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30省份低碳经济发展网络构建与模式识别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晓晖
兰泽英
陈德权
龚勋
-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4-236,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377)。
-
文摘
低碳经济发展已然成为生态环境恶化背景下的高质量经济建设导向,由于其涉及多维要素并在区域一体化共同发展理念推动下,发展模式应呈现网络化的空间联动效应。大多数研究基于属性数据与传统空间计量模型展开,无法精细刻画具有方向性与权值性特征的网络化空间联动效应,致使缺乏基于有向加权网络化视角识别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因此,文章立足关系数据,采用基于多维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的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质量与基于地理、社会与邻接的综合距离而构建的多维引力模型,确定省级行政区间低碳经济发展空间关联强度,构建有向加权网络,并从整体与个体探析省级行政区间的空间联动效应,识别发展模式,明确发展定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省级行政区间低碳经济发展关联日益紧密,整体呈现多线性、复杂性、不对称性与地理邻近性等多特征的网络化关联结构,其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致相符合。省级行政区不均衡发展是东中部地区多中心驱动与西部地区远离网络中心的结果。发展模式大致可划分为核心型、辐射型、中介型与接收型4种,河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云南有望成为中国全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未来应充分利用核心型与辐射型省级行政区的动力源作用以及中介型省级行政区的桥梁支撑作用,带动接收型省级行政区的发展。
-
关键词
低碳经济发展
网络构建
模式识别
多维引力模型
有向加权SNA
-
Keywords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network construc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multi-dimensional gravity model
directed-weighted SNA
-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