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面积基坑多级支护理论与工程应用实践 被引量:24
1
作者 郑刚 郭一斌 +2 位作者 聂东清 刁钰 刘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90-298,共9页
大面积基坑采用常规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时,其水平支撑造价高、施工工期长,且拆除后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发展了系统的大面积基坑多级支护方法,对其破坏机制和设计方法开展了研究。当围护结构内侧的反压土宽度不足够大时,采用多级支护... 大面积基坑采用常规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时,其水平支撑造价高、施工工期长,且拆除后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发展了系统的大面积基坑多级支护方法,对其破坏机制和设计方法开展了研究。当围护结构内侧的反压土宽度不足够大时,采用多级支护取代宽度较大的反压土,可有效控制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当两级支护之间宽度较小时,多级支护的工作机制和破坏机制近似于异形重力式挡土墙,可产生整体式破坏(包括整体倾覆、整体失稳等);而随着多级支护之间的宽度增大,土体的破坏面可进入多级支护的围护桩之间的土体,并使多级支护桩的破坏产生相互关联的影响;当多级支护的宽度足够大时,多级支护可产生各自独立的破坏。工程应用实践表明,条件适当时,多级无支撑支护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节省地下工程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稳定性 变形 多级支护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多级支护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郑刚 聂东清 +1 位作者 刁钰 程雪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313-322,共10页
基坑多级支护结构随着两级支护间距离B的增加可以分为3种主要的破坏模式,即整体式、关联式和分离式。采用抗剪强度折减法对多级支护达到分离式破坏模式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土体强度及第一级支护结构长度L_1和第二级支护结构长度L_2... 基坑多级支护结构随着两级支护间距离B的增加可以分为3种主要的破坏模式,即整体式、关联式和分离式。采用抗剪强度折减法对多级支护达到分离式破坏模式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土体强度及第一级支护结构长度L_1和第二级支护结构长度L_2三个主要参数对分离式破坏临界宽度B_(分离)的影响,为了反映土体强度的影响,引入了"独立安全系数比R_(fos)"(即两级间距离无限远时各自安全系数的比值)。计算结果表明,B_(分离)随着R_(fos)的增加而减小,当R_(fos)较小时多级支护结构的破坏模式只存在整体式和分离式,B_(分离)可以根据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的简化算法求得,当R_(fos)超过一定数值B_(分离)达到下限分离式破坏临界宽度,下限分离式破坏临界宽度与两级支护中稳定安全系数较低一级的破坏面宽度一致;B_(分离)随着L1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B_(分离)随L_2的变化分为两部分,当R_(fos)较小时B_(分离)随L_2的增加而增加,当R_(fos)较大时B_(分离)随L_2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支护 基坑 破坏模式 极限分析 强度折减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支护边坡屈服加速度及因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文畅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89-2897,共9页
基于拟静力法,结合塑性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和强度折减技术,推导了桩板式挡墙与二级锚杆挡墙支护高边坡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屈服加速度系数的上限解,分别计算了多级支护结构总高度、边坡平台宽度、土的抗剪强度折减系数、桩板墙桩侧土压力分... 基于拟静力法,结合塑性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和强度折减技术,推导了桩板式挡墙与二级锚杆挡墙支护高边坡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屈服加速度系数的上限解,分别计算了多级支护结构总高度、边坡平台宽度、土的抗剪强度折减系数、桩板墙桩侧土压力分布经验系数、锚杆挡墙倾角、锚杆轴力及倾角等因素下,多级支护边坡的水平屈服加速度系数的临界极限值。根据正交分析法,给出了地震条件下基覆边坡水平屈服加速度系数影响因素的敏感性顺序。研究表明,多级支挡结构高度和锚杆轴力敏感性较大,而锚杆倾角、桩侧土压力分布经验系数和边坡平台宽度的敏感性较小。锚杆倾角、锚杆挡墙倾角、边坡平台宽度、桩板墙抗力及桩侧土压力分布形式的选择等,对水平屈服加速度系数的影响较小。土的抗剪强度参数中,黏聚力对水平屈服加速度系数的影响较小,而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支护边坡 屈服加速度 敏感性分析 上限定理 拟静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多级支护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参数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任望东 张同兴 +4 位作者 张大明 李远林 张宁 孙延胜 郑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919-922,共4页
对于软土地区的大面积、深开挖基坑,已经出现了一些采用排桩与排桩或重力式挡墙与排桩相结合的多级支护形式。采用有限元分析了双排桩与单排桩组成的多级支护形式的破坏模式及破坏机理,并对单排桩桩长、两级支护结构间的水平距离以及两... 对于软土地区的大面积、深开挖基坑,已经出现了一些采用排桩与排桩或重力式挡墙与排桩相结合的多级支护形式。采用有限元分析了双排桩与单排桩组成的多级支护形式的破坏模式及破坏机理,并对单排桩桩长、两级支护结构间的水平距离以及两级开挖的深度比等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两级支护之间距离不变时,单排桩桩长达到一定数值后对多级支护结构的抗倾覆稳定性影响较大;两级支护结构间的水平间距相对于开挖深度较小的时候,两级支护间距离的变化对基坑抗倾覆稳定性有较大影响;而开挖深度比的影响与两级支护间的水平距离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多级支护 基坑开挖 抗倾覆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桩与单排桩组合多级支护结构在深大基坑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松 马郧 +4 位作者 郭运 张德乐 李受祉 刘佑祥 张晓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109,共7页
以武汉凯德广场古田项目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多级支护结构的使用,减少了大面积设置内支撑,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桩撑支护造价高、工期长、拆除支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易造成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使用有限元方法... 以武汉凯德广场古田项目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多级支护结构的使用,减少了大面积设置内支撑,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桩撑支护造价高、工期长、拆除支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易造成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使用有限元方法对双排桩与单排桩组合多级支护结构深基坑的变形特性和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坑整体稳定性和破坏形式与2级支护间距有较大关联,与留土高度关系不大;随着2级支护间距的增大,第1、第2级支护最大水平位移均减小,基坑整体稳定性提高;随着留土高度的增大,第1级支护最大水平位移减小,而第2级支护最大水平位移增大,基坑整体稳定性基本不变。最后提出了整体式破坏、关联式破坏和分离式破坏分别对应的2级支护间距范围,可为基坑设计计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双排桩 多级支护 有限元 2级支护间距 留土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分级支护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郑刚 聂东清 +2 位作者 程雪松 刁钰 刘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4-794,共11页
对大面积基坑,条件适当时采用多级支护可以取消水平支撑,目前已经有一些应用。而针对多级支护工作机理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进行了大型模型试验,研究了两级支护间土体水平距离B及第二级支护桩桩长L_2这两个主要参数对多级支护变形、受力... 对大面积基坑,条件适当时采用多级支护可以取消水平支撑,目前已经有一些应用。而针对多级支护工作机理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进行了大型模型试验,研究了两级支护间土体水平距离B及第二级支护桩桩长L_2这两个主要参数对多级支护变形、受力及破坏模式的影响。根据B的不同,多级支护存在整体式、关联式和分离式三种破坏模式,3种破坏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破坏面的范围及两级支护间土体的应力状态不同。第一级桩的桩顶位移及桩身弯矩分别随B的增加而减小,基坑稳定性增加。而L_2的增加会导致第二级桩转变为主要受力结构,即第二级桩承受更大的弯矩,两级桩桩身弯矩分配更加均匀,L_2的增加同样有利于减小第一级桩桩顶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基坑 多级支护 变形 土压力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