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资源多目标配置决策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杜亚平 梅亚东 +1 位作者 胡挺 李伟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5,共3页
针对石羊河流域建立了多水源、多用户、多目标的水资源配置模型。以工业用水效益为基准,将生活、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效益折算为可公度效益,然后用权重系数法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从36组最优解中筛选出11组非劣解,最后采用近... 针对石羊河流域建立了多水源、多用户、多目标的水资源配置模型。以工业用水效益为基准,将生活、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效益折算为可公度效益,然后用权重系数法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从36组最优解中筛选出11组非劣解,最后采用近似理想点排序法得到均衡解,即得到有限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条件下各用水部门(工业、生活、生态、农业)间最优的配水方案。通过该应用实例验证了近似理想点排序法在水资源的多目标决策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配置决策模型 近似理想点排序法 非劣解 均衡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工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
2
作者 王秀杰 马云鹏 +2 位作者 王玲 田福昌 苑希民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4-93,共10页
为推进南水北调工程高质量发展,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以缺水量最小、调水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受水区水量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基于非支配排序... 为推进南水北调工程高质量发展,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以缺水量最小、调水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受水区水量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模型求解。确定各受水区在经济最大化和缺水总量最小化条件下的供水量,制定符合农业、生态和城市应急等需求的精准调配方案。结果表明:平水年满足按需分配条件,做到满足最大需水量的同时也满足供水成本最低的目标;枯水年年供水保证率分别为57%、56%、55%、54%、53%、49%、46%、36%、34%和21%情况下的10组最优解作为水量优化配置方案,其中7个优化配置方案供水保证率大于规划调水量的供水保证率值38%。在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案下可高效完成受水区供需水任务的同时,有效提高供水保证率,同时保证调水成本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北延应急供水工程 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高丽丽 何俊仕 +1 位作者 石志强 张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34-536,共3页
介绍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分类 ,分析了现有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以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 ,以水量、环境和各行业发展产值作为约束条件 。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水资源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的配电网储能与无功补偿配置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达 孙伟卿 杨文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0,共7页
针对“双碳”背景下分布式可再生电源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带来峰谷差加剧、节点电压越限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的配电网储能与静止无功补偿器配置方案。首先,分析储能调节有功无功实现调峰、调压的作用;然后,兼顾经济与技... 针对“双碳”背景下分布式可再生电源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带来峰谷差加剧、节点电压越限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的配电网储能与静止无功补偿器配置方案。首先,分析储能调节有功无功实现调峰、调压的作用;然后,兼顾经济与技术目标,构建储能与静止无功补偿器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寻优,获得储能与静止无功补偿器最优配置与运行策略;最后,基于IEEE33节点系统开展算例对比分析,在不同设备成本情况下与设置的两组对照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案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经济性及改善电压越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有功无功协调优化 多目标遗传算法 多目标配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平县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研究
5
作者 赵伟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0年第4期49-51,共3页
以建平县小流域为实例,采用遗传算法对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组合下的径流调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组合后的水保措施,其水土治理效益明显,实现输沙量削减目标的同时枯水期径流量有所增加,优化组合下的治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 以建平县小流域为实例,采用遗传算法对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组合下的径流调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组合后的水保措施,其水土治理效益明显,实现输沙量削减目标的同时枯水期径流量有所增加,优化组合下的治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土流失治理区的径流调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遗传算法 水土保持措施 建平县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F-GWO算法在玛纳斯河灌区种植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潘月 杨广 +5 位作者 薛联青 许新港 古力生木·安甫丁 黄洲 王文赞 冉茂林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3-951,共9页
针对水资源总量约束条件下玛纳斯河灌区种植结构优化和农业用水合理配置的科学问题,以玛纳斯河灌区(石河子灌区、莫索湾灌区和下野地灌区)小麦、棉花、玉米、葡萄4种典型作物种植结构为基础,构建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对作物种植结构进行... 针对水资源总量约束条件下玛纳斯河灌区种植结构优化和农业用水合理配置的科学问题,以玛纳斯河灌区(石河子灌区、莫索湾灌区和下野地灌区)小麦、棉花、玉米、葡萄4种典型作物种植结构为基础,构建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对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采用改进后的灰狼优化算法(DSF-GWO)求解社会满足型(方案1)、节水优先型(方案2)、经济成本型(方案3)、综合发展型(方案4)4种发展情景下的子灌区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石河子灌区方案2和方案3产生相同经济效益时,方案3的生态、社会效益比方案2分别低4.3%和7.3%,因此,方案2较适合石河子灌区规划年种植结构发展要求;莫索湾灌区方案4产生的经济效益分别高于方案1和方案3的3.6%和4.2%,生态效益高于方案2的0.5%,因此,选择方案4符合莫索湾灌区规划年种植结构发展需求;下野地灌区方案4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均高于其他方案,生态效益对比其他方案相差较小,所以选择方案4对下野地灌区规划年种植结构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结构 农业用水优化配置 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DSF-GWO算法 玛纳斯河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planning model for simultaneous reconfiguration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alloc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and capacitors with considering uncertainties 被引量:9
7
作者 Sajad Najafi Ravadanegh Mohammad Reza Jannati Oskuee Masoumeh Karim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837-1849,共13页
This research develops a comprehensive method to solve a combinatorial problem consisting of distribution system reconfiguration, capacitor allocation, and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sizing and siting simultaneously a... This research develops a comprehensive method to solve a combinatorial problem consisting of distribution system reconfiguration, capacitor allocation, and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sizing and siting simultaneously and to improve power system's accountability and system performance parameters. Due to finding solution which is closer to realistic characteristics, load forecasting, market price errors and the uncertainties related to the variable output power of wind based DG units are put in consideration. This work employs NSGA-II accompanied by the fuzzy set theory to solve the aforementioned multi-objective problem. The proposed scheme finally leads to a solution with a minimum voltage deviation, a maximum voltage stability, lower amount of pollutant and lower cost. The cost includes the installation costs of new equipment, reconfiguration costs, power loss cost, reliability cost, cost of energy purchased from power market, upgrade costs of lines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of DGs. Therefore,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mproves power quality,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in lower costs besides its preserve, with the operational indic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 acceptable level.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s usefulness, it was applied on the IEEE 33-bus distribution system then the outcomes were compared with initial config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reconfiguration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sitting and sizing capacitor allocation electric distribution system uncertainty modeling scenario based-stochastic programming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