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砂土中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循环承载特性
1
作者
张浦阳
冯嘉成
+1 位作者
乐丛欢
丁红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3-695,共13页
为研究海上风机基础在周期性循环荷载下的承载特性,本文针对不同形式的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和加载方向,采用模型试验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筒导管架基础在饱和砂土中的单调水平承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加载角度对多筒导管...
为研究海上风机基础在周期性循环荷载下的承载特性,本文针对不同形式的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和加载方向,采用模型试验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筒导管架基础在饱和砂土中的单调水平承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加载角度对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单调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基础的累积变形增长速率逐渐减缓,幅值比越大,循环累积转角越大,其中三筒导管架基础的累积转角略高于四筒导管架基础。此外,长周期循环荷载使基础卸载刚度最终趋于稳定,并维持在第1次循环后卸载刚度值的1.5~2倍。三筒和四筒导管架基础的塑性区主要集中在筒裙前侧顶部和端部,呈现楔形和勺型破坏模式,而筒底未形成贯通式破坏面。水平与弯矩加载作用下,基础的旋转中心位于筒基与泥面交界处,土压力集中分布在受压筒附近,后侧土体扰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多筒导管架基础
极限承载力
循环荷载
卸载刚度
累积转角
塑性变形
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筒内间隙及土塞对海上风电多筒导管架基础承载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练继建
李昕禹
+3 位作者
郭耀华
王海军
杜彦仪
郝华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4-1254,共11页
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凭借其施工便捷、适用性强、经济性优良等特点,在海上风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筒基础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受海床平整度、区域内土质差异及筒内外渗流等影响,在基础筒体中会存在筒内间隙及筒内土塞现象,进而导致筒...
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凭借其施工便捷、适用性强、经济性优良等特点,在海上风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筒基础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受海床平整度、区域内土质差异及筒内外渗流等影响,在基础筒体中会存在筒内间隙及筒内土塞现象,进而导致筒体有效埋深的不同,最终对服役期基础承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借助室内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筒内间隙及土塞所引起的有效埋深对筒型基础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试验对有限元进行修正后,不同工况下基础水平极限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差在8.86%以内;多筒基础水平极限承载力随着筒内间隙高度和筒内土塞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当筒内间隙高度为0.10D、0.15D及0.20D时(D为筒型基础模型直径),水平极限承载力降低幅度分别为筒内无间隙工况的9.11%、16.72%和23.80%;当筒内土塞高度为0.10D、0.15D及0.20D时,水平极限承载力降低幅度分别为筒内无土塞工况的9.32%、17.16%和24.45%;当筒内间隙(土塞)高度为0.10D’、0.15D’及0.20D’时(D’为筒型基础原型直径)且竖向荷载分别超过竖向极限承载力的34.3%(33.5%)、33.8%(33.4%)和31.7%(31.9%)时,基础原型的弯矩承载力随竖向荷载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多筒导管架基础
筒
内间隙
筒
内土塞
承载力
包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砂土中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循环承载特性
1
作者
张浦阳
冯嘉成
乐丛欢
丁红岩
机构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智能建设与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3-69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1274).
文摘
为研究海上风机基础在周期性循环荷载下的承载特性,本文针对不同形式的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和加载方向,采用模型试验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筒导管架基础在饱和砂土中的单调水平承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加载角度对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单调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基础的累积变形增长速率逐渐减缓,幅值比越大,循环累积转角越大,其中三筒导管架基础的累积转角略高于四筒导管架基础。此外,长周期循环荷载使基础卸载刚度最终趋于稳定,并维持在第1次循环后卸载刚度值的1.5~2倍。三筒和四筒导管架基础的塑性区主要集中在筒裙前侧顶部和端部,呈现楔形和勺型破坏模式,而筒底未形成贯通式破坏面。水平与弯矩加载作用下,基础的旋转中心位于筒基与泥面交界处,土压力集中分布在受压筒附近,后侧土体扰动较小。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多筒导管架基础
极限承载力
循环荷载
卸载刚度
累积转角
塑性变形
土压力
Keywords
offshore wind power
multibucket jacket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cyclic load
cyclic stiffness
accumulated rotation
plastic deformation
soil pressure
分类号
TU470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筒内间隙及土塞对海上风电多筒导管架基础承载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练继建
李昕禹
郭耀华
王海军
杜彦仪
郝华庚
机构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智能建设与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海运学院
华能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4-1254,共11页
基金
华能集团总部科技项目-陆上新型风机基础开发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HNKJ21-H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9188)。
文摘
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凭借其施工便捷、适用性强、经济性优良等特点,在海上风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筒基础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受海床平整度、区域内土质差异及筒内外渗流等影响,在基础筒体中会存在筒内间隙及筒内土塞现象,进而导致筒体有效埋深的不同,最终对服役期基础承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借助室内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筒内间隙及土塞所引起的有效埋深对筒型基础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试验对有限元进行修正后,不同工况下基础水平极限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差在8.86%以内;多筒基础水平极限承载力随着筒内间隙高度和筒内土塞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当筒内间隙高度为0.10D、0.15D及0.20D时(D为筒型基础模型直径),水平极限承载力降低幅度分别为筒内无间隙工况的9.11%、16.72%和23.80%;当筒内土塞高度为0.10D、0.15D及0.20D时,水平极限承载力降低幅度分别为筒内无土塞工况的9.32%、17.16%和24.45%;当筒内间隙(土塞)高度为0.10D’、0.15D’及0.20D’时(D’为筒型基础原型直径)且竖向荷载分别超过竖向极限承载力的34.3%(33.5%)、33.8%(33.4%)和31.7%(31.9%)时,基础原型的弯矩承载力随竖向荷载的增大而降低.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多筒导管架基础
筒
内间隙
筒
内土塞
承载力
包络面
Keywords
offshore wind power
multi-bucket jacket foundation
bucket clearance
soil plug in bucket
bearing capacity
envelope surface
分类号
P7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TM61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U476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砂土中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循环承载特性
张浦阳
冯嘉成
乐丛欢
丁红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筒内间隙及土塞对海上风电多筒导管架基础承载力影响研究
练继建
李昕禹
郭耀华
王海军
杜彦仪
郝华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