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点测试的多模型机动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伟 余玉揆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1212,共12页
针对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点测试多模型粒子滤波算法(Independence multi-try method,IMTM).整个算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利用多点测试(Multi-try method,MTM)结构从各模型产生的粒子中选取一个最优粒子,实现了模型间的交... 针对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点测试多模型粒子滤波算法(Independence multi-try method,IMTM).整个算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利用多点测试(Multi-try method,MTM)结构从各模型产生的粒子中选取一个最优粒子,实现了模型间的交互;第二阶段为利用IMH(Independence Metropolis-Hastings)滤波算法对第一阶段产生的粒子进行取舍,完成整个状态估计.相对于传统的交互式多模型(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IMM)算法,该算法无需事先设定模型转移概率矩阵且为整体并行结构,结构简单,能够充分地交互各模型之间的粒子,进而自动有效地调整各模型权值比重,降低了人为干扰.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滤波峰值误差,整体跟踪精度较高,算法的实时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跟踪 多点测试 多模型 并行粒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心理词汇语义表征——0-MinLCLASP区间多点测试实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黎明 蒲茂华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80,共5页
传统双语心理词汇语义启动实验大都采用SOA单点测试法,该方法缺陷明显:若SOA太短,受试对启动词的语义提取程度太低,因而对目标词不会产生启动效应;若SOA太长,受试理论上存在实施翻译等控制性加工策略的可能;若SOA足够长,而启动词和目标... 传统双语心理词汇语义启动实验大都采用SOA单点测试法,该方法缺陷明显:若SOA太短,受试对启动词的语义提取程度太低,因而对目标词不会产生启动效应;若SOA太长,受试理论上存在实施翻译等控制性加工策略的可能;若SOA足够长,而启动词和目标词语义相关度不高,实验仍无法发现跨语言的语义启动效应。在0-MinLCLASP区间选择多个SOA点对汉英双语心理词汇的语义表征作实证研究,发现了"跨语言语义自动激活扩散区间"的存在,说明双语心理词汇的语义表征支持"共同存贮"模型,实验的成功改进并完善了传统的语义启动实验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心理词汇 语义表征 0-MinLCLASP区间 多点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尘多点测试技术在冬季育雏鸡舍内的应用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程京甫 李保明 何玉书 《家禽科学》 2006年第3期9-11,15,共4页
鸡舍内粉尘浓度过高,不仅危害雏鸡和饲养员的健康,还污染鸡舍周围环境。应用多点测试技术对鸡舍内粉尘浓度空间分布进行测量,有助于了解粉尘散发和传播规律、开发除尘方法。本试验采用断面布点和空间均匀布点两种方式,应用多点粉尘测量... 鸡舍内粉尘浓度过高,不仅危害雏鸡和饲养员的健康,还污染鸡舍周围环境。应用多点测试技术对鸡舍内粉尘浓度空间分布进行测量,有助于了解粉尘散发和传播规律、开发除尘方法。本试验采用断面布点和空间均匀布点两种方式,应用多点粉尘测量仪对冬季某育雏舍进行连续监测,同时记录舍内光照时间,并对4个高度上采集的粉尘的直径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断面内粉尘浓度分布受高度和昼夜变化影响;水平面内粉尘浓度值与风速值显著相关(P<0.05)且暖风机附近粉尘浓度较高;0.95m高度上粉尘直径均值最小(29.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多点测试 育雏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多点测试技术在地质岩心和岩石标本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广玉 赵世煌 +3 位作者 邓晃 郭跃梅 井德刚 汪艳芸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1-509,共9页
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岩心无损测试,主要采用高光谱技术及XRF扫描技术,这两种扫描范围较大的快速分析方法,均存在着精度要求越高测试时间越长、完整岩心数据精度较高、不完整岩心及岩石标本数据精度较差的问题,难以满足馆藏地质标本取... 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岩心无损测试,主要采用高光谱技术及XRF扫描技术,这两种扫描范围较大的快速分析方法,均存在着精度要求越高测试时间越长、完整岩心数据精度较高、不完整岩心及岩石标本数据精度较差的问题,难以满足馆藏地质标本取样范围小、快速、准确的要求。本文应用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以多点测试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改善复杂的样品岩性、矿物种类等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本方法与定量分析结果比较,具有指示半定量范围作用的测试结果超过82%,加权平均值比算术平均值的指示效果提高了近22%,多点测试的准确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并且,该方法具有测试元素较多、粗糙标本经微处理后便可随时测试等优点,较好地解决了馆藏地质标本取样的应用问题。通过这次预研究,新发现了部分铅锌矿标本银元素含量较高、Zk0901钻孔(黄沙坪矿区)168.46~171.24 m的Mo元素平均值为0.3%等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数据,为馆藏地质标本再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找矿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 地质岩心和岩石标本 多点测试 加权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支撑平台多点异构测试方法研究
5
作者 李宇佳 刘芳 +3 位作者 路丹 夏文岳 宫玲琳 王亚军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20-3030,I0106,I0107,共13页
随着能源转型的不断深入和“云大物移智链”等先进成熟技术的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日益庞大复杂,在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发建设中,支撑平台作为系统建设运行的核心,其可靠性和健壮性评估显得尤为关键。鉴于当前面向大规模复杂系... 随着能源转型的不断深入和“云大物移智链”等先进成熟技术的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日益庞大复杂,在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发建设中,支撑平台作为系统建设运行的核心,其可靠性和健壮性评估显得尤为关键。鉴于当前面向大规模复杂系统的测试和故障注入方法存在资源有限、扰动难以控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多点异构测试方法。通过将支撑平台抽象为复杂网络模型,采用Laplacian矩阵重要度计算方法,作为故障注入的选择策略,实现多点异构并发故障注入,设计了一套网络化分布式故障注入测试系统,实现对系统状态的动态监控与评估。该文以测试环境下搭建的支撑平台作为测试对象,选取双活中心数据同步作为典型场景,基于不同节点选择策略下获得的系统薄弱点进行单点、双点以及三点并发测试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采用度矩阵、介数矩阵,基于Laplacian矩阵的故障注入策略下,平台双活同步时效性和数据一致性这两项关键测试指标降级最为显著,确定的系统薄弱点更为有效,为提升支撑平台的健壮性和抗毁性提供了有效地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电网调度支撑系统 故障注入策略 多点异构测试 复杂网络 拉普拉斯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多点对比测试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贵生 聂仁仕 卜彩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1-55,共5页
为搞清水平井不同位置试井测试结果的差异性,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低渗透气藏某一典型水平井开展了连续油管多点对比测试作业的先导性试验。首先介绍了该典型井的基本情况,包括造斜点、靶点和水平井段中点的关井压力恢复测试曲线和... 为搞清水平井不同位置试井测试结果的差异性,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低渗透气藏某一典型水平井开展了连续油管多点对比测试作业的先导性试验。首先介绍了该典型井的基本情况,包括造斜点、靶点和水平井段中点的关井压力恢复测试曲线和测试数据,再利用现代试井分析方法,对这3个点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有效的试井解释,划分了渗流流动阶段。从测试曲线形态、测试资料品质和试井解释结果三方面入手,对比分析了3个测试点的差异性,发现水平井段中点和靶点测试结果差异性小,但却与造斜点测试结果明显不同,因此认为后期该典型井的测试只需将仪器下到入靶点即可。最后,基于该典型井的多点对比测试结果,分析、讨论了大牛地气田低渗透气藏水平井测试曲线异常的原因,并对该气藏水平井后期测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该先导性试验展示的多点对比测试技术、现场实验数据和结果认识,对现代气井测试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 低渗透气藏 水平井 多点对比测试 压力恢复 试井 先导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由器与通信子网的“协同多点并发测试”
7
作者 曾华燊 骆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下一代Internet将面临高速交换、服务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挑战。从未来高速交换设备和通信子网性能测试与评价相关的问题出发,以四川省网络通信技术实验室提出的"协同多点并发穿越测试法"(CMPC-TTM)和开发中的"分布式协同... 下一代Internet将面临高速交换、服务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挑战。从未来高速交换设备和通信子网性能测试与评价相关的问题出发,以四川省网络通信技术实验室提出的"协同多点并发穿越测试法"(CMPC-TTM)和开发中的"分布式协同多点并发测试系统"(DCMC-TS)为背景,对路由器和通信子网的"协同多点并发测试"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初步测试实验表明:CMPC-TTM是一种通用的网络测试法,特别适合下一代高速网络和路由/交换设备的性能测试;基于CMPC-TTM的DCMC-TS比将多个直接测试器(DTC)寓于同一主机的现有测试系统优越,适应范围更广,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多点并发穿越测试法(CMPT-TTM) 分布式协同多点并发测试系统(DCMC-TS) 路由器测试与评估 通信子网测试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多点数据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楼润瑜 谢晋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9,共6页
以Hydra2620A多点数据采集器为前端数据采集设备,经由通用接口和PC机连接,在优秀的图形开发环境Delphi的支持下,通过虚拟面板的设计,集计算机接口和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图形显示等技术为一体,构成虚拟仪器测试系统,实现了对电、热等... 以Hydra2620A多点数据采集器为前端数据采集设备,经由通用接口和PC机连接,在优秀的图形开发环境Delphi的支持下,通过虚拟面板的设计,集计算机接口和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图形显示等技术为一体,构成虚拟仪器测试系统,实现了对电、热等多种参数智能化测试,且明显提高了检测可靠性和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多点数据综合测试系统 虚拟仪器 智能化测试 GPlB 系统设计 系统实现 检验检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Y-30的集鱼灯多点同步无线测光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伟杰 叶超 +2 位作者 卢克祥 孔祥洪 钱卫国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66,共5页
集鱼灯实地光照数据量大,现有测试设备因船体摇摆和潮位变动等因素造成较大的数据误差。为降低测试过程中数据误差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测试系统,使用CC2530单片机为照度测试的下位机,采用GY-30模块为光强检测元件,以Zigbee作为主... 集鱼灯实地光照数据量大,现有测试设备因船体摇摆和潮位变动等因素造成较大的数据误差。为降低测试过程中数据误差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测试系统,使用CC2530单片机为照度测试的下位机,采用GY-30模块为光强检测元件,以Zigbee作为主控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讯方式。系统实施过程为:当光子投射到GY-30模块时,会产生对应大小的电流,电流经电路放大后被终端CC2530采集,该模块将数据发送至网络中的协调器,协调器通过USB与PC上位机连接并传输测试数据。结果显示,以单次测试样本7×6数据量为例,按照传统测试方法耗时约为120 min,而使用新系统可缩短至20 min,在数据准确度方面也有大幅提高。利用新系统测试大面积的光场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误差,同时可减少灯光测试的重复性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鱼灯 测试系统 多点测试 ZIGBEE GY-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应力测试系统及其在深部软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纪杰 刘泉声 +1 位作者 朱元广 蒋景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88-94,共7页
深部围岩大多软弱破碎,传统地应力测试方法难以成功实施。为满足深部软岩工程需要,采用基于流变应力恢复理论的三维测试系统进行地应力测试。该系统根据深部软岩在高应力下的强流变特点,辅以配套研发的孔内推送设备和数据采集装置,采用... 深部围岩大多软弱破碎,传统地应力测试方法难以成功实施。为满足深部软岩工程需要,采用基于流变应力恢复理论的三维测试系统进行地应力测试。该系统根据深部软岩在高应力下的强流变特点,辅以配套研发的孔内推送设备和数据采集装置,采用埋设压力传感装置的方法来测得岩体的应力状态。依托平煤五矿开展测试系统的试点应用,与空心包体应变计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并在十一矿实施了分布式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系统测得应力相较对比测值基本一致,且符合孔周岩体流变应力恢复规律,所选测试区域自重应力场均占有主导地位。因此可以说明测试结果准确有效,系统具备一定的长期稳定监测围岩应力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工程 岩石力学 三维测试系统 围岩应力场 多点分布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强电磁脉冲辐射场均匀性校准测试装置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原 秦风 吴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78,共6页
目前,辐射场均匀性主要采用单点多次测试的方式来实现,该方式将不可避免地引入因辐照信号自身时变特性带来的测量误差;此外,单点多次测试极大地增加了测试时间、测试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实现一次多点测试、测试... 目前,辐射场均匀性主要采用单点多次测试的方式来实现,该方式将不可避免地引入因辐照信号自身时变特性带来的测量误差;此外,单点多次测试极大地增加了测试时间、测试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实现一次多点测试、测试区域可自动调节的装置,仿真表明:该装置可满足500mm×500mm^1500mm×1500mm区域辐射场9点均匀性测试;在此基础上,在1000mm×1000mm测试区域,针对1.35GHz和2.88GHz两个频点开展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设计的测试装置可满足辐射场均匀性9点自动测试要求,大幅提高了测试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磁脉冲 辐射场 均匀性 多点自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智能化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志强 罗庆生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3年第3期27-28,共2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多点测试和集中显示技术的新型温度检测系统 ,探索了以智能数字温度传感器和PIC单片机为核心元件的系统组成方式 ,进行了新型温度检测系统总体和硬、软件设计 。
关键词 智能化温度检测系统 设计 分布式多点测试 集中显示 数字温度传感器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MI模型的黄淮海夏玉米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产量性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朴红梅 穆楠 +5 位作者 王延兵 姚文影 杨莉 卜俊周 左永梅 刘冰冰 《北方农业学报》 2021年第4期1-12,共12页
【目的】准确评价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夏玉米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的影响,探究适合黄淮海夏玉米区多点测试的统计分析方法。【方法】利用AMMI模型,在21个不同试点对2019年度黄淮海夏玉米区多点测试中的15个参试品种(对照品种为郑单958... 【目的】准确评价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夏玉米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的影响,探究适合黄淮海夏玉米区多点测试的统计分析方法。【方法】利用AMMI模型,在21个不同试点对2019年度黄淮海夏玉米区多点测试中的15个参试品种(对照品种为郑单958)进行籽粒产量、单穗粒重和百粒重的测定,并进行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结果】籽粒产量、单穗粒重、百粒重3个产量性状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参试品种中,丰产、稳产的品种有衡玉7182和先玉335;单穗粒重高且稳定的品种有衡玉7182、滑玉168和隆平206;百粒重较高且稳定性较好的品种有东科301、联创5和衡玉7182;对照品种郑单958属于稳定性较好、产量性状表现一般的品种。【结论】衡玉7182丰产、稳定,是较为适宜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的品种;AMMI模型能够准确直观地对参试品种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可以作为多点测试中夏玉米新品种筛选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多点测试 AMMI模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9
14
作者 彭长俊 崔士友 《农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粮饲兼用。本研究在回顾国内外玉米育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玉米育种技术体系的理论依据和技术组成,构建该体系的技术原理包括二群论、杂交种产量增益与自交系改良同步、高密度抗逆育种等3个方面,技术...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粮饲兼用。本研究在回顾国内外玉米育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玉米育种技术体系的理论依据和技术组成,构建该体系的技术原理包括二群论、杂交种产量增益与自交系改良同步、高密度抗逆育种等3个方面,技术组成包括群内杂交构建选系群体,群间杂交配制优势组合,人为创造高密度等逆境选系,以及多点测试等4个主要方面。同时,基于笔者的育种体会和有关文献,对育种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株型、叶片、早熟、抗倒、籽粒脱水、抗病、选系群体的大小和测配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针对中国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从4个方面对中国玉米育种工作提出了展望:(1)构建具有中国特点的玉米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2)明确不同玉米区的育种目标,(3)重视欧美种质的利用,(4)转变玉米育种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二群论 高密度育种 多点测试 育种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华DAQ事业部推出高稳定性的无线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15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1年第3期296-296,共1页
近日,泛华测控DAQ事业部正式发布了AirTerminal,这是泛华DAQ今年首次推出的无线数据采集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具有高稳定性、高速率、长距离传输及多点测试分布传输等特点,能有效满足在各种布线困难的复杂环境中,数据传输对解决方案移... 近日,泛华测控DAQ事业部正式发布了AirTerminal,这是泛华DAQ今年首次推出的无线数据采集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具有高稳定性、高速率、长距离传输及多点测试分布传输等特点,能有效满足在各种布线困难的复杂环境中,数据传输对解决方案移动性、稳定性的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数据采集 高稳定性 DAQ 事业 长距离传输 多点测试 复杂环境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芯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的结构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江舒扬 蔡晶 +1 位作者 傅洁 范钦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6,共4页
风力机叶片的结构设计是计算和试验反复验证的过程,计算为试验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为计算提供模型参数。为了更好地匹配两者关系,加快合理结构特性叶片的设计过程,提出一种多点加载的夹芯复合材料叶片结构特性测试方法,以获得叶片各截面... 风力机叶片的结构设计是计算和试验反复验证的过程,计算为试验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为计算提供模型参数。为了更好地匹配两者关系,加快合理结构特性叶片的设计过程,提出一种多点加载的夹芯复合材料叶片结构特性测试方法,以获得叶片各截面的结构性能参数,为有限元建模提供准确的参数,同时试验数据可以评定离网型风力机叶片强度,并能利用截面EIj/YAj和Mj/ε曲线分布快速检验风轮叶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某离网型600W风力机夹芯复合材料叶片进行多点加载测试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证明:试验数据可快速判断叶片的强度要求、危险截面的分布、结构性能的合理性;基于试验参数的夹芯复合材料叶片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一致,此外,该准确的有限元模型可计算出风机叶片在不同工况下、任意截面处的结构性能参数,提高了计算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夹芯复合材料叶片 结构设计 多点加载测试 有限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