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非线性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赵睿 张英敏 +4 位作者 李兴源 贺洋 陈虎 李波 邹皓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7-12,共6页
为改善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暂态稳定性,提出了一种高压直流输电(HVDC)与发电机励磁协调的非线性控制策略。通过建立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模型,将结构保持模型下的能量函数与广义拟Hamilton理论结合,同时兼顾发电机励磁与... 为改善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暂态稳定性,提出了一种高压直流输电(HVDC)与发电机励磁协调的非线性控制策略。通过建立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模型,将结构保持模型下的能量函数与广义拟Hamilton理论结合,同时兼顾发电机励磁与HVDC控制的协同作用,设计出一种HVDC与发电机励磁的综合控制规律。该方法从能量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电力系统的强非线性特性,而且得到的控制器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规律能够有效提高系统阻尼,起到功率支援的作用,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 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NDAS) 广义拟Hamilton实现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L_2增益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睿 张英敏 +2 位作者 李兴源 杨明波 陈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9-103,共5页
提出了一种改善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L2增益控制。首先将送端直流线路传送的有功功率简化为送端系统的正的有功负荷,构造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模型;然后采用预置反馈的方法,得到包含多条直流线路的结构保持... 提出了一种改善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L2增益控制。首先将送端直流线路传送的有功功率简化为送端系统的正的有功负荷,构造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模型;然后采用预置反馈的方法,得到包含多条直流线路的结构保持模型的拟哈密尔顿实现;最后基于拟哈密尔顿实现,针对系统外界干扰,通过非线性干扰抑制方法,得到高压直流与发电机励磁的控制规律,使得系统的干扰量到输出量的L2增益低于给定的水平。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器比较,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保证系统的渐进稳定性,有效抑制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2增益干扰抑制 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 送端多直流落点系统 广义拟哈密尔顿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直流落点系统稳定性的电网静态分区方案选择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程斌杰 徐蔚 徐政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9-135,共7页
针对多直流落点系统静态分区方案的选择问题,提出多直流落点相互作用因子、多直流落点有效短路比、频率偏差因子3个评价指标,以及反映上述指标整体性和均衡性的子指标。建立线性加权和模型求解该多目标决策问题,采用综合赋权法计算权重... 针对多直流落点系统静态分区方案的选择问题,提出多直流落点相互作用因子、多直流落点有效短路比、频率偏差因子3个评价指标,以及反映上述指标整体性和均衡性的子指标。建立线性加权和模型求解该多目标决策问题,采用综合赋权法计算权重系数,并提出基于多直流落点系统稳定性的电网静态分区方案选择方法。以实际电网为例,对静态分区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得到最优方案。利用PSS/E平台对各方案的系统稳定性能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各分区方案的系统稳定性优劣排序与静态分区方案选择方法的计算结果排序具有一致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直流落点系统 静态分区 稳定性 多目标决策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流站与逆变站临近的多直流系统短路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井艳清 尹成竹 +2 位作者 王淼 赵辰鹏 李文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29,共5页
为了给出多异端短路比的变化规律,本文基于CIGRE模型建立了两异端直流输电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整流站与逆变站临近的多直流落点系统短路比RNISCR(short circuit ratio of rectifier station near the inverter station system wit... 为了给出多异端短路比的变化规律,本文基于CIGRE模型建立了两异端直流输电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整流站与逆变站临近的多直流落点系统短路比RNISCR(short circuit ratio of rectifier station near the inverter st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HVDC links)指标,并讨论了直流输送功率及电气距离对它的影响。该短路比指标是以往仅考虑受端的多馈入短路比的扩展。最后,PSCAD软件对两异端直流输电模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指标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站与逆变站临近的多直流落点系统 短路比 电气距离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