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船运动姿态的多维自回归建模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慧 吴国富 齐全跃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17-620,共4页
由于受到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海上航行舰船的姿态运动呈现复杂的动力系统的特征。可从时域的角度,采用时间序列中多维自回归模型实现对舰船运动姿态的辨识。文章同时给出拟合的真实例子以及它的预报。
关键词 运动姿态 多维回归模型 最小信息准则 动态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标度线性回归技术应用于人体血清临床指标的FTIR光谱定量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华舟 宋奇庆 +1 位作者 石凯 贾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4-918,共5页
人体血清临床指标是衡量人体健康和亚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技术实现人体血清临床指标的多成分快速同时检测。提出利用多维标度法(MDS)对光谱变量进行降维,结合多元线性回归(MLR)技术,建立多维标度线性回归(M... 人体血清临床指标是衡量人体健康和亚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技术实现人体血清临床指标的多成分快速同时检测。提出利用多维标度法(MDS)对光谱变量进行降维,结合多元线性回归(MLR)技术,建立多维标度线性回归(MDS-MLR)模型,为血清四种临床生化指标(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的定量分析优选光谱信息波长点,优化定标预测模型,结合移动平均法(MA)进行光谱预处理,得到良好的建模效果。通过检验集样品进行验证,检验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结果表明,MDS-MLR方法具有人体血清临床指标FTIR光谱分析的应用潜力。FTIR技术结合MDS-MLR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对人体健康和亚健康水平的快速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人体血清 临床指标 多维标度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非线性自回归模型的投影寻踪学习网络逼近 被引量:1
3
作者 田铮 文奇 +1 位作者 谢美萍 郑光华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0-376,共7页
本文研究基于投影寻踪学习网络的多维非线性自回归模型逼近的收敛性,证明了在 Lk(k为正整数)空间上,投影寻踪学习网络可以以任意精度逼近多维非线性自回归模型,并给出应用实例.
关键词 多维非线性自回归模型 逼近 多维非线性时间序列 投影寻踪学习网络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自回归模型的最大熵谱估计
4
作者 李大仰 林循泓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1期91-99,共9页
本文以多维时序模型预测误差能量最小为依据,推导了一种新的多维自回归谱分析算法。理论和实验表明,该算法估计的模型精度较高,而运算工作量较低,是目前较好的一种算法。
关键词 多维回归 谱估计 最大熵 算法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小波阈值与多维自回归的时序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万祥 魏博文 +1 位作者 徐富刚 张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3-209,共7页
针对传统统计模型并不能完全涵盖位移影响分量信息以及真实影响分量信息易受到噪声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小波阈值理论与多维自回归的混凝土坝位移时序预报模型。该方法主要是将小波阈值理论与时间序列算法结合起来创建混凝土坝位... 针对传统统计模型并不能完全涵盖位移影响分量信息以及真实影响分量信息易受到噪声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小波阈值理论与多维自回归的混凝土坝位移时序预报模型。该方法主要是将小波阈值理论与时间序列算法结合起来创建混凝土坝位移时序预报模型,模型通过不同小波分解层数、小波基、阈值选取准则、阈值函数集成出一个MATLAB编码平台进行数据平滑处理,能高效挖掘大坝位移数据的影响分量信息,并选择自回归(autoregressive model, AR)时间序列模型作为预报模型。实例应用表明,新的融合模型预测性能较好,能有效监测大坝运行状态,且其分析结果对于其他数字工程的数据预测也具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阈值 多维回归模型 混凝土重力坝 位移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理和边缘的SAR图像多维SVM回归
6
作者 龙海翔 高鑫 刘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75-178,共4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ROI(Region of Interest)区域存在两种情况:只包含单一地物或由混合地物组成。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映射的SAR图像多维输出回归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对只包含单一地物的SAR图像进行类别判断,也能对混合地物区域的...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ROI(Region of Interest)区域存在两种情况:只包含单一地物或由混合地物组成。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映射的SAR图像多维输出回归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对只包含单一地物的SAR图像进行类别判断,也能对混合地物区域的内容做出估计。首先对SAR图像提取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然后构造了一组能够反映SAR图像边缘长度、方向和稀疏程度的边缘特征向量,最后利用纹理特征和边缘特征对SAR图像进行基于近似迭代变权最小二乘法(IRWLS)的多维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回归。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包含不同地物内容的ROI区域进行有效解译,正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 多维SVM回归 纹理特征 灰度共生矩阵 边缘特征 图像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输出SVR的ECT两相流图像重建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建伟 杨晓光 汪友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57-160,共4页
根据电容层析成像(ECT)中两相流识别问题的特点,提出基于多维输出支持向量回归机(MSVR)的图像重建算法。采用超球空间不敏感损失函数的MSVR是支持向量机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有效地克服了神经网络算法中的过学习问题,具有较强的泛化能... 根据电容层析成像(ECT)中两相流识别问题的特点,提出基于多维输出支持向量回归机(MSVR)的图像重建算法。采用超球空间不敏感损失函数的MSVR是支持向量机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有效地克服了神经网络算法中的过学习问题,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近似迭代变权最小二乘法(IRWLS)在保证MSVR回归精度的基础上,有效地简化了其求解过程,可快速建立电容测量值与成像区域介电常数分布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对包含6种典型两相流流型的仿真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泛化能力强,图像重建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多维输出支持向量回归 近似迭代变权最小二乘法(IRW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面体逼近在保序回归问题中的应用
8
作者 华一明 叶斐斐 许树声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研究了多面体最佳逼近算法在保序回归中的应用。对于多种广义保序回归及多维保序回归问题的求解,给出了较已往便捷精确的算法;并解决了含两个独立变量的保序回归的算法问题。
关键词 多面体 最佳逼近 保序回归 广义保序回归 多维保序回归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ARMA的W-R递推式
9
作者 卢启兴 盛子宁 张伟标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84-88,共5页
本文讨论多维ABMA(pq)的系数阵矩估计法的W—R递推公式,并推广了AR(p)的相应结果。
关键词 多维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回归系数阵 滑动平均系数阵 W-R递推式 离散数学 系数阵矩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归预测的肺4D-CT多相位配准
10
作者 刘月亮 房诗婷 张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3-519,共7页
针对由于灰度不均和局部形变较大引起的肺4D-CT图像配准精度不足问题,提出基于回归的逐块预测初始形变的方法。新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配准一幅浮动图像至参考图像时,利用与浮动图像相对应的不同相位的图像信息进行形变场预测。首先,利用... 针对由于灰度不均和局部形变较大引起的肺4D-CT图像配准精度不足问题,提出基于回归的逐块预测初始形变的方法。新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配准一幅浮动图像至参考图像时,利用与浮动图像相对应的不同相位的图像信息进行形变场预测。首先,利用已有配准算法配准不同相位的图像至参考图像,得到各图像对应的形变场;再将图像和对应形变场分块作为训练集,利用多维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回归模型;将浮动图像分块输入回归模型中,预测出初始形变场,从而得到中间图像,并最终细化配准中间图像与参考图像。采用由德克萨斯安德森肿瘤中心DIR实验室采集并公开的数据集,评价所提出的算法。实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的Active Demons算法、Spectral Log-Demons算法相比,图像的均方误差平方和显著降低(Active Demons算法49.34±23.92,Spectral LogDemons算法31.81±15.09,所提出算法18.97±5.75,P<0.05),相关系数显著提高(Active Demons算法0.952±0.022,Spectral Log-Demons算法0.967±0.015,所提出算法0.980±0.006,P<0.05)。同时,视觉评价结果显示,所提出算法能够获得更准确的配准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4D-CT 图像配准 形变预测 多维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冬至 夏伯锴 曾蕾蕾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2,45,共4页
通过多传感器技术对原油含水率测量影响的多个参量进行测定,提出基于样本矩阵非线性变换的多维回归和遗传神经网络的信息融合方法,对原油含水率的高精度、智能化测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结果明显优... 通过多传感器技术对原油含水率测量影响的多个参量进行测定,提出基于样本矩阵非线性变换的多维回归和遗传神经网络的信息融合方法,对原油含水率的高精度、智能化测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结果明显优于多维回归和单纯LM算法的神经网络方法,具有全局收敛、泛化能力强等特点,取得很好的融合效果和测量精度,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智能信息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含水率 多传感器 多维回归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混合物含水率在线检测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冬至 胡国清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8,11,共5页
综述了基于油水物性机理、多维回归分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电容层析成像、油水模态辨识等方法的含水率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剖析了影响原油含水率测量精度的多种因素,指出了原油含水率在线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在线检测 多维回归 信息融合 人工智能 层析成像 模态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智能压力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文竹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14期4-7,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传感器系统已成为计算机测控系统新的研究方向,而信息融合技术又为开发多功能传感器系统开辟了途径。在此采用ADuC812单片机设计硬件电路,实现信号处理,利用多维回归分析法消除多参数状态下复合灵敏度的影响,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传感器系统已成为计算机测控系统新的研究方向,而信息融合技术又为开发多功能传感器系统开辟了途径。在此采用ADuC812单片机设计硬件电路,实现信号处理,利用多维回归分析法消除多参数状态下复合灵敏度的影响,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并通过MAX232收发器实现PC机与传感器测量系统之间的通信,完成数据转换、数据处理和打印等功能,使测量系统更加完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精度高和功能强的特点,适合航空、宇航、海洋和化学等场所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压力传感器 信息融合技术 多维回归分析法 BP神经网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平均风速参与因子法的区域风资源评估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吉平 周孝信 武守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0-15,179,共6页
目前多依据风能特征指标对单个风电场进行风资源评估,评估结果对区域能源规划所起到的参考作用比较有限。对此,提出了基于平均风速参与因子的区域风资源评估方法。按照风速观测站的位置进行地理划分,在各站风速历史数据中合理取样;在假... 目前多依据风能特征指标对单个风电场进行风资源评估,评估结果对区域能源规划所起到的参考作用比较有限。对此,提出了基于平均风速参与因子的区域风资源评估方法。按照风速观测站的位置进行地理划分,在各站风速历史数据中合理取样;在假设风速服从2参数威布尔(Weibull)分布的基础上,采用矩量法计算出各样本的风速分布参数;之后建立多维自回归模型,求得各样本风速序列的相互影响系数,应用所提平均风速参与因子方法求得区域等效风速分布参数,进行区域风资源评估。以某地10个风速观测站实测数据为样本,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风资源评估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统计结果较为接近,能有效解决区域风能能源规划中风资源评价的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风资源评估 平均风速 参与因子 威布尔分布 多维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风能规划中的风资源参数及等效风速序列求解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吉平 周孝信 武守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共11页
在面积较广阔、建有多个风速观测站的区域风能规划中,缺乏能够描述区域等效风资源状况的风速数据以及相应的求解方法。针对区域等效风速序列及风速分布特性参数难于求解的问题,调查总结了常用风能规划模型中用于描述风速变化特性及风资... 在面积较广阔、建有多个风速观测站的区域风能规划中,缺乏能够描述区域等效风资源状况的风速数据以及相应的求解方法。针对区域等效风速序列及风速分布特性参数难于求解的问题,调查总结了常用风能规划模型中用于描述风速变化特性及风资源分布的重要参数,分析了参数选择对风能规划的影响,提出基于多维自回归模型的区域等效参数及区域等效风速序列求解方法,给出一种仅利用月平均风速合成风速数据的方法。以可再生电力混合优化模型为计算平台,以建有多个风速观测站的某区域为算例,参数求解方法及合成风速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都能够求得合理的区域等效风速数据;利用月平均风速合成风速数据的方法,能够合成具有一定可参考性的、适用于区域风能规划的风速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规划 多维回归模型 可再生电力混合优化 模型 区域等效风速 合成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AV模型的国内海洋捕捞与海水养殖产量的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丽梅 王雪标 +1 位作者 李久奇 王博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1,共5页
为了揭示国内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的相关关系,准确地跟踪并预测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的短期未来趋势,利用时序分析方法对1954—2006年国内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数据建立了多维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V)模型。该方法不仅避免了分别... 为了揭示国内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的相关关系,准确地跟踪并预测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的短期未来趋势,利用时序分析方法对1954—2006年国内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数据建立了多维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V)模型。该方法不仅避免了分别使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对两序列建模未考虑序列间关系的弊端,还通过数据的先期平稳化处理而使得算法的运用更具有针对性。图像与误差计算结果均表明,用本研究中给出的ARMAV(2,1,2)算法对两序列进行跟踪及预测具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捕捞产量 海水养殖产量 平稳性 多维回归滑动平均(ARMAV)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常序列剔除的多变量时间序列结构化预测 被引量:12
17
作者 毛文涛 蒋梦雪 +1 位作者 李源 张仕光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9-634,共16页
针对传统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未考虑变量间依赖关系从而影响预测效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异常序列剔除的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算法.该算法旨在利用多维支持向量回归机(Multi-dimensional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M-SVR)内在的结... 针对传统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未考虑变量间依赖关系从而影响预测效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异常序列剔除的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算法.该算法旨在利用多维支持向量回归机(Multi-dimensional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M-SVR)内在的结构化输出特性,对选取到具有相似性的多个变量序列进行联合预测.首先,对已知序列进行基于模糊熵的层次聚类,实现对相似序列的初步划分;其次,求出类中所有序列的主曲线,根据序列到主曲线的距离计算各个序列的异常因子,从而进一步剔除聚类结果中的异常序列;最后,将选取到的相似变量序列作为输入,利用M-SVR进行预测.通过理论分析,证明本文算法在理论上存在信息损失上界与可靠度下界,从而说明本文算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采用混沌时间序列数据与多个实际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多个代表性方法相比,本文算法可有效挖掘多变量时间序列的内在结构信息,预测精度更高,数值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聚类 主曲线 异常序列 多维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时域光谱用于橡胶添加剂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殷贤华 陈晶溪 +1 位作者 王强 姜燕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12期148-151,共4页
在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对丁腈橡胶中的添加剂进行定量分析时,将偏最小二乘法(PLS)推广到多维偏最小二乘方法(N-PLS),解决了高维数据的建模问题,并且具有良好的模型预测能力。为验证本算法的有效性,分别采用PLS算法和N-PLS... 在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对丁腈橡胶中的添加剂进行定量分析时,将偏最小二乘法(PLS)推广到多维偏最小二乘方法(N-PLS),解决了高维数据的建模问题,并且具有良好的模型预测能力。为验证本算法的有效性,分别采用PLS算法和N-PLS算法对样本进行建模分析,得出N-PLS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2.04%,相关系数为0.98。PLS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2.71%,相关系数为0.97,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对丁腈橡胶中添加剂的含量进行预测,而N-PLS算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橡胶 定量分析 多维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端到端的织物颜色自动预测框架
19
作者 周奕军 陈昭 +3 位作者 李悦 纪柏林 王国栋 刘国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57,64,共8页
鉴于传统的织物染料配方设计流程耗时耗力,提出一种端到端的机器学习框架,从染色工艺参数自动预测产品颜色出发,为染料配方工作提供精准的理论指导。理论上,该框架可由任意有监督回归模型实现。采用多维支持向量回归机(multi-dimensiona... 鉴于传统的织物染料配方设计流程耗时耗力,提出一种端到端的机器学习框架,从染色工艺参数自动预测产品颜色出发,为染料配方工作提供精准的理论指导。理论上,该框架可由任意有监督回归模型实现。采用多维支持向量回归机(multi-dimensional support vector regressor,M-SVR)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对织物的颜色进行回归分析和预测,并提出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神经网络参数初始值,从而提高网络的优化效率。从山东省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真实生产资料中选取8种关键工艺参数和两种光照情形下的织物颜色CIELAB值,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性能评估。结果表明:该框架最低预测误差可达0.48;在相同训练条件下,GA初始化的神经网络比随机初始化的网络耗时更少。由此可见,该框架有助于降低染料配方的误差,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颜色预测 端到端 机器学习 负反馈神经网络 多维支持向量回归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