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抛落磨矿下多组元复杂矿石与其组元矿物磨矿特性研究
1
作者 杨金林 李园 +3 位作者 朱朋岩 李宗昱 李恒军 马少健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11期62-69,76,共9页
针对多组元复杂矿石选择性磨矿现象及复杂矿石与其组元矿物关联研究的缺乏,基于磨矿介质运动理论及选择性磨矿原理分析方法,采用破碎率、磨矿速度、磨矿产品参数t_(10)等指标进行磨矿特性的表征,研究了抛落磨矿下多金属复杂矿石与其组... 针对多组元复杂矿石选择性磨矿现象及复杂矿石与其组元矿物关联研究的缺乏,基于磨矿介质运动理论及选择性磨矿原理分析方法,采用破碎率、磨矿速度、磨矿产品参数t_(10)等指标进行磨矿特性的表征,研究了抛落磨矿下多金属复杂矿石与其组元矿物磁黄铁矿、闪锌矿、石英的磨矿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金属复杂矿石在抛落磨矿时,闪锌矿提高了矿石破碎效果,即闪锌矿的存在对矿石破碎效果起积极作用;磁黄铁矿和石英降低了矿石破碎效果,即磁黄铁矿与石英的存在对矿石破碎效果起消极作用。不同组元矿物磨矿产品的粒度特性都会影响矿石磨矿产品的粒度特性,且闪锌矿的影响更为显著。矿石与其组元矿物的磨矿速度均随磨矿时间的延长呈指数减小,并在磨矿时间达到4 min时磨矿速度快速减小的趋势到达阈值。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抛落磨矿下多组元复杂矿石磨矿优化调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落磨矿 多组元矿石 矿物 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元合金成分设计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清 查钱锋 +3 位作者 李群 王英敏 羌建兵 董闯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1-837,共7页
合金成分设计是发展新型复杂合金材料的关键步骤.系统总结了在材料研发过程中常用的合金设计方法,如Hume-Rothery规则、当量法、电子理论、计算机模拟计算等,并详细介绍了各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和适用范围.同时指出了基于原子团簇的合金... 合金成分设计是发展新型复杂合金材料的关键步骤.系统总结了在材料研发过程中常用的合金设计方法,如Hume-Rothery规则、当量法、电子理论、计算机模拟计算等,并详细介绍了各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和适用范围.同时指出了基于原子团簇的合金设计方法——"团簇加连接原子"结构模型,得出了该方法在不同合金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具有普适性的结论,为多元复杂合金成分设计提供了一个更为简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多组元 成分设计 “团簇加连接原子”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元微合金化高铌TiAl基合金微观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艳晶 宋玫锦 +1 位作者 王继杰 杜兴蒿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66-70,共5页
研究了B、Hf、Y微合金化高铌TiAl基合金的铸态及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光学显微组织观察表明,B、Hf、Y微合金化高铌TiAl合金铸态组织为近层片组织,其α2/γ层片团得到细化;XRD分析表明,除了α2和γ相,在铸态组织中还含有β(B2)、Y2O3、Y... 研究了B、Hf、Y微合金化高铌TiAl基合金的铸态及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光学显微组织观察表明,B、Hf、Y微合金化高铌TiAl合金铸态组织为近层片组织,其α2/γ层片团得到细化;XRD分析表明,除了α2和γ相,在铸态组织中还含有β(B2)、Y2O3、YAl2。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表明,β(B2)相分布在层片团的边界附近,粒状Y2O3和YAl2分布在晶内和晶界,硼化物以条状或粒状分布在晶内和晶界。经过1260℃/20h+900℃/30min/AC热处理后,得到由α2/γ细小层片团与等轴γ晶粒组成的双态组织,β(B2)相基本消除,同时YAl2相消失,形成了富Hf的Y2O3和富Nb的钛硼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铌TIAL合金 多组元微合金化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多组元透镜的固定结构设计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贾庆莲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3,共3页
针对镜头中大口径多组元透镜组的固定支撑结构进行了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其固定镜筒的厚度及结构进行了一阶谐振频率及变形分析。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在镜筒、隔圈和压圈的简单结构的悬壁端增加一个由四个球头顶... 针对镜头中大口径多组元透镜组的固定支撑结构进行了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其固定镜筒的厚度及结构进行了一阶谐振频率及变形分析。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在镜筒、隔圈和压圈的简单结构的悬壁端增加一个由四个球头顶丝组成的辅助支撑的结构,能降低透镜组的整体变形量。固定镜筒厚度的增加对透镜组的一阶谐振频率影响不大,但会造成一阶谐振频率的下降。增加镜筒厚度,由于固定结构的刚度提高,由此引起轴向变形会降低,但采用所设计的固定结构后,针对不同的镜筒厚度其轴向变形在0.015μm到0.018μm之间,能满足光学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多组元透镜 固定结构 变形 有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元复合功能陶瓷粉体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斌太 杜林虎 +2 位作者 赵新英 华文君 陈大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3-34,共2页
综述了多组元复合功能陶瓷粉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较详细地介绍了新出现的凝胶相反应合成法的工艺及其特点。
关键词 多组元复合功能陶瓷粉体 聚丙烯酰胺凝胶法 凝胶固相反应合成法 制备技术 固相法 液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元分批精馏过程多参数协变操作策略的研究
6
作者 杨志才 邵百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30-236,共7页
提出了同时改变压强、回流比及气体负荷的分批精馏新操作方法,并采用人工智能中的有序搜索法在 IBM—PC 计算机上对多组元分批精馏过程多参数协变操作策略进行了数学模拟。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了填料层的分离效率、压降及持液最随... 提出了同时改变压强、回流比及气体负荷的分批精馏新操作方法,并采用人工智能中的有序搜索法在 IBM—PC 计算机上对多组元分批精馏过程多参数协变操作策略进行了数学模拟。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了填料层的分离效率、压降及持液最随气体负荷等因素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协变操作策略比传统操作(CPRF)单位时间经济效益增加22.56%。在 TRS-80微机控制下进行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馏 多组元 多参数 协变操作 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元精馏动态数学模型的求解及其刚性研究
7
作者 周文君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662-665,共4页
建立了适用于多组元精馏过程动态模拟的通用数学模型 ,对精馏动态模型的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对 8组分、47块理论板的萃取精馏体系进行了动态模拟。经验证 ,所编制的动态模拟程序可适用于强刚性体系 ,并且模拟结果可靠 ,具有足够的精度。
关键词 多组元精馏 动态模拟 刚性研究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光束经多组元变焦扩束系统变换
8
作者 谢先闻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91-98,共8页
应用矩阵光学方法,研究了高斯光束经过一般的多组元变焦扩束系统的变换规律,在重焦与离焦的情况下导出了以光线矩阵元表示的经过扩束系统后的束腰宽度、出射光腰位置等计算公式.作为应用例,详细分析了一个三组元变焦扩束系统.
关键词 矩阵光学方法 高斯光束 多组元 变焦扩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元烧绿石陶瓷固化体的制备及其抗浸出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滕振 冯万林 +3 位作者 曾思藩 陈柏桦 张海斌 彭述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0-158,共9页
烧绿石具有优异的理化稳定性和耐辐照稳定性,被认为是理想的放射性核素固化基材。然而,人造烧绿石在烧结过程中对核素的选择性高,从而限制了其固化核素的种类和数量。针对上述问题,本工作以镧系元素铕(Eu)、钐(Sm)、钕(Nd)模拟放射性的... 烧绿石具有优异的理化稳定性和耐辐照稳定性,被认为是理想的放射性核素固化基材。然而,人造烧绿石在烧结过程中对核素的选择性高,从而限制了其固化核素的种类和数量。针对上述问题,本工作以镧系元素铕(Eu)、钐(Sm)、钕(Nd)模拟放射性的锕系核素,成功制备得到了2、3、4组元的烧绿石结构陶瓷固化体。结果表明,目标核素均匀地固溶在烧绿石的晶格结构中形成了单相均一的多组元烧绿石陶瓷固化体。化学浸出实验表明,多组元烧绿石结构具有优异的抗浸出性能,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高放废物陶瓷固化体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元烧绿石 陶瓷固化体 高放废物 抗浸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C/SiC多组元改性C/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秀倩 焦健 +3 位作者 邱海鹏 王宇 陈明伟 谢巍杰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73,共5页
以炭毡作为纤维增强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研制出低密度的C/C复合材料,进而以低密度炭/炭复合材料为预制体,采用聚碳硅烷和有机锆前驱体作为复相陶瓷前驱体,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成功制备出ZrC/SiC多组元改性C/C复合材料试样。借助... 以炭毡作为纤维增强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研制出低密度的C/C复合材料,进而以低密度炭/炭复合材料为预制体,采用聚碳硅烷和有机锆前驱体作为复相陶瓷前驱体,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成功制备出ZrC/SiC多组元改性C/C复合材料试样。借助万能电子试验机和扫描电镜进行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包含ZrC颗粒的SiC相双组元弥散分布在C/C复合材料基体中,且随着前驱体中有机锆含量的增加,力学性能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有机锆前驱体质量分数为25%时,改性C/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较优,分别为240.61MPa和17.25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渗透 浸渍裂解 ZRC SiC多组元改性 三点弯曲强度 微观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化组元(Al,Cr,Si,Ti)含量对激光沉积(FeNiCo)-(AlCrSiTi)非等原子比多组元合金涂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唐延川 万能 +4 位作者 唐兴昌 刘德佳 焦海涛 胡勇 赵龙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2-102,共11页
采用激光沉积制备不同含量合金化组元(Al,Cr,Si,Ti)的(FeNiCo)-(AlCrSiTi)多组元合金涂层,研究合金化组元含量对涂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合金化组元(Al,Cr,Si,Ti)含量的增加,涂层中面心立方(FCC)相含量逐渐降低,由FCC相... 采用激光沉积制备不同含量合金化组元(Al,Cr,Si,Ti)的(FeNiCo)-(AlCrSiTi)多组元合金涂层,研究合金化组元含量对涂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合金化组元(Al,Cr,Si,Ti)含量的增加,涂层中面心立方(FCC)相含量逐渐降低,由FCC相+体心立方(BCC)相的双相结构转变为以BCC相为主的结构,且BCC相内纳米析出相颗粒密度显著增加,颗粒平均尺寸由97 nm降低至36 nm;同时,随着合金化组元含量的增加,涂层中等轴晶组织区域面积增大,等轴晶显著细化,平均晶粒尺寸最小仅为10.8μm;涂层截面平均显微硬度由271HV 0.1上升至718HV 0.1,但涂层抗弯强度由2208 MPa降低至1374 MPa,所能承受的最大弯曲应变也由7.3%降低至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沉积 多组元合金 柱状晶/等轴晶转变 成分过冷 纳米析出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元液体混合比例调节系统研究
12
作者 王文冬 杜清珍 +1 位作者 段明耀 兰勇 《现代电子技术》 1998年第8期3-4,共2页
介绍一种用单片机实现多组元液体混合比例调节的控制系统。论述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及配置、控制算法、软硬件抗干扰措施及系统程序设计特点。
关键词 单片机 多组元 比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rNi多组元合金退火硬化现象的微观机制
13
作者 程清 徐先东 +1 位作者 谢盼 陈江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1-490,共10页
冷变形金属或合金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退火后,其强度或硬度上升的现象称为退火硬化现象。与传统金属类似,在面心立方结构的多组元合金中也观察到了退火硬化现象。尽管多组元合金有类似的退火硬化行为,但其中退火硬化的机制仍存在争议,这可... 冷变形金属或合金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退火后,其强度或硬度上升的现象称为退火硬化现象。与传统金属类似,在面心立方结构的多组元合金中也观察到了退火硬化现象。尽管多组元合金有类似的退火硬化行为,但其中退火硬化的机制仍存在争议,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冷变形条件产生不同的微观结构导致的。本文以不同变形量的CoCrNi多组元合金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其在100~800℃的温度区间内退火后维氏硬度和拉伸性能的变化,发现CoCrNi多组元合金的硬度和强度随温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峰值温度在500℃,同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退火硬化效应逐渐趋于饱和。然后借助扫描和透射电镜对变形态和峰值温度退火态的CoCrNi合金进行了多尺度的微观组织表征。研究发现在变形量为20%时,退火硬化可能是由于Cr元素向层错处偏析导致的铃木强化;在变形量为60%时,除铃木强化之外,冷变形引入的剪切带在退火后形成的亚晶粒导致了强化;在变形量为90%时,冷变形产生的高密度位错墙在退火后转变为大角度晶界,起了强化作用。本实验对CoCrNi多组元合金在不同变形量时的退火硬化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对设计高强度结构材料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硬化 多组元合金 铃木硬化 纳米晶 溶质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多相合金凝固理论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介万奇 傅恒志 周尧和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11,共11页
工业合金多组元的特点使得多元合金的凝固成为凝固理论研究的重点。由于其复杂性,多元合金的凝固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二元合金,仅在近年来取得一些进展。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首先从热力学分析入手,探讨了多元合金凝固过程的... 工业合金多组元的特点使得多元合金的凝固成为凝固理论研究的重点。由于其复杂性,多元合金的凝固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二元合金,仅在近年来取得一些进展。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首先从热力学分析入手,探讨了多元合金凝固过程的溶质再分配特性、凝固路径及相析出规律。进而分析了多组元合金初生单相凝固过程形态演变的理论研究方法和进展。最后简要讨论了多相凝固组织形态的形成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 多组元合金 分凝 织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物料的新精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柏春 杨志才 《河北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84-92,共9页
提出了分离热敏性物料的新精馏方法,该方法综合了间歇精馏和连续精馏的优点,用一个塔处理多组元复杂料液并获得多个产品,同时又避免了传统间歇精馏时料液在釜内受热时间过长的缺点;用在精馏过程中加入惰性气体的方法来降低精馏温度... 提出了分离热敏性物料的新精馏方法,该方法综合了间歇精馏和连续精馏的优点,用一个塔处理多组元复杂料液并获得多个产品,同时又避免了传统间歇精馏时料液在釜内受热时间过长的缺点;用在精馏过程中加入惰性气体的方法来降低精馏温度,并较全面地考察了惰性气体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均表明,该操作方法稳定可靠,对解决热敏性物料的精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物料 精馏 多组元 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C结构TiCrTaV合金的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2
16
作者 茹金豆 马瑞 +1 位作者 万明攀 谢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127,共7页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TiCrTaV多组元合金中两种BCC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力学性能、德拜温度、电子结构和布居分析.生成焓和内聚能结果表明BCC1的结构稳定性更好,更容易形成.弹性常数和模量表明BCC1的强度和韧性更强,B...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TiCrTaV多组元合金中两种BCC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力学性能、德拜温度、电子结构和布居分析.生成焓和内聚能结果表明BCC1的结构稳定性更好,更容易形成.弹性常数和模量表明BCC1的强度和韧性更强,BCC2的抗剪切能力和刚度更好,两种结构均具有弹性各向异性.德拜温度和Grüneisen参数结果表明BCC2的键合强度和热稳定性更好.电子结构和布居分析表明两种结构均包含共价键和金属键.Ta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强度更大,金属键仅存在于Ti、Cr和V原子之间.元素成键后Ti和V原子失去电子,Cr和Ta原子得到电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元合金 第一性原理 力学性能 电子结构 布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耐蚀涂层中锌粉的活化机理
17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锌粉 活化机理 多组元 复合耐蚀涂层 抗蚀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AND IMPROVEMENT OF MLS RELATIONAL DATA MODEL
18
作者 王立松 丁秋林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3年第2期236-242,共7页
The conception of multilevel security (MLS)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study of data model for secure database. But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in the basic MLS model, such as inference channels. The availability and data... The conception of multilevel security (MLS)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study of data model for secure database. But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in the basic MLS model, such as inference channels. The availability and data integrity of the system are seriously constrained by it′s 'No Read Up, No Write Down' property in the basic MLS model.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covert channels, the polyinstantiation and the cover story are used in the new data model. The read and write rules have been redefined for improving the agility and usability of the system based on the MLS model. All the methods in the improved data model make the system more secure, agile and us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model multilevel secure database covert channels POLYINSTANTIATION cover st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Content in Petroleum Using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被引量:2
19
作者 Li Jingyan Chu Xiaoli +1 位作者 Tian Songbai Lu Wanzhen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1年第4期1-7,共7页
Nitrogen content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petroleum refining processes. The combined use of mid-infrared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spectroscopy and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allows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nitr... Nitrogen content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petroleum refining processes. The combined use of mid-infrared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spectroscopy and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allows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content in petroleum and its products. The calibration models of nitrogen content in crude oils have been established by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method. The results predicted by this method were very close to those determined by standard methods. Compared with standard methods, this method is provided with advantages such as high-speed, simplicity and good-repeat- ability without any needs for pre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LEUM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partial least square NITRO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