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设施蔬菜基地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
1
作者 孙佳兰 董成 +4 位作者 生弘杰 张雷刚 陈小龙 余向阳 葛静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8-1447,共10页
本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4个设施蔬菜基地(D1~D4)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共采集表层土壤样品156份,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16种多环芳烃(PAHs)单体含量。结果表明,D1、D2、D3和D4土壤中16种PAHs含量分别为82.82~145.90μg/kg、106... 本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4个设施蔬菜基地(D1~D4)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共采集表层土壤样品156份,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16种多环芳烃(PAHs)单体含量。结果表明,D1、D2、D3和D4土壤中16种PAHs含量分别为82.82~145.90μg/kg、106.08~182.63μg/kg、70.58~119.27μg/kg、189.88~423.29μg/kg;均值分别为106.59μg/kg、143.21μg/kg、92.69μg/kg、289.32μg/kg;中位数分别为111.71μg/kg、135.16μg/kg、88.19μg/kg、296.36μg/kg。D1~D4土壤中PAHs的来源大致相同,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石油是其主要来源。通过终生致癌风险值进行风险评价,结果发现D1、D2、D3土壤中PAHs终生致癌风险可以忽略不计;D4土壤中PAHs终生致癌风险处于低风险水平。毒性当量含量风险评估结果显示,16种PAHs的毒性当量含量(TEQ_(BaP16))均值为1.421~16.281μg/kg,而7种致癌性PAHs的毒性当量含量(TEQ_(BaP7))均值为1.243~15.883μg/kg,表明研究区土壤中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者是7种致癌性PAHs,其中D4研究区BaP贡献率最大(75.893%)。本研究结果可为南京市相关部门对设施蔬菜基地土壤中PAHs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多环芳烃(pahs) 污染特征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鱼体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秦海娇 史秋月 +6 位作者 王永强 毕斌 张森霖 刘宪斌 李琳琳 杨莉园 卢少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82-4092,共11页
为揭示长江中下游4个典型湖泊(鄱阳湖、洞庭湖、东江湖和梁子湖)鱼体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和风险水平,检测了20种鱼样中的16种PAHs,分析了PAHs污染水平,并开展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6种PAHs共检出11种,∑PAHs的含量分别为鄱阳湖(32... 为揭示长江中下游4个典型湖泊(鄱阳湖、洞庭湖、东江湖和梁子湖)鱼体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和风险水平,检测了20种鱼样中的16种PAHs,分析了PAHs污染水平,并开展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6种PAHs共检出11种,∑PAHs的含量分别为鄱阳湖(32.59—39.81 ng·g^(−1))、洞庭湖(29.47—37.60 ng·g^(−1))、东江湖(26.07—36.25 ng·g^(−1))和梁子湖(27.78—47.95 ng·g^(−1)).主要检出物质有5种分别是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芘、䓛和芴,其中苯并[b]荧蒽的检出率和检出浓度最高.苊烯、苊、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和苯并[g,h,i]芘在所有鱼体内均未检出.4个湖泊鱼体内PAHs污染水平与国内外相比较低.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4个湖泊的非致癌风险指数(HI)均小于1,不会对人体产生非致癌风险;但致癌风险值(R)均超过了10^(−6),表明可能会对人体产生致癌风险,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 鱼体 多环芳烃 (pahs) 污染特征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坑矿区多环芳烃污染特征、源解析和健康风险
3
作者 王鼎铭 刘德才 +3 位作者 刘莉 马磊 唐亮 王锋文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86-2097,共12页
随着矿山浅部煤炭资源逐步枯竭和国家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推进,闭坑矿区数量不断增加,其遗留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重庆市万盛经济开发区的闭坑矿区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水体(n=7)、沉积物(n=4)、土壤(n=8)、煤矸石(n=2... 随着矿山浅部煤炭资源逐步枯竭和国家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推进,闭坑矿区数量不断增加,其遗留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重庆市万盛经济开发区的闭坑矿区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水体(n=7)、沉积物(n=4)、土壤(n=8)、煤矸石(n=2)和植物(n=10)5种环境介质共31个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USEPA 16PAHs浓度水平,结合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和蒙特卡罗模拟(Monte-Carlo),解析闭坑矿区多种环境介质中PAHs的污染来源,评价健康风险.结果显示,闭坑矿区河流、淋滤液、沉积物、表层土壤、煤矸石和优势植物中PAHs浓度水平分别是:(45.6±12.4),(97.8±89.4)ng/L,(3640±2520),(6400±2650),(18600±1120)和(801±1110)ng/g.河流、淋滤液、煤矸石和优势植物中,2~3环的PAHs占主导地位,占比分别为83%、71%、39%和54%;沉积物和表层土壤中,5~6环PAHs占比较高,占比均为37%.PMF来源解析揭示,水体中PAHs的主要来源为成岩源与石油源(49%)和交通源(32%),表层土壤中的主要来源为交通源(48%)和煤炭燃烧源(35%),优势植物中的主要来源为交通源(46%)和石油源与煤炭燃烧源(38%).蒙特卡罗模拟结果表明,闭坑矿区的表层土壤、煤矸石和自辟菜地蔬菜对当地居民构成了潜在的致癌风险,且对成人的健康风险高于儿童,表层土壤和煤矸石对居民造成的致癌风险主要通过皮肤接触途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闭坑矿区 组成特征 健康风险评估 蒙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典型火山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蓄积、风险及传输
4
作者 秦宇 龚雄虎 +7 位作者 郑利霞 张翼飞 刘媛 焦立新 段平洲 张路 苏淑珍 赵中华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99-1813,共15页
为探究我国东北寒温带高纬度湖泊多环芳烃(PAHs)沉积特征及其环境行为,本研究选取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典型火山湖(驼峰岭天池、乌苏浪子湖与鹿鸣湖)研究对象,通过沉积柱样品分析揭示优控PAHs的沉积历史,评估其生态风险、溯源特征及传输规... 为探究我国东北寒温带高纬度湖泊多环芳烃(PAHs)沉积特征及其环境行为,本研究选取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典型火山湖(驼峰岭天池、乌苏浪子湖与鹿鸣湖)研究对象,通过沉积柱样品分析揭示优控PAHs的沉积历史,评估其生态风险、溯源特征及传输规律。结果表明:①驼峰岭天池、乌苏浪子湖、鹿鸣湖沉积柱中PAH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6.86~313.86、28.82~324.19、41.33~215.32 ng/g(以干质量计),表层沉积物浓度较底层升高5.2~11.3倍,呈现显著人为活动累积效应。②各典型火山湖沉积柱中PAHs以3环、4环化合物为主,潜在生态风险随沉积深度递减而累积增加,表层沉积物生态风险达到高风险阈值。③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与特征比值法的溯源解析表明,沉积柱PAHs蓄积主要来源于煤炭、木材等生物质燃烧源,贡献率为74.1%~87.3%。④基于气流后向轨迹模型聚类分析,大兴安岭西南山麓PAHs的输送轨迹路径较短,以本地源输送轨迹为主。研究显示,高纬度火山湖独特的地形屏障效应使其成为PAHs区域性汇,需开展PAHs环境行为区域尺度模拟,为寒温带生态屏障区有机污染物管控提供科学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湖 多环芳烃(pahs) 历史蓄积 来源解析 气流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农田土壤PAHs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传统与概率算法对比及生物可给性影响
5
作者 陈少婷 王红梅 +1 位作者 韩睿明 吴健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2-1302,共11页
为科学评估农田土壤多环芳烃(PAHs)暴露对成人的健康风险,调查并分析浙江省宁波市农田表层土壤中16种优先控制PAHs污染特征,通过修正模型参数、引入PAHs生物可给性和应用Monte Carlo模拟技术优化健康风险评估过程,探讨传统方法与概率方... 为科学评估农田土壤多环芳烃(PAHs)暴露对成人的健康风险,调查并分析浙江省宁波市农田表层土壤中16种优先控制PAHs污染特征,通过修正模型参数、引入PAHs生物可给性和应用Monte Carlo模拟技术优化健康风险评估过程,探讨传统方法与概率方法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16种PAHs总浓度均值为(1309.77±4995.87)μg/kg,62.22%的调查点位存在PAHs污染,其中高环(4~6环)PAHs占主导地位。传统健康风险评估显示,总非致癌风险指数(THI)和总致癌风险指数(THQ)分别为1.40×10^(−4)和5.51×10^(−6),而概率风险评估结果表明,THI指数较传统方法显著降低2个数量级(THI95%=8.71×10^(−6)),总致癌风险也降至几乎可忽略水平(THQ95%=2.06×10^(−7)),传统评估方法可能高估了实际风险。考虑PAHs生物可给性,经口摄入途径健康风险显著降低,THI和THQ的95%分位值分别降至4.31×10^(−6)和7.86×10^(−8),降幅达50.52%和61.84%。此外,敏感性分析进一步揭示,单体BaP和Phe的浓度、暴露年限和土壤摄入率是影响健康风险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农田土壤 蒙特卡罗 生物可给性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市大气PM_(10)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 被引量:31
6
作者 丁潇 白志鹏 +1 位作者 韩斌 张杰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2005年3月和8月在辽宁省鞍山市8个采样点采集PM10样品,用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PM10上负载的11种多环芳烃(PAHs),并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鞍山市PM10中ρ(ΣPAHs)时空变化特征显著,冬季高于夏季,且工业区PAHs污染最严重;在P... 2005年3月和8月在辽宁省鞍山市8个采样点采集PM10样品,用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PM10上负载的11种多环芳烃(PAHs),并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鞍山市PM10中ρ(ΣPAHs)时空变化特征显著,冬季高于夏季,且工业区PAHs污染最严重;在PAHs中4环以上的组分占主导,冬季ρ(4环PAHs)较高,而在夏季ρ(5~6环PAHs)较高.运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PAHs来源进行分析,发现冬季的主要污染源为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炼钢工业排放;夏季主要污染源为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生物质燃烧排放和炼钢工业排放等,来源较冬季复杂.机动车尾气排放对PAHs的贡献在2个季节都较为明显,冬季燃煤排放的贡献比重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PM10 分布 来源分析 鞍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7
作者 袁梁英 张乐蒙 陈凯 《渔业研究》 2025年第3期317-326,共10页
目的】海洋沉积物是多环芳烃的主要环境归宿之一,但目前对陆源入海排污口海域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于2018年—2020年采集了6个福建近岸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27个沉积物样品,旨在了解其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水平及主要... 目的】海洋沉积物是多环芳烃的主要环境归宿之一,但目前对陆源入海排污口海域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于2018年—2020年采集了6个福建近岸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27个沉积物样品,旨在了解其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水平及主要来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沉积物中的PAHs含量和组成进行研究,分析该海域沉积物中PAHs的分布特征、来源,并对PAHs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该海域PAHs的含量范围为70.5~508.9 ng/g,平均值为195.9 ng/g,各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PAHs含量总体较低,但差别较大;主要受排污口位置影响,与排污类型无显著相关性。陆源入海排污口可能是福建近岸PAHs的重要输入来源。生活污水、火力发电和石油加工排污口的沉积物中各环数PAHs占比接近,纺织印染、电镀和漂染排污口沉积物中PAHs各环数占比差异较大。通过不同环数PAHs的相对丰度和异构体比值分析显示,不同类型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不尽相同,主要来源是燃烧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海域PAHs对生物体极少产生负面生态效应,潜在生态风险很小。【结论】福建近岸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PAHs含量差别很大,但与排污类型无显著相关性,主要来源是燃烧源,其潜在生态风险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入海排污口 沉积物 多环芳烃(pahs) 分布 来源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线公路路畔环境多环芳烃(PAHs)污染检测研究
8
作者 王尚堃 《南方园艺》 2011年第1期18-21,共4页
以周淮路的S206、项城S238、西华动S329、鄢陵G311公路为试验路,对干线公路路畔两侧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情况进行了取样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各样点多环芳烃均低于Maliszewska-kordy-bach(1996)标准,属于未被污染范围,但由于交通影响的... 以周淮路的S206、项城S238、西华动S329、鄢陵G311公路为试验路,对干线公路路畔两侧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情况进行了取样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各样点多环芳烃均低于Maliszewska-kordy-bach(1996)标准,属于未被污染范围,但由于交通影响的加剧和持续性与多环芳烃的难降解性及生物富集效应,其所造成的危害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线公路 路畔 多环芳烃(pahs) 检测 污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空气中多环芳烃赋存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9
作者 何海峰 王丹璐 +3 位作者 赵军霞 李琦 江楠 赵秀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985-6992,共8页
为探索新生产车辆车内空气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浓度水平及健康风险,通过使用颗粒物采样器与聚氨酯泡沫(polyurethane foam,PUF)套筒串联的方法,采集15台新生产乘用车在常温和高温光照2种工况下,车内气... 为探索新生产车辆车内空气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浓度水平及健康风险,通过使用颗粒物采样器与聚氨酯泡沫(polyurethane foam,PUF)套筒串联的方法,采集15台新生产乘用车在常温和高温光照2种工况下,车内气相和颗粒相的空气样品,通过GC-MS测定样品中16种优先控制的PAHs的含量,并进行驾乘人员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6种PAHs在气相和颗粒相中的平均检出率为2.17~50.00,其中萘(Nap)、苊(Ace)和菲(Phe)在部分样车高温和常温工况下均有检出,而苊烯(Acy)在所有样车高温和常温工况下均有检出,其余物质仅在高温下检出;车内空气中PAHs的浓度在高温工况下高于常温工况,且气相中浓度高于颗粒相,整体上Nap的浓度最高;在高温工况下Nap、Ace、Phe、Acy的致癌健康风险为3.53×10^(-11)~4.54×10^(-9),而在常温工况下为1.70×10^(-11)~5.16×10^(-9)。可见使用颗粒物采样器与聚氨酯泡沫(PUF)套筒串联采样的方法,能有效采集车内空气中气相和颗粒相中的PAHs,车辆车内空气中PAHs检出浓度较低,致癌健康风险整体<10-6,致癌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空气 多环芳烃(pahs) 健康风险 暴露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脱附对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秉泽 张文文 +3 位作者 刘昭玥 马福俊 李海波 谷庆宝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9,共9页
热脱附技术被广泛用于污染场地修复,但其对多环芳烃(PAHs)与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综合影响仍不清楚。选用PAHs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模拟土壤,探究热脱附温度(220~400℃)和停留时间(5~60 min)对土壤中PAHs的影响,分析空气与氮气气氛下热脱附... 热脱附技术被广泛用于污染场地修复,但其对多环芳烃(PAHs)与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综合影响仍不清楚。选用PAHs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模拟土壤,探究热脱附温度(220~400℃)和停留时间(5~60 min)对土壤中PAHs的影响,分析空气与氮气气氛下热脱附温度(310、340和370℃)对土壤中重金属Cu、Pb、As和Cd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脱附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土壤中PAHs去除率显著增加;低环PAHs占比逐渐减少,而高环PAHs占比逐渐增加。在2种气氛热脱附后,Cu、Pb和As弱酸提取态占比略有增加,而Cd弱酸提取态占比显著降低;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的转化趋势具有差异性。随着热脱附温度的升高,Cu、Pb、As和Cd 4种重金属的残渣态占比均逐渐增加,说明热脱附有利于4种重金属的固定。相较于空气,氮气条件下4种重金属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占比均增加;Cu和Pb可还原态占比显著降低,而As可还原态占比有所降低,Cd可还原态占比变化不大。氮气更有利于Cu、Pb和Cd的稳定;相反,空气更有利于As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脱附 多环芳烃(pahs) 重金属 形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腐真菌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陈静 胡俊栋 +1 位作者 王学军 陶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研究白腐真菌对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结果表明,温度、培养基、氧气浓度、水土比对PAHs的降解均有影响.温度为25℃、营养液为查氏培养基、通气量为60L·d-1、水土比为5∶1为最优水平组合.对降解不同时期各种因素的重要性及其最优水... 研究白腐真菌对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结果表明,温度、培养基、氧气浓度、水土比对PAHs的降解均有影响.温度为25℃、营养液为查氏培养基、通气量为60L·d-1、水土比为5∶1为最优水平组合.对降解不同时期各种因素的重要性及其最优水平的分析表明,各种影响因素在降解实验的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不同,降解实验初期,培养基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氧气在整个实验中均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菌 土壤 多环芳烃 降解 pa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泥和化肥对水稻土种植的通菜中多环芳烃(PAHs)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蔡全英 莫测辉 +3 位作者 王伯光 吴启堂 李桂荣 田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91-1097,共7页
在水稻土上施用城市污泥和化肥盆栽通菜 ,应用 GC/MS联机检测技术对通菜中 1 7种多环芳烃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各处理通菜中的 ∑ PAHs含量在 0 .4 1 4~ 5 .4 0 4 mg/kg之间 ,依次是佛山污泥 +化肥 >广州污泥 +化肥>化肥... 在水稻土上施用城市污泥和化肥盆栽通菜 ,应用 GC/MS联机检测技术对通菜中 1 7种多环芳烃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各处理通菜中的 ∑ PAHs含量在 0 .4 1 4~ 5 .4 0 4 mg/kg之间 ,依次是佛山污泥 +化肥 >广州污泥 +化肥>化肥 >广州污泥 >佛山污泥 >空白 ;致癌性 PAHs化合物的总含量 ( ∑ PAHscarc)在 0 .0 6 8~ 0 .94 4mg/kg之间。绝大部分化合物在通菜中的含量大于在根系中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相比 ,施用城市污泥和化肥均使通菜中的 ∑ PAHs含量明显提高。各处理通菜中的 PAHs都只是以一种或几种化合物为主 ,主要是 3、4个苯环的化合物 ,显示不同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化肥 水稻土 种植 通菜 多环芳烃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工业区周边农业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残留及评价 被引量:44
13
作者 葛成军 安琼 董元华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6-69,73,共5页
对某大型矿业企业周边农业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残留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PAHs总残留量范围为312. 2~27 580. 9ng·g-1,且以4环以上多环芳烃组分为主。所有土样中均检出PAHs,单一污染物以芘、艹屈、荧蒽、苯并[a]芘、蒽、菲、苯... 对某大型矿业企业周边农业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残留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PAHs总残留量范围为312. 2~27 580. 9ng·g-1,且以4环以上多环芳烃组分为主。所有土样中均检出PAHs,单一污染物以芘、艹屈、荧蒽、苯并[a]芘、蒽、菲、苯并[a]蒽、苯并[k]荧蒽、茚并[1,2,3 cd]芘、苯并[g,h,i]苝为主。PAHs残留量与有机质含量相关性较好。不同样区土壤PAHs残留量受常年风向影响明显。以加拿大农业区域土壤PAHs的治理标准值为指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表明,研究区农业土壤达重污染水平的占37%,中度污染的占19%,轻污染的占25%,另有13%的采样点污染程度处于警戒限,仅有6%的采样点尚处于安全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土壤 污染 残留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静 周南 +2 位作者 张盼月 王慧 张光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7-1626,共10页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有效且环保的方法之一。该技术通过保护微生物免受周围恶劣环境的影响,在PAHs污染场地修复中长时间保持功能微生物活性,克服传统微生物修复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壤PAHs...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有效且环保的方法之一。该技术通过保护微生物免受周围恶劣环境的影响,在PAHs污染场地修复中长时间保持功能微生物活性,克服传统微生物修复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壤PAHs污染现状及常见的PAHs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从载体材料、降解菌及固定条件3个方面综述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影响固定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从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和吸附-降解过程分析PAHs污染土壤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的作用机制;最后从载体材料、功能微生物、固定方法、评价体系、生态风险和实际应用6个方面,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PAHs污染土壤修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固定化 微生物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分布及来源 被引量:16
15
作者 田蕴 郑天凌 王新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0,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 (GC/MS)技术 ,通过 3个航次对厦门西港沉积物中 1 6种优先监控的PAHs的污染状况进行不同季节的连续调查。结果表明 ,厦门西港沉积物中检出的PAHs均以 4— 6环的为主 ,其中荧蒽和芘在不同航次及不同站位均为优势... 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 (GC/MS)技术 ,通过 3个航次对厦门西港沉积物中 1 6种优先监控的PAHs的污染状况进行不同季节的连续调查。结果表明 ,厦门西港沉积物中检出的PAHs均以 4— 6环的为主 ,其中荧蒽和芘在不同航次及不同站位均为优势组分。PAHs的总含量变化不明显 ,但高分子量的PAHs(5— 6环 )的含量却有升高的趋势。厦门西港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矿物的不完全燃烧 ,与 1 993年的调查结果相比 ,厦门西港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有所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pahs 表层沉积物 厦门西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湾水体中多环芳烃(PAHs)浓度及来源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先勇 王轶 +1 位作者 杨宝 刁晓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多环芳烃(PAHs)在环境中的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采集海口湾7个代表性点位表层水样,分析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探讨其可能的来源。结果表明:海口湾表层水体中总PAHs平均值为33.6 ng/L,变化范围为12.3~108 ng/L,PAHs的... 多环芳烃(PAHs)在环境中的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采集海口湾7个代表性点位表层水样,分析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探讨其可能的来源。结果表明:海口湾表层水体中总PAHs平均值为33.6 ng/L,变化范围为12.3~108 ng/L,PAHs的组成以2~4环为主。分析荧蒽/芘的比值表明,海口湾水体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石油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湾 表层水体 多环芳烃(pahs) 污染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修复多环芳烃(PAHs)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玲 谢影 +1 位作者 汪承润 方炎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植物修复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植物修复PAHs的效果、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并指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植物修复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中多环芳烃(PAHs)在松针和SPMD上的分布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国卿 张干 +2 位作者 刘向 李军 郭玲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5,共5页
通过松针监测与半渗透膜被动式采样技术 (SPMD ) ,分析了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含量特征、来源及其分布 ,同时对这两种被动式采样技术进行了比较 松针及SPMD主要富集气态多环芳烃 (2— 4环 ) ,气态多环芳烃在松针和SPMD... 通过松针监测与半渗透膜被动式采样技术 (SPMD ) ,分析了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含量特征、来源及其分布 ,同时对这两种被动式采样技术进行了比较 松针及SPMD主要富集气态多环芳烃 (2— 4环 ) ,气态多环芳烃在松针和SPMD样品中的总含量分别为 313 9— 30 4 3 5ng·g-1和 14 5—116 9ng·SPMD-1·d-1 大气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区域差异明显 ,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 (广州、佛山和东莞 )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含量高 ,沿海地区的珠海、香港偏低 ,分子标志物指数表明 ,珠江三角洲大气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是热成因 (燃烧 )来源 松针和SPMD对气态多环芳烃的监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大气污染 采样技术 气态 生物指示 渗透膜 佛山 松针 监测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典型区域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多元统计分析--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 被引量:17
19
作者 马瑾 周永章 +1 位作者 张天彬 万洪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47-1751,共5页
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顺德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市26个代表性土壤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的含量和组成,并对多环芳烃的来源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6种优控多环芳烃中有8种100%检出,其余8种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出率最低的化合物为蒽(7... 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顺德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市26个代表性土壤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的含量和组成,并对多环芳烃的来源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6种优控多环芳烃中有8种100%检出,其余8种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出率最低的化合物为蒽(7.9%)。在顺德区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介于34.0 ̄341.0μg·kg-1,平均值为169.4μg·kg-1。总体上顺德区土壤PAHs污染程度较轻,仅34.62%的样品受到了轻度污染。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提取出2个主因子,进而推断,PAHs的主要来源是燃烧源,而萘的主要来源是石油源。R型聚类分析可以将除蒽和苊之外的14种PAHs化合物明显分为3类:(1)芴、二苯并[a,h]蒽、二氢苊、萘聚为一类;(2)苯并[k]荧蒽、苯并[a]芘、苯并[a]蒽聚为一类;(3)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b]荧蒽聚为一类,分类结果与PAHs化合物组分按照环数多少以及分子量大小基本一致,反映了多环芳烃在环境行为以及其本身化学性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土壤 多环芳烃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体系中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定量分析研究——快速监测水中痕量的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翊如 王小如 FrankS.C.Lee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99-703,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以100μm膜厚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纤维萃取水中10种多环芳烃,在60min采样时间内纤维上的吸附量与采样的时间近乎成正比,分配体系达到平衡前可以定量地测定水中的待测物.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1~10...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以100μm膜厚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纤维萃取水中10种多环芳烃,在60min采样时间内纤维上的吸附量与采样的时间近乎成正比,分配体系达到平衡前可以定量地测定水中的待测物.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1~100μg/L,检出限在0.01~0.03μg/L,15μg/L的回收率在8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pahs 测定 水质监测 色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