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9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底气液多相流混输管道电伴热的热能节省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凯 苑世宁 张超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1-229,共9页
针对海底气液混输管道面临的结蜡、胶凝、摩阻过大等流动安全保障问题,提出了热能较为节省的电伴热方式。相对于常见的平台加热方式,基于海管系统总的热平衡原理,采用微积分方法推导出了电伴热相对热耗率的数学解析式,澄清了影响电伴热... 针对海底气液混输管道面临的结蜡、胶凝、摩阻过大等流动安全保障问题,提出了热能较为节省的电伴热方式。相对于常见的平台加热方式,基于海管系统总的热平衡原理,采用微积分方法推导出了电伴热相对热耗率的数学解析式,澄清了影响电伴热热能节省效果的主要因素,证明了电伴热与平台加热在加热能耗方面的优劣,并探明了总传热系数等关键因素对电伴热热能节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确保质量流量、保温措施及出口温度均相同的条件下,电伴热的热耗总是小于平台加热的热耗,具体的热能节省效果仅跟总传热系数、输送距离、管径、质量流速、液相质量分数5个关键因素有关。电伴热相对热耗率与总传热系数和输送距离近似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与管径和质量流速近似呈指数式正相关关系,与液相质量分数近似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采用电伴热方式时,由于不需要额外掺水确保管道的“最小安全输量”,在极低输量条件下的热能节省效果将更加显著。本研究成果可为海底气液多相流混输管道电伴热的热能节省特性认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含蜡原油 电伴热 多相流 动保障 加热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凝析气井多相流不稳定产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白文鹏 程时清 +3 位作者 汪洋 蔡玎宁 郭新洋 郭巧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0,共7页
考虑凝析气藏相态变化、储集层中油气两相线性渗流和边界控制流,提出了致密凝析气井全路径油相饱和度与压力关系的预测方法,建立了致密凝析气井多相流不稳定产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凝析油饱和度和压力关系曲线是计算拟压力的关键,在生... 考虑凝析气藏相态变化、储集层中油气两相线性渗流和边界控制流,提出了致密凝析气井全路径油相饱和度与压力关系的预测方法,建立了致密凝析气井多相流不稳定产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凝析油饱和度和压力关系曲线是计算拟压力的关键,在生产初期或离井底较远地层压力较高区域,可利用实际生产井前期的生产动态数据,采用物质平衡模型进行计算;生产后期或离井底较近地层压力较低区域,可采用等组分膨胀实验数据进行计算;生产中期或地层压力位于中间水平时,则可根据前两段计算所得数据插值求得,形成完整的全路径油相饱和度和压力关系曲线。经模拟对比与矿场实例的验证,新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可用于致密凝析气井生产中、晚期产量预测和单井可采储量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集层 凝析气 多相流 相态变化 不稳定渗 拟压力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双梯度控压钻井井筒多相流动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振新 李军 +4 位作者 郭勇 吴德胜 时培忠 杨宏伟 张更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6-944,共9页
在陆上井下双梯度控压钻井过程中气侵是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研究气侵过程中,井筒气-液两相流动规律对气侵检测与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中基于钻井液、气体和空心球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考虑变梯度参数引起的环空变质量流动... 在陆上井下双梯度控压钻井过程中气侵是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研究气侵过程中,井筒气-液两相流动规律对气侵检测与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中基于钻井液、气体和空心球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考虑变梯度参数引起的环空变质量流动和井筒多相流行为,建立了井下双梯度控压钻井气侵条件下的全瞬态气-液两相流新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井下双梯度控压钻井气侵过程中井筒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变梯度参数不仅会改变气相体积分数和当量循环密度(ECD),而且能够影响气侵演变规律;井下双梯度控压钻井环空ECD整体上近似呈“折线形”分布,能够更好地适应深层超深层的窄安全密度窗口;将空心球比例、旋流分离器位置和分离效率相结合,能够灵活地调整环空ECD分布。该研究对使用井下双梯度控压钻井解决陆上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的钻井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梯度控压钻井 气侵 井筒多相流 当量循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速度解耦的深水井筒多相流高精度数值模拟新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娄文强 王志远 +3 位作者 孙大林 张剑波 孙小辉 孙宝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4,共13页
深水钻完井过程中,受海水及海底地质条件复杂影响,井筒压力控制精度要求高、控制难度大。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深水井筒多相流动模拟器成为解决井筒压力精细化控制的关键。为解决深水井筒高动态流动系统的预测难题,针对深水井筒多相流动... 深水钻完井过程中,受海水及海底地质条件复杂影响,井筒压力控制精度要求高、控制难度大。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深水井筒多相流动模拟器成为解决井筒压力精细化控制的关键。为解决深水井筒高动态流动系统的预测难题,针对深水井筒多相流动漂移流模型,将对流迎风分裂方法(AUSMV)的通量分裂方法与交错网格技术进行融合,优化了压力—密度解耦的高刚度问题,形成了压力—速度解耦的数值算法,并利用二阶优化守恒律的单调迎风—中心方案(OMUSCL2)空间重构+两步龙格库塔时间重构技术提升了数值算法的精度,最后建立了深水井筒多相流高精度数值求解算法,并验证了数值算法的精度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与常规AUSMV算法相比,新算法具有较低的数值耗散,间断物理信息捕捉能力强,对井筒内气液两相前缘位置的识别度更高;(2)与注气量10×10^(4)m^(3)/d和15×10^(4)m^(3)/d井喷实验对比,新算法模拟井底压力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79%和1.86%;(3)新算法在井口气体剧烈膨胀、超音速流动模拟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结论认为,该新算法不仅提升了常规数值算法的精度,同时可为复杂高动态流动系统的井筒压力调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有助于提高我国深水井筒压力控制的理论水平,保障深水油气的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多相流 压力—速度解耦 OMUSCL2 AUSMV 交错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多相流密闭混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治国 苗彦平 +4 位作者 薛李强 牛忠晓 田野 杜航 葛玉娇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6期26-31,共6页
为实现油田集输站场工艺简化优化、密闭橇装化,停用部分老旧高耗能设备,最大程度实现站场简化降级、无人或少人值守,因此开展多相流密闭混输技术研究与应用。该技术利用离心式双腔混输装置将油、气、水混合介质同时增压输送,实现多相流... 为实现油田集输站场工艺简化优化、密闭橇装化,停用部分老旧高耗能设备,最大程度实现站场简化降级、无人或少人值守,因此开展多相流密闭混输技术研究与应用。该技术利用离心式双腔混输装置将油、气、水混合介质同时增压输送,实现多相流密闭混输,同时集成集油、计量、增压及自动化控制等功能,形成橇装化装置,实现“一橇代站”密闭集输,有效解决了传统油气混输泵效率低、易损坏、含气率限制等技术难题。在两座转油站试验应用多相流密闭混输技术后,停用了原计量阀组、储油罐、输油泵等工艺设备,采取无人值守方式,成功实现了密闭混输、自动计量与控制。结果表明在转油站应用该技术可实现气液密闭混输、工艺简化优化、降低油气损耗,达到站场降级、减员增效的目的,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密闭混输 橇装化 工艺简化优化 站场降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多相流场图神经网络时空预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郝祎琛 谢心喻 +3 位作者 丁家琦 谢蓉 王晓放 刘海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61-1769,共9页
为实现对大型能源化工装备(如循环流化床)内瞬态多相流场的快速时空建模和预测,本文采用基于网格图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针对循环流化床非结构化时变数值仿真数据,建立离散相体积分数的时空耦合预测器。该模型有效捕捉了反应器的时... 为实现对大型能源化工装备(如循环流化床)内瞬态多相流场的快速时空建模和预测,本文采用基于网格图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针对循环流化床非结构化时变数值仿真数据,建立离散相体积分数的时空耦合预测器。该模型有效捕捉了反应器的时空多尺度特性,能高效地进行多相流场时空耦合动态预测,结果表明:速度远超传统数值仿真,加速比可接近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神经网络 循环化床 非结构化网格 瞬态 多相流 时空预测 多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相流的水下航行体热尾流扩散特性研究
7
作者 彭嘉澍 李勋章 +3 位作者 刘健 李国庆 朱猛 余祖耀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7-52,共6页
潜艇在水下航行过程中为保证各个系统能正常工作,会由冷却系统向外排放大量的高于环境温度的冷却水,同时潜艇会对水体产生扰动,这些影响会在海面形成独特的红外特征和伴生的水动力特征。基于VOF(Volume of Fluid)多相流模型的来流法,使... 潜艇在水下航行过程中为保证各个系统能正常工作,会由冷却系统向外排放大量的高于环境温度的冷却水,同时潜艇会对水体产生扰动,这些影响会在海面形成独特的红外特征和伴生的水动力特征。基于VOF(Volume of Fluid)多相流模型的来流法,使用Flunet软件对万吨级潜艇模型进行冷却水的排放及热尾流的扩散浮升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并对热尾流扩散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潜艇自身的冷却水排放在较大的深度以及较低的航速下,不足以扩散至水面以形成明显的高温区,而潜艇对水体的扰动会在水面形成一片低温区,即“冷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体 热尾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井多相流环空压力预测及泄放规律研究
8
作者 万浩东 毛炼 +2 位作者 罗文伟 王林霄 詹广贤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6期54-59,共6页
油气井环空带压对油田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井完整性智能化管理技术对油气井的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油气井多相流环空压力监测为重点,根据压力平衡原理,建立泄压和压力恢复过程中油管和环空内温度、压力分布模型以及小孔泄流模型,... 油气井环空带压对油田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井完整性智能化管理技术对油气井的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油气井多相流环空压力监测为重点,根据压力平衡原理,建立泄压和压力恢复过程中油管和环空内温度、压力分布模型以及小孔泄流模型,给出模型求解方法,提供了一种考虑多相流体存在的油气井环空压力预测方法,可定量计算泄漏点位置、泄漏率和泄漏量。仿真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多相流条件下的油气井环空带压泄放规律与室内测试一致,累计误差均小于1 m3/d,证实了多相流泄压模型的实用性,为实现油气井环空带压自动化监测、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 环空压力 数学模型 泄放规律 智能化管理 仿真模拟 自动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流的近期工程应用趋向 被引量:28
9
作者 林宗虎 王栋 +1 位作者 王树众 林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86-890,共5页
为了进一步促进多相流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 ,对近 6年来国内外多相流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应用趋势进行了综述 .内容主要包括多相流在石油工业、各种工程中的多相流化床、各种换热器、多相流泵、液力输送和气力输送工程中的应用 ,以及多相流... 为了进一步促进多相流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 ,对近 6年来国内外多相流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应用趋势进行了综述 .内容主要包括多相流在石油工业、各种工程中的多相流化床、各种换热器、多相流泵、液力输送和气力输送工程中的应用 ,以及多相流测量技术等 .附有参考文献 5 5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 工程应用 测量技术 石油工业 多相流化床 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在油气水多相流流型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浩江 吴浩扬 周芳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0-52,57,共4页
用分形的特征参数———关联维数来表征油气水多相流流动的分形性质.对水平管内油气水多相流流动的瞬态压差信号序列运用相空间重构法进行处理,计算出各种流型的压差信号的关联维数.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流型的信号序列在重构的伪相空... 用分形的特征参数———关联维数来表征油气水多相流流动的分形性质.对水平管内油气水多相流流动的瞬态压差信号序列运用相空间重构法进行处理,计算出各种流型的压差信号的关联维数.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流型的信号序列在重构的伪相空间中具有不同的关联维数,反映了各个流型的动力学形成机制的不同,所以关联维数可用于多相流流型的识别.实验结果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关联维数 多相流 型识别 油气水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雾化)钻井气液固多相流模拟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爱军 王国华 《西部探矿工程》 CAS 1997年第3期5-9,22,共6页
在我局承钻的十口空气(雾化)钻井试验的基础上,依据两相流理论模式开发出空气(雾化)钻井计算机模拟软件,研究分析了空气(雾化)钻井气液固流动规律,得出空气流、雾化液、钻屑在井筒中主要处于环雾流、雾状流。但在一些特殊因素... 在我局承钻的十口空气(雾化)钻井试验的基础上,依据两相流理论模式开发出空气(雾化)钻井计算机模拟软件,研究分析了空气(雾化)钻井气液固流动规律,得出空气流、雾化液、钻屑在井筒中主要处于环雾流、雾状流。但在一些特殊因素影响下还存在段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井 空气钻井 气液固多相流 多相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技术应用于油井多相流测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国民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4,33,共2页
关键词 多相流测量 技术应用 量测量系统 油井 油气水多相流 相关技术 前沿技术 量计量 计量技术 研发工作 科研机构 石油公司 测量方法 60年代 国内外 两相 商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流流型图像采集方法
13
作者 李明忠 王卫阳 薛建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5期38-40,共3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计算机、激光和数字图像采集等技术获取多相流流型图像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获得过流断面多相流动介质的分布图像,还可同时记录下对应状态的流动参数.文中对涉及的主要设备情况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详述,该方法在分散相浓... 介绍了一种利用计算机、激光和数字图像采集等技术获取多相流流型图像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获得过流断面多相流动介质的分布图像,还可同时记录下对应状态的流动参数.文中对涉及的主要设备情况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详述,该方法在分散相浓度分布、段塞特性等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 图像采集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在线多相流测量系统
14
作者 郭海峰 杨康 《兵工自动化》 2006年第3期74-76,共3页
基于三维有限元法的在线多相流测量系统,所接入输油管道的电容式多相流为圆柱形。系统用统计法给出原油流体的流型测量模型,通过极板长度及张角、保护极板长度、极板间隙、管道内/外径等参数求得电容值及灵敏度。同时采用计算机模拟原... 基于三维有限元法的在线多相流测量系统,所接入输油管道的电容式多相流为圆柱形。系统用统计法给出原油流体的流型测量模型,通过极板长度及张角、保护极板长度、极板间隙、管道内/外径等参数求得电容值及灵敏度。同时采用计算机模拟原油分离中流体典型流型的多种状态,得出相应概率函数,实现了管内流型的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测量 电容式多相流 型测量模型 三维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多相流计量技术发展近况
15
作者 王勇 《中国海洋平台》 1993年第5期207-210,共4页
在石油开发过程中,多相流流量计量一直是使人困惑的难题。近几年来,随着边际油田的开发和海上采油的发展,相继开发出一系列多相流质量流量计。本文介绍国外多相流流量计量技术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多相流量计 多相流计量 量计 质量量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流全瞬态温度压力场耦合模型求解及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何淼 柳贡慧 +3 位作者 李军 李梦博 查春青 李根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2,共8页
为准确掌握高温高压条件下环空多相流的流动特性,基于井筒多相流、传热学理论,充分考虑循环流体物性参数随温度压力的变化,建立了适用于深井、超深井的井筒多相流全瞬态温度压力场耦合模型,并提出了迭代求解算法,以塔里木油田某深井为... 为准确掌握高温高压条件下环空多相流的流动特性,基于井筒多相流、传热学理论,充分考虑循环流体物性参数随温度压力的变化,建立了适用于深井、超深井的井筒多相流全瞬态温度压力场耦合模型,并提出了迭代求解算法,以塔里木油田某深井为例分析了井筒瞬态温度、压力耦合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循环8h后井底钻井液的密度由1 360kg/m3升至1 460kg/m3,塑性黏度由8.6mPa·s升至13.8mPa·s;开始循环时井底压力迅速降低,循环0.2h时降至最低,然后逐渐升高,最后趋于稳定;井底钻井液的密度和塑性黏度随循环时间增长而增大;气侵量对井底压力的影响最大,钻井液地面密度、排量、井口回压次之,钻井液地面塑性黏度的影响最小。分析结果可为深井、超深井水力参数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 温度 压力 耦合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多相流磁共振在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邓峰 熊春明 +9 位作者 陈诗雯 陈冠宏 王梦颖 刘化冰 张建军 雷群 曹刚 徐东平 陶冶 肖立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8-808,共11页
针对目前油气田现场广泛采用的多相流分离检测技术存在的效率低、精度差、数据延迟等问题,研究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多相流在线检测方法,形成硬件装置,并开展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提出“静止状态测相含率+流动状态测流速”的多相流磁共振流... 针对目前油气田现场广泛采用的多相流分离检测技术存在的效率低、精度差、数据延迟等问题,研究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多相流在线检测方法,形成硬件装置,并开展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提出“静止状态测相含率+流动状态测流速”的多相流磁共振流量测量方法;提出采用先计量油水比再计量含气率的方法实现油、气、水三相相含率的测量。在装置研制方面,提出可应用于流动流体测量的分段式磁体结构和双天线结构,研发了高集成磁共振谱仪系统及配套智能化软件。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表明,研制的多相流磁共振在线检测系统存在以下优势:只依靠磁共振技术同时完成流量和相含率检测;在线原位高频率检测,实时监测油井瞬态产液波动;能实现油、气、水三相全量程高精度检测,且不受矿化度、乳化状态影响;绿色、安全、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 磁共振 相含率 检测方法 检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螺杆多相流混输泵型线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曹锋 邢子文 +1 位作者 李新宏 束鹏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3-46,共4页
对邢子文提出的双螺杆多相流混输泵专用型线的几何性能和密封性能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其啮合线、接触线长度及泄漏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型线齿型密封性能的综合分析,认为不同齿型双螺杆泵的第2类密封条件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式;... 对邢子文提出的双螺杆多相流混输泵专用型线的几何性能和密封性能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其啮合线、接触线长度及泄漏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型线齿型密封性能的综合分析,认为不同齿型双螺杆泵的第2类密封条件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式;该单头双螺杆多相流混输泵对称型线虽然不满足孟氏第2类密封性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混输泵 型线 啮合线 接触线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多相流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9
作者 林宗虎 王栋 +1 位作者 王树众 林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81-885,共5页
近年来 ,国际上对多相流的研究兴趣在持续增长 .为了进一步促进多相流研究工作的开展 ,对近 6年来国内外在多相流基础理论方面的主要研究进行了综述 .内容主要涉及到多相流流型、流型图、压力降、截面含气率、截面含液率、特种管件内的... 近年来 ,国际上对多相流的研究兴趣在持续增长 .为了进一步促进多相流研究工作的开展 ,对近 6年来国内外在多相流基础理论方面的主要研究进行了综述 .内容主要涉及到多相流流型、流型图、压力降、截面含气率、截面含液率、特种管件内的多相流、液汽、喷汽及数值计算等 .附有参考文献 5 0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 基础理论 压力降 截面含气率 截面含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光纤多相流量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晓林 聂上振 王丽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55,共2页
实时获取井下多相流量数据 ,对于优化采油 ,特别是对于成本高昂的深水油井开发以及复杂的多分支井生产 ,具有重要价值。过去 ,在生产井中 ,一般不能连续测量井下流量 ,因为设计与应用这些测量装置困难重重。介绍了用于井下的全光纤多相... 实时获取井下多相流量数据 ,对于优化采油 ,特别是对于成本高昂的深水油井开发以及复杂的多分支井生产 ,具有重要价值。过去 ,在生产井中 ,一般不能连续测量井下流量 ,因为设计与应用这些测量装置困难重重。介绍了用于井下的全光纤多相流量计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及测量方法 ,通过分析这种流量计在墨西哥湾及阿曼油田的应用情况 ,得出其性能指标完全满足使用要求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光纤多相流量计 油井 井下游量计 多相流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