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线跟踪的自适应多点迭代体素遍历算法
1
作者 冯海文 牛连强 +1 位作者 刘晓明 付博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92,共8页
光线跟踪算法是提高图形真实感的一种主要技术,为了提高光线跟踪算法的速度,提出了一种快速的三维直线均匀体素遍历算法.该算法借鉴光栅直线行程扫描转换的思想,依据直线斜率定义决策参数,利用迭代计算决策参数控制每一步的光线走向.与... 光线跟踪算法是提高图形真实感的一种主要技术,为了提高光线跟踪算法的速度,提出了一种快速的三维直线均匀体素遍历算法.该算法借鉴光栅直线行程扫描转换的思想,依据直线斜率定义决策参数,利用迭代计算决策参数控制每一步的光线走向.与单点迭代算法不同的是,一条直线依据斜率被自适应地拆分成由多点组成的m-遍历,而决策参数仅需要针对m-遍历甚至由多个m-遍历组成的周期进行计算,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运算量.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该算法的运行速度比现存的最快单步算法提高约56%,大幅度提高了光线跟踪的效率,且仅使用简单的整数运算即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线跟踪 自适应算法 体素遍历 多点迭代 光栅直线 均匀体素 整数运算 决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停车场规划的多点区域分配—迭代寻优选址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凌镭 李炜 +1 位作者 王炜 胡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8-21,共4页
在研究了停车场选址问题的基础上,抓住了主要因素,建立了实用停车场选址的模型,并设计了往复调整、下降迭代相结合的算法,并在昆山市交通管理规划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停车场 选址 多点区域分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New ton-Raphson迭代的新几何解释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明波 卢建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1-24,共4页
正如"线性化"揭示了Newton迭代的构造思想一样,本文给出的一种几何解释揭示了多点Newton-Raphson迭代的构造思想,由此我们能够给出它的4阶收敛速度的一个简单证明,以及相关的一些重要结果.此外,我们还将多点Newton-Raphson迭... 正如"线性化"揭示了Newton迭代的构造思想一样,本文给出的一种几何解释揭示了多点Newton-Raphson迭代的构造思想,由此我们能够给出它的4阶收敛速度的一个简单证明,以及相关的一些重要结果.此外,我们还将多点Newton-Raphson迭代与Olver迭代、Newton迭代进行了综合比较,结论是:多点Newton-Raphson迭代更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NEWTON 多点Newton-Raphson Olver 数值微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多点区间迭代的构造
4
作者 林群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0-32,共3页
应用直接和反扦值法构造了两种多点区间迭代法,预先算出初始区间扩展后,每步迭代只要计算m+1或m个函数值,而收敛阶为2^(m-1)。
关键词 多点区间 扦值 区间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不用计算导数具有4阶收敛性的迭代公式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明波 任宗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94-97,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方法,给出的迭代公式既能回避Newton迭代、多点Newton Raphson迭代公式中的导数计算,又能保持与多点Newton Raphson迭代同样的4阶收敛性,且不增加计算量.
关键词 非线性 NEWTON 多点Newton-Raphson Steffens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ZT算法的剩余飞行时间估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龙帮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3-18,共6页
在弹目交会期间引信需要预测剩余飞行时间。采用线性调频Z变换算法(CZT)细化多普勒频率,降低弹目交会期间引信剩余飞行时间预测偏差。采用了多点迭代再对结果求均值的方法,降低了单次测量误差。仿真和模拟器实测试验表明,大脱靶量情况下... 在弹目交会期间引信需要预测剩余飞行时间。采用线性调频Z变换算法(CZT)细化多普勒频率,降低弹目交会期间引信剩余飞行时间预测偏差。采用了多点迭代再对结果求均值的方法,降低了单次测量误差。仿真和模拟器实测试验表明,大脱靶量情况下CZT方法能够提高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引信 剩余飞行时间 线性调频Z变换 多点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IM-DWI和IDEAL-IQ技术预测子宫内膜癌p53基因突变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凤梅 任继鹏 +3 位作者 翟战胜 段金辉 刘旺毅 李学坤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75-1580,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和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IDEAL-IQ)成像在鉴别p53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子宫内膜癌(E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8例p53突变型和28例... 目的: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和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IDEAL-IQ)成像在鉴别p53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子宫内膜癌(E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8例p53突变型和28例p53野生型EC患者的IVIM-DWI和IDEAL-IQ成像资料。比较两组间ADC_(slow)、ADC_(fast)、f、FF和R_(2)^(*)值的差异。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Logistic回归分析和DeLong检验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构建多参数联合模型和比较AUC的差异。结果:p53基因突变组的ADC_(slow)和f值均显著小于野生组[(0.66±0.26) vs.(1.11±0.45),P<0.001;1.78 (1.49,2.15) vs. 2.29 (1.51,3.35),P=0.048],R_(2)^(*)值显著大于野生组[(23.98±12.46) vs.(15.10±3.69),P=0.001];两组间ADC_(fast)和F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0.184)。ADC_(slow)、f和R_(2)^(*)值预测突变型EC的AUC分别为0.817、0.675和0.718;三者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为0.984,敏感度为96.43%,特异度为94.44%。DeLong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模型与单项参数(ADC_(slow)、f、R_(2)^(*))比较,AU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59,P=0.008;Z=3.876,P<0.001;Z=3.318,P=0.001)。结论:IVIM-DWI和IDEAL-IQ成像的定量参数可用于评估EC患者的p53基因突变情况,且两种技术多参数联合诊断能够显著提升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技术 P53基因突变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