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住房市场调控政策变迁与干预机制可持续性——基于多源流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超 施建刚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2,共8页
通过分析政策形成动机来评判中国住房市场政策干预机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一个新的视角,不同阶段住房政策变迁的触发因素既有"问题之窗"也有"政治之窗"。对不同阶段政策变迁动力特征比较分析,认为中国住房调控政策... 通过分析政策形成动机来评判中国住房市场政策干预机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一个新的视角,不同阶段住房政策变迁的触发因素既有"问题之窗"也有"政治之窗"。对不同阶段政策变迁动力特征比较分析,认为中国住房调控政策的形成可分为"外部压力"模式和"内部压力"模式,但政策形成模式与两种触发因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由于当前住房政策形成模式存在目标多元化、方案互斥性与利益冲突性等矛盾,导致中国住房市场政府干预机制不具有可持续性,若要构建住房市场调控长效机制有必要进一步优化调控政策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市场 多源流框架 政策变迁 干预机制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27年的《暂行条例》是如何转变成《规定》的——基于多源流框架的高校教代会政策变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海棠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35,共6页
2011年底教育部颁布《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同时废止1985年初颁布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高校教代会政策发生重大变迁。引入多源流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共同作用开启了&qu... 2011年底教育部颁布《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同时废止1985年初颁布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高校教代会政策发生重大变迁。引入多源流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共同作用开启了"政策之窗",推动了教代会政策变迁。高校教代会政策变迁具有渐变和弱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变迁 高校教代会 多源流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验证与适用场域:多源流框架的理论分析——基于14个案例的检验分析 被引量:51
3
作者 王刚 唐曼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46,211,212,共21页
多源流框架作为西方政策议程设置分析的一项工具,被应用到多个领域的政策分析中。然而学界对多源流框架的理论适用性并未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验证。论文采用量化检验和案例深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14个典型案例,应用多源流框架对其进行理... 多源流框架作为西方政策议程设置分析的一项工具,被应用到多个领域的政策分析中。然而学界对多源流框架的理论适用性并未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验证。论文采用量化检验和案例深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14个典型案例,应用多源流框架对其进行理论验证。量化检验发现多源流框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多重困境:独立性困境、权重划分困境和框架变异困境。案例深描发现多重困境存在的深层机理:政策共同体包容度过大导致的政策企业家多重身份“粘合剂”;焦点事件显著性过高导致的政策制定者注意力分配不均;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政党统合促成政策过程走向规律性。研究发现,本土应用中政策之窗的开启具有独特性,制度情境对政策理论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嵌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框架 理论验证 多重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流框架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文琪 吴婧 张一心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32-1136,共5页
为探索全过程、多层次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采用多源流框架,通过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大源流分别梳理了中国、美国和欧盟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基于以上分析,全面构建“四位一体”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的保障机制,提出涵盖... 为探索全过程、多层次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采用多源流框架,通过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大源流分别梳理了中国、美国和欧盟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基于以上分析,全面构建“四位一体”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的保障机制,提出涵盖不同体系、不同主体、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保障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风险 防范体系 对策建议 多源流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退休何以“延迟”?——基于多源流框架的决策议程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武俊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70,220,共13页
迄今,延迟退休政策倡导进入公众视野已逾十年,期间几次呼之欲出,最终却未能进入决策议程。延迟退休政策缘何难以如期推出,这成为公共政策“前决策”分析阶段的一个经典案例。文章以多源流框架考察延迟退休政策议程,发现“政策窗口”的... 迄今,延迟退休政策倡导进入公众视野已逾十年,期间几次呼之欲出,最终却未能进入决策议程。延迟退休政策缘何难以如期推出,这成为公共政策“前决策”分析阶段的一个经典案例。文章以多源流框架考察延迟退休政策议程,发现“政策窗口”的开启只是前期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延迟退休最终能进入政策议程。由于公众长期难以达成共识,延迟退休政策议程的潜在风险较大,影响政府对政治稳定的研判,继而使议程受挫。本质上,延迟退休政策议程体现了一种政治风险的支配逻辑。事实上,延迟退休政策出台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平衡延迟退休议程与政治风险之间的张力。下一步,应通过增加民众参与、强化渐进性政策设计原则、坚持综合性政策导向、预留政策磨合期等方式,建立民众共识基础,降低政治风险,保证延迟退休政策顺利出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退休 政策议程 多源流框架 政治风险 共识型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流框架下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研究——以多省市“校园200米范围内禁售辣条”政策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毕鸿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3-97,共5页
"打假晚会"曝光"问题辣条"引起的问题流,统筹规划或各自为战的政策流,传统文化与政治目标的政治流,汇聚打开了政策之窗,多省市出台"校园200米范围内禁售辣条"政策。政策制定过程暴露出四个方面的问题:问... "打假晚会"曝光"问题辣条"引起的问题流,统筹规划或各自为战的政策流,传统文化与政治目标的政治流,汇聚打开了政策之窗,多省市出台"校园200米范围内禁售辣条"政策。政策制定过程暴露出四个方面的问题:问题流的政策调整与终结不到位,问题识别机制不完善;政策流的政策价值偏好不明确,政策工具选择有待商榷;政治流的机构调整与职能整合处于阵痛期,政治精英的作用有待加强;政策之窗开启与问题大小直接挂钩。这些能为我国未来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框架 问题流 政策流 政治流 政策之窗 “问题辣条” 公共政策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流框架下刑法修正的议程设置逻辑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0-192,共13页
刑法修正的议程设置逻辑具有模糊性,可引入多源流框架予以厘清。基于多源流框架的核心概念、基本命题以及刑法修正的特殊性,可以确定刑法修正议程设置的多源流分析框架。其中,实害指标或风险预警、焦点事件、刑法实施反馈、前置法变动... 刑法修正的议程设置逻辑具有模糊性,可引入多源流框架予以厘清。基于多源流框架的核心概念、基本命题以及刑法修正的特殊性,可以确定刑法修正议程设置的多源流分析框架。其中,实害指标或风险预警、焦点事件、刑法实施反馈、前置法变动是其问题源流的形成机制,政策共同体尤其是刑法学者的出入罪建议是其政策源流的形成机制,执政党理念、政治精英的推动、国民情绪是其政治源流的形成机制。当三流融合、政策溢出效应显现之时,政策之窗开启,刑法修正的议题受政策活动家的推动进入立法议程之中。多案例检验和单案例深描显示,多源流框架对刑法修正的议程设置逻辑具有解释力,这一分析有助于刑法修正议程设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同时,刑法修正的特别之处也可以为多源流框架的发展提供智识启迪,有助于拓展多源流框架的知识资源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 议程设置 多源流框架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流政策框架视域下的区域精神提炼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任鹏 陈建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多源流框架是认识区域精神的生成的"认知地图",其基本特征是开明权威主导的动员模式。区域精神提炼中注重多元主体"主体式参与"的"积极动员"过程,修正了多源流框架关于源流各自独立运行的理论预设,也发... 多源流框架是认识区域精神的生成的"认知地图",其基本特征是开明权威主导的动员模式。区域精神提炼中注重多元主体"主体式参与"的"积极动员"过程,修正了多源流框架关于源流各自独立运行的理论预设,也发展了议程设置的传统动员模式。这不仅是区域精神提炼过程中值得肯定的生成机制,而且是其他政策领域实现政策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框架 区域精神 政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流分析框架下我国慈善立法议程设置考察——基于2004-2014年立法进程 被引量:6
9
作者 贺志峰 谢文中 蔡贞慧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83,共10页
文章旨在讨论哪些影响因素促成我国慈善事业立法议程的设置。采用Kingdon的多源流分析框架对2004-2014年这段时间的慈善事业立法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多源流分析框架有助于梳理我国慈善事业立法议程设置的问题、政策与政治的发展变化,... 文章旨在讨论哪些影响因素促成我国慈善事业立法议程的设置。采用Kingdon的多源流分析框架对2004-2014年这段时间的慈善事业立法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多源流分析框架有助于梳理我国慈善事业立法议程设置的问题、政策与政治的发展变化,但对于三源流之间的互动关系解释力不足。慈善立法议程设置过程孕育出政策参与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既有政治精英参与,也有学术精英参与,还有公众的间接参与,且各种因素之间呈现出交互作用与松散结合的非线性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立法 议程设置 多源流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终结诱因研究——基于多源流理论框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丽珍 靳芳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68,共3页
政策实践过多强调政策制定而忽视政策终结导致严重的政策冲突,适时的政策终结凸显其必要性。对政策终结的诱因进行探究则成了政策终结的起点和应对之基。从多源流政策理论框架出发,其问题流表明背离公共利益、违反法律或违背客观规律的... 政策实践过多强调政策制定而忽视政策终结导致严重的政策冲突,适时的政策终结凸显其必要性。对政策终结的诱因进行探究则成了政策终结的起点和应对之基。从多源流政策理论框架出发,其问题流表明背离公共利益、违反法律或违背客观规律的政策并不鲜见;政策流揭示出问题政策被识别后需政策共同体经过博弈提出终结方案指导政策终结;政治流作为政策终结的关键,受执政党、政治领导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大众舆论和少数利益集团等因子影响。任何一个源流都可能诱致政策终结,但彻底的终结需要三种源流耦合。因此,以政府为核心的政策主体通过促进三种源流的汇合,可以为政策终结提供机会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终结诱因 多源流框架 问题流 政策流 政治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保NGO政策议程参与机制分析——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的视角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湘玲 王志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29-34,共6页
约翰·W·金顿的多源流分析框架为分析政策议程设定提供了有力视角,以此考察我国环保NGO在政策议程中的参与,参与内容集中在问题源流中的"焦点"和政策源流中的"软化",参与方式以非制度化参与和制度化间接... 约翰·W·金顿的多源流分析框架为分析政策议程设定提供了有力视角,以此考察我国环保NGO在政策议程中的参与,参与内容集中在问题源流中的"焦点"和政策源流中的"软化",参与方式以非制度化参与和制度化间接参与为主,多源流多要素参与及制度化参与不足。改善环保NGO政策议程参与机制的途径包括:在问题源流中形成政策问题触发机制;在政策源流中形成政策方案开发机制;在政治源流中形成政策软化机制;在三大源流的汇合中形成协调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NGO 金顿 政策议程 参与机制 多源流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登“多源流分析框架”述评 被引量:56
12
作者 陈建国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5-128,共4页
通过对金登的多源流分析框架与公共政策阶段分析、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和"垃圾桶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金登的多源流分析框架将公共政策阶段分析的触角向前伸了一步,拓展了政策阶段分析的研究空间;多源流分析打开了政治系统的... 通过对金登的多源流分析框架与公共政策阶段分析、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和"垃圾桶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金登的多源流分析框架将公共政策阶段分析的触角向前伸了一步,拓展了政策阶段分析的研究空间;多源流分析打开了政治系统的"黑箱",提供了政策过程参与者的全景分析图;多源流分析修正了"垃圾桶模型",将其运用到国家政策层面进行分析,提升了其价值。但是,多源流分析框架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分析框架,有些学者针对其中的某些缺陷提出了批评意见;有些学者则对其进行了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分析框架 “垃圾桶模型” 公共政策阶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艳 胡宏伟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第8期110-113,共4页
从"双轨制"走向"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如何发生的?文章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过程,认为在此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过程中,问题流是养老金双轨制引发的社会不... 从"双轨制"走向"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如何发生的?文章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过程,认为在此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过程中,问题流是养老金双轨制引发的社会不公,包括二者是否实行统一养老金制度和待遇差距两个层面。政策流是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金加职业年金方案、"一个统一,五个同步"的实施策略,政治流是权威决策者形成的"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中央政府换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政策之窗打开,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汇合,新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出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分析框架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参与——基于61个国家的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智超 严海兵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4,155,共23页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学界相关研究以中国主位视角为主,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客位视角出发的研究较为有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参与程度差别明显,其影响因素与复杂机制有待深入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学界相关研究以中国主位视角为主,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客位视角出发的研究较为有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参与程度差别明显,其影响因素与复杂机制有待深入分析。本文引入政府决策的多源流理论框架,将沿线国家的政策参与视为一个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决策过程,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个角度选取了经济差距、国家治理能力、学者发声、主流媒体报道倾向和政治体制相似度等五种因素作为条件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政策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因素组合。研究结果表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都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参与度产生影响,但是任何单一因素都不足以解释高政策参与的结果,有学者发声支持与不同因素组合所形成的三条路径能够解释近一半的高参与度案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沿线国家高参与度的三种解释路径的类型:不利条件下的学者发声、中性条件下的学者发声和有利条件下的学者发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多源流框架 定性比较分析 客位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政策与政治:社会工作项目生发的决策议程机制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36,共9页
社会工作项目生发本是将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推向需求群体的一种方案策划、决策过程,目标在于服务的精准化供给。但在社会工作项目决策过程中,因现实生活情境、社区情境和社会情境的复杂、凌乱、变动性因素导致需求模糊性产生。通过对金... 社会工作项目生发本是将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推向需求群体的一种方案策划、决策过程,目标在于服务的精准化供给。但在社会工作项目决策过程中,因现实生活情境、社区情境和社会情境的复杂、凌乱、变动性因素导致需求模糊性产生。通过对金登的多源流分析框架尝试性地借鉴并予以修正,形成三源流社会工作项目决策过程的双循环模式,将其放置于由真实方案转向为一种虚拟政策的决策过程中予以讨论,尝试探寻社会工作项目生发的程序化决策过程,以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导引出的指导思想,形成社会工作项目生发的核心价值内循环,以三源流汇聚产生的政策之窗,形成多方共同接受的,旨在对“服务对象”开展更为精准服务的政策原点,形成项目产出方案与服务群体需求的精准对接外循环,以此探索社会工作项目生发的精准化决策议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框架 社会工作项目生发 决策议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政策替代过程的新解释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翀 严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4,共7页
政策终结是政策循环中新旧政策更替的承前启后的环节。无论是政策的研究者还是实际操作者都知道政策终结并不是一件易事。政策终结有多种形式,现实中较为常见的是政策替代,但其过程同样不易。既有的政策终结与政策替代方面的研究既不够... 政策终结是政策循环中新旧政策更替的承前启后的环节。无论是政策的研究者还是实际操作者都知道政策终结并不是一件易事。政策终结有多种形式,现实中较为常见的是政策替代,但其过程同样不易。既有的政策终结与政策替代方面的研究既不够丰厚,也存在某些缺陷。传统的政策阶段论模式因过于强调理性,因而用来分析政策替代时解释力不足。近年来,部分学者又基于机会论的考虑,将多源流分析框架作为模式运用于政策终结研究,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也因缺乏对适用条件、影响变量等方面的考虑,终究不能令人满意。有鉴于此,回归并重新解读多源流分析框架,从渐进主义逻辑和非理性因素影响等方面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正,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匡正以上两种解释模式存在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策 政策终结 政策替代 多源流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政策变迁过程:三重路径的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骆苗 毛寿龙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65,共8页
倡议联盟分析框架、多源流以及间断—均衡理论作为主流的政策过程分析路径,从不同的视角对政策变迁的过程进行了解释,以焦点事件、观念变迁以及政策目标的调整为元素的关键点解释了政策变迁的动因;政策企业家的概念则进一步解释了政策... 倡议联盟分析框架、多源流以及间断—均衡理论作为主流的政策过程分析路径,从不同的视角对政策变迁的过程进行了解释,以焦点事件、观念变迁以及政策目标的调整为元素的关键点解释了政策变迁的动因;政策企业家的概念则进一步解释了政策变迁过程中的行为。三重路径对政策变迁过程的解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政策变迁,但基于西方社会的制度背景,政策变迁的过程难以摆脱制度情境的影响,需要对三重路径分析中国问题的适用性做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变迁 倡议联盟分析框架 多源流分析框架 间断—均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议程设置的适应性转换何以实现?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义强 范静惠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104,247,共14页
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多元主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逐渐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公共议程设置的动态转换机制研究成为焦点。通过“二阶多源流框架”对公共议程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生活与治理高度互嵌... 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多元主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逐渐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公共议程设置的动态转换机制研究成为焦点。通过“二阶多源流框架”对公共议程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生活与治理高度互嵌的基层场景中,公共议程设置目标的实现往往要经由二阶适应性转换。这种转换以一阶议程的推进基础及其经验教训为逻辑起点,以关键行动者的作用发挥、社会政治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经验共识的拓展迁移为前置要素,通过信任、学习与网络发展等关键机制,进而实现深层交汇的成熟“三流”。社区商居冲突治理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验证基层公共议程设置适应性转换的实现逻辑,进一步探讨公共议程设置转换的逻辑框架,提炼“中国之治”思路创新和环节优化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议程 议程转换 适应性 多源流框架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三大经济体实践的环境影响评价改革趋势及动因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清扬 李君 吴婧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7-1732,共6页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一项重要环境管理制度,自1969年实施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不断的修正和完善。特别是近10年来,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全球三大经济体——美国、中国和欧盟的环评改革均呈现出简化行政程序以及提高评价过...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一项重要环境管理制度,自1969年实施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不断的修正和完善。特别是近10年来,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全球三大经济体——美国、中国和欧盟的环评改革均呈现出简化行政程序以及提高评价过程和报告书质量的共同趋势。采用多源流分析框架,对美国、欧盟和中国环评制度改革的根源、动力和趋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环评改革的根源在于不同国情背景下政策的实践反馈、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以及市场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政策改革 多源流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