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全媒体教育形态下的教师知识体系多维建构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岳铁艳
-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51-53,共3页
-
基金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混合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G2016BZD3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全媒体教育形态是全媒体被引入教育领域之后的新型教育形态,这一教育形态的形成对教师现有的知识体系形成巨大冲击,迫使教师必须在现有知识体系基础上,构建和丰富知识体系维度。除了专业知识维度、教学技巧维度、学习者认知维度外,教师还需要增加信息技术维度、跨学科跨专业维度,以适应全媒体教育形态下教学环境和学生所发生的改变。教师借助全媒体教育形态的发展,全面多维构建自身知识体系,才能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始终处于教学主导地位。
-
关键词
全媒体教育
知识体系
多维建构关键词
-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诗意世界的多维建构——读梁平诗集《深呼吸》
- 2
-
-
作者
张德明
-
机构
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82,共4页
-
文摘
笔者从想象历史的方式、地域诗性的彰显和现实人生的素描三个方面,论述了梁平诗集《深呼吸》的诗意特色,认为多样性的错杂与整合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梁平笔法"。在诗集《深呼吸》中,梁平以融含着丰富的思想与情绪的抒情话语,在历史、文化、民族、地域与现实人生的多维视域中,建构起璀璨晶莹的诗意世界,给人带来无尽的艺术熏染和思想启迪。
-
关键词
梁平
《深呼吸》
诗意世界
多维建构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现代主体的建构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东东
赵媛媛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务部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2,共5页
-
基金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现代科学革命
信息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新形态研究"(项目号:12BZX020)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人作为主体的矗立不是先天确定的,而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不断被怀疑、否定、"掏空"与重构。人的自我的确立给现代主体的确立提供了直接的准备。现代主体的确立,为人类带来了前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繁荣、舒适。同时,现代主体也正遭遇"后现代主义"解构和否定。"人是一个多维存在",相对于与人相统一、相一致的主体来说,现代主体的生成、建构和创造也是在多维中进行的。
-
关键词
现代主体
信息
多维建构
-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罗蒂后哲学美学思想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张清民
-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3,共5页
-
文摘
罗蒂的后哲学美学是介于欧洲大陆唯理论与英美经验论之间的新实用主义美学形态,其性质属于社会与文化美学。罗蒂的后哲学美学有两个精神维度:第一,消解审美形而上学,抵制理性化、逻辑化、知识化、形式化的审美文化形式,反对本体论层面的本质主义及认识论层面的基础主义、表象主义,反对镜式美学及其所追求的深度模式;第二,建构多维文化目标,确定新的文化美学主题。从真、善、美的角度说,其目标是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民幸福;从解释学的角度说,其目标是加强对话,减少痛苦;从反讽与教化的角度说,是逃避通约,走向创造;从哲学文学化的角度说,是偏离概念,关注人生。消解与重构两个维度紧紧围绕一个目标:营造和平、幸福、优雅的生活,如果民主、幸福与抽象观念发生冲突,那么,"民主先于哲学"。
-
关键词
罗蒂
后哲学美学
消解审美形而上学
建构多维文化目标
-
Keywords
Porty
post philosophy - aesthetics
to clear up aesthetical metaphysics
to establish multi -cultural goal
-
分类号
B565.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新时代公共文化治理理路
被引量:6
- 5
-
-
作者
颜玉凡
叶南客
-
机构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江苏文化强省研究基地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121,共6页
-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以文化自信为旨归的江苏文化供给制度机制优化研究”(20ZLA020)。
-
文摘
为夯实文化自信的社会根基,新时代的公共文化治理致力于营造让国人达成文化共识的环境氛围。当前,政府在国家治理进程中不断提升公共文化建设水平,群众藉由公共文化生活持续提增人生意义和自信,文化供给组织凭借多方积累社会资本逐渐谋取发展自信,这些正推动着文化自信的多维建构。而在为民谋福、民族复兴的初心使命引领下,这项治理不仅需要通过消除行政部门行动方式与文化制度理念的偏差来增强治理效能,还应对民众充实人生意义提供强力支持来协助其提升人生自信,并以改善文化供给组织发展环境、提升供给体系创新力来实现公共文化供给的精益化。
-
关键词
新时代
文化自信
公共文化治理
多维建构
治理方略
-
分类号
G05
[文化科学]
-
-
题名司马迁经济思想的深层剖析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李倩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2-66,共5页
-
文摘
迄今为止,对司马迁的经济思想的研究明显不足。文章认为,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司马迁在其不朽之作《史记》中将《平准书》、《河渠书》列入八书,并为古代的经济思想家和大工商业者专辟《货殖列传》,这就为中国的史学创造了一条必须记载经济活动的范例。本文从司马迁对商业都市经济的描绘及其重商观念、财富观念、流通观念、经营理论、货币理论等方面对司马迁的经济思想进行了深度阐析。
-
关键词
司马迁
经济思想
多维建构
-
分类号
F09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