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多直流微网的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英培 杨博超 +1 位作者 石金鹏 朱宇琦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3-672,共10页
多直流微网将成为接纳分布式能源和直流负荷的有效手段。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含多直流微网的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依据互联变换器的控制方式推导得各微网子系统的等效导纳,并利用各微网单独运行时的等效开环... 多直流微网将成为接纳分布式能源和直流负荷的有效手段。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含多直流微网的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依据互联变换器的控制方式推导得各微网子系统的等效导纳,并利用各微网单独运行时的等效开环增益判断其等效导纳是否存在右半平面极点;其次,将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系统简化为只包含中压母线的单电压等级直流系统,并利用等效阻抗比判断中压侧子系统的稳定性,当且仅当各微网的等效开环增益以及系统中压侧等效阻抗比均满足奈奎斯特判据时,系统可稳定运行;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包含两个直流微网的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系统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对含多直流微网的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准确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系统 阻抗模型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DG的交直流不平衡配电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艳春 王霖 +2 位作者 张涛 王凌云 MI Lu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分布式电源(DG)以及大量恒功率直流负荷接入交直流配电系统使得母线暂态电压表现出正负极耦合且多波动的特性,现有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准确率低且适用性较差。推导分析了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直流侧线路、负荷参数不平衡时影响系统母... 分布式电源(DG)以及大量恒功率直流负荷接入交直流配电系统使得母线暂态电压表现出正负极耦合且多波动的特性,现有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准确率低且适用性较差。推导分析了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直流侧线路、负荷参数不平衡时影响系统母线暂态电压稳定的因素。基于二元表判据思想,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母线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指标。针对参数不平衡时含DG的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引入稳定性保持因子,提出母线与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裕度计算方法。基于所提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在改进的IEEE 33节点与IEEE 69节点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中量化影响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因素,并对比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性 直流系统 不平衡配电系统 直流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挂储能控制的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电压波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史小军 于铄航 +1 位作者 王伟 公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94,共8页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制母线电压波动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经分析确定直挂储能装置工作于定功率模式,通过加入母线电压反馈进而调整储能装置出力的方式改进传统定功率控制策略,从而减小系统的不平衡功率;采用载波移相调制策略,以降低电流纹波;以荷电状态为对象进行排序均压,保证各储能子模块均匀充放电。在PSCAD/EMTDC中搭建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仿真模型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切除电动机或纯阻性负载突变情况下,母线电压波动率分别减小约70%和90%,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抑制母线电压波动,且蓄电池充放电速率为0.628C,满足快速响应要求。在实时数字仿真实验平台中进行硬件在环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供电系统 直流混合配电 直挂储能 电压波动抑制 定功率控制 载波移相调制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直流配电系统负载变流器相位补偿控制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唐欣 屈贝 +2 位作者 张睿宁 李晓萌 李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1,共12页
在多端直流配电系统中,定功率控制负载变流器的恒功率特性会降低系统阻尼,易引发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振荡,导致系统失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直流电压前馈的相位补偿控制策略。首先,推导了负载变流器的直流侧阻抗模型,并基于连分式理论对... 在多端直流配电系统中,定功率控制负载变流器的恒功率特性会降低系统阻尼,易引发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振荡,导致系统失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直流电压前馈的相位补偿控制策略。首先,推导了负载变流器的直流侧阻抗模型,并基于连分式理论对阻抗模型进行降阶,得到一阶阻抗模型。其次,基于一阶阻抗模型分析出影响负载变流器负阻尼特性的主导因素,进而推导出基于直流电压前馈的相位补偿控制策略,可在全频段将负载变流器阻抗校正为正阻尼特性,从而提高直流配电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以三端直流配电系统为例,通过Simulink仿真和StarSim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直流配电系统 电压源型变流器 相位补偿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直流配电系统中的单极故障重构:影响因素与重构方案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永坤 马建军 +3 位作者 朱淼 文书礼 陈奕嘉 归宇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60-1873,I0021,共15页
在双极直流配电系统中,单极接地故障往往导致非故障极的连锁故障。为提升双极直流配电可靠性,提出双极直流配电系统单极故障重构概念。首先,建立双极系统单极接地故障暂态特性模型,并分析3种影响因素对单极故障重构影响机理,影响因素分... 在双极直流配电系统中,单极接地故障往往导致非故障极的连锁故障。为提升双极直流配电可靠性,提出双极直流配电系统单极故障重构概念。首先,建立双极系统单极接地故障暂态特性模型,并分析3种影响因素对单极故障重构影响机理,影响因素分别为极间电容的接地方式、非故障极功率缺额以及电压均衡器闭锁延时。其中,可通过极间电容中性点接地,来降低极间电容放电所导致的非故障极过电压。同时,为降低非故障极功率缺额以及电压均衡器闭锁延时的影响,提出基于故障电流暂态变化量的非故障极切负荷方案与电压均衡器闭锁方案。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表明,所提出的单极故障重构方案能够保证非故障极为关键负荷提供不间断供电,改善非故障极供电电能质量,有效提升了双极直流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直流配电系统 单极故障重构 电压均衡器 切负荷 保护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中源侧变流器具有宽频特性的相位补偿方法
6
作者 唐欣 张睿宁 +1 位作者 屈贝 李珍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59-2967,I0084-I0086,共12页
针对直流配电系统中,源侧变流器和负载侧变流器之间的交互作用容易引起系统振荡,导致系统失稳的问题,该文针对主从控制模式下的源侧变流器设计了相位补偿控制环节。首先建立了直流配电系统源侧子系统和负载侧子系统阻抗模型,分析出源侧... 针对直流配电系统中,源侧变流器和负载侧变流器之间的交互作用容易引起系统振荡,导致系统失稳的问题,该文针对主从控制模式下的源侧变流器设计了相位补偿控制环节。首先建立了直流配电系统源侧子系统和负载侧子系统阻抗模型,分析出源侧变流器输出阻抗的负阻尼特性是引起系统振荡的重要原因;进而设计出相应的补偿控制环节,以实现对源侧变流器输出阻抗相位补偿,补偿后的阻抗在全频段为正阻尼,减小了阻抗交截点的相位差,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对引入的补偿环节进行降阶化简,以便于实际工程应用。最后,通过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设计补偿环节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系统 电压源型变流器 相位补偿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能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无功电压分布式优化调控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儒峰 宋宜庭 宁若汐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5,共12页
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加剧了配电网电压波动,而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光伏逆变器、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等装置可以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进而缓解电压... 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加剧了配电网电压波动,而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光伏逆变器、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等装置可以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进而缓解电压波动和越限风险。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储能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无功电压分布式优化调控方法。首先,分析光伏逆变器、VSC的无功电压特性以及ESS的充放电特性;其次,构建以节点电压偏差和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调控模型,并采用二阶锥松弛等技术将其转化为凸优化模型;然后,考虑集中式优化方法信息私密性差等问题,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构建无功电压分布式控制框架,基于自适应惩罚参数方法,进一步提出一种加速ADMM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修改的IEEE 33节点算例系统和IEEE 85节点算例系统中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无功电压分布式优化调控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混合配电 分布式光伏 储能系统 电压优化 分布式优化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电压弗雷歇距离的柔性直流配电线路保护 被引量:1
8
作者 金恩淑 张双双 +1 位作者 胡晓晨 王汝田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152,182,共12页
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发展迅速,在新能源接入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故障的快速、可靠识别是其发展面临的难点之一。针对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线路高阻故障特征不明显、保护难以识别的问题,文中通过分析换流站闭锁前的暂态电压故障特性,提出一种... 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发展迅速,在新能源接入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故障的快速、可靠识别是其发展面临的难点之一。针对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线路高阻故障特征不明显、保护难以识别的问题,文中通过分析换流站闭锁前的暂态电压故障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测量电压弗雷歇距离的柔性直流配电线路单端量保护方案。首先,基于正、负极测量电压和电流暂态变化率构造保护启动判据;其次,通过正、负极测量电压变化率区分单、双极故障;最后,利用单、双极测量电压弗雷歇距离构造积分识别单、双极区内外故障,并根据正极测量电压变化率对单极故障进行选极。经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能同时满足保护对速动性和灵敏性的要求,且具备良好的耐过渡电阻能力,不受线路分布电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 对称单极 弗雷歇距离 单端量保护 过渡电阻 测量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序列研究 被引量:89
9
作者 王丹 柳依然 +2 位作者 梁翔 毛承雄 陆继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25 47,47,共8页
直流输电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得构建一个多级直流网络配电系统成为可能。首先详细分析了直流配电电压等级序列制定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约束条件。在分析各电压等级直流配电能力基础上,以负荷需求为基本出发点,综合考虑相关设备制造水平、电网... 直流输电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得构建一个多级直流网络配电系统成为可能。首先详细分析了直流配电电压等级序列制定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约束条件。在分析各电压等级直流配电能力基础上,以负荷需求为基本出发点,综合考虑相关设备制造水平、电网结构优化需要等方面,提出了一套高压、中压、低压以及超低压相互配合的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序列。最后通过具体算例,简要分析了多级直流配电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 电压等级 供电能力 配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配电电压等级序列与典型网络架构初探 被引量:128
10
作者 盛万兴 李蕊 +4 位作者 李跃 殷正刚 吴鸣 孙丽敬 张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391-3403,3358,共13页
未来电力系统将以区域交流输、配电网络和直流网络共存的形式存在,直流配电作为直流生态系统中的中间部分,起到以直流的形式承接高压输电网并向负载馈送电力的关键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直流配电网发展驱动力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 未来电力系统将以区域交流输、配电网络和直流网络共存的形式存在,直流配电作为直流生态系统中的中间部分,起到以直流的形式承接高压输电网并向负载馈送电力的关键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直流配电网发展驱动力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直流配电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提出未来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直流配电电压等级序列、直流配电典型应用场景及网络架构3个方面的初步设想。并详细介绍德国亚琛大学10k V校园直流配电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勾勒出未来直流配电网的轮廓,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为构建新型智能配电网提供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 电压等级序列 应用场景 网络拓扑 工程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输电系统电压等级序列研究 被引量:210
11
作者 刘振亚 舒印彪 +1 位作者 张文亮 张运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共8页
根据直流输电技术发展及其在我国电力系统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为直流输电系统划分电压等级标准化序列的思想。详细论述了直流系统划分序列的必要性和依据,在此基础上确定电压等级序列组成,比较各电压等级的经济性,得出各自... 根据直流输电技术发展及其在我国电力系统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为直流输电系统划分电压等级标准化序列的思想。详细论述了直流系统划分序列的必要性和依据,在此基础上确定电压等级序列组成,比较各电压等级的经济性,得出各自的适用范围。最后,针对具体案例分析了不同电压等级直流系统在规划电网中的适用性,对直流输电进一步发展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系统 电压等级序列 特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配电系统潮流可行解与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聪 彭克 +3 位作者 徐丙垠 陈羽 赵学深 赵曰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48-53,共6页
基于柔性直流技术的直流配电系统是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为直流负荷及直流型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接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对直流配电系统的电压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系统级稳定性角度考虑,通过巴拿赫不动点定理证明了直流配电... 基于柔性直流技术的直流配电系统是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为直流负荷及直流型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接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对直流配电系统的电压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系统级稳定性角度考虑,通过巴拿赫不动点定理证明了直流配电系统潮流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并基于潮流可行解提出了电压稳定的分析方法,可快速评估直流配电系统接入负荷后的稳定性,避免了复杂的连续潮流计算。最后通过算例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系统 潮流可行解 不动点定理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源换流器接地方式对直流配电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鲁国正 高亮 梁智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5-80,共6页
针对低压直流(Low Voltage Direct Current,LVDC)配电系统分析比较了电压源换流器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别在换流器电容中点直接接地和高阻接地方式下,对换流器交流出口处不对称故障特性和直流线路单极接地故障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 针对低压直流(Low Voltage Direct Current,LVDC)配电系统分析比较了电压源换流器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别在换流器电容中点直接接地和高阻接地方式下,对换流器交流出口处不对称故障特性和直流线路单极接地故障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LVDC电磁暂态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对比系统不同工况下的暂态性能可知,电压源换流器电容中点高阻接地方式优于直接接地方式。高阻接地的方式对限制故障电流更为有利,同时也有利于直流配电系统故障消除后的快速恢复,这为未来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方案的配置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直流配电系统 故障特征 接地方式 换流器交流出口 直流母线 零序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配电系统虚拟惯性控制阻尼增强特性分析及参数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文梦 陈鹏伟 +2 位作者 许昭 陈新 陈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36-144,共9页
为说明直流配电系统附加虚拟惯性控制对系统阻尼的影响机理并实现合理配置,首先从模拟电容的物理概念出发,基于直流网络二端口等效,解释了负载侧并联电容对系统惯性-阻尼的同步增强作用及与源侧并联电容的差异性。其次,针对面向负载供... 为说明直流配电系统附加虚拟惯性控制对系统阻尼的影响机理并实现合理配置,首先从模拟电容的物理概念出发,基于直流网络二端口等效,解释了负载侧并联电容对系统惯性-阻尼的同步增强作用及与源侧并联电容的差异性。其次,针对面向负载供电的定功率和定交流电压控制电压源变换器(VSC),在推导附加虚拟惯性控制补偿环节的基础上,通过直流侧阻抗的建模和分解,确定了可强化系统阻尼的虚拟电容与电阻分量。然后,考虑接入稳定性、控制器响应速度和高频谐波导致的控制误差,提出了基于附加导纳分频段近似和参数可行域估计的负载VSC虚拟惯性控制参数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双端/三端直流配电系统的仿真分析和RT-Lab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负载VSC附加虚拟惯性控制的阻尼增强特性及参数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系统 虚拟惯性控制 阻尼 电压源变换器(VSC)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直流变压器控制的多电压等级双极直流配电网线性化潮流计算 被引量:16
15
作者 周念成 张渝 +2 位作者 廖建权 王强钢 李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70-2083,共14页
多电压等级双极直流配电网供电容量大、运行方式灵活,已成为未来配电网发展方向。但其网络拓扑复杂,正负极相互耦合,且受直流变压器控制影响,使其潮流计算难度增大。为研究计及直流变压器控制的多电压等级双极直流配电网线性化潮流计算... 多电压等级双极直流配电网供电容量大、运行方式灵活,已成为未来配电网发展方向。但其网络拓扑复杂,正负极相互耦合,且受直流变压器控制影响,使其潮流计算难度增大。为研究计及直流变压器控制的多电压等级双极直流配电网线性化潮流计算方法,该文首先计及双极直流变压器拓扑结构与控制方式,建立其高低压侧电压、电流传递模型;通过分解双极直流配电网络,提出双极直流配电网网络建模方法,同时建立ZIP负荷线性化等效模型,进而形成多电压等级双极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含直流变压器的双极直流配电网案例仿真模型,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 线性化潮流计算 多电压等级 双极 直流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多端直流配电系统降阶小信号模型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鲁阳 裴玮 孔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87-1195,共9页
含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多端直流配电系统集成度高,电力电子装置数量较多,这导致系统小信号模型的阶数较高,从而增加了系统稳定性分析及全局控制器设计的难度。鉴于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端直流(multi termin... 含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多端直流配电系统集成度高,电力电子装置数量较多,这导致系统小信号模型的阶数较高,从而增加了系统稳定性分析及全局控制器设计的难度。鉴于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端直流(multi terminal DC,MTDC)系统降阶小信号模型。首先,文章对VSC进行了参与因子分析,辨识了与直流电压主导运动模态呈高相关性的状态变量。以此为基础,基于瞬时功率理论推导出一种新型VSC降阶模型。基于该模型,文章建立了多端直流配电系统的降阶小信号模型。最后,文章将所建立的多端直流配电系统降阶模型与传统降阶模型及电磁暂态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降阶小信号模型而言,文中所提出的系统模型能够更精确地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型换流器 多端直流配电系统 降阶小信号模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子微电网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灵活功率控制与电压抑制策略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松 李建伟 +3 位作者 董云飞 石磊 张虎 李永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106,共8页
为了解决多子微电网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功率分配以及交流子微电网母线电压偏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灵活功率控制与电压抑制策略。首先分别推导了单个交流子微电网频率、直流子微电网电压与公共直流母线电压的关系,然后分析多个交直流子... 为了解决多子微电网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功率分配以及交流子微电网母线电压偏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灵活功率控制与电压抑制策略。首先分别推导了单个交流子微电网频率、直流子微电网电压与公共直流母线电压的关系,然后分析多个交直流子微电网之间的频率与电压关系,并利用此关系对交直流子微电网中储能单元的下垂控制进行改进,实现整个系统的功率互助及分配。另外,对双向AC/DC变换器电流内环控制进行改进,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扰动电流进行跟踪,并将跟踪得到的扰动电流引入双向AC/DC变换器电流内环中进行补偿消除,以抑制交流子微电网的电压波动。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中建立多子微电网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子微电网间的功率互助,较好地维持交流子微电网母线电压和频率、直流子微电网电压与公共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子微电网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功率互助 扩张状态观测器 电压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序列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段建东 魏朝阳 +1 位作者 周一 杨青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38-3545,共8页
直流配电网作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仍处于研究初始阶段。未来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序列的讨论在国际上尚无定论。该文参照适用于现有配电网的交直流电压等级约束原则,总结行业内外对于直流供电电压等级确定的多种影响因素,结合... 直流配电网作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仍处于研究初始阶段。未来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序列的讨论在国际上尚无定论。该文参照适用于现有配电网的交直流电压等级约束原则,总结行业内外对于直流供电电压等级确定的多种影响因素,结合直流配电网需要考虑的特有因素(如直流负荷、直流设备制造水平等),提出一种适用于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序列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适用未来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序列的推荐值,最后对该电压等级序列的供电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及讨论。为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 电压等级序列 供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过电流及过电压防护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9
作者 韩永霞 冯帅松 +5 位作者 高毓群 郑文博 张竞涵 赵宇明 韦甜柳 李立浧 《广东电力》 2020年第12期81-89,共9页
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在发生接地和短路等故障时,故障的诊断与快速隔离、过电流及其抑制、过电压及其防护问题是系统安全可靠性运行的关键。为此首先概述了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典型拓扑结构和主接线;其次,从故障隔离措施与限流方案的配... 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在发生接地和短路等故障时,故障的诊断与快速隔离、过电流及其抑制、过电压及其防护问题是系统安全可靠性运行的关键。为此首先概述了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典型拓扑结构和主接线;其次,从故障隔离措施与限流方案的配合设计方法、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研究方法、设备暂态电流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然后,分析提出了同样基于故障中电磁暂态过程分析的故障诊断及隔离、限流方案、过电压与绝缘配合、设备暂态电流等研究,有必要从系统的角度开展其多方面的综合协调防护研究;最后,对柔性直流配电系统未来可能遇到的电磁暂态分析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配电系统 电压 过电流 雷电侵入波 绝缘配合 限流方案 防雷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方法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压等级优选 被引量:16
20
作者 荣飞 毛灿 +2 位作者 周保荣 李宏鑫 饶宏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28,共8页
电压等级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研究基础,为了能够合理地选择电压等级,文中提出改进TOPSIS法进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压等级优选。文中首先根据输电容量和输电距离数据,根据理论计算和现场调研,计算出电压等级的范围,参考直流输电系统... 电压等级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研究基础,为了能够合理地选择电压等级,文中提出改进TOPSIS法进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压等级优选。文中首先根据输电容量和输电距离数据,根据理论计算和现场调研,计算出电压等级的范围,参考直流输电系统已确定的电压等级,提出候选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压等级方案;然后分析影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压等级的主要因素,构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压等级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改进TOPSIS法进行电压等级优选,在权重确定时采用主观权重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和客观权重确定方法——熵值法来共同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建立基于综合赋权—改进TOPSIS法的评价模型;并对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实例进行具体计算,得出该工程合理的电压等级为±800 k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电压等级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改进TOPSI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