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污泥回流方式对多级AO-MBR工艺的影响
1
作者 鲍任兵 徐健 +4 位作者 陈鹏 田若 雷培树 李鹏程 邹磊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92-98,142,共8页
采用处理水量为0.15 m^(3)/h的中试装置,开展多级AO-MBR工艺处理低C/N城市污水试验研究,通过优化污泥回流方式、溶解氧及污泥浓度控制等措施,降低高溶解氧污泥回流对前端生化池的影响,实现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TN除外)。结果表... 采用处理水量为0.15 m^(3)/h的中试装置,开展多级AO-MBR工艺处理低C/N城市污水试验研究,通过优化污泥回流方式、溶解氧及污泥浓度控制等措施,降低高溶解氧污泥回流对前端生化池的影响,实现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TN除外)。结果表明,在耦合MBR工艺的形式下,经过生化池多级回流能显著保证各反应区的溶解氧环境,保持各反应区的污泥浓度平衡,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在水温低于12℃、进水TN质量浓度为23~33 mg/L时,采用回流方式4能稳定保证TN去除率达到60%以上,实现出水TN质量浓度达到10 mg/L左右;进水TP质量浓度为2~4 mg/L时,TP去除率达到85%以上,实现出水TP质量浓度低于0.3 mg/L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 AO 工艺 污泥回流 溶解氧控制 MBR 工艺 多点进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级AO-MBR工艺在市政污水处理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武克亮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12期108-109,共2页
针对当前废水排放总量持续上升的态势,要注重对水体污染源头的控制,要设计和应用一种新型多级AO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通过新型多级AO-MBR工艺实验分析各主要参数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有效降低回流污泥中的溶解氧,保证厌氧池内的浓度在0.2m... 针对当前废水排放总量持续上升的态势,要注重对水体污染源头的控制,要设计和应用一种新型多级AO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通过新型多级AO-MBR工艺实验分析各主要参数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有效降低回流污泥中的溶解氧,保证厌氧池内的浓度在0.2mg/L左右,并有效延缓膜污染,提升新型多级AO膜生物反应器的节能降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多级ao-mbr工艺 市政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物浓度对多级逆流工艺厌氧发酵城市污泥产酸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郭磊 刘和 +1 位作者 堵国成 陈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4-549,共6页
考察了不同底物浓度对一种新型的厌氧发酵工艺——多级逆流工艺厌氧发酵城市污泥产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污泥底物质量浓度条件多级逆流厌氧发酵产酸效果变化较大,当污泥底物质量浓度为VS=100 g/L时,有机酸质量浓度与产率分别达到... 考察了不同底物浓度对一种新型的厌氧发酵工艺——多级逆流工艺厌氧发酵城市污泥产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污泥底物质量浓度条件多级逆流厌氧发酵产酸效果变化较大,当污泥底物质量浓度为VS=100 g/L时,有机酸质量浓度与产率分别达到20 g/L和0.20 g/gVS。对高浓度难降解污泥的处理,多级逆流工艺有较大优势。研究结果还表明,多级逆流促进了高质量浓度污泥底物发酵产酸的机制在于降低了发酵产物对厌氧产酸细菌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多级逆流工艺 底物质量浓度 厌氧发酵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多级分注工艺管柱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于九政 王子建 +1 位作者 罗必林 胡美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90,共3页
针对常规多级分注管柱在深井中应用时存在管柱蠕动、封隔器解封起钻拉力大、作业风险高以及洗井困难等问题,研制了深井多级分注工艺管柱。这种管柱主要由非金属水力锚、Y344低解封力封隔器、桥式偏心配水器、预置工作筒和球座及眼管总... 针对常规多级分注管柱在深井中应用时存在管柱蠕动、封隔器解封起钻拉力大、作业风险高以及洗井困难等问题,研制了深井多级分注工艺管柱。这种管柱主要由非金属水力锚、Y344低解封力封隔器、桥式偏心配水器、预置工作筒和球座及眼管总成等组成,具有防蠕动、解封洗井和可重复坐封等优点。管柱于2011年在长庆油田现场应用5口井,最大井深2 975 m,最大分注级数4级,封隔器验封合格率100%,解封洗井作业顺利,可重复液压坐封,施工成功率100%,为深井多级分注提供了有效的工艺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分层注水 工艺管柱 Y344封隔器 非金属水力锚 多级分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错流提取槟榔生物碱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高晓婷 杨大伟 蒋晨凤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2-185,258,共5页
为了优化槟榔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以青果槟榔壳为原料,采用多种溶剂体系进行提取,确定最佳提取溶剂;根据多级错流浸取理论公式设计料液比和浸取级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pH值为自变量,以槟榔生物碱提取率为指... 为了优化槟榔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以青果槟榔壳为原料,采用多种溶剂体系进行提取,确定最佳提取溶剂;根据多级错流浸取理论公式设计料液比和浸取级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pH值为自变量,以槟榔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进行有交互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水为提取剂,料液比1:20(m:V),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0min,pH值为2,提取2次,该条件下的槟榔生物碱提取率为7.241 7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生物碱 多级错流浸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交替注入酸压工艺优化研究——以磨溪龙女寺构造龙王庙组储层改造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叶颉枭 李力 +4 位作者 韩慧芬 张思琦 薛衡 张志成 何婷婷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3期46-50,共5页
为了提高磨溪—龙女寺构造龙王庙组储层多级交替注入酸压工艺设计的准确性,通过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实验,结合数值扫描技术,开展了不同注入级数、不同液体组合和不同排量下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保持率和裂缝壁面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 为了提高磨溪—龙女寺构造龙王庙组储层多级交替注入酸压工艺设计的准确性,通过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实验,结合数值扫描技术,开展了不同注入级数、不同液体组合和不同排量下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保持率和裂缝壁面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一级和二级注入,三级交替注入可获得最高的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保持率,且能形成贯穿岩板的酸蚀沟槽;注入级数从一级增加到二级再增加到三级,导流能力保持率提高量逐渐变小;相同闭合压力和主体酸液条件下,以冻胶作为前置液的三级注入获得的导流能力保持率与自生酸为前置液的导流能力保持率差别不大;提高注入速率有利于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保持率。优化后的多级交替注入酸压工艺应用于磨溪龙女寺构造龙王庙组储层改造,单井施工曲线和后期拟合表明,该工艺可以实现沟通井周有利储集体的工程目标,为低渗储层改造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交替注入 酸压 酸蚀导流能力 岩板扫描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逆流醇浸法制取大豆浓缩蛋白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小中 温光源 李里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2-275,共4页
大豆浓缩蛋白具有比脱脂蛋白粉蛋白质含量高和比大豆分离蛋白价格低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体系中。目前,世界上大豆浓缩蛋白的生产方法主要是乙醇浸洗法,本文采用多级逆流醇浸法,对影响大豆浓缩蛋白的工艺条件,如浸取温度、料溶比... 大豆浓缩蛋白具有比脱脂蛋白粉蛋白质含量高和比大豆分离蛋白价格低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体系中。目前,世界上大豆浓缩蛋白的生产方法主要是乙醇浸洗法,本文采用多级逆流醇浸法,对影响大豆浓缩蛋白的工艺条件,如浸取温度、料溶比、乙醇溶液的浓度和浸取时间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确定了其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为:浸取温度60℃,料溶比1∶5,乙醇溶液浓度60%,浸取时间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逆流 乙醇浸洗 大豆浓缩蛋白 最佳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Al-Cu-Mg-Ag合金的多级断续时效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坤 戴圣龙 +2 位作者 黄敏 杨守杰 颜鸣皋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透射电镜微观组织分析、扫描电镜断口分析等方法,研究高纯Al-Cu-Mg-Ag合金多级断续时效工艺对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级时效温度为室温和65℃时,合金强化效果主要来源于固溶强化和GP区,时效... 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透射电镜微观组织分析、扫描电镜断口分析等方法,研究高纯Al-Cu-Mg-Ag合金多级断续时效工艺对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级时效温度为室温和65℃时,合金强化效果主要来源于固溶强化和GP区,时效时间对合金强度影响很小。二次时效温度高于100℃时,合金的主要强化相由θ′相逐渐转变为Ω相。适当延长时效时间可使合金获得最大的强化效果。与T6I4和T6I6热处理工艺相比,采用185℃,20min预时效后水淬+150℃/25~50h的多级断续时效工艺极大缩短热处理周期并简化工序,同时合金的强度水平与T6态相当,而塑性获得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 多级断续时效工艺 预时效 二次时效 Ω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多级滑套压裂工艺中的压裂球返排规律 被引量:3
9
作者 冯长青 邵媛 +2 位作者 任勇 赵粉霞 任国富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5-548,共4页
为了解决长庆气田多级滑套压裂工艺中压裂球无法排出而影响后期生产及作业的问题,通过分析压裂球在水平段和直井段的受力情况,分别建立了压裂球在水平段和直井段的运动模型。从模型可知,压裂球能否返排成功的关键是直井段的启动流速。... 为了解决长庆气田多级滑套压裂工艺中压裂球无法排出而影响后期生产及作业的问题,通过分析压裂球在水平段和直井段的受力情况,分别建立了压裂球在水平段和直井段的运动模型。从模型可知,压裂球能否返排成功的关键是直井段的启动流速。对启动流速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现场验证,结果表明:在水平段,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密度、尺寸的压裂球的移动情况差别很小;而在直井段,随着压裂球密度或者尺寸增加,压裂球启动流速增加明显。通过与现场5口井压裂球返排统计数据进行验证,模型预测精度为85.77%。计算公式及方法可用来优选压裂球材质及尺寸,预测压裂球返排时间及液量,也可用于采油井或注水井中同类球形物体返排条件分析及水平井冲砂规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水平井 多级滑套压裂工艺 压裂球 返排 启动流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硅藻土的多级A/O工艺除磷优化及尾水深度除磷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翠 何争光 张碧晰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9,共5页
硅藻土经过酸洗提纯,加入聚合氯化铝、氯化铁进行表面结构改性.用改性硅藻土处理多级A/O工艺二沉池出水,研究了不同投加量、停留时间、搅拌转速对尾水中磷去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投加量为500mg·L-1,停留时间为1.5h,机械搅拌转... 硅藻土经过酸洗提纯,加入聚合氯化铝、氯化铁进行表面结构改性.用改性硅藻土处理多级A/O工艺二沉池出水,研究了不同投加量、停留时间、搅拌转速对尾水中磷去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投加量为500mg·L-1,停留时间为1.5h,机械搅拌转速为12r·min-1时,出水总磷小于0.5mg·L-1,达到了一级A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藻土 多级 A/O 工艺 深度处理 除磷 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复合振动增产增注工艺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钧 张海波 +2 位作者 迟森 王辉 陶丽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4期50-51,共2页
主要介绍了多级复合振动解堵增产增注工艺技术的工艺原理、增产增注机理、施工工艺及适用范围,吉林油田17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技术对地层污染小,施工成功率高,增产增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级复合振动 施工工艺 吉林油田 裂缝 导流能力 注水井 增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多级好氧耦合工艺处理制革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绍兰 曹凯 +1 位作者 李华 杨建军 《中国皮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65,共10页
采用水解多级好氧耦合工艺处理制革废水,考察了水解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多级好氧池的p H以及溶解氧(DO)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0h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对CODCr、氨氮及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采用水解多级好氧耦合工艺处理制革废水,考察了水解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多级好氧池的p H以及溶解氧(DO)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0h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对CODCr、氨氮及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4%、52.7%和41.9%;p H对水解多级好氧耦合工艺的运行有一定的影响,在好氧池p H=7.5左右的弱碱性条件下,去除效果较为理想;当反应器在水解区DO浓度为0.5mg/L,各级好氧区的DO浓度分别在1.0、2.0、3.0mg/L的条件下运行时,反应器各个区域的DO得到了最佳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多级好氧耦合工艺 制革废水 水力停留时间 溶解氧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Ф177.8mm套管井多级分注工艺的应用
13
作者 姜伟 谢艳艳 +2 位作者 李鸿程 毕海昌 宫秀芹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z1期70-73,共4页
沈 8 4 安 12块是沈阳油田的主力生产区块 ,其特点是井段长 ,层数多 ,层间矛盾突出。原有的分注工艺大多是二级三层 ,且投捞、测试成功率低。沈 84 安 12块的井 95 %以上为 177 8mm套管井 ,为控制注水井中高渗层的吸水量 ,启动中、低... 沈 8 4 安 12块是沈阳油田的主力生产区块 ,其特点是井段长 ,层数多 ,层间矛盾突出。原有的分注工艺大多是二级三层 ,且投捞、测试成功率低。沈 84 安 12块的井 95 %以上为 177 8mm套管井 ,为控制注水井中高渗层的吸水量 ,启动中、低渗透层 ,提高水驱效率 ,进行了 177 8mm套管井多级注水工具及注水工艺的研制与开发。经现场应用 ,效果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矛盾 φ177.8 mm套管井 多级分注 注水工艺 注水工具 应用 沈84-安12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回流比对内循环式多级A/O新工艺的脱氮影响
14
作者 何争光 崔战胜 焦耀亮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6-551,共6页
对比4种不同内回流比(50%,100%,150%,200%)时的化学需氧量(COD),NH+4-N和总氮(TN)的质量浓度,通过改变单一因素内回流比进行平行实验,并在最优内回流比时,检测沿程各段反应池内NO-2-N和NO-3-N的质量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内回流比并不是越... 对比4种不同内回流比(50%,100%,150%,200%)时的化学需氧量(COD),NH+4-N和总氮(TN)的质量浓度,通过改变单一因素内回流比进行平行实验,并在最优内回流比时,检测沿程各段反应池内NO-2-N和NO-3-N的质量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内回流比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适当的范围;内循环式多级A/O新工艺在处理低C/N比和高NH+4-N污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TN去除率可提高到80%以上;系统在内回流比为100%时,可以实现低费用、高去除率的效果;内回流比为100%时,可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 多级A/O新工艺 高氨氮生活污水 内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阀体捞砂工艺管柱设计与应用
15
作者 屈艳飞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4-65,68,共3页
为了满足吉林油田复杂井况的捞砂需要,设计了多级阀体捞砂工艺管柱。该工艺管柱主要由封隔器、控制开关、多级阀体总成及砂铲等部分组成,可广泛地应用在出砂量较少的油水井中,采用坐封后的封隔器与套管形成柱塞与泵筒的关系,操作比较简... 为了满足吉林油田复杂井况的捞砂需要,设计了多级阀体捞砂工艺管柱。该工艺管柱主要由封隔器、控制开关、多级阀体总成及砂铲等部分组成,可广泛地应用在出砂量较少的油水井中,采用坐封后的封隔器与套管形成柱塞与泵筒的关系,操作比较简单,成功率高,施工过程无污染,运输方便,节约作业成本。现场2口井的试验表明,其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100%,累计捞砂180 L,取得了良好的捞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阀体 封隔器 控制开关 捞砂 工艺管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混凝—气浮工艺用于含聚污水外排处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杨 何海龙 +2 位作者 席琦 韩卓 王春光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4-55,共2页
多级混凝—气浮工艺运行稳定,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来水水量及水质变化造成的设备冲击负荷过大的问题,特别适用于采油污水处理。针对气浮装置存在的问题,对原有混凝—气浮工艺进行适当的改进,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自孤东污... 多级混凝—气浮工艺运行稳定,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来水水量及水质变化造成的设备冲击负荷过大的问题,特别适用于采油污水处理。针对气浮装置存在的问题,对原有混凝—气浮工艺进行适当的改进,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自孤东污水处理厂建成以来,近三年来外排污水处理成本平均为0.76元/立方米,累计排放污水近2 000×104m3,对比油田污水回注成本平均10元/立方米,累计节约费用近1.6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污水 多级混凝-气浮工艺 改进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油田多级分注工艺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建强 张立民 宋显民 《石油工程建设》 2005年第z1期67-71,共5页
冀东油田分层注水工艺的发展遵循引进、消化、吸收与改进、提高、配套的技术发展方针,形成了具有本油田特色的深、斜井细分注水工艺技术。文章介绍了二级三段、三级四段分层注水的工艺原理和技术特点以及在冀东油田的实际应用效果。通... 冀东油田分层注水工艺的发展遵循引进、消化、吸收与改进、提高、配套的技术发展方针,形成了具有本油田特色的深、斜井细分注水工艺技术。文章介绍了二级三段、三级四段分层注水的工艺原理和技术特点以及在冀东油田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细分注水,基本满足了冀东油田深、斜井在高温、高压复杂条件下的注水开发需求,尤其在主力区块柳13区块和高5区块取得了显著效果,减缓了油田含水上升速度,提高了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细分注水 多级分注 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段多级AO工艺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效能及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子龙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S01期146-153,共8页
在“双碳”背景下,高效处理污水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已成为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多段多级AO工艺处理效果好、脱氮效率高、碳源利用充分、药耗及能耗低,适合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该工艺在处理低碳氮比... 在“双碳”背景下,高效处理污水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已成为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多段多级AO工艺处理效果好、脱氮效率高、碳源利用充分、药耗及能耗低,适合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该工艺在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时的效果,测算了能耗、药耗及碳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进水碳氮比约为3.0:1时,少量投加碳源情况下,出水总氮质量浓度能达到6.3mg/L,脱氮效果良好。污水处理段碳排放约0.732kgCO_(2)/m^(3),其中生化段碳排放总计约为0.618kgCO_(2)/m^(3),占比约为85%。与脱氮除磷相关的碳排放量约为0.415kgCO_(2)/m^(3),占比约为56.7%,提高脱氮除磷的效率对污水处理的碳减排具有重大意义。该工艺高效低碳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南方低碳氮比污水处理,对节能减排具有积极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多段多级AO工艺 低碳氮比污水 脱氮除磷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低C/N下改良Bardenpho工艺与多级AO工艺的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鲍任兵 徐健 +4 位作者 杜敬 刘赛 陈鹏 雷培树 汪博飞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12期80-87,共8页
在冬季低温(9~13℃)和进水低C/N条件下,分别以改良Bardenpho工艺与多级AO工艺进行试验,探究水量负荷率为100%、130%和150%下两种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在工艺原理、设计要点和建设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两种工艺的适用... 在冬季低温(9~13℃)和进水低C/N条件下,分别以改良Bardenpho工艺与多级AO工艺进行试验,探究水量负荷率为100%、130%和150%下两种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在工艺原理、设计要点和建设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两种工艺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多级AO工艺对TN有更好的去除效果,而对于COD_(Cr)、氨氮和TP,两者去除性能无较大差异;在建设和运行成本上,多级AO工艺可节省约11.43%的总占地面积和20%的运行电耗,但需要配套精确曝气系统才能发挥其节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Bardenpho工艺 多级AO工艺 强化脱氮 多点进水 碳源投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孔Ni_2P/TiO_2-Al_2O_3催化加氢脱萘工艺条件优化
20
作者 刘近 杨丽娜 +1 位作者 吴晶 李剑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27-32,共6页
制备了多级孔TiO_2-Al_2O_3载体和Ni_2P/TiO_2-Al_2O_3催化剂,将该催化剂与负载Ni_2P/介孔Al_2O_3和Ni_2P/γ-Al_2O_3进行了催化性能对比。分别用正交设计法和单因素考察法,对反应温度、氢油体积比、质量空速和反应压力等工艺条件对反... 制备了多级孔TiO_2-Al_2O_3载体和Ni_2P/TiO_2-Al_2O_3催化剂,将该催化剂与负载Ni_2P/介孔Al_2O_3和Ni_2P/γ-Al_2O_3进行了催化性能对比。分别用正交设计法和单因素考察法,对反应温度、氢油体积比、质量空速和反应压力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得出了优化后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i_2P/TiO_2-Al_2O_3较Ni_2P/γ-Al_2O_3和Ni_2P/介孔Al_2O_3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都高;以多级孔Ni_2P/TiO_2-Al_2O_3为催化剂时,萘的转化率和十氢萘选择性受反应压力和温度影响较大,受氢油体积比和空速的影响较小。多级孔Ni_2P/TiO_2-Al_2O_3催化剂在加氢脱萘反应中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00℃,反应压力4 MPa,氢油体积比500,质量空速1 h-1,此时萘的转化率和十氢萘选择性分别为99.2%和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 Ni2P/TiO2-Al2O3 加氢脱萘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