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问题
1
作者 宋全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7,共5页
依据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现状及其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马克思恩格斯确信,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所有制,即公有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稳定发展和人... 依据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现状及其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马克思恩格斯确信,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所有制,即公有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稳定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 社会生产力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马克思恩格斯 国家资本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资本主义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非公有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和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份之比较
2
作者 汤德森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119-119,共1页
现阶段和过渡时期在存在多种经济成份这一点上,有某些相似之处,即这两个时期都有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经济形式。因此,有人认为,改革实际上回到了过渡时期。这对不对呢?下面我们不... 现阶段和过渡时期在存在多种经济成份这一点上,有某些相似之处,即这两个时期都有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经济形式。因此,有人认为,改革实际上回到了过渡时期。这对不对呢?下面我们不妨作点对比分析。 1.两个时期的公有制经济所占地位不同,社会性质也不同。从经济构成来看,建国初期的1952年,全民所有制经济占41.5%,集体所有制经济占3.3%,公私合营经济占30.6%,个体经济占20.6%。这时,虽然公有制经济在不断壮大,国营经济是领导成份,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但由于它在国民经济中尚未占据优势,而其它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还占相当大比重,所以,由这种经济构成所决定的社会性质只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决定了当时只是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现阶段与过渡时期相比,经济构成发生了根本变化。1985年,全民所有制占70.4%,集体所有制占27.7%,个体经济占0.4%,其它类型占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时期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经济构成 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我国现阶段 领导成份 全民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的多种经济成份
3
作者 刘建兴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5期25-31,共7页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期里,我们的共和国经历了不少坎坷,取得了巨大成就。长期的实践证明,为使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改革旧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现在,我们的改革已经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期里,我们的共和国经历了不少坎坷,取得了巨大成就。长期的实践证明,为使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改革旧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现在,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到一个关键的时刻,进一步调整和改革所有制,是深化经济改革的主要方面。因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不仅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产权关系的基本内容和社会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为主体 公有制形式 商品经济 所有制内涵 所有制结构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生产关系 国有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种所有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闭合回路”
4
作者 丁任重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5期58-62,共5页
十二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企业活力有所增强,分配中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被打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开始形成,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也取得了... 十二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企业活力有所增强,分配中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被打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开始形成,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也取得了一些经验等等。但同时,改革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分配不公、通货膨胀、市场疲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通货膨胀 分配不公 闭合回路 公有制为主体 平均主义 结构失调 国民经济 改革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初探
5
作者 徐晓先 《经济科学》 1988年第3期61-63,共3页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问题,为我们理论工作者又提出了一项新的研讨课题。什么是私营经济?《报告》中指出,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所谓私...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问题,为我们理论工作者又提出了一项新的研讨课题。什么是私营经济?《报告》中指出,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所谓私营经济(或称私人经济和私人企业)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过渡时期 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经济 非社会主义 生产资料 个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不抵债”、“市场”与“市场经济”辨析
6
作者 刘云 《财会通讯(上)》 1995年第2期12-12,共1页
关于对“资不抵债”的理解。债,即企业所欠债务,含长期负债、流动负债等所有债务。“资”,即企业占有的全部资产,若理解为原值情况下的资产,非经评估后的重置现值,负债大于资产,或所有者权益呈负数时为“资不抵债”则是缺乏动态观点的。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不抵债 所有者权益 长期负债 资产评估机构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展模式 资源配置 社会价值 流动负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经济合同的解除
7
作者 李晓玲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60-61,共2页
《经济合同法》是我们运用法律组织和管理经济,促进和推动横向经济联合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工具。但是,随着我国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体制的发展,一些新的经济实体的出现,各种经济关系错综复杂的交叉,对于具体理解和实施合同法... 《经济合同法》是我们运用法律组织和管理经济,促进和推动横向经济联合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工具。但是,随着我国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体制的发展,一些新的经济实体的出现,各种经济关系错综复杂的交叉,对于具体理解和实施合同法的问题又有了不同的认识。所以,对于合同法的准确含义的认定和条文的注释,就成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合同法本身的修改也有重大意义。那么,何为经济合同的解除?解除的依据是什么?其效力怎样?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合同法 合同解除 解除条件 当事人 合同履行 重要组成部分 合同关系 重大意义 组织和管理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经济联合与所有制改革
8
作者 黄求燕 《思想战线》 1987年第6期15-17,共3页
横向经济联合是近几年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新事物。一种新事物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问题,影响到许多方面的变化。本文试就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有多种经济成份参加的联合体的出现对所有制格局的影响谈点一管之见... 横向经济联合是近几年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新事物。一种新事物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问题,影响到许多方面的变化。本文试就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有多种经济成份参加的联合体的出现对所有制格局的影响谈点一管之见。所谓横向经济联合,是对于我们过去以纵向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联合而言,指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生产、流通、技术、资金、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有承担经济行为能力的主体,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原则,用契约或合同方式确定的合作关系。在横向经济联合中企业集团是它的最高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团 所有制改革 经济联合体 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所有制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公有制 全民所有制企业 企业短期行为 行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特区“姓”什么——参观深圳经济特区之一得
9
作者 曹广录 《社会主义研究》 1984年第4期2-4,共3页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我们在经济特区内,允许中外合资、客商独资办企业,允许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那么,经济特区到底其姓“社”还是姓“资”呢?这个问题在我的思想中有一个认识过程。 (一) 有了经济特区“姓”什么的问号以后,我翻阅了列...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我们在经济特区内,允许中外合资、客商独资办企业,允许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那么,经济特区到底其姓“社”还是姓“资”呢?这个问题在我的思想中有一个认识过程。 (一) 有了经济特区“姓”什么的问号以后,我翻阅了列宁有关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些论述,但由于没有吃透精神,总是凭主观推断想问题:一个独资(或与我们合资)经营的资本家,他的眼睛一定是盯住了我们特区所提供的廉价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经济特区 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资本家 共产党 剩余价值 中外合资 引进外资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独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小集体企业贷款要经济担保好——与郭光宗、李建华同志商讨
10
作者 李纯玉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12期41-41,共1页
读了《河南金融研究》今年第五期上发表的《对小集体企业贷款要担保的一些看法》和第九期上发表的《城镇小集体企业贷款需要经济担保》的两篇文章后,引起了我的深思,对此也来谈些看法。当前,在国民经济调整中,虽说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读了《河南金融研究》今年第五期上发表的《对小集体企业贷款要担保的一些看法》和第九期上发表的《城镇小集体企业贷款需要经济担保》的两篇文章后,引起了我的深思,对此也来谈些看法。当前,在国民经济调整中,虽说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但是,必须牢固地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这个方针阐明了小集体企业所能起到的一部分作用。银行在对小集体企业贷款,支持其发展生产或流通的同时,也要要求它实现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贷款 经济担保 小集体 金融研究 集体企业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国民经济调整 市场调节 计划经济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合作经济及其特点
11
作者 肖元安 《求实》 1988年第10期27-29,共3页
在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经济必须以合作经济为主体。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要求它的经济基础必须是公有制,而合作经济则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农村经济... 在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经济必须以合作经济为主体。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要求它的经济基础必须是公有制,而合作经济则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农村经济体制只能以合作经济为主体。我国“十亿多人口,八亿在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农村合作经济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公有制经济 社会性质 生产力水平 经济基础 农村经济体制 主体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多种分配形式
12
作者 蒋问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50-54,68,共6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的指导下,对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九年多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出现了一个与我国比较落后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所有制形式为补充的多种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的指导下,对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九年多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出现了一个与我国比较落后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所有制形式为补充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与此相适应,在分配领域也出现了一个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分配格局。不仅如此,就是按劳分配本身的内容和实现形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想就分配领域中发生的这些新变化,谈谈看法。 第一,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已开始由传统的直接的按劳分配变为“按有效劳动分配”。按劳分配思想最早是由19世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提出来的。他把整个国家看成是一个人实业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按劳分配 多种分配 劳动收入 按有效劳动分配 分配领域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实现形式 空想社会主义者 所有制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济本质上是计划经济——谈《决议》的一个提法
13
作者 蔡行秀 《社会科学辑刊》 1982年第3期81-82,共2页
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而没有提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个概念。对此应如何理解,这里谈谈个人的认识。《决议》首先强调“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是非... 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而没有提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个概念。对此应如何理解,这里谈谈个人的认识。《决议》首先强调“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是非常正确和适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毋容置疑的。但就是对这样一个问题,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些错误观点:有的同志看到我国生产力落后、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因而怀疑实行计划经济的必然性;有的同志只看过去计划工作中的缺点、失误,因而怀疑计划经济的优越性;有的同志甚而把资本主义国家标榜的“经济计划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本质 生产资料公有制 历史问题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资本主义国家 决议 六中全会 错误观念 生产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党风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4
作者 朱达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42-43,共2页
加强党风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朱达丰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发挥优良党风、清廉政治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消除和避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消极阻碍作用... 加强党风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朱达丰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发挥优良党风、清廉政治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消除和避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消极阻碍作用。端正党风、反腐倡廉对经济发展的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风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端正党风 惩治腐败 经济建设 党员干部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腐败现象 改革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我省经济特区学术讨论会上经济学界就经济特区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15
作者 李蒲弥 《学术研究》 1982年第4期86-86,共1页
广东省经济特区学术讨论会于六月六日在深圳市召开,会期八天。来自京、沪、闽、粤的经济学家就经济特区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问题。有人认为特区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有人认为是社会... 广东省经济特区学术讨论会于六月六日在深圳市召开,会期八天。来自京、沪、闽、粤的经济学家就经济特区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问题。有人认为特区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有人认为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人认为是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也有人认为特区的性质就是国家资本主义。 (二)关于经济特区的计划经济与市场关系问题。有人认为特区经济应是在计划指导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学术讨论会 理论问题 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条件下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性质 特区经济 计划经济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励 扶持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16
《理论月刊》 CSSCI 1995年第10期1-1,共1页
鼓励扶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本刊评论员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商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经济成份竞相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城市区街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鼓励扶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本刊评论员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商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经济成份竞相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城市区街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民办科技企业、股份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发展 乡镇企业 经营形式 公有制为主体 所有制结构 解放生产力 突破性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 个体私营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认识问题
17
作者 高狄 《人民论坛》 1996年第12期16-19,共4页
一、关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 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与公有制是不相容的,要实行市场经济,必须私有化。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市场是与商品共生的,市场的存在是由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存在。恩格斯说:“投入社会交换即拿去出卖的多余... 一、关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 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与公有制是不相容的,要实行市场经济,必须私有化。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市场是与商品共生的,市场的存在是由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存在。恩格斯说:“投入社会交换即拿去出卖的多余产品就成了商品”,“以交换为目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有企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认识问题 公有制为主体 资本主义 承包经营责任制 所有权 公有制经济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未来市场经济大趋势
18
《财会通讯(上)》 1995年第4期37-37,共1页
趋势一:国有企业向股份制过渡,非国有企业种种不规范的企业组织形式亦将向股份制转变。 趋势二:除了政府对铁路、邮电。
关键词 未来市场 城市公用事业 企业组织形式 非国有企业 股份制 市场经济 社会生活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所有制结构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好职工自营经济 促进全场经济发展
19
作者 徐银德 《安徽农学通报》 1996年第3期44-44,共1页
抓好职工自营经济 促进全场经济发展徐银德(安徽省阜蒙农场工会,阜南236300)我场职工自营经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较好的势头。九五年职工自营经济纯收入达到78.5万元,完成规划目标的12... 抓好职工自营经济 促进全场经济发展徐银德(安徽省阜蒙农场工会,阜南236300)我场职工自营经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较好的势头。九五年职工自营经济纯收入达到78.5万元,完成规划目标的120.8%,其中种植业22.5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自营经济 经济 新突破 国有经济 发展思路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市场经济体制 优惠政策 所有制结构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劳分配新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福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30-35,共6页
按劳分配新探罗福群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对按劳分配的问题争论不休,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尚不完善,另一方面则是人们的认识水平受到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局限。随着我国经... 按劳分配新探罗福群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对按劳分配的问题争论不休,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尚不完善,另一方面则是人们的认识水平受到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局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股份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劳动者 马克思恩格斯 按劳分配理论 社会主义 分配主体 我国现阶段 按劳分配原则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