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级可拓法的地市电力骨干通信网发展水平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莉 邹英杰 +1 位作者 罗田田 吴润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5-101,共7页
为分析地市电力骨干通信网在特定阶段的发展态势,确定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现需要对通信网络整体的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诊断。分别从电网阶段发展水平、骨干通信网阶段发展水平、骨干通信网拓扑状态三个角度建立一种分层、多目标融合的地市... 为分析地市电力骨干通信网在特定阶段的发展态势,确定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现需要对通信网络整体的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诊断。分别从电网阶段发展水平、骨干通信网阶段发展水平、骨干通信网拓扑状态三个角度建立一种分层、多目标融合的地市电力骨干通信网全景诊断指标模型,利用多级可拓算法,最终以等级的形式给出通信网发展水平的诊断结果。根据已建立的诊断指标模型,以三个典型地市骨干网为研究对象,综合诊断不同地区电力骨干通信网"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水平,并给出了今后的发展重点及投资建议。诊断模型的建立为研究面向规划发展的地市电力骨干通信网建设状况提供了解决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市电力骨干通信网 诊断 多目标融合 全景诊断模型 多级可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可拓法的抚育间伐强度对测树因子影响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状 董希斌 +2 位作者 曲杭峰 宋鑫彧 刘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70,共12页
【目的】探讨最适合小兴安岭区域天然针阔混交林林木生长的抚育间伐强度,为小兴安岭地区的森林抚育间伐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在带岭林业实验局东方红林场建立的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的天然针阔混交林样地:CK(抚育间伐强度为0%... 【目的】探讨最适合小兴安岭区域天然针阔混交林林木生长的抚育间伐强度,为小兴安岭地区的森林抚育间伐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在带岭林业实验局东方红林场建立的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的天然针阔混交林样地:CK(抚育间伐强度为0%)、A(10%)、B(15%)、C(20%)、D(25%)、E(30%)、F(35%),基于2019年外业调查的优势树种(冷杉、青楷槭、红松、云杉、椴树、色木槭、水曲柳)的测树因子(胸径、树高、冠长、冠幅)数据,建立了小兴安岭区域抚育间伐效果评价标准,构建了抚育间伐效果多级可拓评价模型,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关联函数计算各样地关于评价标准的关联度,确定了各样地的抚育间伐效果可拓等级。【结果】各样地的抚育间伐效果可拓等级为:Ⅳ[CK(0%)]、Ⅲ[A(10%)]、Ⅳ[B(15%)]、Ⅳ[C(20%)]、Ⅲ[D(25%)]、Ⅱ[E(30%)]、Ⅲ[F(35%)];B、C样地的可拓等级与对照样地CK相当,表明15%、20%的抚育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水平的提升不显著;A、D、E、F样地的可拓等级高于对照样地CK,表明10%、25%、30%、35%的抚育间伐强度均会提高样地的抚育间伐效果,可一定程度上提升林木的生长水平;C、D、E、F样地的抚育间伐效果等级呈现出明显的先提升后下降的趋势,E样地的抚育间伐效果等级最高,为Ⅱ级,表明小兴安岭区域最适合林木生长的抚育间伐强度为30%。【结论】构建的多级可拓评价模型可有效的确定小兴安岭区域森林抚育间伐效果等级,30%的抚育间伐强度最有利于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乔木层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可拓法 层次分析 测树因子 抚育间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可拓评价法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运营安全风险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亚东 郭进 +1 位作者 戴贤春 邹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4-119,共6页
为定量评价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运营安全风险水平,构建包括列控设备风险、操作风险、维修风险、环境风险、安全管理风险和更新改造风险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运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列车... 为定量评价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运营安全风险水平,构建包括列控设备风险、操作风险、维修风险、环境风险、安全管理风险和更新改造风险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运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运营安全风险多级可拓评价模型。以国内某高速铁路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运营安全风险定量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运营安全风险 评价指标体系 多级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可拓评价法的变电站建设项目功能效果后评价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滨 王亚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6-1152,共7页
为全面评估变电站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建立了包含运行能力、电网结构、安全可靠性和节能降损4个维度的变电站建设项目功能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传统区间层次分析在指标权重确定方面计算繁琐的问题,采用改进区间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 为全面评估变电站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建立了包含运行能力、电网结构、安全可靠性和节能降损4个维度的变电站建设项目功能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传统区间层次分析在指标权重确定方面计算繁琐的问题,采用改进区间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弱化了人为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使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简单和合理。根据变电站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特点和要求,将物元可拓理论应用于变电站建设项目评估,构建了基于多级可拓评价法的变电站建设项目功能效果后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确定影响变电站建设项目功能效果后评价的关键因素,还能预测项目的整体发展趋势。最后,以某220 k V变电站建设项目为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建设项目 功能效果后评价 改进区间层次分析 多级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可拓评价法的高铁客运枢纽换乘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政宇 姚加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47-2354,共8页
为系统评价高铁客运枢纽的换乘衔接水平,构建了全面的高铁客运枢纽换乘衔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弥补单一赋权方法的不足。同时,针对现有高铁客运枢纽换乘衔接评价方法的缺陷,建... 为系统评价高铁客运枢纽的换乘衔接水平,构建了全面的高铁客运枢纽换乘衔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弥补单一赋权方法的不足。同时,针对现有高铁客运枢纽换乘衔接评价方法的缺陷,建立以可拓理论为核心的高铁客运枢纽换乘衔接多级可拓评价模型。最后,以长沙南站为例,通过多级可拓评价确定其换乘衔接水平等级,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改善长沙南站换乘衔接水平的有关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和模型在高铁客运枢纽换乘衔接评价中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客运枢纽 换乘 最优组合赋权 多级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机场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17
6
作者 邓伟 夏正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177,共6页
针对高原机场应急保障能力缺乏科学的定量评价手段问题,首先,研究应急保障能力的内涵和特点,分析高原机场运行特点和应急保障现状;其次,构建考虑应急准备、应急监测和预警、应急响应和救援、事后恢复和重建的高原机场应急保障能力评价... 针对高原机场应急保障能力缺乏科学的定量评价手段问题,首先,研究应急保障能力的内涵和特点,分析高原机场运行特点和应急保障现状;其次,构建考虑应急准备、应急监测和预警、应急响应和救援、事后恢复和重建的高原机场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多级物元可拓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西南某高原机场实际运行数据为例,采用该模型定量评价高原机场应急保障能力。结果表明:该高原机场应急保障能力评价等级为高,所属二级指标中仅事后恢复和重建能力评价等级为一般。评价结果与该高原机场应急管理年度工作报告的结论基本一致,验证了所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机场 应急保障能力 多级物元可拓 层次分析(AHP) 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