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居住区位的公共交通出行行为分析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钟异莹 陈坚 +1 位作者 邵毅明 李睿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9-225,共7页
为探讨不同层面居住区位对公共交通出行行为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群体动力理论,构建涵盖居住区位与心理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个体层面与社区层面变量对出行选择的影响,利用Mplus软件标定模型参数.结... 为探讨不同层面居住区位对公共交通出行行为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群体动力理论,构建涵盖居住区位与心理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个体层面与社区层面变量对出行选择的影响,利用Mplus软件标定模型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层面变量对出行行为意向的影响存在差异.个体层面变量对行为意向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居住区位(0.665)、主观规范(0.664)、行为态度(0.577)、知觉行为控制(0.547).社区层面变量的影响程度为:行为态度(0.736)大于居住区位(0.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选择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群体动力理论 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共同体对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兆军 王仕超 +2 位作者 陈玉蕾 李人杰 郭建鹏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6,共15页
社会情感能力是个体获得全面发展、适应和服务社会的必备技能。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高影响力的教育活动,以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为主要作用形式,对大学生能力发展产生赋权增能的社群效应。探讨学习共同体对促进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作... 社会情感能力是个体获得全面发展、适应和服务社会的必备技能。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高影响力的教育活动,以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为主要作用形式,对大学生能力发展产生赋权增能的社群效应。探讨学习共同体对促进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可为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行动指南。鉴于学生个体嵌套于学校环境,通过建构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以107所本科高校的127 512名本科生样本为研究对象,从个体水平和学校水平出发考察学习共同体体验、学习共同体投入两个维度(师生互动与同伴互动)对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学习共同体体验在个体水平和学校水平上均显著直接预测社会情感能力。在个体水平上,学习共同体通过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社会情感能力;在学校水平上,师生互动在学习共同体体验和社会情感能力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而同伴互动发挥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相比而言,学校水平上的师生互动、个体水平上的同伴互动更能积极预测社会情感能力。基于此,参与学习共同体是大学生锻炼和提升社会情感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需要继续加大对学习共同体环境的支持力度,构建同向而行的师生互动关系和同伴互动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情感教育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情感能力 大学生 学习共同体 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