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组复合指纹示踪法判别泥沙来源的不确定性分析
1
作者 牛百成 吴作丽 +3 位作者 陈琼 周强 方海燕 柳本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共10页
指纹法凭借其简便和直接等优点,已成为泥沙来源研究的主流判别方法之一。然而,在其实际应用中对判别结果的不确定性来源及量化分析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风水交互侵蚀区,相关研究尚属空白。笔者选取西北干旱区党河水库流域作为典型案例,... 指纹法凭借其简便和直接等优点,已成为泥沙来源研究的主流判别方法之一。然而,在其实际应用中对判别结果的不确定性来源及量化分析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风水交互侵蚀区,相关研究尚属空白。笔者选取西北干旱区党河水库流域作为典型案例,依托高斯一阶近似方程,对多组复合指纹法判别泥沙来源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展开评估。结果表明:多组复合指纹法用于泥沙来源判别时,其结果不确定性主要源自沉积区(汇),占总不确定性比例>48.0%,这或许是沉积区整合了所有物源区的地球化学特性及其时空变异特性所导致。从各物源区来看,上游山区居首,达29.4%;戈壁次之,为18.5%;沙丘最小,仅3.1%,这可能与样品数量和样品代表性密切相关。在运用多组复合指纹法判别泥沙来源时,沉积.区对判别结果的不确定性最显著。后续研究中应适当增加采样数量,以便精准反映各产沙区地球化学特征。此外,合理选择适宜的粒径范围是指纹法识别泥沙来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判别 多组复合指纹示踪 不确定性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生之宅——房地产户型复合模组法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盛宇宏 唐志钊 +1 位作者 麦祺 万丰登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在满足住宅产品标准化、工业化的同时,以可实施、低消耗的方法解决人们追求多元生活方式的居住诉求。通过对当前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分析,提出并实践了复合模组的户型设计策略,打造“一生之宅”的概念。通过“一生之宅”对“公共”和“私... 在满足住宅产品标准化、工业化的同时,以可实施、低消耗的方法解决人们追求多元生活方式的居住诉求。通过对当前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分析,提出并实践了复合模组的户型设计策略,打造“一生之宅”的概念。通过“一生之宅”对“公共”和“私享”两大空间区域的探索,为产业标准化和生活需求多元化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一生之宅”现已初步投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及社会认可度,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设计 “一生之宅” 复合构成 户型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群组G2的指标赋权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闫达文 迟国泰 何悦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0-546,共7页
提出了改进的群组G2方法来确定综合评价问题中的指标权重.论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容度"和"相邻度"给最小类的非空交集赋权确定空交集时的综合赋值区间、进而得到了赋权需要的中值和区间长度,解决了在G2方法赋权... 提出了改进的群组G2方法来确定综合评价问题中的指标权重.论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容度"和"相邻度"给最小类的非空交集赋权确定空交集时的综合赋值区间、进而得到了赋权需要的中值和区间长度,解决了在G2方法赋权时空交集无法给指标赋权的现象.二是通过以相邻度为权重对偏离率加权平均的方式确定风险态度因子,使其绝对值满足小于等于1/2的计算区间映射函数的必要条件.解决了现有研究的算法计算出的风险态度因子难免出现的大于1/2的情况、导致后续过程无法确定权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方 G2 指标赋权 最小类非空交集 风险态度因子 相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纹因子和估算模型对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的影响
4
作者 张加琼 殷敏峰 +4 位作者 刘颖 党真 白茹茹 尚月婷 杨明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150,共8页
复合指纹识别法在泥沙与污染物来源辨别、侵蚀环境变化回溯、流域综合治理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指纹因子和贡献估算模型作为复合指纹识别法的关键,对泥沙来源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通过总结现行指纹因子组筛选方法、估算... 复合指纹识别法在泥沙与污染物来源辨别、侵蚀环境变化回溯、流域综合治理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指纹因子和贡献估算模型作为复合指纹识别法的关键,对泥沙来源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通过总结现行指纹因子组筛选方法、估算模型选用及其关键因子校正等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二者对泥沙来源识别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分别采用不同指纹因子筛选方法和模型估算泥沙来源时,相同研究区同一源地的贡献差异可分别达到18.0%和14.2%。未来研究中,建议针对复合指纹识别的泥沙来源结果缺乏充分验证这一关键问题,以精准的泥沙来源数据为验证基础,通过科学试验结合多种技术手段,辨别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的主要不确定性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指纹识别 最佳复合指纹因子 多组复合指纹因子组法 贡献估算模型 分选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的统计分组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惠村 《统计研究》 1986年第2期72-74,20,共4页
统计分组法是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要求把研究对象划分为同质的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进行科学的整理与分析,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国古代,关于统计分组法的思想与应用,源远流长,到现在仍有其借鉴的价值。为了吸收其一切合乎科学的内容,发... 统计分组法是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要求把研究对象划分为同质的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进行科学的整理与分析,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国古代,关于统计分组法的思想与应用,源远流长,到现在仍有其借鉴的价值。为了吸收其一切合乎科学的内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计学,现加以整理概括,写成这篇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分 复合 我国古代 平籴 周易 李悝 年龄分 《文献通考》 品质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元复合功能陶瓷粉体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斌太 杜林虎 +2 位作者 赵新英 华文君 陈大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3-34,共2页
综述了多组元复合功能陶瓷粉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较详细地介绍了新出现的凝胶相反应合成法的工艺及其特点。
关键词 多组复合功能陶瓷粉体 聚丙烯酰胺凝胶 凝胶固相反应合成 制备技术 固相 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因子分析的捷联惯组稳定性评估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亚 单斌 +1 位作者 徐军辉 甄占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7552-7557,共6页
当前捷联惯组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单一,严重影响了使用单位对捷联惯组的使用效率。针对捷联惯组各个误差系数两次测试之差线性相关性较弱的特点,应用统计学习理论中的核化原理将因子分析这一线性特征提取算法推广至非线性特征提取算法,并... 当前捷联惯组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单一,严重影响了使用单位对捷联惯组的使用效率。针对捷联惯组各个误差系数两次测试之差线性相关性较弱的特点,应用统计学习理论中的核化原理将因子分析这一线性特征提取算法推广至非线性特征提取算法,并改进了传统的因子综合评价方法,将其用于捷联惯组的稳定性评估。数值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的核因子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 稳定性评估 因子分析 核函数 非线性 熵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塑复合工艺因子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正 鲍甫成 郭文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7-94,共8页
选用 2种人工林木材 (马尾松与杨木 )和 3种废弃塑料 (聚乙烯、聚丙烯及聚苯乙烯 )为原料 ,采用木材与塑料冷混 -热压工艺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树种、木材组元形态、补强剂、塑料种类、板材密度及不同木塑混合比等复合工艺因子对木塑... 选用 2种人工林木材 (马尾松与杨木 )和 3种废弃塑料 (聚乙烯、聚丙烯及聚苯乙烯 )为原料 ,采用木材与塑料冷混 -热压工艺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树种、木材组元形态、补强剂、塑料种类、板材密度及不同木塑混合比等复合工艺因子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树种、木材组元形态、塑料种类、木塑复合比例、板材密度与补强剂等复合工艺因子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提高塑料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比例也可以达到与添加酚醛补强剂同样或更好的结果 ;以杨木原料、细长刨花形态、聚丙烯塑料、板材密度为 1g·cm- 3等为最佳复合工艺因子 ,制成的复合材料性能达到或超过相关普通刨花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塑料 复合材料 复合工艺因子 影响因素 材料性能 正交试验 树种 木材元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上皮内瘤变和胰腺癌组织中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建明 朱明华 +3 位作者 倪灿荣 刘晓红 黄玲 李兆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中Smad相关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在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和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SP法检测266灶不同级别PanINs和121例胰腺癌组织中Smad相关蛋白、...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中Smad相关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在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和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SP法检测266灶不同级别PanINs和121例胰腺癌组织中Smad相关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的表达,并联系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级别PanIN病灶Smad4表达率(60.6%,20/33)低于低级别PanINSmad4表达率(79.8%,186/233)(P<0.05);而高级别PanIN中Smad7,TGFβ1,TGFβRⅡ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PanIN(P<0.05)。胰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和神经受累组低于各自对照组(P<0.05);Smad7、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的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和神经受累组则分别高于各自对照组(P<0.05)。PanIN和胰腺癌组织中Smad2、4、7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从低级别PanINs到高级别PanINs再到胰腺癌中,Smad4蛋白表达率逐渐降低,而Smad7、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率逐渐升高,支持胰腺癌形成的分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上皮内瘤变 胰腺癌 Smad信号通路 TGF-β1 Smad4 Smad7 Ⅱ型受体 蛋白表达率 信号传导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 Vision TGF-βR 相关蛋白 神经受累 病理学指标 Smad2 免疫 S-P 相关分析 分子模型 对照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辉 谭永生 谭清洁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2期100-101,104,共3页
根据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为一常压气藏 ,气井压力、产量低 ,日产气低于 2 0× 1 0 4m3 ,气井普遍产水 ,产水量较低 ,日产水低于 1 0m3 ,气井钻井及加砂压裂过程中易造成产层污染的情况 ,开展了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泡沫排水采气、... 根据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为一常压气藏 ,气井压力、产量低 ,日产气低于 2 0× 1 0 4m3 ,气井普遍产水 ,产水量较低 ,日产水低于 1 0m3 ,气井钻井及加砂压裂过程中易造成产层污染的情况 ,开展了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泡沫排水采气、泡排—降压复合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试验研究 ,通过这些工艺技术的实施 ,排出了产层内的液体 ,解除了气井的污染 ,气井增产效果较好 ,维持了气井及气田的长期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 蓬莱镇气藏 排水采气工艺 管柱 泡沫排水工艺 降压复合排水 压力 凝析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层加强型盾构对比选型技术与滚刀磨损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泉维 邵小康 +5 位作者 纪明涛 刘林胜 叶守杰 江玉生 杨志勇 张西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161,170,共9页
为应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经验方法无法定量评价掘进机设备选型适应性和经济性的难题,提出盾构/TBM对比选型方法,基于地层综合组段划分技术,依据开挖面岩层性质、地下水情况、施工环境等因素将复杂地层划分成若干独立组段,计算不同类型掘进... 为应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经验方法无法定量评价掘进机设备选型适应性和经济性的难题,提出盾构/TBM对比选型方法,基于地层综合组段划分技术,依据开挖面岩层性质、地下水情况、施工环境等因素将复杂地层划分成若干独立组段,计算不同类型掘进设备在各个组段内的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并作对比,综合汇总后给出各类设备施工定量化效率、工期和经济指标,决策者可根据项目主控因素作出选型结论。此外,同时结合包含硬岩和不良地质段的隧道工程掘进机选型实例,分析加强型盾构对此类地层的适应性,给出首例加强型盾构的配置参数和针对性设计,并对加强型盾构在硬岩段掘进时的滚刀磨损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TBM对比选型技术综合考虑不同设备在各隧道组段内的适用性、施工效率、施工成本,选型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2)加强型盾构配置6 r/min刀盘转速和19英寸大直径滚刀,可大幅提升掘进效率,因此对硬岩地层和不良地质段兼具适应性;(3)加强型盾构滚刀累计磨损量与其安装半径呈指数型相关性,边缘滚刀磨损速率最大,施工中应及时检修,保障开挖直径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层 机械掘进 加强型盾构 对比选型 地层段划分 滚刀 刀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线圈结构的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起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阚超豪 储成龙 +2 位作者 赵威 鲍习昌 胡兆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7370-7380,共11页
由于无刷双馈电动机存在起动电流大、起动转矩小的不足,导致电机起动性能达不到工业应用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转子绕组采用复合线圈组和变极法设计的无刷双馈电机,并结合设计实例进行详细分析。这种转子结构使得电机在起动... 由于无刷双馈电动机存在起动电流大、起动转矩小的不足,导致电机起动性能达不到工业应用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转子绕组采用复合线圈组和变极法设计的无刷双馈电机,并结合设计实例进行详细分析。这种转子结构使得电机在起动工况下增大转子绕组电阻折算值,从而有效地降低起动电流和提高起动转矩。通过建模仿真对复合线圈组转子结构的起动性能、普通线圈转子结构起动性能和无刷双馈电机异步起动方式的起动性能进行研究,对比3种情况下的起动电流、起动转矩和起动时的饱和情况。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转子绕组采用复合线圈组结构的无刷双馈电动机具有起动电流小、起动转矩大的特点,有效地改善了无刷双馈电机的起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双馈电机 复合线圈 变极 起动电流起动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量元素饲喂育成奶牛试验
13
作者 黄应祥 张拴林 +4 位作者 刘明祥 弓子敬 张俊福 薛启恭 刘振禄 《中国乳业》 2005年第5期33-34,共2页
根据本研究组已完成的《微量元素铜、锌、硒、碘单因子饲喂育成牛效果研究》,同时拟定出2个添加所欠缺的铜、锌、硒、碘等微量元素复合配方,通过分组对比试验,测定这2个配方的实际日增重提高值,饲料转化效率的改善,以及降低成本的效果... 根据本研究组已完成的《微量元素铜、锌、硒、碘单因子饲喂育成牛效果研究》,同时拟定出2个添加所欠缺的铜、锌、硒、碘等微量元素复合配方,通过分组对比试验,测定这2个配方的实际日增重提高值,饲料转化效率的改善,以及降低成本的效果。并试验测定奶牛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动对人类营养的意义,以便筛选出效果最佳,有利人类健康且实用的饲喂育成奶牛微量元素添加剂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成奶牛 复合微量元素 饲喂 饲料转化效率 微量元素含量 添加剂配方 效果研究 复合配方 对比试验 降低成本 试验测定 人类健康 研究 育成牛 因子 日增重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TNT中微量杂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国治 《兵工学报》 EI CAS 1984年第3期46-51,共6页
本文以OV-225为固定液、Chromosorb G或上海试剂一厂101为担体的气相色谱法,可以同时分离18种可能存在于TNT中的微量杂质,并从实样中检出了13种;实现了2,4,6-TNE、1,3,5-TNB和2,3,6-TNT的同时检出。还提出了以2,4-DNT为外标的多组份简... 本文以OV-225为固定液、Chromosorb G或上海试剂一厂101为担体的气相色谱法,可以同时分离18种可能存在于TNT中的微量杂质,并从实样中检出了13种;实现了2,4,6-TNE、1,3,5-TNB和2,3,6-TNT的同时检出。还提出了以2,4-DNT为外标的多组份简捷定量方法。本法最小检出量为0.001~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杂质 TNT 气相色谱 杂质峰 上海试剂一厂 固定液 校正因子 外标 担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因子及其他血浆蛋白的研究与生产
15
作者 丁广治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自1948年第一次报道用硫酸铵盐析法从血浆中分离到白蛋白和球蛋白以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946年Cohn报道了一种低温乙醇法(Cohn 6法),在低温条件下,改变乙醇浓度、离子强度和pH值,使血浆蛋白逐步分离,得到5个组份,从而开创了血浆... 自1948年第一次报道用硫酸铵盐析法从血浆中分离到白蛋白和球蛋白以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946年Cohn报道了一种低温乙醇法(Cohn 6法),在低温条件下,改变乙醇浓度、离子强度和pH值,使血浆蛋白逐步分离,得到5个组份,从而开创了血浆分层的新纪元。Pool 1965年报道了血浆冷沉淀物含有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为甲型血友病治疗开辟了途径。70~8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铵盐析 血浆蛋白 低温乙醇 凝血因子 甲型血友病 冷沉淀物 离子强度 凝血活性 离子交换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500nm的可见光范围具有活性复合功能的低成本光催化剂
16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72,共1页
日本物质与材料研究机构(物质·材料研究机构)的宇田肇指导和季迪特别研究员开发了具有复合功能的可见光应答型光催化剂。在氧化钛中添加氮和氟,然后添加钨,这样不仅可应答可见光,而且提高了对反应物的吸附力。采用喷雾热分解法... 日本物质与材料研究机构(物质·材料研究机构)的宇田肇指导和季迪特别研究员开发了具有复合功能的可见光应答型光催化剂。在氧化钛中添加氮和氟,然后添加钨,这样不仅可应答可见光,而且提高了对反应物的吸附力。采用喷雾热分解法在第1阶段就可合成,所以可降低成本。该催化剂除可应用于空气净化领域外,该研究组和印度的研究机关共同致力于将其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复合功能 可见光 活性 喷雾热分解 研究机构 降低成本 空气净化 研究员 氧化钛 吸附力 反应物 水处理 研究 应答 材料 物质 应用 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力训练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内NF-资B活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枫 江钟立 +3 位作者 杨晓帆 朱红军 刘传道 张秀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耐力训练对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内的核转录因子NF-资B活性的调节作用,为临床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运动疗法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34只)和正常组(10只)。其中糖尿病组大鼠经...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耐力训练对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内的核转录因子NF-资B活性的调节作用,为临床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运动疗法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34只)和正常组(10只)。其中糖尿病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模型,然后随机分为55%VO2max运动组(E1,n=6)、75%VO2max运动组(E2,n=6)、55%VO2max运动加胰岛素治疗组(EI1,n=6)、75%VO2max运动加胰岛素治疗组(EI2,n=6)、胰岛素治疗非运动组(DI,n=5)、非胰岛素治疗非运动组(D,n=5)。另外10只正常血糖大鼠分为一次力竭运动组(EC,n=5)和非运动组(C,n=5)。耐力训练采用活动平板,胰岛素采用隔日皮下注射,共8周。运用ELISA法测定背根神经节内NF-资B活性。结果:D组DRG内NF-资B活性显著高于EC和C组(P<0.01),也显著高于E1、E2、EI1组(P<0.05)以及EI2和DI组(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更易发生周围神经的氧化应激损伤;耐力训练可以有效地抑制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NF-资B活性,干预糖尿病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活性 背根神经节 糖尿病大鼠 耐力训练 调节作用 STZ诱导 VO2MAX 糖尿病神经病变 胰岛素治疗 ELISA 氧化应激损伤 运动 分子生物学 神经并发症 核转录因子 尾静脉注射 糖尿病模型 运动疗 不同强度 SD大鼠 链脲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糖还原酶(AR)基因对大鼠肾系膜细胞的转染及AR抑制剂对其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车祺 蒋涛 +2 位作者 林伊凤 李慧 张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3-387,共5页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AR)基因转染及AR抑制剂(ARI)对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blot检测转基因MsC及PDGF作用MsC后AR的表达。四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对比大鼠正常MsC和...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AR)基因转染及AR抑制剂(ARI)对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blot检测转基因MsC及PDGF作用MsC后AR的表达。四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对比大鼠正常MsC和转基因MsC的生长情况,并观察ARI———Sorbinil和Zopolrestat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小牛血清(NBS)促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①Westernblot鉴定转基因MsCAR表达较正常MsC明显增高;②转染组较正常组生长速度快;③PDGF作用MsC后可上调AR的表达;④PDGF和10%NBS均可显著刺激两组细胞的增殖,ARI可部分抑制PDGF对正常组和转染组的促增殖作用,对10%NBS,ARI可部分抑制其对转染组的促增殖作用,而对正常组无显著影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AR可能参与了MsC在病理状况下的过度增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AR) 大鼠肾系膜细胞 抑制剂 WESTERNBLOT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促细胞增殖作用 促增殖作用 PDGF BLOT检测 MsC 流式细胞术 剂量依赖性 转基因 ARI 正常 体外培养 基因转染 MTT 细胞周期 小牛血清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口服液对3I、7b型腺病毒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TGF-β_1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受传 王文革 +1 位作者 陈四文 赵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3期34-37,共4页
目的:采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中药制剂清肺口服液,研究其对腺病毒3I、7b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3I、7b型腺病毒分别攻击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用清肺口... 目的:采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中药制剂清肺口服液,研究其对腺病毒3I、7b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3I、7b型腺病毒分别攻击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用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作用于该细胞,另设正常细胞组、病毒对照组、利巴韦林组,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不同组细胞TGF-β1的mRNA 基因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病毒对照组较正常细胞组的TGF-β1mRNA基因表达明显增强(P <0.01),含药血清组可显著降低3I、7b型腺病毒攻击后细胞TGF-β1的mRNA表达(P<0.01)。结论:腺病毒感染可使人胚肺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表达增高;清肺口服液可下调TGF-β1的mR- NA表达,这可能是其抗病毒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肺成纤维细胞 腺病毒感染 基因表达 口服液 人胚 b型 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 正常细胞 原位杂交 抗病毒作用 中药制剂 体外培养 利巴韦林 病毒攻击 TGFβ 病毒性 血清 对照 肺炎 行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的身体空间需要
20
作者 S.E.Curtis 穆玉云 《家畜生态学报》 1991年第1期49-49,共1页
试验用的208头母猪,除4头外均是由杜洛克(60头)、汉普夏(68头)和兰德斯猪(76头)配种的,旦大多数是杂交。根据这些母猪的体尺测量资料,采用axter—Schwaller因子法将静态身体空需要转换成动态身体空间需要,分别估配种后107~110天和分娩... 试验用的208头母猪,除4头外均是由杜洛克(60头)、汉普夏(68头)和兰德斯猪(76头)配种的,旦大多数是杂交。根据这些母猪的体尺测量资料,采用axter—Schwaller因子法将静态身体空需要转换成动态身体空间需要,分别估配种后107~110天和分娩后21天的母猪态和动态身体空间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妊娠 汉普夏 体尺测量 空间需要 兰德 因子 牧医 生长方程 估计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