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煤层采区岩层移动相似材料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康全玉 刘明举 +1 位作者 李化敏 翟新献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通过对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八矿多煤层采区同采条件下,下部煤层开采对上部煤层开采影响的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下组煤层开采时上覆岩层的移动及变形规律、有关岩层移动参数。
关键词 多煤层采区 岩层移动 相似模拟 模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煤层采空区对上部拟建建筑物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喆 吕远强 孙国凯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2-868,共7页
为研究多煤层采空区对上部拟建建筑物稳定性影响,利用概率积分法和数值模拟法,分析多煤层逐层开采完后并施加上部结构荷载后采空区覆岩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上部煤层开采后,在采空区工作面两端有围岩应力集中现象,当下部... 为研究多煤层采空区对上部拟建建筑物稳定性影响,利用概率积分法和数值模拟法,分析多煤层逐层开采完后并施加上部结构荷载后采空区覆岩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上部煤层开采后,在采空区工作面两端有围岩应力集中现象,当下部煤层开采后,上部煤层采空区两端应力进一步增大的趋势;上部煤层和下部煤层开采后最大沉降均发生于采空区顶板中部,自顶板至地表逐渐降低,地表沉降自中部向两侧逐渐降低,且呈对称关系;煤层开采应力释放后,采空底板处有轻微隆起;当上部荷载施加后,采空区地表水平、竖直位移量和应力比之前均有所增大,但采空区场地整体仍处于稳定状态。建议对拟建的建筑物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加联系梁以提高其整体刚度,严禁采用桩基础等易引起下部采空区活化的基础形式。通过与后期地表监测数据对比,显示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的地表下沉值预测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表明在选用合理的地质力学参数的情况下,运用该方法进行多煤层采空区沉降预测是可行的,对类似的矿山问题的分析解决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煤层 概率积分法 数值模拟 剩余下沉值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煤层采空区注浆加固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利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4,共5页
多煤层采空区属于隐蔽性工程,其结构复杂、稳定性差,若在其上方兴建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在治理之前首先应对其可行性进行专题论证,进而在论证的基础上合理组织设计与施工。结合工程实例,对多煤层采空区治... 多煤层采空区属于隐蔽性工程,其结构复杂、稳定性差,若在其上方兴建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在治理之前首先应对其可行性进行专题论证,进而在论证的基础上合理组织设计与施工。结合工程实例,对多煤层采空区治理工程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结合地质采矿资料并运用钻孔探测技术,对地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确定了注浆方案、注浆范围以及注浆孔孔位布置;在施工工艺方面对浆液材料配比、注浆段划分、浆液扩散半径以及注浆压力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运用钻探和物探技术对注浆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并结合概率积分法,对各项地表残余变形参数进行了预计。结果表明:此次注浆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地表建筑物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煤层 稳定性分析 注浆设计 施工 效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洗液法+钻孔电视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太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148,共5页
多层采空区结构十分复杂,空洞、裂隙、残留煤柱、巷道等分布情况难以准确把握,故为确保安全,在对其上方土地进行规划利用前必须选用合理可行的手段进行工程勘察,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证明,在勘察孔的施工过程中,根据冲洗液漏失、... 多层采空区结构十分复杂,空洞、裂隙、残留煤柱、巷道等分布情况难以准确把握,故为确保安全,在对其上方土地进行规划利用前必须选用合理可行的手段进行工程勘察,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证明,在勘察孔的施工过程中,根据冲洗液漏失、掉钻、异常进尺等情况,可初步判定采空区裂隙发育特征和导水裂隙带高度,在检查孔施工结束后,利用高分辨率的彩色钻孔电视对其进一步确认,可大幅度提高检测效果及检测精度。结合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法和钻孔电视探测技术对多煤层采空区进行了探测分析,确定了垮落带与裂隙带的发育深度,并结合掌握的地质采矿条件和观测资料初步判定了相关区域采空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煤层 冲洗液漏失量观测法 钻孔电视系统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