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模式肾脏替代治疗改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伴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龄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谢先辉 万嘉豫 +5 位作者 田茂露 佟小雅 冉燕 胡英 左丽 查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探讨杂合式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高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由重症肺炎、心脏疾病及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龄患者38例,分为杂合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目的探讨杂合式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高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由重症肺炎、心脏疾病及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龄患者38例,分为杂合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CVVHDF-PE)组(n=20)及对照组(同时期患者或家属不愿接受血液净化治疗者,n=18),比较2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血清肌酐(Scr)、白细胞介素10(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气分析指标,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CD4^+/CD8^+T细胞比率及患者存活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VVHDF-PE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Scr、IL-10、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p H值升高、p CO2升高、HCO3-升高;CVVHDF-PE组治疗后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较前显著升高,CD8^+T细胞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的上述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CVVHDF-PE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重症肺炎、心脏疾病及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尽早应用杂合式肾脏替代治疗能有效清除体内多种毒素及炎症介质,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改善免疫抑制状态及临床症状,提高对高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模式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师联动模式在慢性肾脏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卿伟 陈飞 +2 位作者 唐利群 邹兆华 赵媛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141-3144,共4页
[目的]探索六师联动模式在慢性肾脏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肾内科就诊的慢性肾脏病病人12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和电... [目的]探索六师联动模式在慢性肾脏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肾内科就诊的慢性肾脏病病人12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的基础上实施六师联动模式进行延续护理。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分别进行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肾功能指标的测量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6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为(45.20±4.20)分,对照组为(38.65±9.1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总分为(76.37±7.91)分,对照组为(63.82±5.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后6个月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分别为(11.49±2.20)mmol/L、(416.42±30.14)μmol/L、(3.96±0.25)g/L,对照组分别为(15.09±2.57)mmol/L、(466.80±28.19)μmol/L、(4.40±0.35)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师联动模式在慢性肾脏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师联动模式 慢性肾脏 延续护理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尿素氮 肌酐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尹良红 管保章 +3 位作者 刘璠娜 胡波 李佛兰 伍冠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02-4003,共2页
血液透析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基础和理化研究,于1950年开始在临床应用,、早期的治疗方式是间断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仅仅为了维持患者的生命,80年代碳酸氢盐透析迅速地代替了醋酸盐透析,此后血液透析就围绕... 血液透析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基础和理化研究,于1950年开始在临床应用,、早期的治疗方式是间断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仅仅为了维持患者的生命,80年代碳酸氢盐透析迅速地代替了醋酸盐透析,此后血液透析就围绕改善透析质量、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开展研究工作,并逐渐带动了其他血液净化疗法的发展: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浆交换、血液灌流、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免疫吸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血液透析 透析模式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碳酸氢盐透析 血液净化疗法 血液透析滤过 醋酸盐透析 长期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案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用贝达喹啉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9
4
作者 方雪娥 陈丹萍 +4 位作者 汤玲玲 范琳 陈薇 季海明 毛燕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41-644,共4页
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入组的50例服用贝达喹啉实施全程个案管理模式的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对患者服药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中文修订版)》评价]及... 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入组的50例服用贝达喹啉实施全程个案管理模式的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对患者服药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中文修订版)》评价]及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评价]进行评估。患者在干预前依从性得分为(5.25±0.15)分,干预后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提高至(7.29±0.12)分、(7.68±0.07)分、(7.76±0.06)分和(7.96±0.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925,P<0.001);患者在干预前自我效能得分为(24.32±8.36)分,干预后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提高至(25.20±7.94)分、(27.28±9.58)分、(36.48±5.81)分和(36.76±5.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532,P<0.001)。研究认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用贝达喹啉实施个案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升患者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多种药物性 病例管理 护理实践模式 药物治疗依从性 贝达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防治模式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美兰 杜义祥 +4 位作者 王坚杰 吴刚 陈梓 陈聪 王卫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918-924,共7页
目的分析2006--2014年武汉市实施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防治模式的效果,为全球基金项目结束后制定我国MDR-TB防控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2006年10月武汉市启动全球基金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为MDR-TB疑似患者筛... 目的分析2006--2014年武汉市实施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防治模式的效果,为全球基金项目结束后制定我国MDR-TB防控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2006年10月武汉市启动全球基金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为MDR-TB疑似患者筛查、诊断;MDR-TB患者治疗、随访复查和全程管理。本研究收集2006年10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登记的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肺结核项目基础资料、报表数据、病案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对登记管理的552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痰培养,经菌种鉴定,结核分枝杆菌感染4870例;经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检出MDR-TB患者593例。经专家组讨论,对359例MDR-TB患者以标准化与个体化方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分析MDR-TB患者治疗转归、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对初治涂阳和复治涂阳患者MDR-TB检出率的差异进行y。检验,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武汉市MDR-TB患者防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MDR-TB检出率为12.2%(593/4870),其中初治涂阳和复治涂阳患者MDR-TB检出率分别为6.9%(188/2715)和18.8%(405/2155),复治涂阳患者MDR-TB检出率高于初治涂阳患者(X^2=158.26,P%0.05)。359例(60.5%)MDR-TB患者接受治疗,治愈率为73.3%(263/359),初治涂阳和复治涂阳患者治愈率分别为76.6%(95/124)和71.5%(168/235),复治涂阳患者中的复治失败者的治愈率最低(57.9%,22/38)。359例MDR-TB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7%(315/359),耳鸣或听力下降、胃肠道反应和关节肿痛发生率分别为50.8%(160/315)、46.O%(145/315)和43.2%(136/315);环丝氨酸导致抑郁症状发生率为5.3%(6/113);因重度不良反应中断治疗率为3.6%(13/359)。结论武汉市实施的MDR-TB综合防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患者治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于制定我国MDR-TB防控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多种药物性 医师诊疗模式 治疗结果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江华教授团队获2014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3,共1页
终末期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患者主要依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三种肾脏替代治疗生存。各种肾脏替代治疗均存在技术局限和瓶颈,目前患者长期生存率尚不理想。由陈江华教授主持完成的“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 终末期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患者主要依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三种肾脏替代治疗生存。各种肾脏替代治疗均存在技术局限和瓶颈,目前患者长期生存率尚不理想。由陈江华教授主持完成的“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在肾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三大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包括建立了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预警和无创性诊断技术,个体化免疫抑制治疗技术,临床免疫耐受诱导技术;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系列技术,无菌无热源透析用水技术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技术,交叉感染防控技术并开发了相关产品;腹膜透析分级网络管理技术等。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项目组创建了以肾移植为核心的肾脏替代一体化治疗体系,实现了从单一技术为治疗手段的医疗模式转变为以患者利益和疗效最大化为目的的个体化医疗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肾脏替代治疗 医疗模式转变 终末期肾病 长期生存率 患者利益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