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4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恒功率负载多电平Buck变换器逆解耦自适应滑模控制
1
作者 吴家荣 卢振坤 文春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30,共11页
针对带恒功率负载(CPL)多电平Buck变换器的强耦合问题及负阻抗特性引起的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逆解耦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建立带CPL多电平Buck变换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基于逆系统方法证明系统的可逆性,并推导逆系统表达式,将模型线性化... 针对带恒功率负载(CPL)多电平Buck变换器的强耦合问题及负阻抗特性引起的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逆解耦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建立带CPL多电平Buck变换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基于逆系统方法证明系统的可逆性,并推导逆系统表达式,将模型线性化解耦为多个伪线性子系统,抵消负阻抗特性的影响。通过选取线性滑模面和指数趋近律以减弱滑模抖振,并将自适应机制引入到滑模控制中,进而为线性子系统分别设计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进一步提高系统控制性能。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行验证。与现有控制方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优越性。最后,搭建原理样机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平buck变换器 恒功率负载 逆系统 自适应控制 滑模控制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平Buck变换器的解耦控制与闭环设计 被引量:12
2
作者 冯颖盈 阮新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多电平直流变换器利用飞跨电容使得输入电压在串连的各开关管之间均分,以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但该变换器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该文建立了多电平Buck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并采用一种新提出的控制方法将该变换器解... 多电平直流变换器利用飞跨电容使得输入电压在串连的各开关管之间均分,以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但该变换器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该文建立了多电平Buck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并采用一种新提出的控制方法将该变换器解耦成多个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然后进行控制闭环的设计。论文采用三电平Buck变换器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小信号模型是正确的,基于该模型设计的补偿网络可以使变换器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实验结果也表明输出电压闭环和飞跨电容电压闭环是相互解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平直流变换器 解耦控制 小信号建模 闭环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平Buck变换器的逆解耦内模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家荣 罗丽平 +1 位作者 王擎宇 文春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2-80,共9页
为解决多电平Buck变换器中飞跨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的复杂问题,以及飞跨电容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解耦难题,提出逆解耦内模控制方案。建立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基于逆系统理论完成系统的可逆性证明,实现系统的线性化与解耦,得到多个单输入单... 为解决多电平Buck变换器中飞跨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的复杂问题,以及飞跨电容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解耦难题,提出逆解耦内模控制方案。建立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基于逆系统理论完成系统的可逆性证明,实现系统的线性化与解耦,得到多个单输入单输出伪线性子系统,进而通过选择正则滤波器,分别为子系统设计内模控制器,并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有效提升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和动态调节能力,实现飞跨电容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解耦。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平变换器 逆系统 解耦控制 内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跨电容型三电平Buck变换器双闭环控制研究
4
作者 韩锟 马晓慧 李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840,共12页
飞跨电容型三电平Buck变换器因具有输出电压电流谐波小、开关管电压应力小等优势在轨道交通储能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为保证其中点电位平衡的同时提高其输出电流、电压品质,在对输出电压与飞跨电容电压解耦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模型预测控制... 飞跨电容型三电平Buck变换器因具有输出电压电流谐波小、开关管电压应力小等优势在轨道交通储能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为保证其中点电位平衡的同时提高其输出电流、电压品质,在对输出电压与飞跨电容电压解耦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模型预测控制与自抗扰控制相结合的双闭环控制方法。电流内环采用引入飞跨电容电压调节速率因子的连续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该方法开关频率固定,不需要调节评价函数的权重系数,能降低控制器设计难度,通过微调开关管占空比实现对外恒流充电工况和中点电位平衡控制,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分析了内环的稳定性。电压外环采用基于粒子群参数寻优的自抗扰控制器,实时估计并补偿负载突变等扰动,改善系统的抗扰能力,满足对外恒压充电工况的需求。这种双闭环结构限制了变换器最大峰值电流,保证了变换器可靠运行。在50 kHz开关频率下进行仿真和半实物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将飞跨电容电压稳定在输入电压的一半,保证了中点电位平衡,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恒流和恒压输出。其中,对于输出电流单环控制,模型预测控制与PI控制器相比表现出更快的响应速度;对于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所提控制策略的响应时间比PI双闭环控制提升了44%,当输入电压和负载电阻发生突变时,所提控制策略与PI控制相比输出电压超调量更小、调节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电容三电平降压变换器 解耦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最优控制律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双向全桥多谐振DC-DC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纯江 李旭明 +2 位作者 刘明 郭忠南 阚志忠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针对储能系统中通常直流母线侧电压等级较高而电池侧电压较低且电压变化范围宽的情况,提出1种三电平双向全桥多谐振DC-DC变换器拓扑,其高压侧采用三电平结构,可减小开关管的电压应力。谐振腔设计为带有辅助电感的LLCLC多谐振结构,使其... 针对储能系统中通常直流母线侧电压等级较高而电池侧电压较低且电压变化范围宽的情况,提出1种三电平双向全桥多谐振DC-DC变换器拓扑,其高压侧采用三电平结构,可减小开关管的电压应力。谐振腔设计为带有辅助电感的LLCLC多谐振结构,使其等效电路左右对称,可达成正、反向工作对等驱动控制,从而实现功率双向传输。采用改进的同步变频控制策略,使高、低压侧开关管正、反向工作时均可实现全范围零电压开通。与传统LLC谐振拓扑相比,所提拓扑能够在较窄的频率范围内实现更宽范围的电压增益。通过对谐振腔参数的优化设计可使变换器同时传输电流基波和3次谐波功率,在高频段提高能量的传输效率。最后搭建2 kW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平 双向直流变换器 多谐振 软开关 高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螺旋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耦合单电感双输出Buck变换器串级滑模解耦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皇金锋 章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2-604,共13页
针对耦合单电感双输出(CI-SIDO)降压式(Buck)变换器输出支路间的耦合效应导致交叉影响进而影响系统动态性能的问题,提出基于超螺旋扩张状态观测器(ST-ESO)的串级滑模解耦控制策略.首先,建立CI-SIDO Buck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再通... 针对耦合单电感双输出(CI-SIDO)降压式(Buck)变换器输出支路间的耦合效应导致交叉影响进而影响系统动态性能的问题,提出基于超螺旋扩张状态观测器(ST-ESO)的串级滑模解耦控制策略.首先,建立CI-SIDO Buck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再通过具有快速收敛性质的ST-ESO观测估计变换器内外环中的耦合项、内部扰动和未建模部分,并将其视为内外环中的总扰动.其次,结合超螺旋滑模控制器对内外环中总扰动进行补偿,实现系统的解耦,保证系统的鲁棒性和输出电压的稳定.然后,根据Lyapunov理论对ST-ESO和超螺旋滑模控制器进行稳定性分析,理论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最后,利用实验平台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实现了系统解耦,抑制了交叉影响并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单电感双输出 buck变换器 超螺旋扩张状态观测器 超螺旋滑模控制器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多电平功率变换器的SRM转矩分配函数控制方法
7
作者 蔡燕 万耀华 +1 位作者 刘云虎 吴宇航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2,共12页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SRM)的传统转矩分配函数(TSF)控制方法在重叠导通区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多电平功率变换器(MLC)的SRM在线TSF控制方法。利用新型MLC具有的高压快速励磁和高压快速退磁功能来提高各相绕组的转矩跟随能力...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SRM)的传统转矩分配函数(TSF)控制方法在重叠导通区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多电平功率变换器(MLC)的SRM在线TSF控制方法。利用新型MLC具有的高压快速励磁和高压快速退磁功能来提高各相绕组的转矩跟随能力;并将重叠导通区划分为2个区域,在不同区域依据各相转矩输出能力在线分配参考转矩以进一步减小转矩跟随误差;在减小转矩脉动的同时,运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不同工况下的角度控制参数进行离线寻优,以进一步降低电机铜耗。通过仿真和实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有效地减小了电机转矩脉动,尤其在高转速时相较传统方法转矩脉动最高降低了46.6%,同时电机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SRM) 转矩脉动 多电平功率变换器(MLC) 转矩分配函数(TSF)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环流抑制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姜亚峰 李仪博 +3 位作者 吴秋伟 刘沈全 吴小丹 周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51,I0005,I0006,共12页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是分频输电系统中的核心装置.由于缺乏直流环节,所以不同频率的电气量在M~3C内部直接耦合,导致M~3C内部出现非常复杂的谐波,造成子模块均压困难,影响M~3C的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准比例谐振(PR)控制器的闭...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是分频输电系统中的核心装置.由于缺乏直流环节,所以不同频率的电气量在M~3C内部直接耦合,导致M~3C内部出现非常复杂的谐波,造成子模块均压困难,影响M~3C的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准比例谐振(PR)控制器的闭环控制策略,实现对M~3C内部环流的抑制.首先,研究稳态时子模块电容纹波电压,详细分析子模块纹波电压与开关函数耦合产生谐波电流的机理,推导谐波环流的解析式,指出抑制环流的必要性.然后,针对4种频率成分的谐波环流设计并联的准PR环流抑制器,在抑制环流的同时减少桥臂电流的畸变,保障桥臂间电容电压均衡并且具备良好的动态性能.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 分频输电系统 电容纹波电压 准比例谐振控制 环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抑制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光伏系统共模电压的脉冲衔尾排布调制
9
作者 潘尧 孙孝峰 +2 位作者 蔡瑶 李昕 赵巍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1235,共15页
光伏模块利用模块化的特点,可以分布集成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子模块的直流侧,构成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光伏系统(MMC-PVS)。由阴影遮挡、损坏等问题引起的光伏模块功率不平衡会使子模块的调制信号存在显著差异,严重降低现有共模电... 光伏模块利用模块化的特点,可以分布集成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子模块的直流侧,构成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光伏系统(MMC-PVS)。由阴影遮挡、损坏等问题引起的光伏模块功率不平衡会使子模块的调制信号存在显著差异,严重降低现有共模电压抑制方案的抑制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脉冲衔尾排布调制,能够在光伏模块功率不平衡工况下抑制MMC-PVS的共模电压。通过分析光伏模块功率不平衡工况下MMC-PVS,实现零共模电压的条件,表明理论上子模块的调制信号具备实现零共模电压的能力,而由调制策略生成的子模块驱动脉冲是产生共模电压的关键因素。脉冲衔尾排布调制能将子模块驱动脉冲依次衔尾排布,即后一子模块的上升沿时刻与前一子模块的下降沿时刻对齐,在每个开关周期内保证三相上桥臂总电压与三相下桥臂总电压的形状相同,达到理论上零共模电压的效果,实现共模电压抑制。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脉冲衔尾排布调制在光伏模块功率不平衡工况下抑制共模电压的可行性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光伏系统 光伏功率不平衡 共模电压 脉冲衔尾排布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Buck变换器输出纹波电压畸变机理分析
10
作者 皇金锋 曹哲 +2 位作者 王健 张世欣 韩梦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3-682,共10页
交错控制三电平Buck变换器受功率开关器件寄生参数的影响,输出电压纹波及电感电流纹波不仅发生了畸变,且纹波电压大小和忽略寄生参数的纹波电压存在较大误差。因此,深入分析了交错控制三电平Buck变换器输出纹波电压畸变机理,建立了考虑... 交错控制三电平Buck变换器受功率开关器件寄生参数的影响,输出电压纹波及电感电流纹波不仅发生了畸变,且纹波电压大小和忽略寄生参数的纹波电压存在较大误差。因此,深入分析了交错控制三电平Buck变换器输出纹波电压畸变机理,建立了考虑功率开关器件寄生参数的电感电流纹波、输出纹波电压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功率开关器件的寄生参数是导致输出纹波电压波形畸变以及与理想模型产生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所得结论可为三电平Buck变换器的变换器参数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平 buck变换器 纹波电压 寄生参数 畸变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均流控制策略
11
作者 孙曙光 徐永海 +2 位作者 袁敞 宋昕一 陈怡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3-26,共14页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相间电流易受参数失配影响而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均流控制策略。基于虚拟电压源对变换器进行拓扑等效,建立了变换器的平均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补偿相间...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相间电流易受参数失配影响而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均流控制策略。基于虚拟电压源对变换器进行拓扑等效,建立了变换器的平均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补偿相间电流差值中的耦合扰动,并基于控制环路的解耦关系提出一种具有间接控制变量与归一化代价函数的解耦模型预测控制。所提均流控制策略通过多控制环节的独立寻优,在实现变换器相间均流的同时可兼顾输入电压均压与平均输出电流跟踪的控制目标。同时,对解耦电流内环进行降阶等效,简化电压外环控制参数设计。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均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 均流 扩张状态观测器 解耦模型预测控制 降阶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信号稳定的直流微电网Buck变换器自适应无源控制策略
12
作者 郑城市 刘洋 +2 位作者 李健 翟波 王盼宝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7,共12页
恒功率负载因其所具有的负阻抗特性而成为威胁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消除恒功率负载负阻抗特性以及源荷端不确定性对直流微电网中Buck变换器稳定运行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无源控制策略,即以无源控制理论为基... 恒功率负载因其所具有的负阻抗特性而成为威胁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消除恒功率负载负阻抗特性以及源荷端不确定性对直流微电网中Buck变换器稳定运行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无源控制策略,即以无源控制理论为基础,通过虚拟阻抗技术对系统阻抗进行重新优化调整以使得整个系统处于无源稳定状态。针对因系统不确定性致使偏离额定工作状态而造成的稳态误差,该文设计了高阶扰动观测器对源荷端不确定性所造成的稳态误差进行前馈补偿,从而保证系统在扰动以及不确定性状况下的稳定无误差运行此外,为了确保所提控制策略的大信号稳定,该文采用混合势函数理论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给出参数选取准则.另外,该文还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恒功率负载 buck变换器 无源控制 大信号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Buck变换器的自适应连续滑模控制
13
作者 蔡中泽 曾庆双 孙谷昊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1,共9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分数阶Buck变换器的自适应连续滑模控制问题.首先,针对Buck变换器中存在多重干扰和电子元件具有非整数阶特性的情况,建立了存在匹配和不匹配干扰的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Buck变换器数学模型.然后,针对传统滑模控制算法... 本文主要研究了分数阶Buck变换器的自适应连续滑模控制问题.首先,针对Buck变换器中存在多重干扰和电子元件具有非整数阶特性的情况,建立了存在匹配和不匹配干扰的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Buck变换器数学模型.然后,针对传统滑模控制算法要求预知干扰上界的问题,设计了自适应算法以估计干扰的未知上界,基于反步控制方法建立了滑模控制器,引入分数阶滑模面,提升系统鲁棒性的同时,实现滑动模态的渐近收敛.进而,针对滑模控制系统中的抖振问题,设计了连续滑模控制信号,减小了不连续控制带来的抖振,使系统状态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滑模面上,并给出了最大收敛时间.最后,基于Mittag-Leffler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提出总体控制方案的稳定性.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控制器的有效性,保证了系统鲁棒性的同时,减小了抖振,得到了良好的动态性能和较小的稳态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微积分 Riemann-Liouville buck变换器 自适应律 连续滑模控制 Mittag-Leffler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的混合三电平双有源桥变换器回流功率优化
14
作者 刘文强 刘春喜 蔡金汕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针对扩展移相控制下混合三电平双有源桥直流电/直流电(Direct current direct current,DC-DC)变换器普遍存在回流功率大、动态响应慢、鲁棒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输出电压动态矩阵控制与卡罗需-库恩-塔克条件(Karush-Kuhn-Tucker,K... 针对扩展移相控制下混合三电平双有源桥直流电/直流电(Direct current direct current,DC-DC)变换器普遍存在回流功率大、动态响应慢、鲁棒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输出电压动态矩阵控制与卡罗需-库恩-塔克条件(Karush-Kuhn-Tucker,KKT)实现回流功率优化的混合控制策略。建立了传输功率数学模型,对回流功率特性进行分析,并推导了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实现最小回流功率的最优移相比组合;从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三个步骤阐述了动态矩阵控制预测电压实现过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最后,通过与传统扩展移相控制以及传输功率误差最小控制进行比较,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在全功率范围内实现回流功率的优化,同时也改善了变换器的动态响应性能,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三电平双有源桥变换器 扩展移相控制 KKT条件 动态矩阵控制 回流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器件复用的有源功率解耦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研究
15
作者 贾冠龙 史斌昊 +2 位作者 李明硕 牛峰 汤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55-2767,I0026,共14页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拓扑已广泛应用于中高压大功率输配电和电机驱动领域。其中,具有直流故障穿越能力的全桥子模块(full-bridge submodule,FB-SM)型MMC拓扑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但为了抑...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拓扑已广泛应用于中高压大功率输配电和电机驱动领域。其中,具有直流故障穿越能力的全桥子模块(full-bridge submodule,FB-SM)型MMC拓扑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但为了抑制子模块电容电压纹波,需使用较大电容值的子模块电容,其显著增加系统的硬件成本和体积。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器件复用的有源功率解耦型FB-SM(FB-SM with active power decoupling,APD-SM),通过子模块中的器件复用,使其兼具电容电压纹波抑制和直流故障穿越能力,同时不改变MMC拓扑的外输出特性。相较于传统FB-SM拓扑,该拓扑可在全功率因数范围内显著抑制子模块电容电压纹波;详细介绍该拓扑的推演规律、运行原理、调制方法和控制策略,并对拓扑结构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和设计,从多方面与传统FB-SM拓扑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基于PLECS仿真平台搭建APD-SM和FB-SM型MMC仿真模型(分别缩写为APD-MMC和FB-MMC),并基于样机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该拓扑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全桥子模块 有源滤波解耦电路 电容电压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三电平双有源桥变换器电流应力优化策略研究
16
作者 蔡金汕 刘春喜 刘文强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7,共10页
为了减小二极管钳位型混合三电平双有源桥变换器的电流应力,提高变换器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最小电流应力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分析双重移相控制的工作原理,得到四种工作模式下的功率传输特性和电流应力特性。其次,通过增加... 为了减小二极管钳位型混合三电平双有源桥变换器的电流应力,提高变换器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最小电流应力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分析双重移相控制的工作原理,得到四种工作模式下的功率传输特性和电流应力特性。其次,通过增加惩罚函数,从而实现约束条件,利用改进的差分进化粒子群算法来寻找满足最小电流应力的最优移相组合,减小电流应力,并与其他文献所提的电流应力优化方法进行对比,得到了在不同传输功率下,所提优化方法对电流应力的优化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三电平双有源桥变换器 双重移相控制 电流应力 改进的差分进化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不同线路拓扑高压直流电网高效互联的直流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设计
17
作者 游仕洪 周俊 +2 位作者 程华 孟重力 王猛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6,共12页
DC-DC变换器是实现不同电压等级和拓扑结构的高压直流HVDC(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电网互联的关键设备,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逐步建设,DC-DC变换器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DC-DC变换器具有许多优点:可增加电网的可控性... DC-DC变换器是实现不同电压等级和拓扑结构的高压直流HVDC(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电网互联的关键设备,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逐步建设,DC-DC变换器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DC-DC变换器具有许多优点:可增加电网的可控性,可增强电网潮流控制、电压调节和故障阻断的能力。其中,直流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DC-MMC(DC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是用于互连具有相同线路拓扑HVDC系统的一种有效非隔离方法,然而,实际中直流系统往往电压等级和拓扑结构差别较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型柔性DC-MMC的控制策略,该控制方法可实现不同线路拓扑HVDC的互连,如双极子与对称单极子互连。首先,详细阐述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不同线路拓扑的特性;然后,针对新型DC-MMC建立了1种含变量变换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平均桥臂模型和简化直流电网的控制方法;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保障DC-MMC在正常运行和降级运行下均能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高压直流 直流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线路拓扑 非隔离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直流/直流变换器的总谐波畸变率优化调制控制策略
18
作者 孔祥平 宾子君 +2 位作者 邓富金 孙振威 耿佳豪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7-384,共8页
为解决模块化多电平直流/直流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DC/DC converter,MMDC)的调制策略中,准两电平调制策略的交流侧电压电流中仍存在大量高次谐波,导致隔离变压器的损耗增加的问题,首先通过分析得到功率器件开关角与变压器一次侧... 为解决模块化多电平直流/直流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DC/DC converter,MMDC)的调制策略中,准两电平调制策略的交流侧电压电流中仍存在大量高次谐波,导致隔离变压器的损耗增加的问题,首先通过分析得到功率器件开关角与变压器一次侧线电压总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的关系,进而提出一种变占空比和幅值的THD优化调制策略,通过改变开关角降低变压器一次侧线电压电流THD,从而减小变压器损耗。最后通过仿真软件PSCAD/EMTDC验证了所提基于THD优化调制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模块化多电平 准两电平调制 总谐波畸变率 变压器谐波损耗 优化开关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性点移位的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载波调制研究
19
作者 冯杨州 杨旭 +1 位作者 张海平 李惠庸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4,共7页
为解决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载波调制时,变换器存在正、反向运行切换不平滑,动态响应慢易使谐振回路产生谐波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中性点移位的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载波调制方法。分析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原理,基于中性点移位原理,优化变... 为解决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载波调制时,变换器存在正、反向运行切换不平滑,动态响应慢易使谐振回路产生谐波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中性点移位的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载波调制方法。分析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原理,基于中性点移位原理,优化变换器三相输出电压相位角调整方式,在开关频率不变的基础上计算不同幅度调制比的中性点移位电压,依据故障实际状态整改同相单元相邻载波间的移位,采用载波相移脉宽调制对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进行载波调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调制方法可有效控制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输出波形,且变换器正常运行时,幅度调制比大于1.0,相电压出现饱和现象,调制信号产生过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移位 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 载波调制 相位角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系统解耦的三电平Buck变换器反步滑模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经纬 陆益民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0,共8页
多电平变换器因其可以降低开关管承受的电压应力、减小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体积,被广泛应用在直流微电网中。三电平Buck变换器的飞跨电容电压和输出电压存在耦合,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逆系统... 多电平变换器因其可以降低开关管承受的电压应力、减小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体积,被广泛应用在直流微电网中。三电平Buck变换器的飞跨电容电压和输出电压存在耦合,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逆系统解耦反步滑模控制方法。采用逆系统方法实现输出电压控制和飞跨电容电压控制的解耦,采用反步滑模法控制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鲁棒性,通过状态反馈控制将飞跨电容电压平衡在输入电压的1/2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使得飞跨电容电压和输出电压均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平buck变换器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解耦控制 反步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