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阱中低能多电荷离子的电荷转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克林 李交美 朱熙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55-157,共3页
用激光溅射结合离子阱选择囚禁技术和垂直交叉离子束碰撞冷却方法,得到了稳定囚禁的Ti4+离子(平衡能量为2.09eV),测量得到的Ti4+与Ar、N2的电荷转移速率系数分别为1.06(0.14)×10-9cm3s-... 用激光溅射结合离子阱选择囚禁技术和垂直交叉离子束碰撞冷却方法,得到了稳定囚禁的Ti4+离子(平衡能量为2.09eV),测量得到的Ti4+与Ar、N2的电荷转移速率系数分别为1.06(0.14)×10-9cm3s-1和7.45(0.38)×10-10cm3s-1,与相应的Langevin理论估算结果是可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多电荷离子 电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ul阱中囚禁的低能Ar^(2+)离子与Ar的电荷转移
2
作者 李俊 陈亮 +1 位作者 李交美 高克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1-476,共6页
在Paul阱中产生并选择囚禁了单一的Ar2+离子,得到低能Ar2+与Ar的电荷转移速率系数为5.84(0.677)×10-10cm3·s-1及其零氩气压强下的离子衰减速率为0.46 s-1,为下一步进行多电荷离子的亚稳态寿命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参考数据.
关键词 Paull离子 选择囚禁 低能多电荷离子 电荷转移 衰减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荷碳离子的电荷损失截面
3
作者 刘之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研究了多电荷碳离子分别与中性氢原子或氦原子碰撞的电荷损失截面 ,同时计算了多电荷碳离子的电势函数和电子动量分布 ,其中电荷数为 5的碳离子的截面数据与 Shi-rai等人的计算结果符合得相当好。所导出的计算公式和编制的计算程序可以... 研究了多电荷碳离子分别与中性氢原子或氦原子碰撞的电荷损失截面 ,同时计算了多电荷碳离子的电势函数和电子动量分布 ,其中电荷数为 5的碳离子的截面数据与 Shi-rai等人的计算结果符合得相当好。所导出的计算公式和编制的计算程序可以推广计算任何一个多电荷离子 Aq+与 H或 He碰撞的电荷损失截面 ,因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荷离子 电荷损失截面 二体碰撞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多电荷态离子He^2+、O^2+和Ne^2+与W靶表面相互作用的动能电子发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德慧 赵永涛 +3 位作者 王瑜玉 赵迪 肖国青 QAYYUM A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7-781,共5页
本文报道了He2+,O2+和Ne2+与W靶表面相互作用中的动能电子产额随离子入射速度变化的实验测量结果.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的入射速度范围内,对同一入射离子,动能电子产额随入射离子的速度增大而线性增加.基于动能电子发射的机理,我们分析了... 本文报道了He2+,O2+和Ne2+与W靶表面相互作用中的动能电子产额随离子入射速度变化的实验测量结果.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的入射速度范围内,对同一入射离子,动能电子产额随入射离子的速度增大而线性增加.基于动能电子发射的机理,我们分析了影响动能电子产额的因素,理论上得出动能电子产额与入射速度增长呈线性增加的关系,取得了实验上和理论上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多电荷离子 动能电子发射 电子阻止能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_(10)Ne^(q+)(q=1,4,5)与H和He碰撞的电荷剥离截面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之景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研究了 10 Neq+ (q =1,4 ,5)分别与中性原子 H和 He碰撞的电荷剥离截面 ,计算了10 Neq+的电势函数和电子动量分布。所用的公式和计算程序可以推广应用于任何一个多电荷离子 ,因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关键词 多电荷离子 电荷剥离截面 二体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_(18)Ar^(q+)(q=1,2)与H和He碰撞的电荷剥离截面
6
作者 刘之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7-490,共4页
采用二体碰撞近似和托马斯费米近似计算了多电荷离 子18 Arq+ ( q = 1 ,2) 与中性原子 H 和 He 碰撞的电荷剥离截面以及离子势函数和电子动量分布.计算结果与文献[5] 中数据符合得较好.所用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程... 采用二体碰撞近似和托马斯费米近似计算了多电荷离 子18 Arq+ ( q = 1 ,2) 与中性原子 H 和 He 碰撞的电荷剥离截面以及离子势函数和电子动量分布.计算结果与文献[5] 中数据符合得较好.所用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程序可以计算任何一个多电荷离子 Aq+ 与 H 和 He 碰撞的电荷剥离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剥离截面 多电荷离子 动量分布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_(18)Ar^(q^+)(q=3,4)与H和He碰撞的电荷剥离截面
7
作者 刘之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51-255,共5页
采用二体碰撞近似和托马斯 -费米近似计算了多电荷离子18Arq+( q =3,4 )与中性原子H和He碰撞的电荷剥离截面以及Arq+的势函数和电子动量分布 ,计算结果与文献 [4]中的数据符合得较好。所导出的计算公式和编制的计算程序可以计算任何一... 采用二体碰撞近似和托马斯 -费米近似计算了多电荷离子18Arq+( q =3,4 )与中性原子H和He碰撞的电荷剥离截面以及Arq+的势函数和电子动量分布 ,计算结果与文献 [4]中的数据符合得较好。所导出的计算公式和编制的计算程序可以计算任何一个多电荷离子Aq +与H或He碰撞的电荷剥离截面。因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剥离截离 多电荷离子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分析生物样品中肽类及蛋白类药物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被引量:8
8
作者 周娜 王晶 丁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1-407,共7页
肽类及蛋白类药物的理化性质较为特殊,其LC-MS分析方法与传统的化学药物相比,存在不少特殊性,在定量分析测定上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容器壁对肽类及蛋白的吸附作用、生物样品中肽类及蛋白易降解、生物样品基质中大量内源性肽... 肽类及蛋白类药物的理化性质较为特殊,其LC-MS分析方法与传统的化学药物相比,存在不少特殊性,在定量分析测定上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容器壁对肽类及蛋白的吸附作用、生物样品中肽类及蛋白易降解、生物样品基质中大量内源性肽类及蛋白对测定的干扰、极性较大在反相柱上不易保留、质谱分析肽类及蛋白时对离子源和质量分析器的要求以及内标不易寻找等。本文对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肽类及蛋白类样品分析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样品 蛋白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吸附 衍生化 多电荷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