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神经网络与证据理论融合的变压器故障综合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99
1
作者 廖瑞金 廖玉祥 +1 位作者 杨丽君 王有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9-124,共6页
电力变压器发生故障的部位多,故障原因、现象复杂,在故障诊断中,可以通过变压器不同方面的特征信号从不同侧面来反映变压器的故障。因而需要对变压器的多种特征信号进行综合处理和协同分析。该文结合色谱数据和电气试验数据,利用数据融... 电力变压器发生故障的部位多,故障原因、现象复杂,在故障诊断中,可以通过变压器不同方面的特征信号从不同侧面来反映变压器的故障。因而需要对变压器的多种特征信号进行综合处理和协同分析。该文结合色谱数据和电气试验数据,利用数据融合原理,将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进行有机结合,使两者优势互补,提出了多神经网络与证据理论融合的变压器故障综合诊断方法。诊断结果表明,运用提出的融合诊断算法,能充分利用色谱数据和电气试验数据的冗余、互补信息,使基于多种特征信号综合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比基于单一故障特征的诊断得到有效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多神经网络 D-S证据理论 综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神经网络模型的软测量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常玉清 王小刚 王福利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9-522,共4页
针对具有复杂非线性的生化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神经网络模型的软测量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对原样本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低维样本数据,并利用一种改进的分类指标对低维样本数据实现生化过程样本数据的分类,然后利用神经网络分别... 针对具有复杂非线性的生化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神经网络模型的软测量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对原样本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低维样本数据,并利用一种改进的分类指标对低维样本数据实现生化过程样本数据的分类,然后利用神经网络分别拟和各类数据的特性,建立软测量模型·最后,将这一方法应用于谷氨酸发酵过程,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测量 多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数据降维 生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神经网络的三电平逆变器器件开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66
3
作者 陈丹江 叶银忠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0-126,共7页
研究了三电平逆变器功率器件故障的诊断问题,以实现单个器件开路和多个器件同时开路的多故障模式的诊断。采用三电平逆变器的上、中、下桥臂电压作为测量信号,以分离不同的故障模式。利用频谱分析提取桥臂电压的谐波幅值和相位作为故障... 研究了三电平逆变器功率器件故障的诊断问题,以实现单个器件开路和多个器件同时开路的多故障模式的诊断。采用三电平逆变器的上、中、下桥臂电压作为测量信号,以分离不同的故障模式。利用频谱分析提取桥臂电压的谐波幅值和相位作为故障特征信息。提出了多神经网络结构和算法,实现了多模式故障的诊断。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区分多种故障模式,并精确定位到故障器件,且诊断结果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 故障诊断 频谱分析 多神经网络 桥臂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的多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勇刚 桂卫华 胡燕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81-1784,共4页
在复杂工业生产中 ,影响生产的因素非常多 ,使得用于软测量的神经网络模型极其复杂 .针对这个问题 ,利用主元分析法 (PCA)将影响因素重组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多神经网络 (PCA- MNN)模型 .介绍了 PCA- MNN的结构及学习算法 ,并将其... 在复杂工业生产中 ,影响生产的因素非常多 ,使得用于软测量的神经网络模型极其复杂 .针对这个问题 ,利用主元分析法 (PCA)将影响因素重组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多神经网络 (PCA- MNN)模型 .介绍了 PCA- MNN的结构及学习算法 ,并将其应用于氧化铝高压溶出过程中苛性比值及溶出率的软测量 ,利用现场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仿真 ,结果表明 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元分析 多神经网络 软测量 苛性比值 溶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神经网络建立动态软测量模型 被引量:34
5
作者 罗健旭 邵惠鹤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770-1773,共4页
Since in practic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soft sensors based on static models often lead to low accuracy and poor robustness, a multiple neural network (MNN) model is presented to develop dynamic soft sensors. The a... Since in practic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soft sensors based on static models often lead to low accuracy and poor robustness, a multiple neural network (MNN) model is presented to develop dynamic soft sensors. The approach is applied to building a dynamic soft sensor estimating the production component in a simulated binary distillation unit and good results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测量 多神经网络 精馏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神经网络方法在变压器油色谱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志钮 律方成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电力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对于变压器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诊断的可信度能给变压器维护提供更好的依据。为了克服单个神经网络不能给出诊断结果可信度的缺点,将多神经网络方法引入到变压器油色谱故障诊断中,利用多个神经网络对变压器... 电力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对于变压器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诊断的可信度能给变压器维护提供更好的依据。为了克服单个神经网络不能给出诊断结果可信度的缺点,将多神经网络方法引入到变压器油色谱故障诊断中,利用多个神经网络对变压器诊断结果的方差给出了诊断结果的可信度;同时将多个网络输出的平均作为网络的诊断结果,减少了网络诊断的误差,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故障变压器实例验证了多神经网络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故障诊断 油色谱分析 多神经网络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神经网络的热连轧轧制力预计算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东东 王焱 郭庆玲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34-237,共4页
提出使用BP、RBF混合网络建立的多神经网络来预报热连轧轧制力。工程实例说明,相对于传统数学模型和单神经网络建立的数学模型,多神经网络在预报精度和网络冗余方面占有较大优势。文中建模方法也为研究多变量复杂工程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 多神经网络 轧制力预报 热连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神经网络在高维数据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曹云忠 王超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6-148,共3页
针对BP神经网络在高维数据分类中存在训练时间长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多神经网络分类模型,该模型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网络对训练样本集进行无监督聚类,通过优化竞争层神经元权值,并以此训练BP神经网络实现数据分类。最后对自由手写... 针对BP神经网络在高维数据分类中存在训练时间长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多神经网络分类模型,该模型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网络对训练样本集进行无监督聚类,通过优化竞争层神经元权值,并以此训练BP神经网络实现数据分类。最后对自由手写数字样本进行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这一模型具有较强的分类能力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神经网络 SOFM BP 数字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知识库的多神经网络集成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安金霞 朱纪洪 袁夏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9,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知识库的多神经网络集成应用体系,通过将复杂任务适当分解化简,用多个典型简单神经网络集成的方法来替代单个复杂神经网络来求解问题。该体系与非集成神经网络技术相比,不但提高神经网络训练速度,降低训练难度,而...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知识库的多神经网络集成应用体系,通过将复杂任务适当分解化简,用多个典型简单神经网络集成的方法来替代单个复杂神经网络来求解问题。该体系与非集成神经网络技术相比,不但提高神经网络训练速度,降低训练难度,而且实现神经网络学习经验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再利用,提高神经网络方法在解决实际复杂问题中的实用性。给出的2个复杂非线性函数逼近实例结果表明,使用该体系及神经网络集成方法求解问题,不但效率高,而且显著提高神经网络系统的泛化能力,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神经网络集成 知识库 复杂非线性函数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神经网络技术在新产品开发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俞国燕 陈永民 赖朝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3-35,共3页
在分析当前新产品开发前期决策的相关工作基础上,针对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及行业、企业与产品类型多样性的特点,从产品开发早期阶段出发,建立了新产品开发的综合决策层次模型。重点研究了如何应用多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新产品开发决策,给出了... 在分析当前新产品开发前期决策的相关工作基础上,针对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及行业、企业与产品类型多样性的特点,从产品开发早期阶段出发,建立了新产品开发的综合决策层次模型。重点研究了如何应用多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新产品开发决策,给出了新产品开发决策综合层次模型的多神经网络结构,指出了利用多神经网络进行新产品开发决策的关键技术,使决策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产品开发 多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神经网络的局部放电特高频时延定位误差修正算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南 罗林根 +3 位作者 高兆丽 沈大千 盛戈皞 江秀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41-3648,共8页
现有的基于特高频(UHF)信号的局部放电时延定位方法研究重点多集中于提高时差的计算精度,而对系统定位误差的校正鲜有涉及。为此,论文直接从系统定位误差入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神经网络的定位误差修正算法。在极径r∈[2 m, 6 m]、r∈[... 现有的基于特高频(UHF)信号的局部放电时延定位方法研究重点多集中于提高时差的计算精度,而对系统定位误差的校正鲜有涉及。为此,论文直接从系统定位误差入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神经网络的定位误差修正算法。在极径r∈[2 m, 6 m]、r∈[6 m, 12 m]及r∈[12 m, 18 m]这3个区间分段内建立了相应的误差补偿网络,利用有限个标定点的时延误差来训练径向基(RBF)神经网络,以模拟系统定位误差的分布特性,并对实际定位结果进行修正。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误差补偿网络的修正,提高了定位精确度、降低了定位结果的离散程度,最终可将定位距离误差控制在0.5 m以内,方向角误差控制在6°以内。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误差修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特高频信号 定位 时差法 RBF神经网络 多神经网络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神经网络的发酵过程菌丝浓度估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曲雨水 黄德先 金以慧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08-210,共3页
某些发酵过程的参数,如菌丝浓度等难于在线测量,采用软测量的方法来进行估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发酵过程的复杂性,传统的软测量方法难以获得准确的结果。该文采用多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充分利用尽可能得到的可在线测量信息,可有... 某些发酵过程的参数,如菌丝浓度等难于在线测量,采用软测量的方法来进行估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发酵过程的复杂性,传统的软测量方法难以获得准确的结果。该文采用多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充分利用尽可能得到的可在线测量信息,可有效地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和鲁棒性。该文采用的方法较传统的神经网络模型能更好地融合对被估计参数有用的冗余信息,从而达到更好的建模效果。应用实际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该软测量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过程 多神经网络 软测量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神经网络模型的石脑油干点软测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笑天 颜学峰 钱锋 《控制工程》 CSCD 2004年第S2期52-54,64,共4页
应用多神经网络建立初顶石脑油干点软测量模型,首先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将样本集分成具有不同聚类中心的子集,每个子集运用BP神经网络训练得出子模型,然后根据聚类后产生的隶属度将各子模型的输出加权求和获得初顶石脑油干点软测量值。... 应用多神经网络建立初顶石脑油干点软测量模型,首先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将样本集分成具有不同聚类中心的子集,每个子集运用BP神经网络训练得出子模型,然后根据聚类后产生的隶属度将各子模型的输出加权求和获得初顶石脑油干点软测量值。同时为了克服因炼制原油性质无法及时获得而造成对初顶石脑油干点预测偏差的影响,在于模型建立时将前一时刘初顶石脑油干点分析值作为网络模型的自变量。实际应用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泛化能力强,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聚类 软测量 初顶石脑油干点 多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otstrap多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长 张杰 +2 位作者 吕文祥 刘先广 黄德先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5-477,506,共4页
针对原油蒸馏过程常规软测量模型难以适应原油进料性质变化的问题,提出Bootstrap多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软测量处理策略。通过Bootstrap算法复制出训练集样本空间上的多个样本子空间,训练出多神经网络模型,避免了单个神经网络易于陷入局部... 针对原油蒸馏过程常规软测量模型难以适应原油进料性质变化的问题,提出Bootstrap多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软测量处理策略。通过Bootstrap算法复制出训练集样本空间上的多个样本子空间,训练出多神经网络模型,避免了单个神经网络易于陷入局部最优及过度训练的弱点,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泛化能力。本处理策略用于建立常压塔一线干点的软测量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准确率和鲁棒性较好,对原油性质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该方法将会改进实际蒸馏过程在进料性质变化情况下的产品质量指标的软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蒸馏 软测量 BOOTSTRAP 多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神经网络融合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31
15
作者 庞昊 高金峰 杜耀恒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42,共6页
为了利用不同深度神经网络的优势,提高深度学习算法对短期负荷的预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多神经网络融合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以电力系统历史有功负荷、季节、日期类型和气象数据为输入特征,并行架构的深度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网络为核... 为了利用不同深度神经网络的优势,提高深度学习算法对短期负荷的预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多神经网络融合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以电力系统历史有功负荷、季节、日期类型和气象数据为输入特征,并行架构的深度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网络为核心网络;以并行架构中的卷积神经网络通道提取静态特征,门控循环单元网络通道挖掘动态时序特征,采用注意力机制网络融合提取的特征并动态调整网络对不同特征的依赖程度;使用Maxout网络增强网络整体的非线性映射能力,通过全连接网络输出预测结果。与支持向量机、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算例结果对比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平稳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多神经网络融合 门控循环单元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网络 Maxout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神经网络分类器的目标识别 被引量:3
16
作者 岳丹丹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3-176,共4页
舰船目标自动识别通常需考虑多个特征,而复杂的特征往往需要适合的分类器与之相适应。本文借助已有的一种可组合多种特征和多种分类器的通用分类器,验证其在舰船识别中的有效性。该通用分类器将多分类问题转化为多个二分类问题,利用多... 舰船目标自动识别通常需考虑多个特征,而复杂的特征往往需要适合的分类器与之相适应。本文借助已有的一种可组合多种特征和多种分类器的通用分类器,验证其在舰船识别中的有效性。该通用分类器将多分类问题转化为多个二分类问题,利用多个二分类器对舰船各特征进行独立识别,最后根据投票规则决定目标识别结果。本文以二分类BP网络作为多神经网络分类器的基分类器,对航空母舰、驱逐舰、护卫舰、客船、集装箱、民用货船6种船只类型进行了识别。识别结果表明,由多个二分类BP网组成的多神经网络分类器平均分类精度为89%,该通用分类器在实践中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神经网络分类器 BP神经网络 舰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神经网络与证据理论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文元 赵卫国 +2 位作者 晋涛 俞华 王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7-211,共5页
针对电力变压器故障难以快速、准确定位和辨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神经网络与证据理论相融合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神经网络强非线性拟合的能力与证据理论在不确定性推理问题中能折衷处理主、客观矛盾的优势相结合。利用神... 针对电力变压器故障难以快速、准确定位和辨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神经网络与证据理论相融合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神经网络强非线性拟合的能力与证据理论在不确定性推理问题中能折衷处理主、客观矛盾的优势相结合。利用神经网络的学习、记忆、识别功能,对油中溶解气体数据与常规电气试验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再应用数据融合原理,对神经网络处理的初步结果进行证据理论融合,实现对变压器故障的精准诊断。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变压器故障诊断准确率达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多神经网络 证据理论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预测控制
18
作者 黄显高 马占生 《空军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提出了一种将多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和预测控制相结合的方法,用以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并从数学模型、网络结构及算法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模拟结果。
关键词 多神经网络 自适应控制 预测控制
全文增补中
Optimization of mesh characteristics of gear pair considering influence of assembly errors
19
作者 ZHAO Xiao-jian MA Hui +5 位作者 MA Ze-yu LIU Jia-qi CAO Peng WU Yu-ping DING Xiang-fu ZHAO Tian-y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4期1400-1430,共31页
Gear assembly errors can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vibration and noise of the system,which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system.The influence can be compensated by tooth modification.Firstly,an improved three-dimensional load... Gear assembly errors can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vibration and noise of the system,which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system.The influence can be compensated by tooth modification.Firstly,an improved three-dimensional 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3D-LTCA)method which can consider tooth modification and coupling assembly errors is proposed,and mesh stiffness calculated by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by MASTA software.Secondly,based on neural network,the surrogate model(SM)that map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ification parameters and mesh mechanical parameters is established,and its accuracy is verified.Finally,SM is introduced to establish an optimization model with the target of minimizing mesh stiffness variations and obtaining more even load distribution on mesh surface.The results show that even considering training time,the efficiency of gear pair optimization by surrogate model is still much higher than that by LTCA method.After optimization,the mesh stiffness fluctuation of gear pair with coupling assembly error is reduced by 34.10%,and difference in average contact stresses between left and right regions of the mesh surface is reduced by 62.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al gear mesh characteristics gear tooth modification assembly errors neural network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mato Growth Height Prediction Method by Phenotypic Feature Extraction Using Multi-modal Data
20
作者 GONG Yu WANG Ling +3 位作者 ZHAO Rongqiang YOU Haibo ZHOU Mo LIU Jie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1期97-110,共14页
[Objective]Accurate prediction of tomato growth height is crucial for optimizing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in smart farming.However,current prediction methods predominantly rely on empirical,mechanistic,or learning-base... [Objective]Accurate prediction of tomato growth height is crucial for optimizing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in smart farming.However,current prediction methods predominantly rely on empirical,mechanistic,or learning-based models that utilize either images data or environmental data.These methods fail to fully leverage multi-modal data to capture the diverse aspects of plant growth comprehensively.[Methods]To address this limitation,a two-stage phenotypic feature extraction(PFE)model based on deep learning algorithm of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and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was developed.The model integrated environment and plant information to provide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growth process,emploied phenotypic and temporal feature extractors to comprehensively capture both types of features,enabl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omato plants and their environment,ultimately leading to highly accurate predictions of growth height.[Results and Discussion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e model's ef‐fectiveness:When predicting the next two days based on the past five days,the PFE-based RNN and LSTM models achieved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of 0.81%and 0.40%,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8.00%MAPE of the large language model(LLM)and 6.72%MAPE of the Transformer-based model.In longer-term predictions,the 10-day prediction for 4 days ahead and the 30-day prediction for 12 days ahead,the PFE-RNN model continued to outperform the other two baseline models,with MAPE of 2.66%and 14.05%,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 proposed method,which leverages phenotypic-temporal collaboration,shows great potential for intelligent,data-driven management of tomato cultivation,making it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of smart tomato planting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mato growth prediction deep learning phenotypic feature extraction multi-modal data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long short-term memory large languag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