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交流/多端柔性直流混联的群岛电网有功/无功联合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晓辉 李澍 +5 位作者 钟宇军 李程 陆丹丹 贾科 刘栋 石访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137,184,共7页
传统群岛交流电网通常较为薄弱,面临着海底电缆充电功率较大、系统状态接近稳定极限、设备投切频繁且使用寿命较短等多项挑战。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技术较适用于群岛供电场景,弱交流/多端柔性直流混联逐步成为群岛供电的新模式... 传统群岛交流电网通常较为薄弱,面临着海底电缆充电功率较大、系统状态接近稳定极限、设备投切频繁且使用寿命较短等多项挑战。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技术较适用于群岛供电场景,弱交流/多端柔性直流混联逐步成为群岛供电的新模式。在群岛弱交流电网中,有功和无功功率的传输特性相互关联,电压幅值差不只与无功传送有关,相角差也不仅与有功传送相关。提出一种有功/无功联合优化策略,借助电压源换流器(VSC)调节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输出的能力,实现VSC-MTDC的可控输出与并列运行交流电网中措施之间的优化协调,建立了考虑网络损耗、设备投切成本和系统稳定裕度等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合群岛电网的实际运行需求,依托浙江舟山±200kV五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的仿真案例,验证所提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并通过经济和稳定指标的比较,证实了有功/无功联合优化优于单一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岛电网 直流混联电网 有功/无功联合优化 多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多端柔性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典型运行方式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凌卫家 孙维真 +1 位作者 张静 董云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51-1758,共8页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世界范围内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在不同条件下运行方式复杂多变。首先简要介绍了舟山交直流混联电网特点及示范工程定位;然后分析了示范工程典型运行方式和部分高级功能,如多换流站协调控制功能、...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世界范围内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在不同条件下运行方式复杂多变。首先简要介绍了舟山交直流混联电网特点及示范工程定位;然后分析了示范工程典型运行方式和部分高级功能,如多换流站协调控制功能、联网模式与孤岛模式平滑切换等功能;最后介绍了示范工程现场试验和实际运行情况。运行实践表明,示范工程运行方式灵活,显著提高了舟山电网特别是舟山北部电网供电可靠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 运行方式 协调控制策略 联网孤岛转换 直流混联电网 运行实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送端影响的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量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毅 唐雨晨 +3 位作者 欧鉴贤 吴威 边晓燕 赵晋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24-4533,I0034,共11页
为弥补当前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指标的受端电压支撑因素考虑不足和忽略送端对受端影响等问题,提出考虑送端影响的海上风电经柔直馈入短路比。首先,分析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结构与控制方式,明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为弥补当前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指标的受端电压支撑因素考虑不足和忽略送端对受端影响等问题,提出考虑送端影响的海上风电经柔直馈入短路比。首先,分析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结构与控制方式,明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送端大容量海上风电有功出力对受端交流电网的电压稳定影响;其次,提出受端交流电网影响因子,将受端电网中各有功、无功源对并网点电压的影响进行等效量化;然后基于影响因子,提出海上风电经柔直馈入短路比,不仅能反映送端对受端的影响,还兼顾换流站对并网点电压的支撑作用,使指标具有较高适用性;最后,通过实际电网仿真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并获得临界短路比以完善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指标,研究结论可用于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的规划和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 电压支撑强度 交流电网影响因子 海上风电经馈入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贡献交流短路电流的特性分析及计算方法 被引量:21
4
作者 易杨 沈豫 林章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150-2158,共9页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接入交流系统将会对交流系统短路电流造成影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特点及其控制系统的调节特点,分析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贡献短路电流的特性和机理,提出了交直流混联系统中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贡...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接入交流系统将会对交流系统短路电流造成影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特点及其控制系统的调节特点,分析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贡献短路电流的特性和机理,提出了交直流混联系统中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贡献短路电流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贡献的短路电流为同短路点相连的全部VSC换流器贡献的三序短路电流和的叠加,其中正序和负序短路电流受到其电流内环控制器调节可以得到限制,而零序短路电流主要由交流电网和换流变电网侧(Y接侧)等组成的零序网络决定。通过仿真计算和厦门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实际短路故障波形,验证所提出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贡献短路电流特性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直流混联电网 短路故障特性 短路电流计算 序分量分析 厦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直电网拓扑对故障电流的影响机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英敏 张文馨 +2 位作者 李保宏 邓文军 陆晶晶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102,共9页
柔性直流(柔直)电网线路故障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柔直电网拓扑对故障电流影响显著。文中首先分析不同接线方式柔直电网分别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极间短路故障后,放电电流的主要流通路径。然后,基于频域分析方法,分析得出故... 柔性直流(柔直)电网线路故障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柔直电网拓扑对故障电流影响显著。文中首先分析不同接线方式柔直电网分别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极间短路故障后,放电电流的主要流通路径。然后,基于频域分析方法,分析得出故障电流主要受拓扑等值电感参数影响,并提出采用简化指标k评估显著影响故障电流的拓扑范围及换流站数目。结果表明,不同接线方式柔直电网分别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极间短路故障时,拓扑中各换流站放电程度取决于指标k,k越大换流站放电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最后,基于PSCAD仿真平台分别搭建五端伪双极及五端真双极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故障电流高频分析方法及简化指标均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mmc-mtdc)电网 真双极 伪双极 单极接地故障 极间短路故障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型换流器并存的柔直配电网故障隔离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戴志辉 刘雪燕 +3 位作者 李毅然 陈思琦 严思齐 姜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04-2416,共13页
对于多类型换流器并存的柔直配电网,目前还缺少完备的故障隔离方案。为此,针对典型的半桥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无法阻断直流故障电流的问题,提出基于外部晶闸管旁路的MMC拓扑(external thyristor ba... 对于多类型换流器并存的柔直配电网,目前还缺少完备的故障隔离方案。为此,针对典型的半桥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无法阻断直流故障电流的问题,提出基于外部晶闸管旁路的MMC拓扑(external thyristor based MMC,ET-MMC),用外部晶闸管旁路代替传统的双晶闸管,阻断交流馈入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晶闸管的数量,并在直流出口新增耗能模块加速电感剩余能量的耗散。其次,针对网络中存在的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和直流变压器(DC transformer,DCT),通过新增耗能支路实现故障自清除。另外,针对多类型换流器并存的柔直配电网,设计完备的故障隔离方案。最后,基于PSCAD/EMTDC搭建六端环状柔直配电网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在故障发生后25ms内完成隔离过程,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多端电网 多类型换流器 直流短路故障 故障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