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下多端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间的强动态交互过程及其传播 被引量:6
1
作者 付强 杜文娟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7226-7234,共9页
该文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下的多端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首先建立了VSG控制子系统作为反馈环节的交直流混联系统闭环线性化互联模型,分析强动态交互过程的产生条件,论证其对稳定性的负面影响,提出... 该文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下的多端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首先建立了VSG控制子系统作为反馈环节的交直流混联系统闭环线性化互联模型,分析强动态交互过程的产生条件,论证其对稳定性的负面影响,提出混联电力系统在强动态交互过程下的稳定性判据。然后,研究上述强动态交互过程的传播路径,得出VSG控制子系统与剩余子系统间强动态交互过程的传播路径包含直流线路和交流线路两部分,其中直流系统的下垂控制参数会对强动态交互过程的传播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提出通过断开交流线路、采用较小的下垂系数来阻断、抑制强动态交互过程的传播,并通过设定合理的VSG控制参数进一步破坏其产生的条件,避免由于VSG接入引起的强动态交互过程及其对稳定性的潜在威胁,提升VSG控制下多端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VSG控制的三端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算例中,采用模式分析法和时域仿真法验证上述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 多端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 强动态交互过程 模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综述 被引量:23
2
作者 付强 杜文娟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29-2840,共12页
该文以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为研究对象,依次梳理了十几年来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交直流混联系统间动态交互过程的角度,分别综述了含VSC-HVDC和VSC-MTDC混联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得出目前复杂... 该文以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为研究对象,依次梳理了十几年来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交直流混联系统间动态交互过程的角度,分别综述了含VSC-HVDC和VSC-MTDC混联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得出目前复杂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在小干扰稳定性研究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为:1)以阻抗法为代表的传统频域分析法能够清晰地阐明简单混联系统间的动态交互过程,揭示其稳定性的内在机理,但是难以在多输入多输出特性的复杂混联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2)由于分析方法的缺失,复杂混联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中动态交互过程对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暂不明确。基于此,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继续完善单输入单输出混联电力系统的机理分析体系,充实其小干扰稳定性的内在机理;2)提出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机理分析方法,揭示复杂混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力系统 动态交互过程 内在机理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Manchester连锁故障模型在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建伟 章渊 +2 位作者 严正 姚建歆 倪东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8-171,246,共5页
针对现有的多种连锁故障分析方法中Manchester模型较符合电力系统实际情况,但却只包含快动态过程、未考虑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问题,通过加入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判断、交直流潮流计算和系统慢动态过程等环节,对原始Manchester连锁故障模... 针对现有的多种连锁故障分析方法中Manchester模型较符合电力系统实际情况,但却只包含快动态过程、未考虑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问题,通过加入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判断、交直流潮流计算和系统慢动态过程等环节,对原始Manchester连锁故障模型的计算流程进行了改进,使之适用于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扩大了使用范围。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用于判断多种元件突发故障情况下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连锁故障模式和结果,可为连锁故障的预防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 电力系统 连锁故障 Manchest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系统故障响应轨迹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暂态能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星 黄天啸 +2 位作者 吴翔宇 许寅 和敬涵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109,共8页
为提升直接法分析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考虑系统近似轨迹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暂态能量计算方法。通过对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等值模型仿真得到系统近似故障响应轨迹,根据系统轨迹上直流端口电压、相角以及直流... 为提升直接法分析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考虑系统近似轨迹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暂态能量计算方法。通过对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等值模型仿真得到系统近似故障响应轨迹,根据系统轨迹上直流端口电压、相角以及直流电流的取值确定直流端口传输功率,进而沿系统轨迹对直流端口功率进行积分,计算直流系统势能,提升了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暂态能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分别运用所提方法和不计系统响应轨迹的能量函数计算方法对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测试算例进行分析,并与PSD-BPA时域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分析 高压直流输电 能量函数 响应轨迹 直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灵敏度的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安全域评估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波 陈秋逸 +3 位作者 郑富永 桂睿 罗琦 李宇骏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4,共7页
特高压直流可能导致近区电网潮流分布不合理,造成电压越限。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交直流混联系统静态电压安全域的快速评估方法。首先结合直流系统准稳态模型得到交直流系统潮流方程,通过对系统功率方程求偏导数得... 特高压直流可能导致近区电网潮流分布不合理,造成电压越限。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交直流混联系统静态电压安全域的快速评估方法。首先结合直流系统准稳态模型得到交直流系统潮流方程,通过对系统功率方程求偏导数得到节点注入功率和支路导纳对电压的灵敏度,进一步给出基于灵敏度的节点电压变化量计算方法。然后设置预想故障集,并将其中的事故等值为节点功率扰动与支路导纳的变化,计算出各种事故后节点电压的变化量。最后基于电压变化量最大值和最小值评估静态电压安全域,给出具体的节点电压安全运行范围。通过对四机两区域的交直流系统及江西500 kV电网的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力系统 静态电压安全域 电压变化量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调制改善交直流混联系统暂态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84
6
作者 荆勇 杨晋柏 +1 位作者 李柏青 马世英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共4页
文章研究了天广交直流混联系统中天广直流双侧频率功率调制对改善该混联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作用,并做了基于实际系统运行方式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直流功率调制对减小系统第1个摇摆稳定峰值的效果比较明显;还基于典型两机系统的非线... 文章研究了天广交直流混联系统中天广直流双侧频率功率调制对改善该混联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作用,并做了基于实际系统运行方式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直流功率调制对减小系统第1个摇摆稳定峰值的效果比较明显;还基于典型两机系统的非线性直流调制控制器,构建了天广交直流混联系统的非线性直流调制控制器,并做了将其应用于实际系统的仿真实验。经综合比较得知,两种调制方式在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方面的效果是相近的,且常规的双侧频率功率调制对电网运行的适应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性 交直流系统 直流调制 仿真系统 时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静态稳定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凌卫家 孙维真 +2 位作者 叶琳 张静 李林芝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64-170,共7页
归纳提出了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静态稳定分析通用流程,探讨了影响静态稳定分析准确度的多种关键因素及处理原则。详细计算分析了±800 k V宾金和灵绍两回特高压直流密集馈入后,浙江电网的静态功角和静态电压稳定特性,并针对特... 归纳提出了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静态稳定分析通用流程,探讨了影响静态稳定分析准确度的多种关键因素及处理原则。详细计算分析了±800 k V宾金和灵绍两回特高压直流密集馈入后,浙江电网的静态功角和静态电压稳定特性,并针对特殊方式下浙江电网静态稳定裕度下降等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相关研究成果为新形势下浙江电网的优化运行和调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交直流电网 静态功角稳定 静态电压稳定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点法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抗差状态估计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伟业 吴文传 +1 位作者 张伯明 孙宏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8,共8页
针对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分析了其数学模型,对其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软件。介绍了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抗差状态估计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特点进行变量等价转换,以降低其复杂度。在利用内点法进行求解时,通过对原问题的海森... 针对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分析了其数学模型,对其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软件。介绍了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抗差状态估计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特点进行变量等价转换,以降低其复杂度。在利用内点法进行求解时,通过对原问题的海森矩阵进行近似,确保其正定且提升了算法的效率。通过IEEE 9节点、14节点、30节点、118节点、145节点系统这5个算例,分析了算法效率以及收敛域。结果表明,与牛顿法相比,基于内点法的状态估计的收敛域更宽广,可以应对更恶劣的现场状况,具备现场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交直流系统 内点法 抗差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系统联络线功率振荡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6
9
作者 关欣 余向阳 南海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64-1571,共8页
在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中,直流再启动和直流闭锁会对交流联络线产生不同的冲击,从而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分析了直流再启动和直流闭锁对交流联络线影响的数学机理和不同过程中影响交流联络线功率振荡的因素。结果表明:直流再启... 在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中,直流再启动和直流闭锁会对交流联络线产生不同的冲击,从而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分析了直流再启动和直流闭锁对交流联络线影响的数学机理和不同过程中影响交流联络线功率振荡的因素。结果表明:直流再启动时间越长引发的功率振荡越大,合理配置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可以有效抑制该类型振荡;直流闭锁时功率大范围转移造成的区域阻尼下降是导致交流联络线功率发散振荡的原因,切机与PSS配合对直流闭锁造成的功率振荡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在直流重启动和闭锁的过程中,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励磁调节器增益越大,交流联络线功率振荡衰减就越快;水流惯性时间常数对直流再启动造成的功率波动影响不明显,但直流闭锁后,较小的水流惯性时间常数易导致联络线功率等幅振荡。研究结果对于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力系统 直流再启动 直流闭锁 络线 阻尼比 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馈入有效短路比的受端交直流混联电网STATCOM定容方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罗天 汪可友 +1 位作者 李国杰 罗成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40,共8页
针对传统多馈入有效短路比无法计及STATCOM动态响应过程的缺点,文章基于戴维南动态等值方法提出了一种考虑STATCOM接入影响的改进多馈入有效短路比,该指标通过BPA动态仿真求取系统等值阻抗,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受端系统的强度。此外根据所... 针对传统多馈入有效短路比无法计及STATCOM动态响应过程的缺点,文章基于戴维南动态等值方法提出了一种考虑STATCOM接入影响的改进多馈入有效短路比,该指标通过BPA动态仿真求取系统等值阻抗,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受端系统的强度。此外根据所提出的改进多馈入有效短路比,文章以提升受端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稳定性为目标,从总体性和平衡性两方面量化了STATCOM的无功补偿的效果,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STATCOM定容方法。利用实际电网算例证明了所提指标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多馈入有效短路比 STATCOM 戴维南动态等值 交直流电网 定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系统稳定性分析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垚 孔力 +1 位作者 邓卫 裴玮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6-47,共12页
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发展使其稳定性问题日益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常见结构和特点,然后归纳了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典型运行特征和稳定性问题。分别总结了交直流混联系统小扰动稳定性问题和大扰动稳定性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 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发展使其稳定性问题日益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常见结构和特点,然后归纳了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典型运行特征和稳定性问题。分别总结了交直流混联系统小扰动稳定性问题和大扰动稳定性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讨论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最后指出了当前稳定性分析研究的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力系统 柔性直流 小扰动稳定性分析 大扰动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信息物理融合交直流混联电网的系统保护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世英 韩宇奇 +1 位作者 宋墩文 郭创新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9,共8页
研究信息物理融合交直流混联电网环境下,系统保护的构架,并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建立系统保护层模型。首先,对系统保护层面临的故障威胁进行归纳,从系统保护层信息流和物理电网能量流两方面出发建立系统保护风险评估模型;然后,对无标度和小... 研究信息物理融合交直流混联电网环境下,系统保护的构架,并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建立系统保护层模型。首先,对系统保护层面临的故障威胁进行归纳,从系统保护层信息流和物理电网能量流两方面出发建立系统保护风险评估模型;然后,对无标度和小世界智能保护系统中,保护延时、信息误传、信息中断和节点及路径失效风险以及每个节点的综合风险进行评估;最后,提出降低智能系统保护风险的措施。采用无标度网络的系统保护拓扑,升级物理层传输容量,筛选大风险节点,提高系统保护通信与数据处理设备及算法的可靠性,对降低系统保护整体风险及节点风险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 交直流电网 系统保护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电–电磁混合仿真的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连锁故障筛选指标及搜索策略 被引量:10
13
作者 边晓燕 杨云轶 +3 位作者 黄阮明 周歧斌 王晓晖 李东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6614-6627,共14页
现有交直流连锁故障筛选指标和仿真手段不能准确反映交直流耦合作用和直流暂态过程,难以得到准确的连锁故障演化路径。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机电–电磁混合仿真的交直流连锁故障筛选指标及搜索策略。首先,基于PSD-PSModel构建交直流混... 现有交直流连锁故障筛选指标和仿真手段不能准确反映交直流耦合作用和直流暂态过程,难以得到准确的连锁故障演化路径。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机电–电磁混合仿真的交直流连锁故障筛选指标及搜索策略。首先,基于PSD-PSModel构建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机电–电磁混合仿真模型;其次,考虑交直流耦合作用与直流控制环节,提出多馈入交直流交互作用因子(multi-infeed AC-DC interaction factor,MIADIF)和连续换相失败时间窗口(continuous commutation failure time window,CCFTW)指标,能够精确反映交流故障对多馈入系统关键状态变量暂态过程的影响;然后,基于筛选指标与混合仿真提出一种交直流连锁故障搜索策略,实现交直流连锁故障的快速、准确、全面搜索;最后,依托上海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进行仿真验证和分析,验证所提指标和搜索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电磁合仿真 交直流电网 连锁故障 多馈入交直流交互作用因子 连续换相失败时间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式三端半波长输电拓扑结构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华昕 陆斌 +3 位作者 赵永熹 梅丘梅 王松峰 邓祥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061-4068,共8页
针对半波长输电的点对点现状,为实现半波长输电系统的多端运行,提出了利用柔性直流系统作为半波长交流取能的接口,深入研究了直流系统接入半波长线路的运行特性,探讨了交直流混联拓扑结构实现三端输电的可行性。主要对新型拓扑结构的运... 针对半波长输电的点对点现状,为实现半波长输电系统的多端运行,提出了利用柔性直流系统作为半波长交流取能的接口,深入研究了直流系统接入半波长线路的运行特性,探讨了交直流混联拓扑结构实现三端输电的可行性。主要对新型拓扑结构的运行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等效恒流源分析了直流取能接口的接入对沿线电压、电流的影响,并基于功率圆推导了三端输电时传输功率的变化,最后搭建交直流混联仿真模型研究了三端输电情况下交直流侧的特性。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表明,在文中所提出的新型拓扑结构下,引入直流取能接口可实现大功率的抽能且不改变半波长线路的输电特性,但在线路中会引起过电压和无功倒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 柔性直流系统 拓扑结构 半波长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交流/多端柔性直流混联的群岛电网有功/无功联合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晓辉 李澍 +5 位作者 钟宇军 李程 陆丹丹 贾科 刘栋 石访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137,184,共7页
传统群岛交流电网通常较为薄弱,面临着海底电缆充电功率较大、系统状态接近稳定极限、设备投切频繁且使用寿命较短等多项挑战。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技术较适用于群岛供电场景,弱交流/多端柔性直流混联逐步成为群岛供电的新模式... 传统群岛交流电网通常较为薄弱,面临着海底电缆充电功率较大、系统状态接近稳定极限、设备投切频繁且使用寿命较短等多项挑战。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技术较适用于群岛供电场景,弱交流/多端柔性直流混联逐步成为群岛供电的新模式。在群岛弱交流电网中,有功和无功功率的传输特性相互关联,电压幅值差不只与无功传送有关,相角差也不仅与有功传送相关。提出一种有功/无功联合优化策略,借助电压源换流器(VSC)调节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输出的能力,实现VSC-MTDC的可控输出与并列运行交流电网中措施之间的优化协调,建立了考虑网络损耗、设备投切成本和系统稳定裕度等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合群岛电网的实际运行需求,依托浙江舟山±200kV五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的仿真案例,验证所提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并通过经济和稳定指标的比较,证实了有功/无功联合优化优于单一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岛电网 交直流电网 有功/无功合优化 多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多端柔性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暴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泽忠 司远 刘连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80-1788,共9页
鉴于近年来地磁暴侵害中低纬度地区电网事件的增加及强地磁暴引起的魁北克大停电事故,分析地磁暴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十分必要。受各种因素的约束,电力系统往往运行在极限稳定状态,地磁暴感应电流(GIC)会引起变压器无功损耗(以下... 鉴于近年来地磁暴侵害中低纬度地区电网事件的增加及强地磁暴引起的魁北克大停电事故,分析地磁暴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十分必要。受各种因素的约束,电力系统往往运行在极限稳定状态,地磁暴感应电流(GIC)会引起变压器无功损耗(以下简称为GIC-Q)增加,具有全网群发性和波动性的GIC-Q是否会增大系统失稳风险以及直流系统的加入是否会对电网抗磁暴能力产生影响尚未得到研究。从电力系统稳定的角度出发,研究长时间尺度下变电站GICQ的概率分布规律,结合GIC标准算例,在系统原有负荷的基础上将GIC-Q作为一种无功负荷,分析地磁暴对交流系统及交直流混联系统概率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暴 GIC-Q 交直流系统 电力系统稳定性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态安全域的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关键线路辨识 被引量:13
17
作者 辛建波 杨程祥 +4 位作者 舒展 周博 姚伟 谌艳红 文劲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5-172,共8页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相继投运导致电力系统运行特性改变,交直流混联大电网的薄弱环节将出现变化。为辨识出交直流混联电网中的关键线路,避免大停电事故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静态安全域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关键线路辨识方法。采用静态安全...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相继投运导致电力系统运行特性改变,交直流混联大电网的薄弱环节将出现变化。为辨识出交直流混联电网中的关键线路,避免大停电事故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静态安全域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关键线路辨识方法。采用静态安全域分析方法构建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静态安全域,考虑交流线路潮流越限与直流逆变站闭锁判据,结合支路潮流模型,提出适用于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静态安全裕度计算方法。以静态安全裕度为指标,给出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关键线路辨识流程。最后使用江西电网实际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力系统 关键线路辨识 支路潮流模型 静态安全域 潮流越限 直流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压源换流器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状态估计快速解耦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潼 王毅 +2 位作者 翟明玉 黄煜 赵凌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0-76,共7页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改进和完善现有的状态估计算法以支撑调度系统应用。根据含多端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状态估计模型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含电压源换流器的交直流电网快速解耦状态估计算法。在传统交流状态估计...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改进和完善现有的状态估计算法以支撑调度系统应用。根据含多端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状态估计模型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含电压源换流器的交直流电网快速解耦状态估计算法。在传统交流状态估计模型上扩展了柔性直流电网模型,并根据交直流系统的稳态物理特性按有功、无功类对交直流量测和状态量进行分类,在保留系统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忽略雅可比矩阵中的某些次要因素,通过正常工况下的矩阵元素常数化,从而实现交直流系统的快速解耦估计计算。通过含3端柔性直流系统的IEEE 14和IEEE 118节点交直流系统算例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系统 状态估计 快速解耦 交直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增益闭环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在含并网VSC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付强 杜文娟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51-1559,共9页
该文首先采用小增益闭环系统模型描述并网电压源型变换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与交流电力系统间的动态交互特性,建立含并网VSC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线性化模型,提出适用于分析并网VSC的小增益闭环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采用泰... 该文首先采用小增益闭环系统模型描述并网电压源型变换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与交流电力系统间的动态交互特性,建立含并网VSC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线性化模型,提出适用于分析并网VSC的小增益闭环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采用泰勒定理证明在一般情况下,并网VSC与交流电力系统间呈现弱动态交互特性,但是当并网VSC控制环节的开环模式与交流电力系统的开环模式接近时,其对应的闭环振荡模式将会在复平面上发生排斥现象,并在2个开环模式距离最近时达到排斥峰值。以含并网VSC的3机9节点电力系统为例,采用模式分析法和时域仿真法,验证VSC引起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分析过程,刻画能够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VSC控制参数范围,展现小增益闭环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在含并网VSC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增益闭环系统 泰勒定理 电压源型变换器 交直流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分析与调控 被引量:6
20
作者 万灿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共1页
近年来,为了应对传统化石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一,将逐步替代火电成为电力系统主力电源。清洁能源的间歇性、不可控性增加了电网运行、控制的难度,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网建设在... 近年来,为了应对传统化石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一,将逐步替代火电成为电力系统主力电源。清洁能源的间歇性、不可控性增加了电网运行、控制的难度,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网建设在提升长距离送电能力的同时,使得输电网络的机电、电磁暂态特性更加复杂。在此背景下,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的协调规划、仿真分析、优化运行、控制保护等众多技术问题亟需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交直流电网 输电网络 电磁暂态特性 电力系统 电网运行 可再生能源 能源短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