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的夏玉米土壤水分反演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阙艳红 吴苏 +3 位作者 姜明梁 张成才 李风波 李炎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8,共8页
为了解决在夏玉米植株高度较高(>1.5 m)情况下,无人机遥感土壤水分反演过程中冠层与地表之间多次散射对微波后向散射的衰减问题,寻找合适的反演方法。通过融合运用无人机多光谱和热红外数据、Sentinel-1A SAR卫星数据,结合田间实测数... 为了解决在夏玉米植株高度较高(>1.5 m)情况下,无人机遥感土壤水分反演过程中冠层与地表之间多次散射对微波后向散射的衰减问题,寻找合适的反演方法。通过融合运用无人机多光谱和热红外数据、Sentinel-1A SAR卫星数据,结合田间实测数据,对植被覆盖下的土壤水分反演与精度验证进行研究;采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水云模型(WCM)以及引入MIMICS模型参数的改进水云模型(Improved WCM)3种方法进行土壤水分反演。其中,TVDI方法拔节期反演精度R2为0.50(10 cm)和0.42(20 cm),乳熟期反演精度R2为0.49(10 cm)和0.46(20 cm);WCM方法拔节期反演精度R2为0.53(10 cm)和0.44(20 cm),乳熟期反演精度R2为0.18(10 cm)和0.02(20 cm);Improved WCM方法拔节期反演精度为0.76(10 cm)和0.69(20 cm),乳熟期反演精度为0.78(10 cm)和0.74(20 cm)。采用引入MIMICS模型参数的改进水云模型方法得到的夏玉米2个生育期的反演效果,明显优于水云模型方法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方法;3种方法的2个生育期反演精度均为10 cm高于20 cm。因此,引入MIMICS模型参数的改进水云模型方法更适合于玉米植株较高情况下的10 cm土壤含水量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多源遥感反演 水云模型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MIMICS模型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反演土壤墒情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艳 张成才 +2 位作者 恒卫冬 罗蔚然 郜文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81,共6页
土壤墒情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状况重要参数之一,为提高农作物覆盖下地表土壤墒情反演精度,基于Sentinel-1雷达数据和Landsat8光学数据,利用改进的水云模型得到拔节期玉米覆盖下的地表土壤后向散射系数,并采用SAE深度学习的方法建立遥感影... 土壤墒情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状况重要参数之一,为提高农作物覆盖下地表土壤墒情反演精度,基于Sentinel-1雷达数据和Landsat8光学数据,利用改进的水云模型得到拔节期玉米覆盖下的地表土壤后向散射系数,并采用SAE深度学习的方法建立遥感影像与土壤水分之间的隐式映射,对玉米覆盖下的土壤墒情进行反演。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的水云模型去除植被影响后的反演精度有所提高,R2达到0.6577,比传统的水云模型提高了0.1506;RMSE为0.0387 cm^3/cm^3,误差降低0.0025 cm^3/cm^3,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反演农田地表土壤水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反演 多源遥感数据 水云模型 稀疏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绿洲灌区土壤水分反演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华伟 朱晓春 +5 位作者 张旭东 隋喆 周黎勇 吴迪 王叶 白亮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6,共8页
土壤水分是联系农业、生态和水文领域的重要环境变量,而卫星遥感是监测地表土壤水分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微波遥感空间分辨率不足和光学遥感受云雨天气影响的问题,基于Landsat 8和MODIS光学影像、SMAP微波以及CLDAS再分析等多源数据,联... 土壤水分是联系农业、生态和水文领域的重要环境变量,而卫星遥感是监测地表土壤水分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微波遥感空间分辨率不足和光学遥感受云雨天气影响的问题,基于Landsat 8和MODIS光学影像、SMAP微波以及CLDAS再分析等多源数据,联合增强型自适应时空融合算法和随机森林模型对土壤水分进行定量反演,获得了绿洲灌区高时空分辨率田块尺度(30 m)土壤水分。结果表明:通过ESTARFM时空融合算法可有效获得日尺度30 m分辨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融合后的NDVI与原始NDVI空间纹理特征一致,两者的相关系数(R)在0.85以上,均方根误差为0.05~0.08,融合效果较好。基于地表温度、NDVI、增强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再分析土壤水分产品多特征参数组合下的随机森林模型反演效果最优,获得的高时空分辨率田块尺度土壤水分能够反映其时空变化,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达到0.82和0.037 cm^(3)/cm^(3)。该方法可为灌区灌溉面积识别、旱情监测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遥感反演 时空融合算法 随机森林 数据同化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土壤水分反演研究
4
作者 邓超 苏南 +2 位作者 潘晓婷 马丽丽 林薇 《水利信息化》 2022年第2期41-45,共5页
土壤含水量作为地表的重要参量之一,对地球能量循环、水循环、碳循环及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南京市金川河流域为研究区,融合哨兵2号L2A数据和Landsat 8遥感数据2种数据源,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R)、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 土壤含水量作为地表的重要参量之一,对地球能量循环、水循环、碳循环及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南京市金川河流域为研究区,融合哨兵2号L2A数据和Landsat 8遥感数据2种数据源,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R)、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随机森林(RF)4种建模方法,建立遥感数据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模型的验证与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与哨兵2号和Landsat 8各波段反射率均呈负相关关系,和海岸带监测波段(波长为430~450 nm)和近红外波段(波长为2 100~2 300 nm)相关性最佳;2)融合后的遥感数据相较于单一遥感数据源,预测土壤含水量的能力更佳,最优模型R;达0.996,均方根误差仅为0.003 g/g;3)4种建模方法中,建模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PLSR,RF,LS-SVM,BPNN。融合哨兵2号L2A和Landsat 8数据,结合PLSR建模方法可进行土壤含水量的精准反演,相较于现有研究反演精度大大提升,对研究该地区地表与地下水循环和生态环境治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多源遥感数据 融合 反演 PL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优化神经网络的多源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水分 被引量:7
5
作者 关韵桐 李金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252-256,共5页
为快速反演较高精度土壤水分,提出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神经网络辅以多源遥感数据的方法进行地表土壤水分反演。首先建立4层神经网络并用遗传算法优化此网络,之后以雷达数据不同极化(VV、VH、VH/VV)的后向散射系数、雷达入射角、光学数据... 为快速反演较高精度土壤水分,提出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神经网络辅以多源遥感数据的方法进行地表土壤水分反演。首先建立4层神经网络并用遗传算法优化此网络,之后以雷达数据不同极化(VV、VH、VH/VV)的后向散射系数、雷达入射角、光学数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高程数据作为网络的输入,土壤水分数据为输出,对网络进行训练与仿真,再运用地表实际测量数据与反演数据做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反演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相关性良好,R2可达0. 79。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优化的土壤水分反演方法可行,且添加光学数据等辅助数据后土壤水分反演效果更优,为多源遥感土壤水分的协同反演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多源遥感数据 遗传优化算法 神经网络 反演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
6
作者 王江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4期105-107,共3页
森林资源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作者在分析多源数据应用现状与挑战的基础上,从强化数据一致性处理、提升复杂林区适应性、优化数据获取时相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多源遥感森林监测能力的策略建议。本文认为,多源数据在... 森林资源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作者在分析多源数据应用现状与挑战的基础上,从强化数据一致性处理、提升复杂林区适应性、优化数据获取时相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多源遥感森林监测能力的策略建议。本文认为,多源数据在一致性与兼容性、遥感技术在复杂林区的适应性、遥感数据采集的季节性上存在改进的空间。提出了强化多源数据一致性的处理技术、提升遥感技术在多样化林区的应用能力、优化数据采集时间,减少季节变化影响的改进建议。得出了深度挖掘多源遥感数据的信息潜力,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森林立体监测网络,可以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更加精准、动态、全面的信息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监测 多源遥感数据 数据一致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太湖总磷和颗粒态磷遥感模型构建与应用
7
作者 《江苏水利》 2024年第9期I0002-I0002,共1页
项目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陆基近感高光谱数据,结合长期原位观测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基于多源卫星和陆基近感的太湖总磷和颗粒态磷反演模型;阐明了太湖总磷和颗粒态磷的时空变化规律,耦合同步气象水文数据,揭示了太湖总磷和颗粒态... 项目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陆基近感高光谱数据,结合长期原位观测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基于多源卫星和陆基近感的太湖总磷和颗粒态磷反演模型;阐明了太湖总磷和颗粒态磷的时空变化规律,耦合同步气象水文数据,揭示了太湖总磷和颗粒态磷关键影响因子和作用机制;项目分析了太湖生物光学特性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总磷、颗粒态磷以及悬浮物、叶绿素a等水质参数之间的偶联关系,研发了太湖总磷和颗粒态磷遥感监测系统,实现了遥感监测结果实时监测与报送、跟踪评价和回顾性分析,为太湖水环境监测预警和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机器学习算法 高光谱数据 反演模型 跟踪评价 水质参数 颗粒态磷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源遥感反演麦田土壤墒情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艳 张成才 恒卫东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4,共8页
土壤墒情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和干旱监测的重要指标。为提高农作物覆盖下地表土壤墒情反演精度,基于Sentinel-1雷达数据和Sentinel-2光学数据,基于深度学习理论,采用全连接深度神经网络的监督学习模型反演研究区麦田的土壤... 土壤墒情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和干旱监测的重要指标。为提高农作物覆盖下地表土壤墒情反演精度,基于Sentinel-1雷达数据和Sentinel-2光学数据,基于深度学习理论,采用全连接深度神经网络的监督学习模型反演研究区麦田的土壤墒情。结果表明:当隐含层层数为6,隐含层节点数为80,迭代次数为450时,获得模型的最优解。反演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决定系数为0.9252,均方误差为0.0008,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反演农田地表土壤水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反演 深度学习 多源遥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模型和多源遥感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方法——以日照市莒县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闫振国 王锦辉 张海建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随着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林草生态系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分析林草生态监测现状可确定目前林草生态监测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过程,由于遥感图像分析能力不足,造成监测结果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地理模... 随着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林草生态系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分析林草生态监测现状可确定目前林草生态监测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过程,由于遥感图像分析能力不足,造成监测结果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地理模型和多源遥感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方法。采集遥感图像,完成3D标定及预处理工作。通过纹理特征提取与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林草生态环境遥感影像进行判读。应用多源遥感技术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现林草地图斑监测。将图斑带入马尔科夫矩阵模型中,获取林草生态综合变化监测结果。至此,基于地理模型和多源遥感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方法设计完成。通过实验证实,此方法的遥感图像分类精度以及监测精度均优于当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模型 多源遥感技术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林业调查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卫星数据处理 日照市莒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工程》专题征稿启事--多源遥感智能处理与应用
10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90-790,共1页
卫星遥感具有全天候、大范围、多传感探测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防治、气象预报以及数字地球等领域,是国家空间基础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数据资源。虽然国产多源遥感传感器的载荷类型、性能及数量均大幅提升,但... 卫星遥感具有全天候、大范围、多传感探测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防治、气象预报以及数字地球等领域,是国家空间基础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数据资源。虽然国产多源遥感传感器的载荷类型、性能及数量均大幅提升,但从“数据→知识”的应用技术链条尚未打通,尤其是在“数据→模型”的智能处理和“模型→知识”的深度应用等领域尚存在诸多瓶颈及挑战。为集中展现多源遥感信息智能化处理与应用方面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及前沿技术方法,《无线电工程》期刊计划推出“多源遥感智能处理与应用”专题,特向国内外广大专家、学者征集“多源遥感智能处理与应用”方面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论文内容不涉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核心数据 智能处理 原创性研究 卫星遥感 气象预报 数字地球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工程》专题征稿启事--多源遥感智能处理与应用
11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62-562,共1页
卫星遥感具有全天候、大范围、多传感探测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防治、气象预报以及数字地球等领域,是国家空间基础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数据资源。虽然国产多源遥感传感器的载荷类型、性能及数量均大幅提升,但... 卫星遥感具有全天候、大范围、多传感探测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防治、气象预报以及数字地球等领域,是国家空间基础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数据资源。虽然国产多源遥感传感器的载荷类型、性能及数量均大幅提升,但从“数据→知识”的应用技术链条尚未打通,尤其是在“数据→模型”的智能处理和“模型→知识”的深度应用等领域尚存在诸多瓶颈及挑战。为集中展现多源遥感信息智能化处理与应用方面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及前沿技术方法,《无线电工程》期刊计划推出“多源遥感智能处理与应用”专题,特向国内外广大专家、学者征集“多源遥感智能处理与应用”方面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论文内容不涉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核心数据 智能处理 原创性研究 卫星遥感 气象预报 数字地球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国产遥感图像处理软件PIE5.0 被引量:6
12
作者 廖通逵 任芳 王小华 《卫星应用》 2018年第11期66-67,共2页
随着我国卫星遥感事业的发展,卫星遥感已进入民、商、军并行驱动的发展模式,自主数据源不断丰富,为遥感的深入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保障.目前,国家发展战略需要遥感提供智慧力量,各行业的遥感应用也需求旺盛,然而遥感应用的“最后一... 随着我国卫星遥感事业的发展,卫星遥感已进入民、商、军并行驱动的发展模式,自主数据源不断丰富,为遥感的深入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保障.目前,国家发展战略需要遥感提供智慧力量,各行业的遥感应用也需求旺盛,然而遥感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挑战异常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图像处理软件 国产 遥感应用 国家发展 数据 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好遥感大数据,助力上海大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宇宏 姚崇斌 叶曦 《卫星应用》 2014年第6期28-32,共5页
随着高分一号卫星的发射,掀起了新一轮的卫星遥感数据应用热潮。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好卫星遥感数据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综合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依托"上海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服务中心",构建基于集群架构... 随着高分一号卫星的发射,掀起了新一轮的卫星遥感数据应用热潮。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好卫星遥感数据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综合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依托"上海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服务中心",构建基于集群架构城市遥感大数据综合管理框架和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遥感数据服务示范系统,期冀能够对卫星遥感的应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数据 上海 大发 数据应用 遥感数据处理 多源信息融合 管理框架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谱遥感图像降维方法研究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赵春晖 刘春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36,共9页
随着成像光谱仪的发展 ,超谱遥感图像的研究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对获取的超谱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的阶段。目前的处理方法主要集中在对超谱图像的数值分析处理上 ,比如大气校正、降低数据维数、信息提取、分类与压缩等方面。... 随着成像光谱仪的发展 ,超谱遥感图像的研究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对获取的超谱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的阶段。目前的处理方法主要集中在对超谱图像的数值分析处理上 ,比如大气校正、降低数据维数、信息提取、分类与压缩等方面。而超谱图像降维方法的研究是做好后继处理的一个关键步骤 ,降维方式的正确选取与使用 ,对于发展和完善那些针对超谱海量数据和丰富信息特点的算法和软件有极大的好处。文章从波段选择、划分数据源、特征提取和融合等 4个角度对目前超谱图像的各种降维方法进行了综合归纳和分析。力图为超谱图像处理寻找突破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维 超谱图像 遥感图像 数据 海量数据 特征提取 信息提取 处理 方法研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热岛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传东 《城市建筑》 2013年第7期228-228,共1页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带来的较为明显的副产品之一,对城市气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遥感技术具有覆盖率广、同步观测等特点,在城市热岛问题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论文总结了前人利用遥感技术在城市热岛问题方面的研究方法,为今...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带来的较为明显的副产品之一,对城市气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遥感技术具有覆盖率广、同步观测等特点,在城市热岛问题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论文总结了前人利用遥感技术在城市热岛问题方面的研究方法,为今后该方向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遥感 卫星数据 反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电气系统智能化设计分析
16
作者 周福平 《新材料·新装饰》 2025年第4期117-120,共4页
文章重点分析了数据处理自动化、智能化解译、多源数据融合及安全管理与可靠性保障,从而为建筑电气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具体来说,通过智能系统的自动化数据预处理及实时监测与优化控制,能够实现资源优化分配,降低人力成... 文章重点分析了数据处理自动化、智能化解译、多源数据融合及安全管理与可靠性保障,从而为建筑电气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具体来说,通过智能系统的自动化数据预处理及实时监测与优化控制,能够实现资源优化分配,降低人力成本,并提高维护效率;借助人工智能,智能化解译系统具备故障预测与智能维护、个性化控制与能效管理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电气系统的响应速度;多源数据融合实现了跨系统数据集成、多维度数据分析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了电气系统的节能效果和稳定性;通过防故障管理、数据保护与隐私保护、网络安全保障及紧急情况下的自动响应与复原保障,能够使电气系统在复杂环境下依然保持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电气系统 智能化设计 数据处理自动化 智能化解译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源信息进行三维地质成像的信息提取技术
17
作者 付锦 李剑峰 +1 位作者 朱佳保 赵英俊 《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3年第1期34-38,共5页
阐述了利用包括遥感、航放、重力。
关键词 三维地质成像 信息提取技术 矿产勘查 多源信息 数据处理 遥感图像处理 数据影像化 地形图数字化 图像几何配准 地物波谱 伽玛能谱 岩石磁性 航空能谱 聚类分析 岩性识别 航放 航磁 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的卫星遥感应用现状与关键技术发展分析
18
作者 宋洁琼 潘丽君 刘鹏飞 《卫星应用》 2023年第9期37-44,共8页
从蕴含丰富产业发展动态的专利信息着手,对围绕卫星遥感信息的智能化信息处理、定量化数据反演和海量数据处理平台设计与应用三个领域进行全球专利检索与分析,通过对各技术的创新态势分布梳理,明晰国内外企业在卫星遥感领域的技术发展... 从蕴含丰富产业发展动态的专利信息着手,对围绕卫星遥感信息的智能化信息处理、定量化数据反演和海量数据处理平台设计与应用三个领域进行全球专利检索与分析,通过对各技术的创新态势分布梳理,明晰国内外企业在卫星遥感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和热点应用方向,以期对我国技术发展提供启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信息处理 数据反演 处理平台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东旭 王杰 +3 位作者 诸云强 罗侃 侯志伟 孙凯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3-89,共7页
为准确获取云南省的土壤墒情,在分析传统墒情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够自动获取和处理多源土壤墒情数据且能不断提高数据精度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系统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DVI)对遥感影像进行反演,为不断改进反演算法,... 为准确获取云南省的土壤墒情,在分析传统墒情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够自动获取和处理多源土壤墒情数据且能不断提高数据精度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系统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DVI)对遥感影像进行反演,为不断改进反演算法,将反演结果与固定站点监测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参数配置形式实现遥感影像自动下载、土壤墒情自动反演和旱情自动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得到较高精度的土壤墒情数据,能够满足有关部门对于墒情监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多源数据:遥感反演自动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分辨率微波扫描辐射仪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开明 《上海航天》 2001年第1期44-49,共6页
仪器实施的方案为固定视角圆锥扫描双参考温度外部两点式周期定标全功率型。论述了它的工作原理、视向与扫描方式、频段选择和总体构形。同时对天馈技术、微波接收机、定标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驱动与传输、电源、热控制等技术进行了... 仪器实施的方案为固定视角圆锥扫描双参考温度外部两点式周期定标全功率型。论述了它的工作原理、视向与扫描方式、频段选择和总体构形。同时对天馈技术、微波接收机、定标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驱动与传输、电源、热控制等技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扫描辐射仪 天馈 接收机数据处理 扫描驱动 定标 中分辨率 微波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