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opula模型的多维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明旭 姚国文 +4 位作者 彭刚辉 姜云木 喻宣瑞 宋安祥 靳红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96-3106,共11页
地震动常被拆解为两个水平向分量(x、y)和一个竖向分量(z)。为探寻Copula模型在多维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中的应用可行性,从太平洋工程抗震研究中心选取1500组实测地震动,并从强度、持时和频谱3个方面筛选出12组地震动参数用于表征分析... 地震动常被拆解为两个水平向分量(x、y)和一个竖向分量(z)。为探寻Copula模型在多维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中的应用可行性,从太平洋工程抗震研究中心选取1500组实测地震动,并从强度、持时和频谱3个方面筛选出12组地震动参数用于表征分析地震动不同向分量间的相关性。首先,计算得到u-v(u、v为地震动两个水平向分量和一个竖向分量中的任意两个分量,u、v=x,y,z)向分量间12组地震动参数的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Kendall秩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其次,结合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和贝叶斯信息准则(the 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a,BIC)建立了12组地震动参数在x、y、z向分量上的最优概率模型。最后,利用BIC准则确定了u-v向分量间地震动参数的最优Copula函数,建立了u-v向分量间12组地震动参数的联合概率函数。结果表明:12组地震动参数相关性较好,但反应谱峰值对应周期参数在u-v向分量间的相关性和阿里亚斯强度参数在x-z向、y-z向分量间的相关性较低;通过Copula理论可以较为精准的建立u-v向分量间地震动参数的联合概率函数;在给定u向分量地震动参数条件下,得到的Copula条件均值和条件随机数能够用于v向分量地震动参数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模型 多维地震动参数 相关系数 参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地震动作用下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能量反应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建强 赵卓 +1 位作者 丁永刚 李大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1-244,共4页
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能量反应分析,研究了多维地震动、地震烈度和支座摩擦系数对结构能量反应的影响,表明水平双向地震动输入时结构总输入能量明显增大,隔震层滞回耗能比增大,上部结构变形耗能比减小;而竖向地震动的参与使结构... 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能量反应分析,研究了多维地震动、地震烈度和支座摩擦系数对结构能量反应的影响,表明水平双向地震动输入时结构总输入能量明显增大,隔震层滞回耗能比增大,上部结构变形耗能比减小;而竖向地震动的参与使结构总输入能量略有增大,隔震层滞回耗能比减小,上部结构变形耗能比增大;随着地震动强度的提高,结构的总输入能量显著增大,隔震层滞回耗能比增大,上部结构变形耗能比减小;随着支座摩擦系数的增大,结构的总输入能量明显增大,隔震层滞回耗能比减小,上部结构的变形耗能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 基础隔震结构 多维地震动 能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在多维地震动作用下抗震计算组合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宏男 孙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8-343,共6页
假定地震地面运动为平稳随机过程,根据转动分量的频域求法得出了转动分量与平动分量之间的关系;考虑了地震动分量间的空间相关性,用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反应的反应谱组合方法,导出了多维地震动输入下振型相关系数的... 假定地震地面运动为平稳随机过程,根据转动分量的频域求法得出了转动分量与平动分量之间的关系;考虑了地震动分量间的空间相关性,用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反应的反应谱组合方法,导出了多维地震动输入下振型相关系数的解析公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的相应公式.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抗震设计 计算方法 多维地震动作用 空间相关性 组合方法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抗震计算的反应谱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宏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55-559,共5页
比较全面地研究了在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反应的组合问题,对各种组 合方法进行了评价。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数值计算对比,建议了非对称结 构在多维地震动作用下合理的反应谱组合方法。
关键词 结构 地震反应谱 多维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震记录的多维地震动降维建模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章军 姜云木 +1 位作者 刘子心 岳庆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44-251,共8页
地震动具有多维性,如何合理建立多维地震动是复杂工程结构精细化抗震分析的基础。首先,以1 766组实测多维强震记录为依据,建议了一类多维地震动的迟滞相干函数模型;其次,研究地震动平动分量在幅值、持时及频谱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多维地... 地震动具有多维性,如何合理建立多维地震动是复杂工程结构精细化抗震分析的基础。首先,以1 766组实测多维强震记录为依据,建议了一类多维地震动的迟滞相干函数模型;其次,研究地震动平动分量在幅值、持时及频谱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多维地震动的演变功率谱模型;最后,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随机向量过程降维方法,实现了仅用两个基本随机变量即可有效模拟多维地震动过程。数值算例表明,降维方法生成的多维地震动代表性时程具有良好效率,且平动分量的相干性、反应谱以及幅值谱均与实测记录拟合一致,验证了多维地震动降维模型的精确性和工程适用性。同时,采用降维方法生成的多维地震动代表性时程具有赋得概率,并构成一个完备的概率集,可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相结合,进而为复杂工程结构抗震可靠性精细化评价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地震动 实测强震记录 相干函数 演变功率谱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非对称空间结构多维地震动反应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杰 李宏男 王立长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6,共9页
为研究多维地震动对大跨非对称空间结构的影响,本文利用弹性波动理论法获取地震动扭转分量,按照工程实际将多维地震动作用到大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通过分析模型的位移与基础内力变化,发现扭转分量对大跨非对称空间结构位移与基础内力有... 为研究多维地震动对大跨非对称空间结构的影响,本文利用弹性波动理论法获取地震动扭转分量,按照工程实际将多维地震动作用到大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通过分析模型的位移与基础内力变化,发现扭转分量对大跨非对称空间结构位移与基础内力有时具有较明显影响,在此类结构的设计中应考虑地震动转动分量对结构全局位移及基础内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地震动 扭转分量 大跨非对称空间结构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动下结构最不利入射角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韩恩圳 何浩祥 吕永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139,共8页
当地震波沿不同的方向输入时,结构具有不同的动力响应,并存在最不利入射角度使结构响应最大。传统的最不利入射角度计算只考虑平面内水平两向地震动作用,没有考虑竖向地震动对结构最不利反应的影响。论证了弹性力学中的平面最大主应力... 当地震波沿不同的方向输入时,结构具有不同的动力响应,并存在最不利入射角度使结构响应最大。传统的最不利入射角度计算只考虑平面内水平两向地震动作用,没有考虑竖向地震动对结构最不利反应的影响。论证了弹性力学中的平面最大主应力方向理论与平面内结构最不利入射角度在机理上是相通的。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空间最大主应力方向的表达式,进而提出结构考虑三维地震动的最不利入射角度计算公式。提出了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弹塑性结构瞬时最不利入射角度计算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讨论了空间最不利入射角度的特性和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实例证明对于以竖向振型为主的结构应考虑多维地震动并计算空间最不利入射角度。同时,结构弹塑性最不利入射角度具有瞬变特性并与结构损伤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地震动 最不利入射角 主应力方向 弹塑性分析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合多维能量反应谱及峰值速度的地震动调整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盛涛 施卫星 谢异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7-811,836,共6页
基于小波变换原理提出了一种以设计用多维能量反应谱及峰值速度为目标的实测地震动调整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多维能量反应谱与伪加速度谱之间的近似转换关系,在时域内叠加小波函数实现对实测地震动记录的初步调整,保留原始地震动的强度... 基于小波变换原理提出了一种以设计用多维能量反应谱及峰值速度为目标的实测地震动调整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多维能量反应谱与伪加速度谱之间的近似转换关系,在时域内叠加小波函数实现对实测地震动记录的初步调整,保留原始地震动的强度、频率非平稳特性;再应用二阶基数B-样条小波函数模拟上述调整后的多维地震动场,通过循环调整拟合精度较低频段的小波系数和对峰值速度贡献最大的小波分量,实现对设计用能量反应谱及各向峰值速度的同时拟合.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对初始地震动的能量分布改变较小,为建筑结构基于能量平衡设计时的多维动力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地震波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地震动 能量反应谱 峰值速度 基数B-样条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关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随机反应
9
作者 孙广俊 李鸿晶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443-450,共8页
假定两水平方向的地震动为平稳随机过程,基于地震动主轴模型的假设,讨论了二维地震动分量的空间相关性,在单分量平稳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二维水平地震动随机模型的相关函数矩阵。该相关函数模型可以为二维地震下结构随机反应分析提供地... 假定两水平方向的地震动为平稳随机过程,基于地震动主轴模型的假设,讨论了二维地震动分量的空间相关性,在单分量平稳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二维水平地震动随机模型的相关函数矩阵。该相关函数模型可以为二维地震下结构随机反应分析提供地震动输入。利用状态空间方法和随机振动理论建立了线性多自由度体系在二维地震激励下的随机反应分析方法,导出了结构的位移反应相关函数和速度反应相关函数,可在时域内直接计算结构的二维随机地震反应的统计特征。最后,通过一个二层框架结构计算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运用,讨论了地震动强度以及地震动主轴方位角对结构反应的影响。该方法可以为结构抗震可靠性评估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多维地震动 空间相关性 地震动随机模型 随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多维全非平稳地震动场的降维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子心 刘章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2-1012,共12页
首先,在多点一维全非平稳地震动场的随机模型基础上,导出了多点多维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基于相干函数矩阵的谱分解统一表达式。同时,通过引入随机函数的约束形式,实现了多点多维地震动随机场的降维模拟。其次,根据多维地震动三分量强... 首先,在多点一维全非平稳地震动场的随机模型基础上,导出了多点多维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基于相干函数矩阵的谱分解统一表达式。同时,通过引入随机函数的约束形式,实现了多点多维地震动随机场的降维模拟。其次,根据多维地震动三分量强度调制函数中参数相关性的回归结果,给出了Ⅰ0类场地的三维地震动四段强度调制函数的参数取值。最后,以三维地震动的松岛丰模型为基础,采用四段强度调制函数、Clough-Penzien时变功率谱以及复合相干函数模型,生成了空间相关多点多维全非平稳地震动的代表性样本,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由于该方法生成代表性样本集合的概率信息完备,进而可与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相结合,以实现随机地震作用下大型复杂空间结构的精细化动力反应分析以及抗震可靠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多维地震动 空间相关 全非平稳过程 谱分解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维随机地震作用的钢烟囱可靠度分析
11
作者 闫龙 胡博 +1 位作者 姜云木 王鑫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230,共9页
烟囱是一种将火引起的气体或烟尘排入高空、改善燃烧条件的高耸结构。为了准确分析多维随机地震动作用下钢烟囱的抗震性能,利用基于随机函数约束的POD-降维方法,实现了多维随机地震动在概率层面上的精细化模拟。提出了一种以钢烟囱截面... 烟囱是一种将火引起的气体或烟尘排入高空、改善燃烧条件的高耸结构。为了准确分析多维随机地震动作用下钢烟囱的抗震性能,利用基于随机函数约束的POD-降维方法,实现了多维随机地震动在概率层面上的精细化模拟。提出了一种以钢烟囱截面相对水平位移角为指标的结构整体可靠度评价方法。进一步地结合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对一座60 m高的钢烟囱进行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与可靠度评价。结果表明:POD-降维方法生成的样本集具有良好的精度;在相同阈值条件下,以钢烟囱截面相对水平位移角为指标的结构整体可靠度评价方法较规范,且更加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烟囱 多维随机地震动 POD-降方法 相对水平位移角 整体可靠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地震作用下非对称结构利用TLCD减震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霍林生 李宏男 孙丽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7-153,共7页
本文提出在结构两正交方向同时设置U形调液阻尼器(TLCD)用来减小地震作用下的平动-扭转反应。文中建立了结构-TLCD体系在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分析了系统参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算例,给出了高层建筑... 本文提出在结构两正交方向同时设置U形调液阻尼器(TLCD)用来减小地震作用下的平动-扭转反应。文中建立了结构-TLCD体系在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分析了系统参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算例,给出了高层建筑平扭耦联地震反应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多维地震动 U形调液阻尼器 减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连续梁拱桥多点多维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小珍 杨得海 +2 位作者 雷康宁 肖林 戴胜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1-228,共8页
为研究多点多维地震动作用下大跨度连续梁拱桥的动力响应,以我国南方某主跨为139 m的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拱桥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软件OpenSEES建立桥梁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人工合成空间非一致地震动,探究地震动的失相干程度、场地条... 为研究多点多维地震动作用下大跨度连续梁拱桥的动力响应,以我国南方某主跨为139 m的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拱桥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软件OpenSEES建立桥梁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人工合成空间非一致地震动,探究地震动的失相干程度、场地条件及行波波速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的空间变异性效应会对连续梁拱桥的地震响应产生明显影响,仅考虑一致地震动激励会高估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场地效应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最为突出,随着支撑点处的场地越来越松软,桥梁各个部位的内力及位移响应均大幅增加;地震动的失相干效应越明显,桥梁拱肋的内力越大,位移越小;行波效应对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没有较为明确的影响规律,但不可忽略其作用,仅考虑行波效应会严重低估下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在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中,应着重考虑地震动的空间变异性效应,并且准确衡量各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拱桥 多点多维地震动 动力响应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多维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颖华 王东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了研究多维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 CFRP(碳纤维增强塑料 )加固效果 ,对六个尺寸相同而加固方式不同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荷载采用轴压、双向弯曲、扭转的分别组合或共同作用不同荷载模式 ,以模拟多维地震... 为了研究多维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 CFRP(碳纤维增强塑料 )加固效果 ,对六个尺寸相同而加固方式不同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荷载采用轴压、双向弯曲、扭转的分别组合或共同作用不同荷载模式 ,以模拟多维地震动。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构件的力学响应与加固方式、荷载作用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但CFRP加固能有效提高试件的延性和承载能力 ,对于多维地震动下的结构是一种理想的加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静力试验 钢筋混凝土柱 CFRP 多维地震动 加固方法 轴压 延性 荷载模式 力学响应 碳纤增强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多维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建强 冯俊昌 李大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96,共5页
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单向、双向和三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表明考虑双向水平地震动时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支座位移增大,而结构的加速度和楼层剪力减小,其中对支座位移和结构加速度影响较大;考虑竖向地震动时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 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单向、双向和三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表明考虑双向水平地震动时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支座位移增大,而结构的加速度和楼层剪力减小,其中对支座位移和结构加速度影响较大;考虑竖向地震动时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支座位移略有减小,而结构的加速度和楼层剪力增大,其中对结构加速度影响较大。因而,在进行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时,应考虑多维地震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 基础隔震结构 多维地震动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对大跨度双层球面网壳结构多维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波 石宏宇 +2 位作者 宋浩 韦伟 俞建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81-286,共6页
在考虑几何大变形和材料非线性的基础上,研究开孔对某煤仓顶部跨度为116.1m的双层球面网壳结构在单维和多维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维地震作用下相比,多维地震作用下开孔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增大20.6%,杆件的... 在考虑几何大变形和材料非线性的基础上,研究开孔对某煤仓顶部跨度为116.1m的双层球面网壳结构在单维和多维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维地震作用下相比,多维地震作用下开孔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增大20.6%,杆件的最大轴应力增大19%;与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相比,在长周期地震波作用下,无孔和开孔结构的地震响应有明显增大的趋势,且开孔对网壳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相比于无孔结构,开孔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可增大14%,最大轴应力可增大7.6%,杆件的最大响应塑性率可增大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网壳 开孔网壳 多维地震动 地震响应 塑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反应的组合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丽 李宏男 梁德志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67-170,共4页
假定双向地震动模型为平稳白噪声模型 ,考虑地震动的空间相关性 ,用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反应的组合方法 ,给出了双向地震动输入下振型相关系数公式 .并选一 1 2层偏心结构进行计算 ,与振型位移法结果比较 。
关键词 多维地震动 随机振动 振型相关系数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地震作用下非对称结构利用“双功能”软钢阻尼器减震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钢 李宏男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8年第2期5-9,56,共6页
深入探讨了多维地震动作用下消能减震偏心结构的动力反应,建立了消能减震偏心结构的计算方法和动力方程。编制MATLAB程序,对一装有"双功能"软钢阻尼器的5层偏心结构进行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双功... 深入探讨了多维地震动作用下消能减震偏心结构的动力反应,建立了消能减震偏心结构的计算方法和动力方程。编制MATLAB程序,对一装有"双功能"软钢阻尼器的5层偏心结构进行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双功能"软钢阻尼器不但减小了结构的水平位移反应,同时对于多维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变形也有较为明显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钢阻尼器 扭转变形 多维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地震作用下高铁桥梁圆端形桥墩易损性分析
19
作者 沈惠军 王浩 +3 位作者 郑文智 梁瑞军 沙奔 许俊红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5-232,共8页
圆端形桥墩在高铁桥梁中应用广泛,为研究其在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的易损性,首先基于OpenSees建立了某典型三跨高铁连续梁桥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然后以相对位移延性比为桥墩的损伤指标,确定了固定中墩各破坏状态的相对位移延性比界限值;最... 圆端形桥墩在高铁桥梁中应用广泛,为研究其在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的易损性,首先基于OpenSees建立了某典型三跨高铁连续梁桥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然后以相对位移延性比为桥墩的损伤指标,确定了固定中墩各破坏状态的相对位移延性比界限值;最后,在考虑地震动输入角的基础上,基于易损性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固定中墩顺桥向和横桥向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①同一地震动输入角下,固定中墩顺桥向的墩顶峰值位移平均值远大于横桥向;②当PGA值和地震动输入角都相同时,固定中墩顺桥向达到各破坏状态的概率明显大于横桥向,因此,在设计时应优先考虑顺桥向的破坏概率;③固定中墩顺桥向各破坏状态易损性云图的波动性明显大于横桥向,所以地震动输入角对固定中墩顺桥向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桥梁 圆端形桥墩 地震易损性 多维地震动 相对位移延性比 地震动输入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多维随机地震作用下高墩大跨桥梁动力反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子心 艾庆华 +1 位作者 阮鑫鑫 刘章军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59,共8页
为了克服传统Monte Carlo模拟方法由于高维随机变量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本文建议了一类空间相关多点多维(mD-nV)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的降维模拟方法,并结合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实现了多点多维随机地震作用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动力反应精... 为了克服传统Monte Carlo模拟方法由于高维随机变量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本文建议了一类空间相关多点多维(mD-nV)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的降维模拟方法,并结合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实现了多点多维随机地震作用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动力反应精细化分析。首先,推导了基于相干函数矩阵的多点多维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本征正交分解模拟公式;然后,引入随机函数的约束形式,建立了多点多维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的降维模型;最后,以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工程对象,采用动力时程分析并结合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实现了桥梁结构精细化动力反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降维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高墩大跨刚构桥在多点多维地震作用下会引起桥墩在三方向的位移反应,因此,在进行结构抗震分析时,应充分考虑多点多维随机地震输入对结构动力反应与损伤失效机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墩大跨刚构桥 多点多维随机地震动 建模 概率密度演化理论 动力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