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堆修复城市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孟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129,共6页
土壤多环芳烃(PAHs)污染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全球性城市环境问题。以通风时间、绿肥、无机营养剂和疏松剂含量为调控因素,利用现场规模的正交试验进行了生物堆修复城市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生物堆处理对土壤PAHs的... 土壤多环芳烃(PAHs)污染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全球性城市环境问题。以通风时间、绿肥、无机营养剂和疏松剂含量为调控因素,利用现场规模的正交试验进行了生物堆修复城市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生物堆处理对土壤PAHs的去除均有一定促进作用,75 d时平均降解率为30.63%~80.41%,且深层土壤降解率比表层土壤高8.55%;运行期间各调控因素对不同深度土壤PAHs降解的影响程度和作用规律各不相同,其中通风时间始终是主导因素,且通风时间越长,降解效果越好;生物堆的最佳运行条件总体上为通风时间3 h、绿肥3.5%、营养剂0.2%、疏松剂18%(表层土壤)或14%(深层土壤)。因此,利用生物堆修复城市PAHs污染土壤是有效的,且增加通风时间是提高其修复效率的优先调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堆 现场规模 正交试验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和活性炭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梦梦 王万峰 +2 位作者 马福俊 张倩 谷庆宝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59-64,共6页
固化稳定化技术由于处理费用低、操作简单易行,是污染场地修复常用的技术。评估了水泥和活性炭固化稳定化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浸出行为和无侧限抗压强度(UCS)。PAHs污染土壤采用非酸性降水、酸性降水和卫生填埋场共处置3种方法分... 固化稳定化技术由于处理费用低、操作简单易行,是污染场地修复常用的技术。评估了水泥和活性炭固化稳定化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浸出行为和无侧限抗压强度(UCS)。PAHs污染土壤采用非酸性降水、酸性降水和卫生填埋场共处置3种方法分别浸出时,浸出液中PAHs的浓度分别为2.53、2.74和3.88μg/L;当水泥添加量为土壤质量的20%时,3种方法浸出液中PAHs的浓度分别为8.99、10.12和10.99μg/L;水泥固化稳定化会增加污染土壤中PAHs的浸出浓度,不同情景下PAHs的浸出浓度表现为卫生填埋场共处置>酸性降水>非酸性降水。当水泥添加量为土壤质量的20%,活性炭添加量为土壤质量的1%时,PAHs的浸出浓度为0.99μg/L,活性炭的加入可有效降低浸出液中PAHs的浓度。当水泥添加量分别为土壤质量的10%、20%和30%时,固化稳定化产物28 d的UCS分别为1.82、5.95和12.06 MPa,UCS随着水泥添加量的增多而增大;水泥添加量为土壤质量的20%,活性炭添加量不大于土壤质量的2%时,其UCS与不加活性炭时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 固化稳定化 浸出行为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污染场地重金属锑和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及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飞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0-13,共4页
上海市虹口区某场地规划作为住宅用地,经前期场地调查发现,场地内部分调查点位的土壤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锑的含量超标。场地污染风险控制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而削减污染源,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从而阻断... 上海市虹口区某场地规划作为住宅用地,经前期场地调查发现,场地内部分调查点位的土壤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锑的含量超标。场地污染风险控制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而削减污染源,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从而阻断其暴露途径。从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的角度考虑,由于污染物大部分集中于地表以下1. 3 m以内的浅层土壤中,因此更适合采用开挖后原地异位修复的模式,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经修复后并通过验收进行原位回填;重金属锑污染修复土壤用于市政道路两边绿化用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锑污染土壤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 异位稳定化 异位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平滑白蛋巢菌对蒿柳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晓东 李霞 +3 位作者 刘俊祥 翟飞飞 孙振元 韩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87,共8页
【目的】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是一种更高效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修复策略,但由于该策略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其在土壤修复实践中的应用前景仍存有疑问。光合作用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也影响根系分泌物的释放... 【目的】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是一种更高效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修复策略,但由于该策略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其在土壤修复实践中的应用前景仍存有疑问。光合作用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也影响根系分泌物的释放水平,进而影响根际微生物的生长和土壤中PAHs的降解。基于此,我们研究了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白腐真菌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在温室中设置了PAHs污染土壤的盆栽修复实验,以蒿柳做为植物修复材料,选取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的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做为蒿柳的光合生理指标,探究了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白腐真菌对蒿柳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白腐真菌对蒿柳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Ⅱ(PSⅡ)潜在活性(Fv/F0)等指标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降低了叶片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非光化学淬灭(NPQ)和光化学淬灭(qP)参数。不同的接种方法能改变Gs、Tr的光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此外蒿柳-白腐真菌联合修复显著提高了土壤菲(PHE)、芘(PYR)的去除率。【结论】PAHs污染土壤中,白腐真菌能提高蒿柳的光合能力和蒸腾效率,促进土壤PHE和PYR的去除,这对揭示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的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柳 白腐真菌 光合作用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ch washing of saturated hydrocarbon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from crude oil contaminated soils using bio-surfactant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895-903,共9页
Desorption of total saturated fractions(i.e. SAT, defined for this study as the summ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saturated hydrocarbon from n-C10 to n-C26)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fractions(i.e. PAH, defined as ... Desorption of total saturated fractions(i.e. SAT, defined for this study as the summ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saturated hydrocarbon from n-C10 to n-C26)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fractions(i.e. PAH, defined as the summ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l polycyclic aromatic fractions including the 16 EPA priority PAH) in two types of soils subjected to the changes of p H and salinity and different bio-surfactant concentr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In general,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s without bio-surfactant addition, adding rhamnolipid to crude oil-water systems at concentrations above its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 values benefits SAT and PAH desorp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hange of p H could have distinct effects on rhamnolipid performance concerning its own micelle structure and soil properties. For loam soil, the adsorption of non-aqueous phase liquid(NAPL) and rhamnolipid would be the principle limiting factors during the NAPL removal procedure. For sand soil, less amount of rhamnolipid is adsorbed onto soil. Thus, with the increase of salinity, the solubilization and desorption of rhamnolipid solution are more significant. In summary, the p H and salt sensitivity of the bio-surfactant will vary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the surfactant characteristics and soil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surfactant salinity desorption total saturated fractions(SAT) polycyclic aromatic fractions(PA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