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级衍射全息光栅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应宗 吕且妮 +1 位作者 马琳 张以谟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3-25,共3页
提出用 Mach- Zehnder干涉仪两步记录制作具有多级衍射的全息光栅方法。详细描述这种方法的原理 ,并提供了光栅样品的傅里叶谱及用这种多级衍射光栅实现图像多重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全息光栅 多级衍射 图像多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多级衍射全息光栅实现2-D自由空间光学互连网络(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吕且妮 张以谟 +2 位作者 王应宗 刘铁根 陈希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88-1091,共4页
用MachZehnder干涉仪分两步记录制作了具有多级衍射的全息光栅。利用其多级衍射效应,实现了一点到光栅正交密接实现2-D自由空间光学互连网络。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且结构简单、操多点的光学互连。再将两个1-D作容易.
关键词 多级衍射全息光栅 光学互连 互连网络 ED自由空间 Mach-Zehnder-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沉积多级衍射光学元件的微型制作与误差标定的研究(英文)
3
作者 付永启 赵晶丽 +2 位作者 李吉学 张新 郑宣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5期67-72,共6页
应用光刻和薄膜沉积技术,制作了多级衍射光学元件。对制作误差和影响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改善对准误差的标校方法,并在实际的多级衍射光学元件制作过程中得到验证。
关键词 照相制版 薄膜沉积 多级衍射 光学元件 误差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多级衍射全息光栅实现神经网络的光学互连
4
作者 王应宗 吕且妮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7-61,共5页
用Mach Zehnder干涉仪分两步记录制作了具有多级衍射的全息光栅 .再利用其多级衍射效应 ,实现了 1 D神经网络的光学互连 .结果表明 ,应用该方法不仅能得到满意的光学互连 ,且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 .
关键词 多级衍射全息光栅 神经网络 光学互连 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衍射及自适应补偿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晓鹏 董明利 +1 位作者 刘锋 祝连庆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0-335,共6页
解调技术是决定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速率、精度、容量等性能的关键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线阵光电探测器成像原理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方案,通过多级衍射,结合弱曝光自适应超频技术和FPGA并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对传感信号的快速解调,同... 解调技术是决定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速率、精度、容量等性能的关键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线阵光电探测器成像原理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方案,通过多级衍射,结合弱曝光自适应超频技术和FPGA并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对传感信号的快速解调,同时可以实现对级联型光纤光栅传感器和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信号的解调。使用温度、应力敏感光纤光栅传感器对搭建的铁路桥模型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解调精度可以达到10 pm量级,系统可测量光谱范围达50 nm,提高了传感系统的解调速率和精度,同时实现了光纤光栅解调设备的微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器 线阵光电探测器 多级衍射 自适应补偿 FPGA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折变晶体中的一种新现象——转致多级衍射现象的实验观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雪玲 刘劲松 +2 位作者 李铭华 赵业权 徐玉恒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2-44,共3页
本文首次报导了在双光束耦合中晶体转动引起的新现象一转致多级衍射现象,给出了实验观测结果。相信这一新现象的出现将丰富光折变非线性光学的内容。
关键词 晶体 双光束耦合 多级衍射 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单晶体同族多级衍射的简易方法
7
作者 刘来保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452-452,共1页
无论多晶还是单晶体同族多级衍射的存在及其规律性是判断晶体结构特性及方位的重要依据。人们可以利用多晶粉末作X射线衍射线谱图,找出多级衍射存在的规律性,但由于粉末样品衍射强度有限(特别高角度弱强度的晶面),往往很多应出现的衍射... 无论多晶还是单晶体同族多级衍射的存在及其规律性是判断晶体结构特性及方位的重要依据。人们可以利用多晶粉末作X射线衍射线谱图,找出多级衍射存在的规律性,但由于粉末样品衍射强度有限(特别高角度弱强度的晶面),往往很多应出现的衍射峰被掩盖而漏掉,所以JCPDS粉末卡上的很多数据是不全的,有时也是多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简易方法 同族多级衍射 单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型的衍射成像系统图像复原方法
8
作者 李嘉勋 李灿 +3 位作者 杜正聪 程翔 李庆 文良华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5,共13页
针对菲涅尔波带片多级衍射特性,提出等效点扩散函数的方法,建立基于等效点扩散函数的衍射成像模型,采用数值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盲优化算法实现衍射成像模型的迭代寻优,进而利用成像模型实现衍射图像复原。并就算法收敛缓慢或... 针对菲涅尔波带片多级衍射特性,提出等效点扩散函数的方法,建立基于等效点扩散函数的衍射成像模型,采用数值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盲优化算法实现衍射成像模型的迭代寻优,进而利用成像模型实现衍射图像复原。并就算法收敛缓慢或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测量衍射效率初始值的方法,建立了菲涅尔波带片衍射效率测量系统,得到了其衍射效率的初始值,加快了求解成像模型的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衍射效率初始值接近于最优值,优化后的衍射图像在对比度、梯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验证了基于成像模型和盲优化算法复原衍射图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成像 多级衍射 成像模型 图像复原 盲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声光衍射相互作用长度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顾华东 邵中兴 +3 位作者 杨杰 郑陈琪 陈瑞涛 武晓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7-279,共3页
实验研究了多级声光衍射条件下的最佳声光相互作用长度与声波和光波之间的定量关系。测量结果表明最佳声光相互作用长度与声频紧密相关而几乎与入射光波长及强度无关。实验结果发现当声频低时,相互作用长度短,声频在9 MHz左右,相互作用... 实验研究了多级声光衍射条件下的最佳声光相互作用长度与声波和光波之间的定量关系。测量结果表明最佳声光相互作用长度与声频紧密相关而几乎与入射光波长及强度无关。实验结果发现当声频低时,相互作用长度短,声频在9 MHz左右,相互作用长度约为8 mm,当声频降低为6 MHz左右时,相互作用长度约为4 mm。设计了以纯水为介质的声光Q开关器件,在超声频率9 MHz,声功率3.4 W的条件下实现了约98%的总衍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声光衍射 拉曼-奈斯 作用长度 衍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带离散化平面透镜的设计与研究
10
作者 蒲欣欣 侯劲尧 +5 位作者 郭文浩 孙雪平 谢一博 程进 周顺 刘卫国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75,共7页
超透镜和多级衍射透镜(multi-diffraction-lenses,MDL)成像在聚焦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超透镜在大口径和加工方面受到限制,且多级衍射透镜在透过率方面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透过率。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单层环带离散型平... 超透镜和多级衍射透镜(multi-diffraction-lenses,MDL)成像在聚焦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超透镜在大口径和加工方面受到限制,且多级衍射透镜在透过率方面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透过率。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单层环带离散型平面透镜,通过超透镜的多个单元结构代替多级衍射透镜每一个环带的方式,以高折射率材料Si作为相位调控单元和基底,成功实现了多级衍射透镜的环带离散化;另外,对比分析了环带离散型平面透镜、超透镜和多级衍射透镜的结构特性和光学性能。最终的仿真结果表明:环带离散型平面透镜不仅实现了光束聚焦,同时具有76%的透过率,相比于多级衍射透镜提升了25.3%;其结构的最大深宽比为8.9∶1,相比超透镜降低了50.5%,在批量加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环带离散型平面透镜同时具备超透镜和多级衍射透镜的优势,在光学系统集成、红外成像、光学传感等领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透镜 多级衍射透镜 相位调控单元 平面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锥透镜生成双级无衍射光束的理论分析
11
作者 杨贵洋 马国鹭 曾国英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2-728,共7页
为进一步完善多级无衍射光束的传输与转换理论,基于轴锥镜法和菲涅耳衍射理论对双级无衍射光束的光场分布做了详细理论分析,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双级无衍射光束的空间光强分布与轴上光强分布进行仿真;基于锥镜加工工艺对锥镜顶点和一、... 为进一步完善多级无衍射光束的传输与转换理论,基于轴锥镜法和菲涅耳衍射理论对双级无衍射光束的光场分布做了详细理论分析,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双级无衍射光束的空间光强分布与轴上光强分布进行仿真;基于锥镜加工工艺对锥镜顶点和一、二级锥镜临界点呈双曲线分布的双级轴棱锥透镜的光场分布进行研究,分析了双级无衍射光场的场强大小和影响光场振荡周期的因素。结果表明:理想双级轴棱锥透镜生成的无衍射光场由4个区域组成,在干涉重合区其光强为一、二级轴棱锥衍射场的耦合叠加,其余区域仍保持单级无衍射光场分布特性;锥镜顶点和一、二级锥镜临界点呈双曲线分布的双级轴棱锥透镜的光场分布受双曲线特征参数影响较大。其特殊的光场分布为多级无衍射光束拓展至大尺寸空间测量以及粒子微操作等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理论 局域空心光束 贝塞尔光束 轴棱锥透镜 多级衍射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谱段空间外差干涉光谱仪 被引量:15
12
作者 冯玉涛 孙剑 +2 位作者 李勇 王姝娜 白清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5,共8页
研究了基于中阶梯光栅多级衍射特性实现谱段展宽的宽谱段空间外差干涉光谱仪的基础理论和系统设计方法.阐述了宽谱段空间外差干涉光谱仪的特点,分析了仪器性能指标(光谱分辨率、光谱范围、视场、信噪比、衍射级次等)与初始光学和电子... 研究了基于中阶梯光栅多级衍射特性实现谱段展宽的宽谱段空间外差干涉光谱仪的基础理论和系统设计方法.阐述了宽谱段空间外差干涉光谱仪的特点,分析了仪器性能指标(光谱分辨率、光谱范围、视场、信噪比、衍射级次等)与初始光学和电子学参数(光栅、视场棱镜、成像系统、探测器等)之间的理论关系.然后,设计并搭建了宽谱段空间外差干涉光谱仪实验平台,该系统的理论光谱分辨率为0.173 cm-1@16 950 cm-1,光谱区为500~700 nm.最后,给出了激光(543.5 nm、632.8 nm)、Na灯(589 nm、589.6 nm)、Hg灯(576.96 nm、579.07 nm)光源的宽谱段实验结果,其复原光谱的平均波数采样间隔为0.17 cm-1;光谱复原过程中采用三角切趾函数,平均光谱分辨率为0.39 cm-1.实验结果与理论设计符合良好,且复原谱各级次之间的对应关系与光栅方程确定的理论关系完全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外差干涉光谱仪 中阶梯光栅 多级衍射 二维干涉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获得高分辨率谱线信息的新型太阳极紫外成像仪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吉龙 冯桃君 +6 位作者 聂翔宇 田东波 易忠 王姗姗 于钱 张凯 马子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3-958,共6页
极紫外光谱观测和诊断是研究太阳大气基本物理过程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但因为波长短,很多可见光仪器的设计方案不再适用,且极紫外观测只能在太空中开展。国际上现有卫星上的太阳极紫外成像仪和光谱仪都有各自的不足,比如极紫外成像仪不... 极紫外光谱观测和诊断是研究太阳大气基本物理过程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但因为波长短,很多可见光仪器的设计方案不再适用,且极紫外观测只能在太空中开展。国际上现有卫星上的太阳极紫外成像仪和光谱仪都有各自的不足,比如极紫外成像仪不能获得高光谱分辨率的谱线信息;狭缝式光谱仪通过扫描可得到活动区域的信息,但扫描时间过长,对于研究剧烈变化的太阳活动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些不足制约了对日冕物质抛射(CME)和耀斑等太阳活动的高精度观测及对其机理的研究:无法看到CME在内日冕的加速过程,而且无法将可见光看到的CME现象同极紫外看到的日面源区直接联系;缺少观测目标的视向速度信息,难以识别CME的触发过程。采用多级衍射成像方式的一种新型太阳极紫外成像仪,除实现传统极紫外成像仪功能外,还可以在太阳活动变化过程中同步获得全日面各区域的光谱信息。新型成像仪可以得到高光谱分辨率数据,用于反演低日冕的等离子体视向速度,获得全日面的速度分布,与同时得到的高空间分辨率图像相结合,可以识别太阳活动现象对应的物质运动,为空间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因为没有狭缝和运动部件,可以实现对大视场的太阳活动区域的高时间分辨率成像,有利于捕捉日面活动的快速变化。新型成像仪采用无狭缝光谱分光成像的设计理念,即同一时间把一定光谱带宽的信息记录到一个二维的图像上,此过程可以看成是从某一个角度将空间和光谱数据立方体投影到一个面上,然后再利用反演得到空间分辨图像和光谱信息。多级光谱成像的光学设计与传统光谱仪最大的不同是其不存在逐行扫描的狭缝,这使得其能够同时获得大视场内太阳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因为极紫外波段的特殊性,以及本仪器面向卫星遥感应用,不可能像可见光波段或者医用CT机一样实现很多衍射级的同时成像。因此,新型极紫外成像仪光学系统由反射镜、色散光栅和五个探测器组成,入射的太阳极紫外辐射经过光栅色散后分别由五个级次的探测器接收,其中四个探测器分部接收±1和±2衍射级图像,另外一个接收0级图像。空间信息可以直接从0级图像得到,而光谱信息则需要根据五个级次成像的反演结果得出。介绍了光学系统的设计以及反演算法,并分析了反演算法的误差。光路基于变间距光栅设计,可实现空间分辨率1.8 arcsec·pixel^(-1),光谱分辨率7.8×10^(-3) nm·pixel^(-1),同时减小了体积和重量,适合空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紫外光谱 多级衍射 日冕物质抛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_2B_(10)O_(19)晶体生长及其定向 被引量:2
14
作者 官向国 傅佩珍 +3 位作者 万松明 周惠琼 吴以成 陈创天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336,共4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稀土硼酸盐晶体 ,CaLa2 B10 O19(LCB) ,晶体生长及折射率的测量 ,确定了其结晶学轴 (a ,b ,c)与物理学轴 (X ,Y ,Z)之间的夹角关系。
关键词 LCB 晶体生长 晶体定向 光率体主轴 结晶学轴 多级衍射等偏角法 CaLa2B10O19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材料与器件
15
《中国光学》 EI CAS 2000年第3期69-70,共2页
O484.4 2000031955非晶态CuO-SiO<sub>2</sub>多孔薄膜的湿敏特性=Humidity-sens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morphous CuO-SiO<sub>2</sub>thin film with high porosity[刊,中]/乐建新(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江... O484.4 2000031955非晶态CuO-SiO<sub>2</sub>多孔薄膜的湿敏特性=Humidity-sens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morphous CuO-SiO<sub>2</sub>thin film with high porosity[刊,中]/乐建新(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江西,南昌(330027))//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4).—325-327利用溶胶-凝胶工艺和浸渍-提拉法制备了非晶态CuO-SiO<sub>2</sub>多孔薄膜湿敏元件,研究了它们的感湿特性。制备的湿敏元件具有响应速度极快、灵敏度高、非线度较好、湿滞小和一致性的等优点。图3参2(赵桂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敏元件 非晶态 多孔薄膜 湿敏特性 江西 提拉法 多层膜 多级衍射光学元件 感湿特性 凝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