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林振德 冯波 +2 位作者 刘奕志 程冰 邹玉平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初步评估 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有效性。方法 从我院住院的白内障患者中选择合适的病例 ,男 4例 4眼 ,女 6例 7眼 ,行标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联合Array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观察患者术后的远、近视力 ,角膜曲率 ,及视觉症状... 目的 初步评估 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有效性。方法 从我院住院的白内障患者中选择合适的病例 ,男 4例 4眼 ,女 6例 7眼 ,行标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联合Array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观察患者术后的远、近视力 ,角膜曲率 ,及视觉症状。结果 术后最好视力平均值 :非矫正远视力为 0 .8,最佳矫正远视力为 0 .9,非矫正近视力为 0 .5 ,用视远的矫正度数矫正的近视力为 0 .6 ,最佳矫正近视力为 0 .9。角膜散光术前及术后均小于1.5 D。1例 (9.1% )患者夜间有眩光。结论  Array人工晶状体可以同时提供良好的远视力和近视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ARR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折射型与衍射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视力与视觉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慧娟 秦虹 +3 位作者 冯骅 周尚昆 于磊 王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56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白内障患者植入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SBL-3)与衍射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Zeiss809)后的视力和视觉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80例100眼,其中39例50眼植入SBL-3(SBL组),41例50眼植... 目的对比分析白内障患者植入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SBL-3)与衍射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Zeiss809)后的视力和视觉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80例100眼,其中39例50眼植入SBL-3(SBL组),41例50眼植入Zeiss809(Zeiss组)。术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裸眼远、中、近视力,绘制术眼离焦曲线,检测患者客观视觉质量的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SR),进行主观视觉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术后两组患者术眼情况稳定,无高眼压及并发症出现。SBL组和Zeiss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裸眼远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两组患者间裸眼近视力、远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BL组患者较Zeiss组裸眼中视力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离焦曲线图显示SBL组在-1.50 D(70 cm)处裸眼中视力较Zeiss组好。两组患者术后OSI、MTFcutoff和SR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SBL组与Zeiss组OSI、MTFcutoff和S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SBL组和Zeiss组分别有3眼及4眼发生夜间光晕,两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衍射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均能给白内障患者术后提供较为满意的视力。两种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患者视觉质量均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术后行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一例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晓明 郑秀华 +1 位作者 高传晶 党光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1-682,共2页
患者男性,43岁,因自觉左眼视物不清2个月于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为1.0,左眼为0.2;眼压右眼为14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16 mmHg;验光左眼为-1.00 DS/-1.25 DC×90°,矫正无助;裂隙灯显微镜下双眼... 患者男性,43岁,因自觉左眼视物不清2个月于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为1.0,左眼为0.2;眼压右眼为14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16 mmHg;验光左眼为-1.00 DS/-1.25 DC×90°,矫正无助;裂隙灯显微镜下双眼角膜周边部可见角膜切削印记,角膜中央区透明;左眼晶状体混浊(混浊分级为C2N2P3),玻璃体液化混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右眼晶状体透明,眼底结构正常。患者于2005年4月10日在本院行双眼激光原位角膜磨镶(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ectomy,LASIK)手术,既往资料:右眼视力为0.1,-4.50 DS/-0.50 DC×70°=0.8+,左眼视力为0.4,-1.50 DS/-0.50 DC×90°=0.8-;角膜曲率右眼K1=44.6 D@99°,K2=44.0 D@9°,左眼K1=44.8 D@88.7°,K2=44.1 D@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LASIK术后 飞秒激光 晶状体混浊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右眼视力 裂隙灯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rySof ReSTOR及Tecnis ZMB00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付书华 刘菲 +2 位作者 张倩 仇晶晶 游志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比较植入AcryS of ReS TOR及Tecnis ZMB00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MIOL植入术的患者32例(43眼),... 目的比较植入AcryS of ReS TOR及Tecnis ZMB00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MIOL植入术的患者32例(43眼),根据植入的MIOL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植入AcryS of ReS TOR+4 D MIOL的A组,17例(22眼);植入Tecnis ZMB00+4 D MIOL的T组,15例(21眼)。术后随访3个月,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裸眼远视力(5 m)及Colenbrander MixedContrast视力测试卡测量中距离视力(66 cm)及近视力(40 cm)。术后3个月时测量明视、暗视和眩光状态时不同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同时对患者视觉干扰、满意度及脱镜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间裸眼远视力、中距离视力及近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在明视及明视眩光状态时3 c·d-1、6 c·d-1、12 c·d-1、18 c·d-1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时,T组在6 c·d-1、12 c·d-1、18 c·d-1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要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低空间频率(3 c·d-1)下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问卷调查示两组患者术后均极少出现影响正常生活的视觉干扰现象,术后满意度差异不明显。结论 AcryS of ReS TOR+4 D阶梯渐进衍射型MIOL及Tecnis ZMB00+4 D全光学面衍射型MIOL均能为白内障患者提供满意的全程视力,尽管在暗视及暗视状态下眩光时的高空间频率下Tecnis ZMB00 MIOL对比敏感度要优于AcryS of ReS TOR MIOL,但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对比敏感度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与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田亚宾 马忠旭 +1 位作者 黄婉荣 马瑶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对比植入非对称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SBL-3)与可调节型IOL(accommodating IOL,AIOL;Tetraflex HD)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在我院诊断为单纯性白内障,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 目的对比植入非对称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SBL-3)与可调节型IOL(accommodating IOL,AIOL;Tetraflex HD)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在我院诊断为单纯性白内障,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患者26例(38眼)为研究对象,其中植入SBL-3 MIOL者18眼为MIOL组,植入Tetraflex HD AIOL者20眼为AIOL组。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检查患者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近视力及远视力矫正下近视力,3个月时使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评估患者斯特列尔比率、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cutoff)值及客观调节幅度。采用SPSS 18.0分析数据。结果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间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近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IOL组裸眼近视力及远视力矫正下近视力分别为(0.245±0.079)log MAR、(0.279±0.074)log MAR,均优于AIOL组的(0.303±0.094)log MAR和(0.339±0.077)log MA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时,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得MIOL组和AIOL组斯特列尔比率值分别为0.19±0.29和0.15±0.05,客观调节幅度分别为(2.72±0.49)D和(2.19±0.49)D,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非对称区域折射型MIOL与AIOL在视觉质量方面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 非对称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对比敏感度的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宝宇 梁皓 +1 位作者 李霞 谭少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眼(Acrysof Natural)和新型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Acrysof ResTOR)的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了解Acrysof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视觉质量。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眼(Acrysof Natural)和新型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Acrysof ResTOR)的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了解Acrysof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视觉质量。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自愿选择人工晶状体原则分为ReSTOR组:26例36眼(单眼植入16眼,双眼植入20眼),植入Re-STOR SA60D3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Natural组:21例30眼(单眼植入12眼,双眼植入18眼),植入Natural SN60AT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分别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检测2组患者单眼、双眼CS。结果无论单眼或是双眼,Natural组在各空间频率均高于ReSTOR组。仅在单眼情况下,高空间频率(18c.d-1),1个月、3个月时ReSTOR组CS值为1.28±0.14、1.34±0.11,明显低于Natural组的1.41±0.10、1.46±0.08,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TOR组CS随时间延长而提高,1个月和3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Acrysof ResToR植入术后,CS有所下降,但对生活质量影响不大,且随时间延长,CS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敏感度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应用及其护理 被引量:5
7
作者 卢玉文 黄振平 +2 位作者 曹舒雨 谢晋 唐荷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84-285,共2页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老年性白内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TOR SV25T0与ReSTOR SN6AD1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5
8
作者 朱俊英 王骞 +1 位作者 肖燕 陈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5-957,964,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Re STOR SV25T0与Re STOR SN6AD1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o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植入术后的临床视觉效果。方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M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41例(43眼),根据植入的MIOL不同分为两组:SN6AD1组20例... 目的对比观察Re STOR SV25T0与Re STOR SN6AD1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o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植入术后的临床视觉效果。方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M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41例(43眼),根据植入的MIOL不同分为两组:SN6AD1组20例(22眼)植入Re STOR SN6AD1 MIOL,SV25T0组21例(21眼)植入Re STOR SV25T0 MIOL,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裸眼近视力、裸眼中距离视力(50 cm、70 cm)及裸眼远视力,绘制离焦曲线,并进行对比敏感度检查、视觉质量及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5 m裸眼远视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V25T0组患者50 cm及70 cm的裸眼中距离视力分别为(0.12±0.07)log MAR和(0.17±0.08)log MAR,均明显优于SN6AD1组患者的(0.18±0.08)log MAR和(0.24±0.09)log MAR(均为P<0.05),而SN6AD1组患者33 cm的裸眼近距离视力为(0.11±0.08)log MAR,高于SV25T0组患者的(0.16±0.08)log MAR(P<0.05);SV25T0组术后暗视下3.0 c·d-1及6.0 c·d-1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优于SN6AD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问卷调查示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视觉干扰,SV25T0组患者在近距离视力的视近满意度较SN6AD1组低,在中距离和远距离下满意度稍高,但是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Re STOR SV25T0与SN6AD1 MIOL均能改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及对比敏感度,Re STOR SV25T0在中距离视力的表现优于Re STOR SN6A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离焦曲线 对比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视觉质量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军花 赵云娥 +1 位作者 朱俊 郑景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3-544,共2页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植入术后 质量评价 视觉 远期效果 近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全程视力和拟调节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0
作者 吴杰 朱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对比AcrySof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早期临床疗效及拟调节力。方法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38例158眼,根据植入的人工晶状体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 目的对比AcrySof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早期临床疗效及拟调节力。方法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38例158眼,根据植入的人工晶状体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73眼,植入AcrySof ReSTOR SN6AD1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对照组78例85眼,植入AcrySof Natural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比较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两组患者的裸眼及最佳矫正远、中、近视力,并对比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拟调节力和生活质量调查评分。结果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两组患者均能获得满意的远视力,观察组裸眼中视力分别为0.49±0.19、0.72±0.21、0.77±0.23,对照组分别为0.24±0.21、0.27±0.22、0.28±0.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裸眼近视力观察组分别为0.47±0.20、0.70±0.22、0.80±0.24,对照组分别为0.21±0.23、0.23±0.19、0.26±0.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中、近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视远拟调节力和视近拟调节力分别为(2.56±0.82)D、(3.19±1.13)D,对照组分别为(0.87±0.57)D、(1.03±0.59)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患者VF-14量表评分和视近时戴镜评分分别为(92.21±4.22)分、(4.23±0.85)分,对照组分别为(71.23±3.96)分、(2.01±0.7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够帮助患者获得全程视力,解决单焦点人工晶状体视中、视近的不足,改善拟调节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焦点人工晶状体 拟调节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附加度数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铁刚 施玉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3-576,共4页
目的评价两种具有不同附加度数的AcrySof ReSTOR人工晶状体(SN60D3和SN6AD1)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共69例(80眼),随机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Re-STORSN60D3(+4D组)35例... 目的评价两种具有不同附加度数的AcrySof ReSTOR人工晶状体(SN60D3和SN6AD1)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共69例(80眼),随机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Re-STORSN60D3(+4D组)35例(40眼)和SN6AD1(+3D组)34例(40眼)。入选患者分别在超声乳化术后植入AcrySof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SN60D3或SN6AD1,观察术后1个月和3个月裸眼远视力(5m)、裸眼近视力(33cm)、裸眼中间视力(40cm、63cm、100cm);术后3个月拟调节力、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问卷调查患者术后不良视觉症状的发生率和脱镜率。结果 +3D组裸眼中间视力(63cm)在术后1个月时为0.70±0.27、术后3个月时为0.72±0.15,明显优于+4D组0.43±0.14、0.45±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1个月、3个月裸眼远视力(5m)、裸眼近视力(33cm)、裸眼中间视力(40cm、100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3D组的拟调节力为(5.45±0.56)D,优于+4D组的(4.90±0.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视角6.3°、4.0°、2.5°、1.0°、0.7°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D组优于+4D组(均为P<0.05)。视角6.3°、4.0°、2.5°、1.6°、0.7°眩光敏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D组优于+4D组(均为P<0.05)。在调查问卷中两组视觉不良症状的发生率、脱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两种不同附加度数的AcrySofReSTOR人工晶状体SN60D3和SN6AD1均可以提供良好的远视力、近视力、较高的术后脱镜率,低度数附加的SN6AD1具有更为理想的全程视力和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中间视力 对比敏感度 脱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眼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立体视觉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元懿 张劲松 孔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1-1074,共4页
目的比较双眼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mple focus intraocu-lar censes,SIOL)患者术后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差异,评价MIOL植入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将60例双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自... 目的比较双眼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mple focus intraocu-lar censes,SIOL)患者术后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差异,评价MIOL植入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将60例双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MIOL组双眼植入Alcon Acrysof ReSTOR MIOL,SIOL组双眼植入Alcon Acrysof Natural SIOL。术后3个月对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裸眼远立体视觉、裸眼近立体视觉、最佳矫正远立体视觉、最佳矫正近立体视觉和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立体视觉等视功能进行检查。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近视力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MIOL组的裸眼近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分别为0.0750±0.1144和0.1050±0.1407,均优于SIOL组0.5150±0.2692和0.5400±0.2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两组裸眼远立体视觉、最佳矫正远立体视觉和最佳矫正近立体视觉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植入MIOL眼的裸眼近立体视觉和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立体视觉均优于植入SIOL眼,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22.315、18.924(均为P=0.000)。结论 MIOL植入有效而优越,不但可以提供与SIOL一样良好的远视力和远立体视觉,而且近视力、近立体视觉更好。良好的近视力是近立体视觉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超声乳化术 立体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莉 刘晶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比较2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QReSTOR+3D和IQReSTOR+4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2例(41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IQReSTOR+3D组15例(20眼),IQReSTOR+4D组17例(21眼),比较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 目的比较2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QReSTOR+3D和IQReSTOR+4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2例(41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IQReSTOR+3D组15例(20眼),IQReSTOR+4D组17例(21眼),比较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远距离、中距离和近距离视力、对比敏感度、视野、离焦曲线和生活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术后3个月,IQReSTOR+3D组裸眼中距离视力为1.38±0.06,优于IQReSTOR+4D组(1.07±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近距离和远距离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离焦曲线IQReSTOR+3D组在-1.5D、-2.0D、-2.5D的视力均优于IQReSTOR+4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IQReSTOR+3D较IQReSTOR+4D能够提供更好的中距离视力和一定距离范围的近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离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远平 查旭 +1 位作者 赵学英 李静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8-179,185,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植入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后的调节能力。方法26例(4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的种类不同分为2组:Array组:14例20眼...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植入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后的调节能力。方法26例(4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的种类不同分为2组:Array组:14例20眼,植入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1cu组:12例20眼,植入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分别于术后3个月、18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35cm处最佳矫正远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视力及调节幅度。结果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35cm处最佳矫正远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视力及调节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8个月时,Array组患者的35cm处最佳矫正远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视力为0.36±0.12,优于1cu组的0.28±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5);Array组的调节幅度为(1.39±0.40)D,大于1cu组的(0.87±0.30)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65,P<0.001)。术后18个月时,Array组患者的35cm处最佳矫正远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视力及调节幅度与术后3个月(0.35±0.10,1.31D±0.50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cu组患者的35cm处最佳矫正远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视力及调节幅度与术后3个月(0.38±0.11,1.44D±0.40D)相比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均为P<0.05)。结论植入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或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均能为患者提供较好的近视力及调节能力,但植入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患者的远期调节能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调节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cnis ZMB00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艳 鲁铭 +1 位作者 王晋瑛 程旭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Tecnis ZMB00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行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多焦点组植入Tecnis ZMB00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共28例(35眼);单焦点组植入Te... 目的探讨Tecnis ZMB00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行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多焦点组植入Tecnis ZMB00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共28例(35眼);单焦点组植入TecnisZA9003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共30例(35眼),对比2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远、近视力,矫正远、近视力及脱镜率。结果术后2组患者裸眼远视力分别为0.31±0.23、0.24±0.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8,P=0.170);最佳矫正远视力分别为0.22±0.16、0.20±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2,P=0.556);最佳矫正近视力分别为0.46±0.23、0.52±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1,P=0.279)。与单焦点组比较,多焦点组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有明显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多焦点组术后脱镜率82.8%(29/35),明显高于单焦点组5.7%(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ecnis ZMB00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以提供良好的近视力,提高脱镜率,从而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临床应用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决定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伟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因MIOL设计上固有的缺陷,术后可能导致患者对比敏感度不同程度的下降或/和异常光学症状,影响患者的术后视功能,因此MIOL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 目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因MIOL设计上固有的缺陷,术后可能导致患者对比敏感度不同程度的下降或/和异常光学症状,影响患者的术后视功能,因此MIOL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扬长避短,提高M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已成为眼科医师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围绕如何提高M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这一主题,从患者适应证的选择、术前准备及手术操作等细节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麻醉下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
17
作者 王少华 黄振平 陈银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299-300,共2页
目的探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评价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临床效果。方法表面麻醉下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特制推注器植入Array三片式硅凝胶多焦点人工晶状体52例60眼,术后随访常规眼科检查包括患者远近视力... 目的探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评价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临床效果。方法表面麻醉下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特制推注器植入Array三片式硅凝胶多焦点人工晶状体52例60眼,术后随访常规眼科检查包括患者远近视力。结果表面麻醉下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第7d裸眼远视力≥0.5者60眼,其中1.0者45眼,裸眼近视力≥0.5者57眼,其中1.0者16眼。术后3月裸眼远视力≥0.5者60眼,其中1.0者43眼,裸眼近视力≥0.5者55眼,其中1.0者18眼。结论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同时提高患者远近视力,表面麻醉下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未发生手术并发症,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手术条件、手术技术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表面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后新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
18
作者 柳林 温新富 包睿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观察和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后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例12眼(均为男性)进行超声乳化摘出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术中并发症、术后远近视力及角膜曲率。结果术后1周平均非矫正... 目的观察和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后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例12眼(均为男性)进行超声乳化摘出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术中并发症、术后远近视力及角膜曲率。结果术后1周平均非矫正远近视力分别为0.98和0.55;术后1个月平均非矫正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近视力均达1.0。术后角膜散光度与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远近视力均较为理想,且手术引起的角膜散光度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人工晶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折叠式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包睿 柳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88-790,共3页
新型折叠式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是一种具有一定替代性调节作用、手术所需切口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的人工晶状体 ,光线经折射后可产生多个焦点 ,使远近视力均得到提高 ,戴镜率明显降低 ,患者术后满意程度较高。现就该类人工晶状体的原理与设... 新型折叠式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是一种具有一定替代性调节作用、手术所需切口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的人工晶状体 ,光线经折射后可产生多个焦点 ,使远近视力均得到提高 ,戴镜率明显降低 ,患者术后满意程度较高。现就该类人工晶状体的原理与设计、植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临床应用 折叠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折射型与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毛一 祁颖 +2 位作者 邵敬芝 刘京婧 张凤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6-460,共5页
目的比较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和衍射型MIOL植入术后的全程视力和视觉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 目的比较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和衍射型MIOL植入术后的全程视力和视觉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患者50例60眼,其中行区域折射型MIOL植入术者28例33眼,为折射组,行衍射型MIOL植入术者22例27眼,为衍射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随访,检查患者视力、离焦曲线、对比敏感度、高阶像差及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折射组的裸眼中视力为(0.169±0.184)logMAR,优于衍射组的(0.331±0.145)logMAR (P<0.05)。两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瞳孔直径为3 mm时折射组的彗差和三叶草分别为(0.13±0.06)μm、(0.21±0.14)μm,分别大于衍射组的(0.06±0.03)μm、(0.06±0.05)μm;而瞳孔直径为5 mm时折射组的彗差和三叶草分别为(0.38±0.17)μm、(0.59±0.21)μm,分别大于衍射组的(0.16±0.09)μm、(0.41±0.33)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暗视条件下3 c·d^(-1)、6 c·d^(-1)和暗视+眩光条件下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折射组优于衍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暗视条件下12 c·d^(-1)、18 c·d^(-1)时两组的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除中视力满意度折射组为100.0%,优于衍射组的74.1%(P<0.05),在眩光、光晕干扰程度,远、近、夜间、暗处视力和总体满意度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区域折射型MIOL与衍射型MIOL相比,裸眼中视力好,对比敏感度高,而彗差和三叶草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区域折射型 衍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