的无载波幅度相位(CAP)-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混合方案。该方案基于空-时域联合思想,在信号域内将CAP信号加载到DPIM时隙脉冲上构建混合调制信号,在光空域内通过GSM技术同时激活多根天线进行信息传输。推导了可见光高斯信道下GSM-CAP-DPIM混合系统的误帧率理论表达式,仿真验证了解析式的准确性,探究了不同空时域参数选择对系统误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频谱效率相同时,GSM-CAP-DPIM混合系统的可靠性优于传统混合调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广义空间调制 数字脉冲间隔调制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误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QAM相干光接收相位恢复算法的研究
15
作者 王安冬 刘岚 +1 位作者 胡荣 刘武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11,共4页
传统的16QAM(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相干光系统的相位估计算法主要采用QPSK(正交相移键控)分圈法,然而受放大器ASE(自发辐射)噪声的影响,星座点的径向移动将对相位恢复的准确度造成严重影响。文章针对星座点受噪声影响程度的不同,对QPSK... 传统的16QAM(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相干光系统的相位估计算法主要采用QPSK(正交相移键控)分圈法,然而受放大器ASE(自发辐射)噪声的影响,星座点的径向移动将对相位恢复的准确度造成严重影响。文章针对星座点受噪声影响程度的不同,对QPSK分圈法中的分类幅值阈值进行详细分析,并引入不同权重。蒙特卡罗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16QAM的相位恢复精度,而且具有更低的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相位恢复 相干光检测 径向效应 正交幅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调制直接检测CAP-16QAM系统功率衰落抑制
16
作者 李澜 张正平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1,74,共4页
在基于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正交幅度调制的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的短距离光通信系统中,色散和强度调制器啁啾共同导致功率衰落,造成系统容量受限。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实现光残留边带的光域滤波均衡以抑制功率衰落。仿真结果表... 在基于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正交幅度调制的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的短距离光通信系统中,色散和强度调制器啁啾共同导致功率衰落,造成系统容量受限。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实现光残留边带的光域滤波均衡以抑制功率衰落。仿真结果表明,40Gbit/s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正交幅度调制信号经60km标准单模光纤传输时,采用该方案后,系统的3dB带宽得到了提升,有效抑制了系统功率衰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系统 短距离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均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DPIM可见光混合调制方案
17
作者 辛嘉珺 王旭东 吴楠 《光通信研究》 2021年第1期5-9,35,共6页
针对可见光通信系统传输性能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无载波幅度相位(CAP)调制与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结合的混合调制方案。该方案分别利用两者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较高的特点,发送端在脉冲间隔调制的脉冲时隙加载直流偏置光CAP(DCO-CAP)信... 针对可见光通信系统传输性能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无载波幅度相位(CAP)调制与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结合的混合调制方案。该方案分别利用两者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较高的特点,发送端在脉冲间隔调制的脉冲时隙加载直流偏置光CAP(DCO-CAP)信号,实现混合调制信号的并行生成,接收端通过门限检测和最大似然检测完成混合调制信号的串行解调。推导了室内可见光高斯信道下混合调制方案的误码率(BER)及误帧率(FER)解析表达式。此外,从频谱效率和FER两方面对比分析了该混合调制方案与传统DPIM及DCO-CAP方案的性能优劣。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频谱效率相同时,混合调制方案较单一调制有更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脉冲间隔调制 误帧率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P的可见光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玉 王旭东 +1 位作者 吴楠 解丹妮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8,26,共5页
针对可见光链路发射源发光二极管调制带宽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CO(直流偏置)CAP(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的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方案(DCO-CAP)。该方案采用正交滤波器组进行基带脉冲成形来传输时域实信号,并利用直流偏置实现信号单极... 针对可见光链路发射源发光二极管调制带宽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CO(直流偏置)CAP(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的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方案(DCO-CAP)。该方案采用正交滤波器组进行基带脉冲成形来传输时域实信号,并利用直流偏置实现信号单极化。基于希尔伯特变换原理,给出两种正交滤波器组冲激响应形式,推导了DCO-CAP系统误码率的闭式表达式并分析了系统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滤波器组的抗限幅噪声性能相异,抗信道噪声性能一致。直流偏置取值存在最优解,能够使系统可靠性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链路 直流偏置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希尔伯特变换 直流偏置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MC/OQAM系统中改进的峰均比抑制方法
19
作者 李磊 薛伦生 +1 位作者 陈西宏 邹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7-463,共7页
针对偏移正交幅度调制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OQAM)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过高会引起失真且对信道估计性能造成影响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旋转的干扰消除法(ICM-P)。该方法产生不同的相位序列,与传输数据相乘得到多组数据序列... 针对偏移正交幅度调制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OQAM)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过高会引起失真且对信道估计性能造成影响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旋转的干扰消除法(ICM-P)。该方法产生不同的相位序列,与传输数据相乘得到多组数据序列,分别计算其PAPR,并选择PAPR最低的一组进行传输。仿真验证与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系统过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误码率不高,且信道估计性能较原ICM方法没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器组多载波 偏移正交幅度调制 峰值平均功率比 干扰消除法 相位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CAP-OFDM传输方案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莹 王旭东 +1 位作者 吴楠 崔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9-1194,共6页
针对室内高速可见光链路设计,提出了一种频谱高效的基于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CAP)的可见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传输方案,即CAP-OFDM。该方案首先采用一对相互正交的滤波器产生基带实信号,再利用哈特莱(Hartley)变换将其加载到频域正交的... 针对室内高速可见光链路设计,提出了一种频谱高效的基于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CAP)的可见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传输方案,即CAP-OFDM。该方案首先采用一对相互正交的滤波器产生基带实信号,再利用哈特莱(Hartley)变换将其加载到频域正交的载波上,并通过添加直流偏置的方式实现信号单极化。基于朗伯(Lambert)辐射模型,推导了CAP-OFDM以及已有文献提出的基于脉冲振幅调制(PAM)的可见光正交频分复用(PAM-OFDM)、基于正交振幅调制(QAM)的可见光正交频分复用(QAM-OFDM)调制方案的误符号率理论解析式、频带利用率,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调制阶数相同时,CAP-OFDM、QAM-OFDM误码性能相同,且优于PAM-OFDM;频带利用率相同时,CAP-OFDM误码性能最优,而QAM-OFDM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链路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正交频分复用 频带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