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程放大系统总体光路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启华 张小民 +5 位作者 景峰 谭吉春 陈哲 曹动 闫述卓 刘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53-656,共4页
根据打靶精度要求分解系统的稳定性指标,利用光线追迹并通过三维矩阵与代数运算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分析多程放大系统总体光路稳定性的仿真软件。针对神光-Ⅲ原型装置的总体光路数学模型,完成了各单个元件稳定性对打靶弹着点影响的... 根据打靶精度要求分解系统的稳定性指标,利用光线追迹并通过三维矩阵与代数运算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分析多程放大系统总体光路稳定性的仿真软件。针对神光-Ⅲ原型装置的总体光路数学模型,完成了各单个元件稳定性对打靶弹着点影响的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多程放大系统 激光装置 光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轴多程放大系统中光学设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方 朱启华 +5 位作者 徐冰 张清泉 蒋东镔 邓武 黄征 唐晓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43-1846,共4页
通过对离轴多程放大系统的光学设计的分析,并结合三大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的实际应用情况,指出在此类系统的光学设计中应重视抑制鬼点破坏和控制系统像差。设计的关键在于确定合适的透镜F数,并通过控制透镜的曲率半径和倾斜角度,在保证... 通过对离轴多程放大系统的光学设计的分析,并结合三大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的实际应用情况,指出在此类系统的光学设计中应重视抑制鬼点破坏和控制系统像差。设计的关键在于确定合适的透镜F数,并通过控制透镜的曲率半径和倾斜角度,在保证无鬼点破坏的情况下使得系统像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鬼点 系统像差 离轴多程放大 高功率固体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程放大系统光学元件静态波前畸变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兰琴 景峰 +5 位作者 彭志涛 朱启华 程晓锋 蒋东镔 张清泉 刘红婕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1-244,共4页
 通过研究光学元件静态波前畸变对多程放大系统光传输的影响,给出了满足聚焦光斑要求的均方根梯度值以及光学元件加工误差的最大允容值。加工误差的峰谷值不超过λ/3、均方根值不超过0.079λ,相位梯度的峰谷值不超过0.033λ/cm、相位...  通过研究光学元件静态波前畸变对多程放大系统光传输的影响,给出了满足聚焦光斑要求的均方根梯度值以及光学元件加工误差的最大允容值。加工误差的峰谷值不超过λ/3、均方根值不超过0.079λ,相位梯度的峰谷值不超过0.033λ/cm、相位梯度均方根不超过0.007λ/cm。通过光传输模拟程序校验了波前畸变的相干叠加和非相干叠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程放大系统 光学元件 静态波前畸变 相位RMS梯度 光束质量 聚焦光斑 激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多程放大系统中鬼像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方 张清泉 +6 位作者 朱启华 彭志涛 蒋东镔 刘红婕 李强 张昆 唐晓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98-1802,共5页
为了有效地避免鬼像破坏,针对采用离轴多程放大的高功率固体激光实验装置的光路特点,利用“光路二叉树”原理和“矩阵光学”方法,将全光路“单元化”为主放大、助推放大、反转器和输出4个部分进行光线追迹和鬼像分析,给出了各个部分的... 为了有效地避免鬼像破坏,针对采用离轴多程放大的高功率固体激光实验装置的光路特点,利用“光路二叉树”原理和“矩阵光学”方法,将全光路“单元化”为主放大、助推放大、反转器和输出4个部分进行光线追迹和鬼像分析,给出了各个部分的主要鬼像分布·并通过将鬼像分析的结果与前期实验中发现的现象进行比对,证明了此种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在今后实验装置的改造和类似系统的设计中有效的分析和规避鬼像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固体激光 鬼像分析 离轴多程放大 光路二叉树 矩阵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多程放大系统光束反转器的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英文) 被引量:9
5
作者 张雄军 郑建刚 +5 位作者 郑奎兴 董云 鲁敬平 彭志涛 景峰 魏晓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将用在多程放大系统光束反转器中 ,作为输出控制和抑制主放大前系统内的自激振荡 ,由于光束反转器空间限制 ,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介绍了紧缩型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特性 ,以及在多程放大系统... 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将用在多程放大系统光束反转器中 ,作为输出控制和抑制主放大前系统内的自激振荡 ,由于光束反转器空间限制 ,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介绍了紧缩型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特性 ,以及在多程放大系统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 ,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具有优良的开关性能 ,全口径静态透过率为 94 % ,开关效率为98 9% ,能够有效抑制放大器产生的自激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 等离子体电极普克尔盒 光束反转器 多程放大 自激振荡 一休化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程放大系统中自激振荡的分析和抑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方 朱启华 +4 位作者 蒋东镔 张清泉 刘红捷 彭志涛 唐晓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0,共2页
根据离轴多程放大系统的光路特点,对产生谐振腔最可能的光路部分进行了自激振荡形成条件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一些抑制自激振荡的措施。
关键词 自激振荡 多程放大 高功率激光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程放大腔镜准直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代中 徐仁芳 范滇元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61-1165,共5页
 针对高功率激光装置对多程放大器腔镜准直的要求,利用小孔的像传递和光路自动准直的原理,设计出一套创新的腔镜准直调整方法,并且在SG Ⅲ原型装置4程放大模拟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自动准直系统能够在15min之内顺...  针对高功率激光装置对多程放大器腔镜准直的要求,利用小孔的像传递和光路自动准直的原理,设计出一套创新的腔镜准直调整方法,并且在SG Ⅲ原型装置4程放大模拟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自动准直系统能够在15min之内顺利完成主放大级系统的光路调整,光束近场调整精度值小于近场光斑直径的0.5%,光束远场调整精度小于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自动准直 像传递 多程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多程放大系统光束传输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彬 吕百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43-346,共4页
报道了高功率激光多程放大系统光束传输的模拟程序,该程序考虑了放大介质的增益分布、增益饱和、增益恢复系数、介质吸收损耗、B积分以及光阑和空间滤波器等光学元件对激光传输和放大的影响,并给出了典型的计算实例。
关键词 激光 多程放大系统 光束传输 增益 计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束旋转90°多程放大系统的波前误差校正 被引量:1
9
作者 敖明武 杨泽平 +2 位作者 杨平 饶长辉 姜文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67-1171,共5页
光束通过神光-Ⅲ原型装置四程放大系统发生了90°旋转和扩束。在四程放大系统腔镜处放置变形镜校正系统像差是一种新的自适应光学方案,推导出被校正像差与变形镜面形之间的数学关系。理论推导表明,在扩束比大于1的前提下,腔镜处变... 光束通过神光-Ⅲ原型装置四程放大系统发生了90°旋转和扩束。在四程放大系统腔镜处放置变形镜校正系统像差是一种新的自适应光学方案,推导出被校正像差与变形镜面形之间的数学关系。理论推导表明,在扩束比大于1的前提下,腔镜处变形镜可以校正系统输出的任意类型的像差,且变形镜对应的面形唯一。理论分析和计算仿真说明该方案的校正能力与像差类型和扩束比有关,扩束比增大将增强变形镜校正像散的能力,但系统旋光消像散的能力也将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变形镜 多程放大 系统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LD泵浦振荡器与多程放大系统联机实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青华 隋展 +13 位作者 李明中 景峰 陈绍和 彭志涛 赵润昌 刘华 张清泉 王方 徐隆波 李强 吴登生 张雄军 程晓峰 左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17-1420,共4页
 新型LD泵浦振荡器采用环形结构,具有单纵模几率高、时间波形和幅度高度稳定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与多程放大器的联机非常方便,没有系统多脉冲注入破坏风险和能量不稳破坏风险。联机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果,输出能量达1.252kJ,是当前国内固...  新型LD泵浦振荡器采用环形结构,具有单纵模几率高、时间波形和幅度高度稳定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与多程放大器的联机非常方便,没有系统多脉冲注入破坏风险和能量不稳破坏风险。联机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果,输出能量达1.252kJ,是当前国内固体激光器单束输出最高能量,此时输出脉冲脉宽为1.26ns,光束口径为20cm×20cm,平均功率密度达2.5G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泵浦振荡器 多程放大系统 二极管激光泵浦固体激光(DPSSL)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束质量磷酸盐钕玻璃板条多程放大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百达 邵怀宗 +2 位作者 冯国英 罗时荣 蔡邦维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1-264,共4页
建立了磷酸盐钕玻璃布儒斯特角板条激光振荡多程放大系统,其中,提出了用两棱镜折返光路的新型三程放大器,用Cr4+∶YAG色心晶体作为被动Q开关。实验得到高光束质量(M2x=1.49和M2y=1.57)和能量增益为23... 建立了磷酸盐钕玻璃布儒斯特角板条激光振荡多程放大系统,其中,提出了用两棱镜折返光路的新型三程放大器,用Cr4+∶YAG色心晶体作为被动Q开关。实验得到高光束质量(M2x=1.49和M2y=1.57)和能量增益为23的激光脉冲输出。实验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钕玻璃 板条 多程放大 光束质量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程放大系统前端脉冲经光纤传输引起的失真研究
12
作者 顾艳华 罗斌 潘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0,共2页
在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中,要求进入多程放大系统前端脉冲必须具有特定的时域波形以及线偏振的特性。本文以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理论模型,采用分步傅立叶方法进行数值计算,仿真研究了满足特定要求的多程放大系统前端脉冲经光纤传输后... 在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中,要求进入多程放大系统前端脉冲必须具有特定的时域波形以及线偏振的特性。本文以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理论模型,采用分步傅立叶方法进行数值计算,仿真研究了满足特定要求的多程放大系统前端脉冲经光纤传输后引起失真的原因。结果表明:整形好的线偏振脉冲由于光纤中随机双折射的影响不能保持线偏振特性;高功率系统较强的非线性效应是导致两个偏振方向的脉冲波形发生畸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程放大系统 随机双折射 非线性效应 线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CNGG有源反射镜的多程放大特性研究
13
作者 吴哲 管相合 +4 位作者 季来林 华怡林 高妍琦 隋展 陈华才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2,共7页
高效、高平均功率固体纳秒脉冲激光器在光电对抗、激光雷达、材料改性、激光加工等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纳秒级高平均功率激光器采用Yb:YAG或掺Nd材料作为增益介质,材料的高饱和通量或低储能密度会导致激光器... 高效、高平均功率固体纳秒脉冲激光器在光电对抗、激光雷达、材料改性、激光加工等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纳秒级高平均功率激光器采用Yb:YAG或掺Nd材料作为增益介质,材料的高饱和通量或低储能密度会导致激光器放大链路复杂,体积庞大。研究比较了一种更适合作为高平均功率、高脉冲能量激光器增益介质的无序石榴石晶体Yb:CNGG,研究了有源反射镜结构中Yb:CNGG的多程增益特性,分析了放大过程并建立了多程放大模型,在一定的泵浦条件下优化了晶体参数以实现更好的储能。开展了双程放大实验,在15 kW/cm2的泵浦功率密度下得到了1.53倍的增益。对比Yb:CNGG晶体与Yb:YAG晶体的多程放大能力,在相同的晶体参数和泵浦条件下,在入射能量1 mJ时Yb:CNGG可实现2.11 J的脉冲能量输出,优于Yb:YAG晶体1.41 J的能量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CNGG 激光放大 多程放大 有源反射镜 激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通过多程放大系统传输特性的计算模拟
14
作者 张彬 吕百达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从FrantzNodvik方程出发,采用脉冲分割和介质薄片损耗模型,详细研究在不同的注入脉冲能量密度、放大器的增益恢复系数、增益分布、程间损耗和光束口径放大倍数的情况下,激光脉冲通过多程脉冲放大系统的传输特性。
关键词 多程脉冲放大 脉冲分割 传输特性 激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程放大系统能流分布的模拟计算和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景峰 张小民 +2 位作者 满永在 朱启华 罗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6,共6页
采用下级能等效寿命来描述多程放大系统的增益恢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准确的多程放大系统能流分布的1维模拟程序。对带小口径电光开关的四程放大系统构型各种基本排布的模拟表明,采用14张钕玻璃片即能达到单路输出2.8... 采用下级能等效寿命来描述多程放大系统的增益恢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准确的多程放大系统能流分布的1维模拟程序。对带小口径电光开关的四程放大系统构型各种基本排布的模拟表明,采用14张钕玻璃片即能达到单路输出2.8kJ(1ω,1.5ns)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程放大系统 ICF 驱动器 能流分布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程放大系统时间平顶脉冲的能量离散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晓锋 陈建国 +1 位作者 景峰 张小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3-396,共4页
针对光学元件参数存在随机误差的多光束高功率固体激光驱动器 ,利用概率与统计的方法模拟计算了 9-6排布四程放大系统输出时间宽度为 1 ns和 1 3 ns的平顶脉冲时主放大器输出的基频光的能量离散情况。计算结果表明 ,当激光脉冲工作在介... 针对光学元件参数存在随机误差的多光束高功率固体激光驱动器 ,利用概率与统计的方法模拟计算了 9-6排布四程放大系统输出时间宽度为 1 ns和 1 3 ns的平顶脉冲时主放大器输出的基频光的能量离散情况。计算结果表明 ,当激光脉冲工作在介质的线性放大区时 ,输出脉冲的能量离散度较大 ;而当激光脉冲工作在介质的深度饱和区时 ,输出脉冲的能量离散度较小。利用放大器的这一性质 ,可以通过增加注入能量的方法使激光器工作在深度饱和状态 ,从而减小输出脉冲的能量离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器 多程放大 能量离散 时间平顶脉冲 数值模拟 深度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多程激光放大系统逆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彬 吕百达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报道了在考虑光学元件加工精度、缺陷和损伤点以及B积分等因素的情况下 ,用于解决高功率多程放大系统逆问题的改进的数值迭代法 ,给出了相应的程序流程图 ,并以双程放大系统为例 。
关键词 多程激光放大系统 逆问题 数值迭代法 加工精度 B积分 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程激光放大系统光传输程序的改进和校核
18
作者 张彬 吕百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57-662,共6页
报道了高功率激光多程放大系统光束传输程序的改进。在该程序中全面考虑了影响激光传输和放大的诸多重要因素。给出典型的计算实例,并用劳仑兹·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实验和模拟数据对程序进行了系统校核,证实了该改进程序的正确... 报道了高功率激光多程放大系统光束传输程序的改进。在该程序中全面考虑了影响激光传输和放大的诸多重要因素。给出典型的计算实例,并用劳仑兹·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实验和模拟数据对程序进行了系统校核,证实了该改进程序的正确性和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程激光放大系统 光束传输 序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光学的多程激光放大器准直系统模型分析
19
作者 唐玮 高光波 孟繁禹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6-100,共5页
多程放大技术成为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的主要发展方向,对激光光路进行调试和维护,建立光路准直的数学模型和调整方案很有必要,采用矩阵光学方法,建立了多程放大自动准直系统数学模型,得出了远、近场光斑偏移量与调整量的解析表达式,验证... 多程放大技术成为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的主要发展方向,对激光光路进行调试和维护,建立光路准直的数学模型和调整方案很有必要,采用矩阵光学方法,建立了多程放大自动准直系统数学模型,得出了远、近场光斑偏移量与调整量的解析表达式,验证了该自动准直系统光路原理及调整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固体激光 多程放大技术 自动准直系统数学模型 矩阵光学 光斑偏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重复频率激光脉冲放大的时域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丰年 张文平 +3 位作者 果鑫 文鸿 徐勇 唐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2-635,共4页
分析低重复频率激光脉冲放大的时域特征,得出激光脉冲放大的时域理论。采用时域理论研究了不同低重复频率的激光脉冲放大,提出获得最佳转换效率时采用的放大方案;并在已有研究中充分验证时域理论,对部分实验提出改进方案。
关键词 多程脉冲放大 时域理论 增益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