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多种药物性结核病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虹 俞婉珍 杨玉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3期202-203,共2页
耐多种药物性(简称:耐多药)结核病(MDR-TB)日益增多,已成为结核病防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综述可供MDR-TR选用的抗结核药及其特点,MDR-TB化学药物治疗原则和常用治疗方案以及伴有活动性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 IV(+)/AI... 耐多种药物性(简称:耐多药)结核病(MDR-TB)日益增多,已成为结核病防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综述可供MDR-TR选用的抗结核药及其特点,MDR-TB化学药物治疗原则和常用治疗方案以及伴有活动性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 IV(+)/AIDS]的MDR-TB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多种药物性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风清热凉血方配合雾化透皮疗法对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鲍玉英 范槐芳 周玲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070-2071,共2页
目的:观察疏风清热凉血方配合雾化透皮疗法对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予抗组胺药、维生素c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疏风清热凉血方配合雾化透皮疗法对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予抗组胺药、维生素c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自制疏风清热凉血方,再配合中药雾化透皮疗法,5天为1疗程,共2疗程。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总疗效、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率64%、总有效率为9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瘙痒症状、刺痛症状、皮损症状及临床证候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5),且三者的下降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疏风清热凉血方配合雾化透皮疗法对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皮炎有明显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清热凉血方 雾化透皮疗法 抗结核药物药物性皮炎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肺结核患者化疗后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葛燕萍 张少俊 +2 位作者 姚岚 何娅 范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00-804,共5页
目的 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化疗后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入住上海市肺科医院的2767例确诊为耐药肺结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DILI患者387例,占... 目的 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化疗后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入住上海市肺科医院的2767例确诊为耐药肺结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DILI患者387例,占13.99%(387/2767)。分析387例发生DILI患者中各类型耐药结核病的构成比、DILI发生的时间分布、发生DILI后对治疗转归的影响及并发病毒性肝炎对发生DILL的影响。结果 387例患者中,单耐药结核病(MR-TB)、多耐药结核病(PDR-TB)、耐多药结核病(MDR-TB)、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分别占11.63%(45/387)、27.65%(107/387)、35.14%(136/387)、25.58%(99/387)。DILI发生于抗结核药物治疗≤1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者,分别有258例(66.67%)、83例(21.45%)、17例(4.39%)、29例(7.49%)。发生DILI后,68.99%(267/387)的患者未停止抗结核药物治疗,其中MR-TB、PDR-TB、MDR-TB、XDR-TB的患者未停止治疗比率分别为73.33%(33/45)、66.36%(71/107)、69.85%(95/136)、68.69%(68/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P=0.851)。发生DILI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中,治疗成功率为47.03%(182/387),其中MR-TB、PDR-TB、MDR-TB、XDR-TB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3.33%(24/45)、61.68%(66/107)、47.79%(65/136)、27.27%(27/99),4类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8,P〈0.01)。并发及未并发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38.52%(47/122)、50.94%(135/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0.023)。 结论 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生DILI以PDR-TB、MDR-TB和XDR-TB所占的比例较高。绝大部分患者DILI发生在抗结核药物治疗1~2个月内。发生DILI后对耐药肺结核整个治疗转归影响不大。并发病毒性肝炎会降低耐药肺结核的治疗成功率,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多种药物性 药物性肝损伤 疾病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中医证候学聚类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国玲 崔岩飞 +3 位作者 韩颖 胡钦 李凫坚 牟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化疗药物造成肝损伤患者的中医证候学规律,为该病的中医药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证候调查表对261例抗结核化疗药物造成肝损伤患者进行调查,证候分型的判定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结果:对证候学初步量表进行聚... 目的:探讨抗结核化疗药物造成肝损伤患者的中医证候学规律,为该病的中医药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证候调查表对261例抗结核化疗药物造成肝损伤患者进行调查,证候分型的判定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结果:对证候学初步量表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得出抗结核化疗药物造成肝损伤的5个常见证型,恰好反映了临床相应证型的内涵。结论:采用中医证候调查表的形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中医证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疗法 药物性肝损害 中医证候学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中药治疗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志余 林宪和 +1 位作者 李国俊 林隆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0-401,共2页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药物性肝炎 中医药疗法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甲氨蝶呤致药物性肝损伤合并肝硬化1例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曦 陆璐 +1 位作者 顾宏图 孙明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0-1082,共3页
药物性肝损伤(DILI)多以急性肝损伤为主要表现,直接以肝硬化失代偿为首发症状的病例较少见.现报道中药治疗甲氨蝶呤致DILI合并肝硬化失代偿上消化道出血1例如下.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肝硬化 中医疗法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皮炎的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漆军 李恒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93-894,共2页
关键词 药物性皮炎 治疗 药疹 皮质类固醇激素 支持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甜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48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松 张耀亭 殷建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甜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1年1月—2004年12月诊断为抗结核药物性肝炎4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予复方甘草甜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后者进行常规治...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甜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1年1月—2004年12月诊断为抗结核药物性肝炎4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予复方甘草甜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后者进行常规治疗,疗效进行χ2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核药物性肝炎大多发生于强化期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乏力、纳差、黄疸、腹胀、肝区疼痛及肝大,复方甘草甜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甜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1周内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炎表现及恢复肝功能作用,对于结核药物性肝炎有较高疗效,而且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疗法 肝炎 复方甘草甜素 还原型谷胱甘肽 还原型谷胱甘肽 复方甘草甜素 药物性肝炎 疗效分析 抗结核 治疗组 联合 前瞻性研究 统计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联合与单纯西医治疗结核病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对比分析(2000—2019年文献复习)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雪迪 江锋 +2 位作者 代倩兰 王京 王冬梅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目的通过搜集文献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核病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9年7月国内外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公开发表的中西医联合治疗结... 目的通过搜集文献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核病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9年7月国内外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公开发表的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核病的相关文献,纳入原发病为结核病,试验组为中西医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文献中有肝损伤病例报告,肝损伤患者原发疾病、用药方法与剂量等资料的文献。通过阅读摘要和全文剔除不符合要求(非临床试验研究、文献回顾性研究、综述等)的文献、文献信息提供不完整或出现错误,以及质量较低或数据可信度差的文献,最终纳入22篇文献。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的22篇文献中,结核病患者2561例。试验组的肝损伤发生率[12.05%(156/1295)]明显低于对照组[24.33%(308/1266)](χ~2=65.096,P<0.001)。其中试验组的初治方案、复治方案、耐药结核病方案患者肝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0.65%(23/216)、4.35%(3/69)、10.86%(19/175)]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5.12%(54/215)、13.04%(9/69)、26.75%(42/157)](χ~2=15.371,P<0.001;χ~2=3.286,P=0.070;χ~2=13.940,P<0.001)。结论与单纯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相比,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抗结核药物治疗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中草药 药物疗法 联合 药物性肝损伤 综述文献(主题) 数据说明 统计 对比研究 中西医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物性干预对化疗期病人睡眠质量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宇 姜桐桐 +2 位作者 史铁英 余一彤 吴晗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965-397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非药物性干预对化疗期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非药物性干预方法... [目的]系统评价非药物性干预对化疗期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非药物性干预方法对化疗期病人睡眠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1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提取数据,采用R 3.5.0软件GeMET程序包、ADDIS 1.16.5及Stata 13.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2601例病人。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除运动疗法外,正念疗法、放松训练、音乐疗法、书写表达、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对化疗期病人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与常规护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观评估排序概率图下面积排序结果显示:6种非药物性干预方法中,书写表达有效提升化疗期病人睡眠质量的可能性最大,放松训练次之,运动疗法最小。[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书写表达可能是改善化疗期病人睡眠质量的最优非药物性干预方法,但其适用性还应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干预 化疗 睡眠质量 书写表达 放松训练 运动疗法 正念疗法 音乐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赖晓宇 黄培生 刘桂芬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 方法 将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来我站就诊的肺结核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HBsAg阴性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以HBsAg阳性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抗结核...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 方法 将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来我站就诊的肺结核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HBsAg阴性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以HBsAg阳性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损伤情况及肝功能损伤程度。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经抗结核治疗后肝损伤率为30.56%(33/108),显著高于对照组肝损伤率12.20%(1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4,P〈0.05);观察组随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程度的加重(单阳、小三阳、大三阳)肝损伤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5.52%(9/58)、35.48% (11/31)、68.42% (13/19),小三阳患者肝损伤率与单阳比较,χ^2=4.623,P〈0.05;大三阳患者肝损伤率与单阳比较,χ^2=1.963,P〈0.05;大三阳患者肝损伤率与小三阳比较,χ^2=5.12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抗结核治疗后血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L)指标分别为(394.25±48.39)U/L、(91.83±19.02)μmol/L,显著大于对照组的(247.61±52.48)U/L、(48.15±12.91)μmol/L(t=19.946、18.828,P值均〈0.01)。观察组肝损伤恢复时间为(28.09±15.32)d,显著大于对照组的(11.26±7.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04,P〈0.01)。 结论 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程度显著高于HBsAg阴性患者,且随着HBV感染程度的加深,肝损伤也随之加重,提示HBsAg 阳性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疗法 抗结核药 药物性肝损伤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皮炎辨证施护体会
12
作者 桂林 刘天骥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5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药物性皮炎 皮炎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联合应用对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晖 孙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19-1524,共6页
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和临床中药物联用情况的增多,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ILI)和药物安全性事件频发,这给中药新药研发和中医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目前,在系统归纳总结药物联用对HILI的影响,梳理其临床特征、发生过程和互... 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和临床中药物联用情况的增多,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ILI)和药物安全性事件频发,这给中药新药研发和中医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目前,在系统归纳总结药物联用对HILI的影响,梳理其临床特征、发生过程和互作机制,尤其是研究中西药联用后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毒理学过程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不足。亟需进一步构建系统整合的研究体系,特别是在靶标分子、细胞间交流、组织间串扰和体内毒性评价等方面,开展更加精准、特异和早期的研究。通过临床与基础并行的病证基础研究,提出符合中医药理论和应用规律的HILI防控策略,将为提升病证场景下的中西药物联用水平提供基础支撑和可信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疗法 联合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苏伟 阮云洲 +4 位作者 赵津 成君 张灿有 王黎霞 李仁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570-575,共6页
目的 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标准化治疗方案治疗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评价其对治疗的影响。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调查表》(内容包... 目的 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标准化治疗方案治疗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评价其对治疗的影响。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登记分类等基本情况,以及开始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的种类、发生的时间、可能影响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等);由统一培训的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在开展耐多药肺结核规范化治疗的河南省濮阳市、黑龙江省大庆市、浙江省衢州市和天津市4个地区,对2010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期间留取痰标本并确诊纳入治疗的9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病案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91例应用耐多药肺结核规范化治疗方案的患者,89.0%(81/91)发生过不良反应,出现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和关节痛或肌肉痛发生率最高,分别占35.4%(52/147)、17.7%(26/147)和13.6%(20/147)。55.1%(81/147)的不良反应维持原治疗方案,32.7%(48/147)的不良反应需要更换或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有7.5%(11/147)的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因不良反应停用或更换药物比例最高的是对氨基水杨酸(PAS),占37.5%(18/48),停用或更换药物比例最少的是卡那霉素注射剂(Km),仅占6.3%(3/48)。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不良反应,但绝大多数不良反应不需处理;应重视对不良反应发生的监测和处理,不要轻易停药甚至停止治疗,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疗法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宾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多中心随机开放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顾瑾 唐神结 +11 位作者 谭守勇 吴琦 张侠 刘存旭 高绪胜 袁宝东 韩利军 高爱平 吴妹英 黄利华 马骏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3-31,共9页
目的评价在无肝损伤易感因素人群中应用水飞蓟宾保肝治疗对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患者。2012年11月至... 目的评价在无肝损伤易感因素人群中应用水飞蓟宾保肝治疗对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患者。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从12个研究中心随机纳入568例初治、无肝损伤易感因素的肺结核患者,其中观察组277例,对照组291例。两组均采用2H—R-E-Z(S)/4H—R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加用水飞蓟宾胶囊(70nag/次,3次/d)口服,疗程8周,观察8周内两组的肝功能指标变化及肝损伤发生情况、抗结核治疗方案的中断情况、抗结核治疗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组间资料比较采用CMH(Cochran-Mantel-Haensel)检验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治疗2、4、8周末,观察组的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97%(11/277)、1.44%(3/277)、2.17%(6/277);对照组的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4.12%(12/291)、4.12%(12/291)、2.41%(7/291),两组患者在各治疗时段的肝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c值分别为4.801、8.386、5.024,P值均〉O.05)。8周内总体DILI发生数观察组为20例(7.22%),对照组为27例(9.28%);34.30%(95/277)的观察组患者,27.49%(80/291)的对照组患者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或症状;3.25%(9/277)的观察组患者及6.19%(18/291)的对照组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及症状,并中断抗结核治疗,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49,P〉O.05)。治疗4周厌食发生率观察组为2.26%(6/266),对照组为8.46%(23/2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38,P〈O.05);治疗4周恶心发生率观察组为1.14%(3/264),对照组为5.90%(16/2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妒=8.874,P〈0.05)。治疗8周厌食发生率观察组为0.78%(2/258),对照组为3.82%(10/2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4,P〈0.05);治疗8周恶心发生率观察组为0.39%(1/255),对照组为4.99%(13/2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89,P〈0.05)。在治疗8周末,观察组痰结核涂片阴性率为98.30%(231/235),高于对照组的92.98%(225/242)(X2=2.83,P〈O.05)。结论在无肝损伤易感因素人群中进行预防性保肝治疗的意义不大,但可能会降低抗结核药物的停药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抗结核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疗法 水飞蓟宾 药物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例抗结核药物所致重度肝损伤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戈启萍 杜亚东 +2 位作者 聂文娟 蔡宝云 初乃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04-506,共3页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5例因抗结核药物所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患者的治疗方案、治疗药物、发生时间、严重程度、临床表现及转归等情况。55例患者...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5例因抗结核药物所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患者的治疗方案、治疗药物、发生时间、严重程度、临床表现及转归等情况。55例患者中,男28例(50.2%),女27例(49.1%),平均年龄(41.4±17.9)岁。导致DILI的药物中,明确丙硫异烟胺所致14例,吡嗪酰胺所致9例,利福平所致4例,对氨基水杨酸1例,利福喷丁2例,利福布丁1例,吡嗪酰胺+利福平联合23例,对氨基水杨酸十吡嗪酰胺1例。调查对象中,重度DILI发生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累计2周内24例(43.6%),4周内36例(65.5%),8周内48例(87.3%);45例(81.8%)有恶心、食欲下降或腹胀不适。除1例死亡外,其余患者经停药保肝等治疗后,肝功能均逐步恢复正常。调查结果提示,对于抗结核治疗方案中含有能够导致肝损伤药物的结核病患者,应警惕其发生重度DILI,定期监测,尽早发现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疗法 药物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多药空洞肺结核药物凝胶局部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志 梁建琴 +2 位作者 王金河 冯士生 王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结核空洞局部灌注含药凝胶治疗耐多药空洞肺结核(multiple-drugresistance tuberculosis,MDR-T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痰抗酸杆菌涂片和培养、药敏实验,影像学诊断确诊的204例耐多药空洞肺结核患者纳入观察范围,其中10...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结核空洞局部灌注含药凝胶治疗耐多药空洞肺结核(multiple-drugresistance tuberculosis,MDR-T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痰抗酸杆菌涂片和培养、药敏实验,影像学诊断确诊的204例耐多药空洞肺结核患者纳入观察范围,其中108例经含药凝胶结核空洞局部介入治疗患者归入凝胶组,其余96例未用含药凝胶结核空洞局部介入治疗的患者归入一般治疗的对照组。凝胶组应用纤支镜局部结核空洞灌注含药凝胶(每20ml凝胶内含帕司烟肼600mg、链霉素1000mg、吡嗪酰胺500 mg、左旋氧氟沙星400 mg)治疗和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后6、12和18个月的痰菌阴转率、结核病灶治疗有效率、结核空洞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凝胶组治疗后6、12和18个月痰菌阴转率为51.9%、79.6%和88.9%,显著高于对照组;凝胶组结核病灶治疗有效率为52.8%、81.5%和90.7%,结核空洞治疗有效率为50.9%、79.6%和89.8%,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纤支镜含药凝胶结核空洞局部介入治疗可以提高耐多药空洞肺结核,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凝胶 多种药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与GeneXpert MTB/RIF在耐药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董伟杰 秦世炳 +5 位作者 兰汀隆 范俊 唐恺 李元 严广璇 王恒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分析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表型药敏试验”)与GeneXpert MTB/RIF在耐药脊柱结核诊断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514例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患者资料,通过穿刺或外科手术获得病灶中... 目的分析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表型药敏试验”)与GeneXpert MTB/RIF在耐药脊柱结核诊断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514例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患者资料,通过穿刺或外科手术获得病灶中的脓液、肉芽组织及干酪样坏死组织,并以无淀粉改良罗氏培养和浓度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表型药敏试验,同时进行GeneXpert MTB/RIF检测。结果 514例患者中,男260例(50.6%),女254例(49.4%);年龄1~86 岁,平均(46.2±18.7)岁;腰椎结核200例(38.9%),胸椎结核186例(36.2%),腰骶椎结核60例(11.7%),胸腰段结核46例(8.9%),颈椎结核14例(2.7%),颈胸段结核8例(1.6%)。109例培养阳性并获得表型药敏试验结果,阳性率为21.2%;检出耐药患者25例(4.9%,25/514),其中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患者9例,占阳性患者的8.3%。GeneXpert MTB/RIF阳性383 例(74.5%),其中发现rpoB突变47 例(9.1%,47/514),包括表型药敏试验检出的9例MDR-TB和XDR-TB患者。结论脊柱结核病灶中耐药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表型药敏试验检出率偏低,不能及早发现耐药结核病患者,通过GeneXpert MTB/RIF方法可尽早发现更多耐药结核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结核 多种药物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与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侯永革 王菁 +3 位作者 刘燚隆 王冬欣 柳晓锋 杨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294-299,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狭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分为血管内治疗组72例和药物治疗组73例,分别行血管内治疗手术(使用Gateway球囊、Wingspan支架、Apo...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狭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分为血管内治疗组72例和药物治疗组73例,分别行血管内治疗手术(使用Gateway球囊、Wingspan支架、Apollo支架)或药物治疗(阿司匹林100 mg /d、氯吡格雷75 mg/d、阿托伐他汀2040 mg/d),随访观察1、3、6、9、12个月的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再狭窄率(以狭窄率〉50%为标准),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1)血管内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成功置入支架70枚,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8.6%(70/71);血管内治疗组共发生并发症7例(9.9%),其中合并出血2例,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眩晕、头痛、兴奋各1例;1例脑出血病情恶化死亡,其他患者经积极内科治疗均痊愈出院,未遗留严重后遗症。(2)血管内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卒中复发率为8.4%(6例,均为TIA),药物治疗组为26.0%[19例,其中16例(占84.2%)为小卒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2,P〈0.01);治疗后12个月两组再狭窄发生率或狭窄加重发生率分别为5.6%(4例)和6.8%(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1,P〉0.05)。结论血管内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与药物治疗比较,疗效更显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优于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疾病 血管内操作 支架 多种药物疗法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Xpert MTB/RIF检测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耐药情况 被引量:13
20
作者 方木通 苏优峰 +5 位作者 毛智 张宏义 曾剑锋 曾坚 曹炜鹏 王仲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159-1163,共5页
目的分析经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诊断的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表型药敏试验")耐药情况及耐药类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搜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 目的分析经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诊断的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表型药敏试验")耐药情况及耐药类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搜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经Xpert确诊的346例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初、复治患者分别为142例和204例),分析其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10种抗结核药品(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布汀、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阿米卡星、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的表型药敏试验耐药情况及耐药类型。结果 346株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对10种抗结核药品的表型药敏耐药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利福平(95.95%,332/346)、异烟肼(84.68%,293/346)、链霉素(58.38%,202/346)、利福布汀(57.23%,198/346)、乙胺丁醇(50.29%,174/346)、左氧氟沙星(34.39%,119/346)、对氨基水杨酸(11.85%,41/346)、阿米卡星(10.69%,37/346)、丙硫异烟胺(5.78%,20/346)、卷曲霉素(5.20%,18/346)。其中,复治患者分离株对异烟肼、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8.24%(180/204)、40.69%(83/204)、55.39%(113/204)、13.73%(28/204)]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分离株[分别为79.58%(113/142)、25.35%(36/142)、42.96%(61/142)、6.34%(9/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38,P=0.028;χ^(2)=8.725,P<0.01;χ^(2)=6.372,P=0.012;χ^(2)=4.784,P=0.029)。耐药类型分析显示,菌株的耐多药率为84.68%(293/346),含左氧氟沙星耐药和二线注射剂耐药的准广泛耐药率分别为26.30%(91/346)和5.20%(18/346),广泛耐药率为6.65%(23/346);其中,复治患者分离株的耐多药率[88.24%(180/204)]、准广泛耐药率[37.75%(77/204)]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分离株[分别为79.58%(113/142)和22.54%(32/142)],而复治利福平单耐药率[11.76%(24/204)]明显低于初治患者分离株[20.42%(29/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47,P=0.042;χ^(2)=8.976,P<0.01;χ^(2)=4.838,P=0.028)。结论经Xpert诊断的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也较高,尤其是复治患者,应尽早对Xpert诊断的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异烟肼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快速耐药检测,以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利福平 结核 多种药物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耐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