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算法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魏虹羽
李世超
王伟安
-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24,共2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234)。
-
文摘
当前,数值模拟技术已成为探究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数值模拟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主要算法和代码并探讨了发展前景。数值模拟通过对连续方程组进行离散化,并利用数值算法求解,从而高效模拟地质过程,预测地球系统的动态变化。本文系统阐述了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和有限体积法等主流数值方法的原理、特点和适用条件;并重点探讨了有限元法在构造应力场和断层动力学模拟中的应用、有限差分法在地震波传播模拟中的应用、边界元法和有限体积法在断层力学和孔隙流体流动模拟中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揭示了多种数值方法耦合是未来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的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值模拟技术将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地球动力学
地质建模
数值方法
地球系统
有限元法
多物理场耦合模拟
-
Keywords
numerical simulation
geodynamic
geological modeling
numerical methods
Earth system
finite element method
multiphysics coupling simulation
-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液氮温区热电制冷器的性能分析及仿真研究
- 2
-
-
作者
张泓玮
赵玉强
周敏
李来风
周远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7,共7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4M753314)。
-
文摘
建立了液氮温区热电制冷器的三维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采用锑化铋合金作n型腿,钇钡铜氧高温超导材料作被动分支,分析了热电臂几何尺寸和焊料层参数对制冷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电臂长度和焊料层厚度对制冷性能有显著影响。将热电臂长度从12.5 mm增加到21 mm,可以使最大制冷温差从5.4 K提高至6.2 K,性能提升14.8%;将焊料层厚度减小到0.2 mm,最大制冷温差可达6.5 K,性能提升20.4%。
-
关键词
低温热电制冷器
多物理场耦合模拟
制冷性能分析
-
Keywords
cryogenic thermoelectric cooler
multi-physics coupling simulation
analysis of cooling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B65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TB663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
-
题名日地空间信息分布式协同高性能计算框架
- 3
-
-
作者
李姗姗
王群
-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灾害信息工程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11,15,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No.107129)~~
-
文摘
以日地系统活动规律研究为背景,基于美国新近提出的应用于大规模科学计算领域的组件规范CCA(Common Component Architecture),设计提出了日地空间信息分布式协同高性能计算框架DCHF-SI,它集物理模型组件化封装、模拟应用的构建和管理、模型互操作、分布式容错和计算驾驭可视化等服务于一体,能够充分利用网络集成大量的分布式高性能计算资源和空间物理模型资源来构建多物理松耦合模拟应用,支持日地空间信息的分布式协同高性能计算,解决了多物理耦合模拟的复杂性问题,最终为空间天气预报服务系统提供支持。
-
关键词
多物理耦合模拟
分布式协同计算
高性能计算
通用组件体系结构
日地空间信息分布式协同高性能计算框架
-
Keywords
multi-physics coupling simulation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Common Component Architecture(CCA)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Framework for Sun-Earth Spatial Information(DCHF-SI)
-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