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线程同步控制在构建Internet服务器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徐建波 李仁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3-44,共2页
详细提出了一种在上利用多线程程序设计技术构建服务器的方法,实验证明,它能很好地处理多线程共享资源同步问题。
关键词 INTERNET 服务器 多线程同步控制 TCP/IP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C#中线程同步、事件及异步委托机制实现定单模式 被引量:3
2
作者 余建华 蔡瑞英 方寿海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2-144,共3页
C#语言中的委托、事件及异步委托是通用类型系统所特有的语言特性,它功能强大,使用方便。本文结合C#源代码,介绍了利用这些特性所实现的定单模式和传统的多线程同步机制实现定单模式的不同。
关键词 多线程同步机制 事件 委托 异步委托 定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S仿真的多线程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卫山 杨波 +3 位作者 巫家敏 孙宏伟 严新民 孙树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8-51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对柔性制造系统 (FMS)进行仿真的新思路 ,即利用多线程技术 ,对 FMS中的主要对象各定义一个线程 ,线程的运行状态代表了各对象的活动 ,线程的同步关系表示了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且给出多线程同步的方法。通过 FZ- FMS的仿... 提出了一种对柔性制造系统 (FMS)进行仿真的新思路 ,即利用多线程技术 ,对 FMS中的主要对象各定义一个线程 ,线程的运行状态代表了各对象的活动 ,线程的同步关系表示了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且给出多线程同步的方法。通过 FZ- FMS的仿真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思路明确 ,扩展性强 ,利于编程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柔性制造系统 多线程同步 FMS 先进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数据采集卡和多线程技术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峰林 方昌林 顾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9-171,213,共4页
提出了在W indows这样的抢占多任务操作系统中,利用高速数据采集卡和多线程技术进行液压伺服控制的可能。介绍了抢占式多任务操作系统机制以及多线程应用程序的编写,阐述了将数据采集和多线程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控制系统中应注意的问题。... 提出了在W indows这样的抢占多任务操作系统中,利用高速数据采集卡和多线程技术进行液压伺服控制的可能。介绍了抢占式多任务操作系统机制以及多线程应用程序的编写,阐述了将数据采集和多线程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控制系统中应注意的问题。并针对具体的液压伺服控制实验平台编写了相应的控制程序,经过实践证明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数据采集卡 液压伺服 多线程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线程技术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路新峰 《现代电子技术》 2004年第12期61-62,65,共3页
介绍了超线程技术的基本概念 ,设计思想、特点及其发展 。
关键词 线程技术 同步多线程技术 CPU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ux下基于EPOLL机制的海量网络信息处理模型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超 潘旭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5期46-50,共5页
通过对EPOLL机制的特点和应用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Linux下基于EPOLL机制的海量网络信息处理模型,着重讨论了多线程情况下的线程同步和数据访问机制问题,并给出了Linux/QT平台上模型的具体实现步骤。在大规模网络连接的应用场合,本... 通过对EPOLL机制的特点和应用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Linux下基于EPOLL机制的海量网络信息处理模型,着重讨论了多线程情况下的线程同步和数据访问机制问题,并给出了Linux/QT平台上模型的具体实现步骤。在大规模网络连接的应用场合,本模型具有较好的时效性和数据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OLL 多线程同步 信号量 LINU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图像采集与传输设计 被引量:10
7
作者 孟超 张曦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4414-4416,共3页
介绍了基于嵌入式Linux和S3C2410平台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该系统通过USB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采用Video4-Linux模块提供的编译接口进行视频采集程序的设计,经压缩编码,通过网络实时传输,介绍了其服务器端软件的系统设计,包括摄像头驱动... 介绍了基于嵌入式Linux和S3C2410平台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该系统通过USB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采用Video4-Linux模块提供的编译接口进行视频采集程序的设计,经压缩编码,通过网络实时传输,介绍了其服务器端软件的系统设计,包括摄像头驱动和图像采集程序的实现、图片的网络发送和接收、多线程同步等内容,可广泛应用于远程监控系统、可视电话、工业控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采集 网络编程 嵌入式系统 多线程同步 远程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漫游系统中调度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喻罡 崔杜武 王竹荣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5-117,202,共4页
针对虚拟实景空间漫游系统中资源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算法。这些算法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资源,合理地调度虚拟对象,能在漫游中平滑无延迟地浏览实景图像。算法已在软件中实现,效果较佳。
关键词 虚拟漫游系统 调度算法 图像处理 计算机图形学 虚拟现实 内存调度 智能预测 多线程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nux的外部AD驱动程序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海峰 李俊 +1 位作者 刘嘉 陈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5,共3页
现代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需求越来越高,一般ARM自带的13位AD转换精度已不能满足测控需求。文中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在ARM处理器平台上外扩AD转换芯片,所编写的驱动采用并口总线形式,相对串行总线提高了传输速度,且采用了阻塞输入输出... 现代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需求越来越高,一般ARM自带的13位AD转换精度已不能满足测控需求。文中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在ARM处理器平台上外扩AD转换芯片,所编写的驱动采用并口总线形式,相对串行总线提高了传输速度,且采用了阻塞输入输出和信号量同步和驱动程序动态模块加载等技术提高了CPU资源和内存利用率,同时根据实际工业控制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并剪切内核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系统新能,经测试研究结果证明所完成的驱动设计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 外部模数转换器 多线程同步 字符设备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COM+的多进程数据共享接口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荣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在COM /COM +组件技术的应用中 ,由多个组件接口对象共享一个数据空间带来了对共享数据的并发控制及提高其性能的问题。本文通过对COM /COM +的同步机制的分析 ,指出在不同情况下数据共享池设置及其访问接口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并借助阅... 在COM /COM +组件技术的应用中 ,由多个组件接口对象共享一个数据空间带来了对共享数据的并发控制及提高其性能的问题。本文通过对COM /COM +的同步机制的分析 ,指出在不同情况下数据共享池设置及其访问接口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并借助阅读者 /写入者问题为例 ,提出数据共享池接口组件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线程同步 数据共享接口 COM COM+ 中间件 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A踪迹驱动指令Cache计时攻击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财森 王韬 +1 位作者 郭世泽 周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83-1694,共12页
指令Cache攻击是基于获取算法执行路径的一种旁路攻击方式.首先,通过分析原有RSA指令Cache计时攻击存在可行性不高且能够获取的幂指数位不足等局限性,建立了新的基于监视整个指令Cache而不只是监视特定指令Cache的踪迹驱动计时攻击模型... 指令Cache攻击是基于获取算法执行路径的一种旁路攻击方式.首先,通过分析原有RSA指令Cache计时攻击存在可行性不高且能够获取的幂指数位不足等局限性,建立了新的基于监视整个指令Cache而不只是监视特定指令Cache的踪迹驱动计时攻击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SWE算法窗口大小特征的幂指数分析算法;最后,在实际环境下,利用处理器的同步多线程能力确保间谍进程与密码进程能够同步运行.针对OpenSSLv.0.9.8f中的RSA算法执行指令Cache计时攻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攻击模型在实际攻击中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改进的幂指数分析算法能够进一步缩小密钥搜索空间,提高了踪迹驱动指令Cache计时攻击的有效性.对于一个512位的幂指数,新的分析算法能够比原有分析算法多恢复出大约50个比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Cache计时攻击 旁路攻击 RSA密码算法 踪迹驱动 同步多线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WinCE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开发
12
作者 李志昂 高龙琴 《农业装备技术》 2019年第2期48-53,共6页
针对现有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缺乏故障电弧诊断机制、W inC E系统不支持主流数据库等问题,开发了基于AR M&W inC E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采用限定温度和剩余电流的方法避免了供电线路长期过载或绝缘劣化引起的发热;采用剩余电流信号高... 针对现有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缺乏故障电弧诊断机制、W inC E系统不支持主流数据库等问题,开发了基于AR M&W inC E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采用限定温度和剩余电流的方法避免了供电线路长期过载或绝缘劣化引起的发热;采用剩余电流信号高频滤波并限定幅值的方法解决了故障电弧的燃弧现象;以数据记录文件作为记录存储媒介,解决了文本文件占用空间大、数据资料易丢失的问题,在W inC E系统实现了数据库功能;以信号量和局部变量赋值两种多线程同步方案,在提高系统效率的前提下解决了线程死锁问题。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操作方便、实时性强、运行可靠稳定,可以有效降低电气火灾发生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火灾监控 WINCE 剩余电流 故障电弧 数据记录 多线程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数据驱动技术在航天任务评估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波 李静 朱金慧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126,共5页
航天发射试验任务快速评估系统基于层次分析的递阶层次评估模型,综合应用多线程、实时事件、封装调用、定时更新等技术和观察者、Null Object等设计模式,解决了动态耦合、多线程同步、跨线程更新UI、动态载入判据等实时性问题。试验结... 航天发射试验任务快速评估系统基于层次分析的递阶层次评估模型,综合应用多线程、实时事件、封装调用、定时更新等技术和观察者、Null Object等设计模式,解决了动态耦合、多线程同步、跨线程更新UI、动态载入判据等实时性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快速评估系统已经应用于航天发射任务,快速、准确、全面地完成了火箭实时飞行状态下的飞行数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评估系统 实时数据驱动 动态耦合 多线程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SMT模拟器——支持Oracle机制和多种取指策略
14
作者 唐新民 董岚 +2 位作者 季振洲 唐朔飞 崔光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57-60,共4页
模拟器是计算机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O racle研究能够用来确定所研究问题的最优或最差情况,为正常研究提供有用的辅助信息。但是现在常用的一些同步多线程(SM T)模拟器都不能提供支持O racle研究所需的信息。文章结合原有模... 模拟器是计算机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O racle研究能够用来确定所研究问题的最优或最差情况,为正常研究提供有用的辅助信息。但是现在常用的一些同步多线程(SM T)模拟器都不能提供支持O racle研究所需的信息。文章结合原有模拟器的基础,提供了一种新的支持O racle研究的模拟平台。同时原SM T模拟器只支持ICO UNT这一种取指策略,文章在原模拟器基础上,又增加了BR COU NT和M ISSCO UNT这两种通用的取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多线程 模拟器 Oracle研究 取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ing multi-threads to hide deduplication I/O latency with low synchronization overhead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锐 秦磊华 +1 位作者 周敬利 郑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1582-1591,共10页
Data deduplication, as a compression metho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ost backup systems to improve bandwidth and space efficiency. As data exploded to be backed up, two main challenges in data deduplication are the C... Data deduplication, as a compression metho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ost backup systems to improve bandwidth and space efficiency. As data exploded to be backed up, two main challenges in data deduplication are the CPU-intensive chunking and hashing works and the I/0 intensive disk-index access latency. However, CPU-intensive works have been vastly parallelized and speeded up by multi-core and many-core processors; the I/0 latency is likely becoming the bottleneck in data deduplication. To alleviate the challenge of I/0 latency in multi-core systems, multi-threaded deduplication (Multi-Dedup) architecture was proposed. The main idea of Multi-Dedup was using parallel deduplication threads to hide the I/0 latency. A prefix based concurrent index was designed to maintain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the deduplication index with low synchronization overhead. On the other hand, a collisionless cache array was also designed to preserve locality and similarity within the parallel threads. In various real-world datasets experiments, Multi-Dedup achieves 3-5 times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incorporating with locality-based ChunkStash and local-similarity based SiLo methods. In addition, Multi-Dedup has dramatically decreased the synchronization overhead and achieves 1.5-2 times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comparing to traditional lock-based synchronization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THREAD MULTI-CORE parallel data dedupl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