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法测定污染物的土壤有机碳吸附常数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立新 陈吉平 +1 位作者 倪余文 梁鑫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5-557,共3页
建立了利用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测定污染物的土壤有机碳吸附常数(KOC)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通过一次实验就可获得多个不同浓度的样品在土壤中的吸附量,从而通过吸附等温线计算出KOC。用该法测定的戊唑醇、保棉磷、敌草隆、莠去津、... 建立了利用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测定污染物的土壤有机碳吸附常数(KOC)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通过一次实验就可获得多个不同浓度的样品在土壤中的吸附量,从而通过吸附等温线计算出KOC。用该法测定的戊唑醇、保棉磷、敌草隆、莠去津、扑草净、苯酚、萘在欧洲3#标准土壤中的logKOC分别为2 70,2 87,2 47,2 26,3 09,1 51和2 77,与文献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柱液相色谱 多级吸附 土壤有机碳吸附常数(Koc)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表二元驱多级吸附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寇慧慧 崔景盛 +2 位作者 侯冬冬 杨智慧 兰喜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1-234,共4页
本文从碳原子数分别为12、14、16的磺基羟基两性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新1#、新2#和新3#)中筛选出了适合长庆油田的表面活性剂新2#。在此基础上,以长庆油藏油砂为吸附剂,采用静态振荡吸附法在多级吸附之后分别测定了含浓度为1000、1500、200... 本文从碳原子数分别为12、14、16的磺基羟基两性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新1#、新2#和新3#)中筛选出了适合长庆油田的表面活性剂新2#。在此基础上,以长庆油藏油砂为吸附剂,采用静态振荡吸附法在多级吸附之后分别测定了含浓度为1000、1500、2000mg/L的新2#表面活性剂的二元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并对含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的二元体系多级吸附后的最大最小界面张力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级吸附最小界面张力变化趋势整体与Giles吸附等温线"S"型变化趋势相近;表面活性剂浓度越大,随吸附次数的增加多级吸附后最小界面张力值增加的越慢;表面活性剂浓度越低,二元体系的最大、最小界面张力变化幅度越大;随着吸附次数的增加,变化幅度越来越小,且浓度越低,变化幅度降低的速度越快。驱替实验结果表明,1500 mg/L聚合物+2000 mg/L新2#表面活性剂的二元体系在水驱(25%)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10%左右,使含水降低30%左右,可满足二元驱现场实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 静态吸附 多级吸附 界面张力 驱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絮凝耦合多级吸附法脱硫废水除氟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硕 高良敏 +2 位作者 李光雷 向朝虎 边成利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2期91-93,共3页
采用电絮凝耦合多级吸附方法,通过监测处理效果调整极板入水深度、极板电流选择电絮凝最佳除氟条件为55 cm、10A,并在此基础上耦合多级吸附,通过活性氧化铝、4A分子筛、活性炭以及纤维性滤球对脱硫废水中F-进行进一步去除,结果表明:最... 采用电絮凝耦合多级吸附方法,通过监测处理效果调整极板入水深度、极板电流选择电絮凝最佳除氟条件为55 cm、10A,并在此基础上耦合多级吸附,通过活性氧化铝、4A分子筛、活性炭以及纤维性滤球对脱硫废水中F-进行进一步去除,结果表明:最终吸附柱出水F-浓度为2~4 mg/L,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电絮凝 多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保棉磷、敌草隆、莠去津和扑草净在土壤中不可逆吸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马立新 陈吉平 +2 位作者 郭荣波 倪余文 梁鑫淼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6-460,共5页
利用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脱附法研究了保棉磷、敌草隆、莠去津和扑草净在土壤中的不可逆吸附及其影响因素。莠去津、敌草隆、保棉磷和扑草净在每克德国Kaldenkirchen砂土中的不可逆吸附量分别为1 272,5 084,1 964和1 728μg。保棉磷... 利用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脱附法研究了保棉磷、敌草隆、莠去津和扑草净在土壤中的不可逆吸附及其影响因素。莠去津、敌草隆、保棉磷和扑草净在每克德国Kaldenkirchen砂土中的不可逆吸附量分别为1 272,5 084,1 964和1 728μg。保棉磷在3#欧洲标准土和Kaldenkirchen砂土中的不可逆吸附量有较大差异,说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对农药在土壤中的不可逆吸附有显著影响。该文通过对农药种类、土壤性质的比较,初步探讨了农药在土壤中不可逆吸附的机理。另外,与批量平衡法多级吸附/脱附法相比,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脱附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而又准确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土壤柱液相色谱 多级吸附/脱附 不可逆吸附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17β-雌二醇吸附脱附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联芝 章飞芳 +2 位作者 薛兴亚 徐青 梁鑫淼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1-695,共5页
用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脱附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17β-雌二醇吸附脱附的影响,并测定了17β-雌二醇在土壤中的不可逆吸附。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时,17β-雌二醇在土壤中的吸附... 用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脱附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17β-雌二醇吸附脱附的影响,并测定了17β-雌二醇在土壤中的不可逆吸附。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时,17β-雌二醇在土壤中的吸附及脱附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Freundlich吸附系数Kt值为16.749~38.256,脱附系数K抵值为27.663~89.002,吸附量比未加表面活性剂时少。另外,脱附等温线总是滞后于吸附等温线,表明17β-雌二醇在土壤中存在不可逆吸附现象,且有表面活性剂时,不可逆吸附量减少。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对土壤的风险评价及被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柱液相色谱 表面活性剂 雌激素 多级吸附/脱附 土壤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关键核素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1
6
作者 石云峰 李婷 +3 位作者 朱君 陈超 谢添 张艾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8-414,I0006,共8页
为研究核电厂关键核素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通过静态批式实验获得三种沉积物对核素90Sr、137Cs、54Mn、60Co的吸附动力学曲线,采用多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以下结论:90Sr、137Cs、54Mn、60Co在三种沉积物... 为研究核电厂关键核素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通过静态批式实验获得三种沉积物对核素90Sr、137Cs、54Mn、60Co的吸附动力学曲线,采用多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以下结论:90Sr、137Cs、54Mn、60Co在三种沉积物上的分配系数(Kd)分别为1.8~3.0、71.5~128.0、23.1~167.0、160.0~188.0 mL/g;采用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所得K d与实验所得K d较为符合,说明4种核素在三种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可由一级吸附点位进行表征;获得了各样品的吸附动力学关键参数,包括吸附速率常数、解吸速率常数及单位最大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放射性核素 多级吸附模型 吸附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的格子空间的密度泛函理论在狭缝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梅堂 牟伯中 +1 位作者 刘洪来 胡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8-672,共5页
对描述单原子分子溶液在狭缝中的吸附现象的格子空间的密度泛函理论(LDFT,lattice density functionaltheory)进行了修正,在系统Helmholtz函数的推导中引入了平均场近似校正和Gibbs-Helmholtz方程。对比Monte Carlo(MC)模拟结果,发现LDF... 对描述单原子分子溶液在狭缝中的吸附现象的格子空间的密度泛函理论(LDFT,lattice density functionaltheory)进行了修正,在系统Helmholtz函数的推导中引入了平均场近似校正和Gibbs-Helmholtz方程。对比Monte Carlo(MC)模拟结果,发现LDFF理论对吸附分子在狭缝中的吸附浓度分布的预测与模拟数据有较大的偏差,而修正模型的结果与模拟数据吻合较好.随着体相浓度的变化,分子在狭缝中具有多级吸附行为,具体表现为在特定体相浓度区,对相同的体相浓度,狭缝中同时存在不同的分子浓度分布,而在Gibbs等温线上可以明显看出多级吸附的性质.对比修正前后的结果发现,两者均可以预测多级吸附行为,但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FT 狭缝吸附 多级吸附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物法分离H_2+CH_4体系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4
8
作者 冯英明 陈光进 马庆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41-1545,共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novel conceptions in multi-stage hydrate separation technology for H 2+CH 4 system, i.e. the multi-stage equilibria adsorption and the reaction adsorption.It is assumed that there already exist...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novel conceptions in multi-stage hydrate separation technology for H 2+CH 4 system, i.e. the multi-stage equilibria adsorption and the reaction adsorption.It is assumed that there already exists clathrate structure before the hydration reaction, and the hydration reaction is taken as gaseous adsorption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hydrate.During the simulation of multi-stage equilibria adsorption, gases and water interact on every equilibrium stage till establishing full equilibria, wherein the gases that just entered one stage are in equilibrium with the liquid phase of the previous stage, and the water that just entered one stage is in equilibrium with the gas phase of the previous stage as well.A kinetic model of hydrate growth for methan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reaction adsorption so that this simulation is closer to the reality.As hydrogen doesn’t react with water to form hydrate, the amount of hydrogen adsorption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methane and hydrogen adsorbed in the small cavities.Simultaneously, the plate column is employed as an example, where the gas-hydrate phase loads and hydrogen mole fraction are calculated by the multi-stage equilibria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adsorption methods, and the results calculated by the two said methods are comp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分离 多级平衡吸附 反应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