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孪生和多源数据融合的风力机叶片运维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罗浩 孙文磊 +3 位作者 常赛科 路程 王丽鑫 王宏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为了解决风力机叶片运行数据来源多样、类型复杂和多维多尺度的特征所带来的数据冗余、信息融合困难、监测过程不明朗等问题,基于风力机叶片数字孪生建模、信息融合、状态预警、三维沉浸式可视化表达,融合标识解析技术,构建风力机组数... 为了解决风力机叶片运行数据来源多样、类型复杂和多维多尺度的特征所带来的数据冗余、信息融合困难、监测过程不明朗等问题,基于风力机叶片数字孪生建模、信息融合、状态预警、三维沉浸式可视化表达,融合标识解析技术,构建风力机组数字孪生系统标识索引层,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和多源数据融合的风力机叶片运维方法;基于“7个层次-2种视角”的方法、深度学习算法引擎以及可信的虚实驱动模型,采用基于仿生树的风力机叶片数据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建模,以实现数据与模型的映射关系准确表达、风力机叶片的状态监测、智能运维和管理、多源数据汇聚融合等功能。所提方法打破了传统运维过程中运维指标杂乱无章、要素信息汇聚融合困难、信息孤岛等阻碍,实现了风力机组对于运行数据知识信息密度的提升与转化。最后基于C#编程代码在Unity3D引擎搭建了风力机叶片数字孪生运维平台,实现了风力机叶片数字孪生模型的虚实联动,为风力机叶片的智能运维管理提供了一种可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数字孪生 多源数据融合 UNITY3D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学习赋能数智化科技情报工作中的多源数据融合 被引量:1
2
作者 窦路遥 魏凤 +3 位作者 邓阿妹 周洪 辛竹琳 付豪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198,共8页
[研究目的]数智驱动背景下,面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所存在的数据孤岛、隐私泄露和计算资源限制问题,联邦学习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联邦学习在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中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以期推动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的转型升... [研究目的]数智驱动背景下,面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所存在的数据孤岛、隐私泄露和计算资源限制问题,联邦学习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联邦学习在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中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以期推动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的转型升级,实现数据共享与安全融合,提升科技情报分析的精准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结合联邦学习技术特点与科技情报工作中多源数据融合的实践落脚点,从信息保密、信息优化和信息协同三个方面分析联邦学习在科技情报工作多源数据融合中的理论基础;再从跨组织、跨地域、跨领域、跨体量四个维度探讨联邦学习赋能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的应用场景;继而从技术创新、多重模式、全域感知、多方协作角度提出促进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的具体路径。[研究结果/结论]通过联邦学习技术的应用,科技情报工作可以在保护数据隐私和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多源数据的高效融合和共享,推动科技情报系列分析模型的持续优化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驱动 联邦学习 科技情报 多源数据融合 安全共享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青藏高原降雪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媛慧 杨士恒 +2 位作者 张安然 刘建伟 雷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3,共7页
降雪作为青藏高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区域水资源平衡和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青藏高原地区降雪变化特征不仅对区域气候稳定性构成了挑战,也对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为... 降雪作为青藏高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区域水资源平衡和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青藏高原地区降雪变化特征不仅对区域气候稳定性构成了挑战,也对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深入理解青藏高原降雪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选取了拉萨河、年楚河、那曲河、长江源、黄河源和澜沧江源等6个具有代表性的流域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多源遥感降水数据融合技术,揭示这一时期内青藏高原降雪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选取了CMFD、CPC和TRMM三种网格降水数据,通过构建基于整体偏差和偏差组分的降水数据评价指标,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精度评估和优化融合。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8年间,青藏高原典型流域内的降雪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在海拔5000 m以上的地区,其降雪率的减少更为显著。降雪率的降幅由大到小排序为拉萨河(28.2%)、黄河源(18.2%)、长江源(17.8%)、年楚河(15.4%)、澜沧江源(12.1%)和那曲河(10.5%),这一下降趋势呈现出自南向北逐渐增强的空间分布特征。这一发现与全球气候变暖紧密相关,为理解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此外,本研究对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相关领域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研究方法,有助于推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降雪变化 多源数据融合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多源数据融合窃电检测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蔡梓文 赵云 +3 位作者 陆煜锌 顾莲墙 陈康 高云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187,共12页
针对当前窃电检测仅使用单一用电负荷难以捕捉复杂窃电特征,导致窃电检测发生误判,存在误检率高和准确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用电负荷、环境温度、时间以及对应台区相位线损的新型窃电检测方法。首先构建多维度特征提取变分自编码器... 针对当前窃电检测仅使用单一用电负荷难以捕捉复杂窃电特征,导致窃电检测发生误判,存在误检率高和准确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用电负荷、环境温度、时间以及对应台区相位线损的新型窃电检测方法。首先构建多维度特征提取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 for multi-dimensional feature extraction,MF-VAE)来提取用户用电行为的多维度特征。然后,基于注意力时序卷积网络(attention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s,ATCN)建立判别模型,再通过膨胀卷积和因果卷积获取多维度窃电行为特征的时序关系。同时,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分配各维度特征的注意力权重,以提高模型的表现和泛化能力。最后采用Softmax分类器完成对多源数据中潜在窃电行为的准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提取的窃电行为特征更加丰富和多元化,能够有效降低窃电检测误检率并提高窃电行为判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窃电行为判别 多源数据融合 改进时域卷积网络 变分自编码器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苹果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郭琪 范艺璇 +7 位作者 闫新焕 刘雪梅 曹宁 王震 潘少香 谭梦男 郑晓冬 宋烨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4期31-46,共16页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系统综述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苹果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通过整合光谱、电子鼻、图像等多模态数据及融合策略,为苹果品质控制、病害检测及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进展]首先,详细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系统综述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苹果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通过整合光谱、电子鼻、图像等多模态数据及融合策略,为苹果品质控制、病害检测及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进展]首先,详细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电子鼻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五种主流无损检测技术,深入分析了各项技术的优势与适用场景。其次,重点剖析了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三种融合策略的技术原理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全面阐述了多种数据融合技术的具体应用,包括光谱数据间的融合、光谱与电子鼻数据的融合,以及机器视觉与光谱数据的融合。最后,结合苹果产业实际需求,详细论述了这些融合技术在苹果品质参数(如脆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检测、缺陷与病害(如瘀伤、霉心病)识别、品种鉴别,以及农药残留检测等关键场景中的创新应用进展。[结论/展望]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苹果无损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苹果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然而,该技术仍面临数据异构性、模型复杂度高及检测设备便携性差等挑战。未来研究应聚焦开发自动融合平台以简化操作,优化轻量化算法提升实时性,设计集成多种检测技术的一体化设备,提高便携性与稳定性,拓展至生长监测和保鲜等新应用场景。随着算法和硬件的协同创新,该技术将为苹果产业智能化提供重要支撑,以促进苹果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苹果 无损检测 品质评估 病害诊断 光谱 电子鼻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邦学习和动态改进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6
作者 窦路遥 何清 +1 位作者 冯宇 周志刚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171,共10页
[研究目的]解决多源数据融合过程中参与者贡献与收益的匹配问题、参与者选择缺乏灵活性以及联邦系统的动态适应性不足问题,提升多源数据融合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自适应联邦学习的多源数据融合框架(Federated L... [研究目的]解决多源数据融合过程中参与者贡献与收益的匹配问题、参与者选择缺乏灵活性以及联邦系统的动态适应性不足问题,提升多源数据融合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自适应联邦学习的多源数据融合框架(Federated Learning and Dynamic Improvement,FLDI),并设计预算分配机制、参与者选择机制以及参与者动态进出机制确保多源数据融合过程的安全、公平和可持续。分别在分类任务的专利、论文以及媒体数据集和预测任务的MNIST、FMNIST和CIFAR-10数据集上展开性能测试,并在不同场景中评估框架性能。[研究结果/结论]FLDI在面对复杂场景时,其准确率相较于FedAvg和FedProx提升了3%~4%;在干净数据集场景下,FLDI在分类任务的平均准确率达到67.01%,在预测任务的平均准确率达到81.56%;进行增强实验后,FLDI在分类任务的平均准确率上升了4.54%,在预测任务的平均准确率上升了3.31%;FLDI框架在分类任务和预测任务中较之FedAvg和FedProx更具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多源数据融合 预算分配 FLDI 动态进出 复杂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地一体多源数据融合的历史建筑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志 李阳靖 +1 位作者 罗超 莫莹菲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9-184,共6页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记录和保护历史建筑信息,提升数字化档案的精度和完整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VR全景采集等多种技术的历史建筑测绘方法。本文采用徕卡RTC360架站式扫描仪、飞马SLAM100手持扫描仪、大疆禅...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记录和保护历史建筑信息,提升数字化档案的精度和完整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VR全景采集等多种技术的历史建筑测绘方法。本文采用徕卡RTC360架站式扫描仪、飞马SLAM100手持扫描仪、大疆禅思L1机载雷达等设备进行多源数据采集,结合Leica Register 360、大疆智图等软件进行点云拼接与融合处理,并利用CAD、Revit、3ds Max等工具完成了测绘建档与三维建模。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整合不同技术的优势,弥补单一数据源的局限性,实现历史建筑从外立面到内部结构的精细化表达,同时提高测绘效率和模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可为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数字化展示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并为类似文化遗产的测绘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测绘 多源数据融合 三维激光扫描 倾斜摄影 数字化建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船舶结构三维网格模型生成研究
8
作者 操宛霖 马博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7-171,共5页
单一数据采集方式难以全面捕捉船舶结构的复杂细节,本文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船舶结构三维网格模型生成方法。在同一个无人机上搭载激光雷达装置、正摄像机,分别采集船舶激光点云数据、影像数据,将2种船舶结构数据坐标投影变换,融合... 单一数据采集方式难以全面捕捉船舶结构的复杂细节,本文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船舶结构三维网格模型生成方法。在同一个无人机上搭载激光雷达装置、正摄像机,分别采集船舶激光点云数据、影像数据,将2种船舶结构数据坐标投影变换,融合多源数据,融合后数据作为船舶结构三维网格建模的数据样本,通过求解泊松方程,推断出船舶结构实体的近似指示函数,利用该函数构建等值面,连接各个等值面,生成三维网格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采用多源数据融合的方式,构建与实际船舶结构数据高度拟合的三维网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船舶结构 三维网格模型 投影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三维实景建模 被引量:1
9
作者 姜皓然 许章平 相涛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24-127,173,共5页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及测绘技术的提升,单一点云数据建模的自动化程度及模型完整度已不能满足现在工程的需求,本文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进行模型重建。将激光扫描点云与低空影像相结合,对多源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增加尺度的参数改进算...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及测绘技术的提升,单一点云数据建模的自动化程度及模型完整度已不能满足现在工程的需求,本文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进行模型重建。将激光扫描点云与低空影像相结合,对多源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增加尺度的参数改进算法统一多源数据坐标系,通过研究倾斜模型散乱点云的曲率信息优化算法,最后通过点云数据的融合建模,以及最终试验。结果证明,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点云融合使建模的精度大幅度提高,使三维模型结构更加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倾斜摄影测量 激光点云 坐标系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实时测量系统应用探索
10
作者 吴念辉 饶登峰 +3 位作者 吕凯 黄育华 谢运斌 陈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37-141,共5页
针对建筑工程中BIM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融合及工程应用实施层面存在的动态测量能力不足、数据同步性与系统实时联动性欠缺等问题,开发一套多源数据融合的实时测量系统。该系统集成实时智能化放样技术、多源模型可视化分析技术以及... 针对建筑工程中BIM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融合及工程应用实施层面存在的动态测量能力不足、数据同步性与系统实时联动性欠缺等问题,开发一套多源数据融合的实时测量系统。该系统集成实时智能化放样技术、多源模型可视化分析技术以及BIM协同支持模块,实现了激光点云、BIM模型与测量机器人的高效融合。通过测量机器人获取施工现场的实时数据,并与扫描点云及理论模型进行对比纠偏,为现场决策提供技术依据。实际项目验证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实测点云、BIM设计模型和实时采集数据的灵活融合,在项目施工、设计与管理等不同阶段均能发挥作用,促进跨部门协同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为施工项目的全流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实时测量系统 BIM 三维激光点云 测量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水库测量技术研究
11
作者 魏荣灏 徐达 +1 位作者 何江 史永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88-191,共4页
传统的水库测量技术主要使用多波束测深系统结合人工测点或无人机进行,该方式采集数据效率和分辨率较低,难以满足水利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多平台的水陆一体探测技术,在传统工作的基础上,使用ROV平台的三维... 传统的水库测量技术主要使用多波束测深系统结合人工测点或无人机进行,该方式采集数据效率和分辨率较低,难以满足水利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多平台的水陆一体探测技术,在传统工作的基础上,使用ROV平台的三维图像声呐获取涉水构筑物的水下隐蔽结构,使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结合陆域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库区地形数据,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构建了库区的高分辨率成果。在浙江省台州市大型水库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获取水库包括水下地形、大坝、溢洪道等的详细几何信息,基本符合数字孪生L3级底板的数据要求,并可使用WebGIS技术实现成果的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测量 多源数据融合 水陆一体探测技术 多波束 激光雷达 三维图像声呐 水下机器人 无人机 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宏 刘沁莹 +2 位作者 胡玉峰 王庆红 周育忠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31,共11页
新兴技术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准确把握新兴技术发展方向有助于国家政策制定和科技快速发展。融合学术论文和专利文献数据,构建一套新兴技术识别方法。通过主题N元语法(TNG)模型抽取和筛选技术主题,确定关键技术主题,... 新兴技术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准确把握新兴技术发展方向有助于国家政策制定和科技快速发展。融合学术论文和专利文献数据,构建一套新兴技术识别方法。通过主题N元语法(TNG)模型抽取和筛选技术主题,确定关键技术主题,通过量化新兴技术的5项特征指标:影响力、增长性、连贯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计算新兴指数得分,对多源数据融合新兴技术进行识别和预判。预测新兴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可为电网领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验证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 新兴技术画像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注意力的多源数据融合的气体泄漏检测
13
作者 王新颖 杨阳 +2 位作者 田豪杰 陈俨 张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7,共7页
为解决单一传感器在管道气体泄漏检测时容易出现误报、漏报的问题,及时预警并反馈泄漏状况,提出一种基于交叉注意力的多源数据融合管道泄漏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预训练的ShuffleNetV2模型提取热像仪数据的空间特征;然后,结合一维卷积神... 为解决单一传感器在管道气体泄漏检测时容易出现误报、漏报的问题,及时预警并反馈泄漏状况,提出一种基于交叉注意力的多源数据融合管道泄漏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预训练的ShuffleNetV2模型提取热像仪数据的空间特征;然后,结合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构建1DCNN-BiGRU模型,以提取气体传感器数据的时序特征;最后,运用交叉注意力捕获数据的时空关联性得到2个数据源的特征表示,通过残差方式进行特征连接后输入到分类层中,得到识别结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多源数据融合模型(SCGA)对气体识别准确率为99.22%,损失值在0~0.04内波动;与仅使用气体传感器数据的支持向量机(SVM)、1DCNN、BiGRU模型相比,准确率至少提升4.12%;与仅使用热图像传感器数据的MobileNetV3、ShuffleNetV2、ResNet18模型相比,准确率至少提升1.14%;与将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直接拼接的多源数据融合模型(SCG)相比,准确率提升1%。SCGA模型对气体识别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注意力 多源数据融合 气体泄漏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CNN)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配电网线损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茂岳 尹忠东 +3 位作者 付瑜 汪泽州 陈刚 车江嵘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80,共10页
多源数据是一种综合多个信息源的复杂数据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不同的信息源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样本以及样本之间的关系(具体到配电网领域,不同量测系统针对同一节点所得到的数据是不同的,甚至存在较大差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配电网线损... 多源数据是一种综合多个信息源的复杂数据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不同的信息源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样本以及样本之间的关系(具体到配电网领域,不同量测系统针对同一节点所得到的数据是不同的,甚至存在较大差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配电网线损计算的多源数据综合利用方法,为便于数据融合,对多源量测数据进行转换;为保证量测时间断面一致性,选择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某一量测时刻作为基准,对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tion,SCADA)系统数据进行时间配准与数据填充操作,对智能电表数据采用“量测值+预测值”方式进行时标对齐;对时序数据进行滤波,获得较为准确的配电网数据;基于登普斯特-沙夫特(dempster-shafter,D-S)证据理论法实现多源数据融合。以某10 kV配电网为算例分析计算了配电网线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较好地完成多源数据的综合利用,提高配电网线损计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D-S证据理论法 配电网线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多源数据融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静 冯元柳 邵靖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7,共15页
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给多源数据融合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使其在纳入数据范围与应用前景上不断拓展,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发展更为其提供了创新的可能。为梳理多源数据融合研究的历史脉络、发展现状与前沿趋势,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面向... 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给多源数据融合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使其在纳入数据范围与应用前景上不断拓展,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发展更为其提供了创新的可能。为梳理多源数据融合研究的历史脉络、发展现状与前沿趋势,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面向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按年发文量、机构共现、作者共现、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与突显词,对1992—2022年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近年该主题下的中外研究逐渐走向成熟,在跨学科领域的概念统一和集成方法方面日渐拓展,进入大发展期。中文研究机构和作者网络相对松散,热点研究内容相对聚焦,集中在以数据融合为核心的信息融合、多源异构数据等方面,具有注重交叉性融合、算法优化、跨领域应用等特点。外文研究机构和作者网络相对成熟和稳定,热点研究内容更加广泛,包含多源信息融合、激光雷达数据等方面,具有注重异构整合、深度洞见等特点。未来,相关研究将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深入更为多元的高级算法设计和特定场景应用。研究结果可帮助研究人员展开选题和前沿识别,助力研究质量提升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知识图谱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在某铜金属矿山开展三维实体建模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施玉娇 刘雯婷 +2 位作者 王建超 姜海 唐艳萍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5-198,共4页
采用3Dmine三维建模软件结合地质数据、工程测量数据、图件矢量化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构建某铜金属矿山多源信息数据库,并建立了该矿的三维地表DTM模型、矿体三维模型、构造模型、岩性模型、井巷工程三维模型以及矿体块体模型等,利用距... 采用3Dmine三维建模软件结合地质数据、工程测量数据、图件矢量化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构建某铜金属矿山多源信息数据库,并建立了该矿的三维地表DTM模型、矿体三维模型、构造模型、岩性模型、井巷工程三维模型以及矿体块体模型等,利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对矿体矿石量、金属量、品位等进行了估值,并与矿山储量核实报告获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表明,所建模型估算的品位、矿石量、金属量结果可靠,可以有效地展示矿山深部矿体、围岩、断层、井巷工程等三维地下空间的可视化,并为矿山深部矿床的探矿设计、开采设计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金属矿山 三维数字化建模 全地质模型 距离幂次反比法 3Dm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土体空间参数不确定性缩减
17
作者 贾唯龙 常鹏飞 +5 位作者 李亚军 钱铖 郭祺 李瑞杰 傅中志 张彬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91,共9页
土体参数存在空间变异性,导致结构响应具有不确定性。忽视这种不确定性或采用偏差参数可能导致工程安全问题,甚至引发工程灾害。现场测量数据可用于改进对基坑开挖等岩土工程中结构响应的估计,通过SPT等直接测量方法得到的勘察数据与土... 土体参数存在空间变异性,导致结构响应具有不确定性。忽视这种不确定性或采用偏差参数可能导致工程安全问题,甚至引发工程灾害。现场测量数据可用于改进对基坑开挖等岩土工程中结构响应的估计,通过SPT等直接测量方法得到的勘察数据与土体刚度参数直接相关,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基于Kriging法约束随机场的条件模拟可用于改进对参数空间分布的估计。此外,当监测数据与位移等土体结构性能或响应相关时,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器(EnKF)反分析也可降低土体参数的不确定性。本文采用多源数据融合的形式将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土体开挖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土体参数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结构响应中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异性 多源数据融合 反演分析 集合卡尔曼滤波器(EnKF) Kriging法 不确定性缩减 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融合下化工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系统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文涛 裴冠金 潘放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69,共2页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化的化工企业逐渐成为众多企业的中流砥柱,其国际化趋势也愈发明显。为提高我国化工企业在国际化工领域中的地位,强化化工领域专业人才的英语学习能力、专业词汇掌握能力是解决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在...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化的化工企业逐渐成为众多企业的中流砥柱,其国际化趋势也愈发明显。为提高我国化工企业在国际化工领域中的地位,强化化工领域专业人才的英语学习能力、专业词汇掌握能力是解决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在国际领域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一问题的关键举措之一。高校领导也注意到了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人才 多源数据融合 化工企业 关键举措 化工专业英语 英语学习能力 化工领域 国际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遥感农作物分类研究现状
19
作者 尹祈玮 张伟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10期42-43,47,共3页
依据不同农作物对光呈现的不同敏感性,以及种植结构和规模的差异性,其在影像上呈现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等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利用遥感影像中农作物之间的特征差异可以对农作物类型进行分类识别。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农作物遥感分类与识... 依据不同农作物对光呈现的不同敏感性,以及种植结构和规模的差异性,其在影像上呈现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等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利用遥感影像中农作物之间的特征差异可以对农作物类型进行分类识别。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农作物遥感分类与识别工作的开展,在文中主要就对基于多源数据融合遥感农作物分类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遥感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20
作者 刘星南 骆仁波 +3 位作者 陈玲 周艺霖 廖琪 罗宏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73-2082,共10页
在新时代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背景下,客观科学地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是规划工作的基础,也是重点与难点之一。针对现有研究在数据选取、方法构建和结果分析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正向规划”和“反规划”理论,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政策导... 在新时代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背景下,客观科学地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是规划工作的基础,也是重点与难点之一。针对现有研究在数据选取、方法构建和结果分析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正向规划”和“反规划”理论,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政策导向的综合视角出发,依托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深度学习算法,提出一种城镇开发边界自动划定方法,并以广州市花都区为实证案例,进行了城镇开发边界自动划定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自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结果更为客观;(2)城镇开发边界研究结果与规划成果在空间分布趋势上具有较高一致性,相比之下研究结果用地集约节约程度高,更符合未来用地发展要求;(3)城市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交通和人口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子。综上,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客观科学地自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研究结果符合未来用地发展趋势,能给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开发边界 深度学习 多源数据融合 深度神经网络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