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多种群多规模格局特点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慧卿 李慧勇 +2 位作者 张景波 赵秀莲 江泽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共5页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灌区绿洲以及井灌区绿洲外围天然沙冬青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VerHoef修正的多规模排序法和Dale提出的格局强度及多种群格局一致性指标等分析方法,分析两个群落内的多种群多规模格局、多规模格局内植物种的贡献率...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灌区绿洲以及井灌区绿洲外围天然沙冬青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VerHoef修正的多规模排序法和Dale提出的格局强度及多种群格局一致性指标等分析方法,分析两个群落内的多种群多规模格局、多规模格局内植物种的贡献率及其组合、格局强度以及格局一致性,探讨两种灌溉模式绿洲外围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特点、不同格局规模上植物种间关系,为该区人工防治荒漠化及植被恢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黄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格局规模较小,而井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格局规模相对较大;两个群落都以多种群灌木格局为主;黄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整体格局强度相对较大,但格局一致性却相对较低。而井灌区则正好相反,整体格局强度相对较小,但格局一致性却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群落 多种群多规模格局 贡献率 种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O方法的2个油蒿群落格局对比研究
2
作者 李慧勇 李慧卿 +3 位作者 李清河 张景波 张国庆 江泽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应用多尺度排序法(multiscale ordination,简称为MSO),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河水与井水2种灌溉模式绿洲外围的半固定油蒿群落进行多种群格局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灌区,油蒿不仅是群落的优势种(重要值为45.26%),而且对植被格局的贡... 应用多尺度排序法(multiscale ordination,简称为MSO),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河水与井水2种灌溉模式绿洲外围的半固定油蒿群落进行多种群格局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灌区,油蒿不仅是群落的优势种(重要值为45.26%),而且对植被格局的贡献率也最高;83.84%的植被形成了油蒿单种群格局,且油蒿贡献率高达0.889 6。在井灌区,植物种对格局的贡献率与其在群落中的重要值明显不一致:油蒿是群落的优势种(重要值为47.41%),但在植被格局中的贡献率明显下降,只有15.54%的植被形成了以油蒿为主的格局;沙冬青、白刺却相反,它们在植被格局中的贡献率远远高于其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对比2区段的其它格局特点还发现:井灌区油蒿群落植被的斑块化现象更严重一些,并且油蒿斑块内的格局强度低于黄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蒿 多尺度排序法 多种群格局 贡献率 重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