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研究--基于主观健康维度的测算 被引量:16
1
作者 黄国桂 陈天航 +1 位作者 陈功 郭菲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84,共11页
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健康预期寿命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我国多数健康预期寿命研究缺乏基于主观健康维度的探索。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5年追踪数据,以自评健康为健康测量标准并采用多状态生命表法对我国老... 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健康预期寿命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我国多数健康预期寿命研究缺乏基于主观健康维度的探索。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5年追踪数据,以自评健康为健康测量标准并采用多状态生命表法对我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我国老年人60岁时平均预期寿命为23.4年,其中健康预期寿命和不健康预期寿命为16.2年和7.2年,占余寿比例分别为69.2%和30.8%。同时,我国不同人口特征的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呈现显著差异,男性、城市和东中部地区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状况明显好于女性、农村和西部地区老年人。测算结果同时表明,在老年期初期,我国老年人主观健康维度的生命质量水平低于客观健康维度的相应水平,但在高龄阶段,前者要高于后者。研究结果拓展了对我国健康预期寿命的多维度理解,同时反映了我国老年人口的巨大健康不平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口 健康预期寿命 自评健康 多状态生命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探究——基于抑郁维度的测算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国桂 陈功 郭菲 《西北人口》 CSSCI 2020年第1期1-12,共12页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健康预期寿命研究却缺乏从心理维度出发的测算,限制了对于健康预期寿命的全面理解。为弥补这一不足,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5年数据,以抑郁为心理健康指标,并采用多状态生命...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健康预期寿命研究却缺乏从心理维度出发的测算,限制了对于健康预期寿命的全面理解。为弥补这一不足,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5年数据,以抑郁为心理健康指标,并采用多状态生命表法对我国老年人无抑郁预期寿命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发现,我国老年人60岁平均预期寿命为22.95年,无抑郁预期寿命为16.60年,无抑郁预期寿命占余寿比例为72.33%。其中,无抑郁预期寿命占余寿比例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一定上升趋势,这一特点与呈下降趋势的躯体健康不同,反映出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在躯体维度和心理维度的不同规律。另外,我国老年人无抑郁预期寿命在性别、城乡和初期抑郁状况上呈现出巨大差异,男性、城市居民和60岁时不抑郁的老年人拥有更长的无抑郁预期寿命,而且无抑郁预期寿命占余寿比例更高。由此提出了关注女性老年人及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和以全生命视角的定位老年健康政策等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预期寿命 无抑郁预期寿命 老年人口 多状态生命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英玉波 佟岩 +1 位作者 张鑫鑫 郑建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1期3949-3954,共6页
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改善,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延长,然而寿命的延长并不意味着生命质量也得到提升。健康期望寿命作为评估人群健康生存状况的指标,既考虑了生命的长度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质量,可以更好地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改善,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延长,然而寿命的延长并不意味着生命质量也得到提升。健康期望寿命作为评估人群健康生存状况的指标,既考虑了生命的长度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质量,可以更好地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目的探讨我国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3—4月,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4—2018年的随访数据,运用多状态生命表法计算≥70岁老年人的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进而估算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0岁老年人5261例,其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随年龄组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均以70~72岁年龄组最高,分别为17.85年和16.62年。88~90岁年龄组之前的年龄组自理健康期望寿命高于自评健康期望寿命,88~90岁年龄组及其之后年龄组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均稍低于自评健康期望寿命。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和焦虑情况是健康期望寿命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低龄、已婚和不焦虑是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的保护因素,而男性和受教育年限低是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刻不容缓,应该加强对高龄、独居、受教育年限较低的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视,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重视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需求,提高高龄人群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期望寿命 自理健康期望寿命 自评健康期望寿命 多状态生命表法 老年人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