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比冲与变比冲发动机作用下的多目标观测轨道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梁新刚 杨涤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1,共6页
针对常比冲与变比冲两种推力模型下的对地多目标的观测任务作了初始轨道设计。航天器平时处于待命轨道正常运行,接到观测命令后,作轨道机动,依次通过所关心的多个目标上空。根据问题描述,利用勒让德伪谱方法,给出常比冲与变比冲推力下,... 针对常比冲与变比冲两种推力模型下的对地多目标的观测任务作了初始轨道设计。航天器平时处于待命轨道正常运行,接到观测命令后,作轨道机动,依次通过所关心的多个目标上空。根据问题描述,利用勒让德伪谱方法,给出常比冲与变比冲推力下,对地多目标观测的设计方法。最后以3个目标为例,分别设计了常比冲与变比冲推力下的多目标观测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多目标观测 轨道机动 勒让德伪谱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目标探测的高轨遥感卫星观测任务规划方法
2
作者 凌龙 朱燕麒 +3 位作者 鲁之君 王洁 吴同舟 冯倩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13,共12页
高轨遥感卫星具有广阔的视场覆盖范围、高效的观测时效性以及强大的连续成像能力,能够有效获取重点区域和目标的关键特征信息,已经成为现代遥感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高轨遥感卫星在区域凝视任务中,经常面临多目标同时监视和跟踪... 高轨遥感卫星具有广阔的视场覆盖范围、高效的观测时效性以及强大的连续成像能力,能够有效获取重点区域和目标的关键特征信息,已经成为现代遥感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高轨遥感卫星在区域凝视任务中,经常面临多目标同时监视和跟踪的应用需求。为了解决多目标观测需求下任务执行效率较低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高轨遥感卫星成像任务规划方法,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评价矩阵”作为差分进化算法的目标函数,实现了多目标观测区域规划,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遗传算法完成观测路径规划。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观测效率平均提升28.84%,能源使用率平均降低24.37%。可以通过较少的观测次数覆盖全部待跟踪目标,有效减少卫星指向机动次数与机动角度,而且算法并行性与可移植性较好,可适应星上自主任务规划与星座协同观测等多种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轨遥感卫星 多目标观测 观测任务规划 差分进化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多目标掠飞观测接近轨道设计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育昊 张兵 方子今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针对当前的天基空间观测任务中存在的观测效率低、燃料不足等问题,基于粒子群算法与空间多目标观测模型提出一种空间多目标掠飞观测的接近轨道设计方法以实现观测器在不变轨道的情况下实现对特定多目标的近距离掠飞观测。结合两轨道卫... 针对当前的天基空间观测任务中存在的观测效率低、燃料不足等问题,基于粒子群算法与空间多目标观测模型提出一种空间多目标掠飞观测的接近轨道设计方法以实现观测器在不变轨道的情况下实现对特定多目标的近距离掠飞观测。结合两轨道卫星的距离计算与天光地影条件建立空间多目标观测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观测器轨道六根数优化,得到对特定多目标的综合最近距离观测的最优轨道,以轨道高度差产生的周期差抵消目标与交线处位置的相位差,以消耗时间为代价得到了最省燃料的方式。利用仿真说明了该轨道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观测 轨道设计 天光地影条件 粒子群算法 掠飞观测 燃料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卫星在轨分布式协同任务调度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科科 孙煜坤 +2 位作者 夏磊 朱振才 王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3-399,共7页
针对网络条件下卫星执行多目标观测任务的自主调度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Sandwich"空间信息网络体系架构,通过网络传输延时仿真分析,其传输时延为毫秒级别,略优于传统中继方式,该网络传输效能适合多任务需求下实施在轨分布式... 针对网络条件下卫星执行多目标观测任务的自主调度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Sandwich"空间信息网络体系架构,通过网络传输延时仿真分析,其传输时延为毫秒级别,略优于传统中继方式,该网络传输效能适合多任务需求下实施在轨分布式协同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断链重连算法,可突破单星计算资源限制,提高在轨计算能力。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单星计算,可有效缩短任务调度约一半时间;利用树莓派和无线网络搭建了分布式调度演示系统,完成了该算法的工程实现。该方法可满足组网状态下面向多任务的各类对地观测、天基探测类卫星的空间在轨自主任务规划调度需求,为空间信息网络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任务调度 分布式协同计算 空间信息网络 多目标观测 调度方法 网络卫星 协同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C-PHD based multi-target track-before-detect with nonstandard point observations model 被引量:5
5
作者 占荣辉 高彦钊 +1 位作者 胡杰民 张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32-240,共9页
Detection and tracking of multi-target with unknown and varying number is a challenging issue, especial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NR). A modified multi-target track-before-detect(TBD) method ... Detection and tracking of multi-target with unknown and varying number is a challenging issue, especial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NR). A modified multi-target track-before-detect(TBD) method was proposed to tackle this issue using a nonstandard point observation model. The method was developed from sequential Monte Carlo(SMC)-based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PHD) filter, and it was implemented by modifying the original calculation in update weights of the particles and by adopting an adaptive particle sampling strategy. To efficiently execute the SMC-PHD based TBD method, a fast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was also presented by partitioning the particles into multiple subsets according to their position coordinates in 2D resolution cells of the senso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time-varying multi-target tracking using raw observation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particle sampling multi-target track-before-detect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PHD) filter sequential Monte Carlo(SMC)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