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5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饲料中的多氯联苯Aroclor 1242系列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梓亮 李福儿 +2 位作者 汪勇 William Riley 唐书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22-125,共4页
建立饲料中多氯联苯Aroclor 1242系列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Aroclor 1242标准溶液经GC-MS全扫描定性和选择离子定量后,按含氯数对各氯代联苯峰进行归类,制作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样品经索氏提取、浓硫酸... 建立饲料中多氯联苯Aroclor 1242系列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Aroclor 1242标准溶液经GC-MS全扫描定性和选择离子定量后,按含氯数对各氯代联苯峰进行归类,制作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样品经索氏提取、浓硫酸磺化、硅胶柱净化并浓缩定容至2 mL,经GC-MS测定,外标法定量,Aroclor 1242含量均低于方法检测限。加标试验的回收率在80%-115%之间。该方法简易可靠,在多氯联苯Aroclor系列的检测和评价方式上作出创新改进,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aroclor 1242系列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Aroclor系列的弗罗里硅土小柱淋洗条件 被引量:4
2
作者 沈斐 朱培瑜 +4 位作者 许燕娟 石浚哲 顾征帆 周青 王丽红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使用商品化弗罗里硅土小柱对废水中的Aroclor进行净化。比较了不同极性洗脱溶剂和洗脱体积下弗罗里硅土小柱的净化效果。采用1 g/6 m L的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时,洗脱液体积大于8.0 m L,洗脱完全,未有目标物质被检出。淋洗溶剂的极性改变... 使用商品化弗罗里硅土小柱对废水中的Aroclor进行净化。比较了不同极性洗脱溶剂和洗脱体积下弗罗里硅土小柱的净化效果。采用1 g/6 m L的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时,洗脱液体积大于8.0 m L,洗脱完全,未有目标物质被检出。淋洗溶剂的极性改变,对初始洗脱体积(0~3.0 m L)的洗脱效率会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极性的增加,目标物的回收率随之增加,但是共流出的干扰物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oclor 弗罗里硅土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多氯联苯Aroclor系列 被引量:16
3
作者 俞是聃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92,295,共6页
采用气相色—夸质谱法在选择离子方式下测定土壤中多氯联苯Aroclor系列Aroclor1016、Aroclor1221、Aroclor1232、Aroclor1242、Aroclor1248、Aroclor1254、Aroclor1260。样品经正己烷-丙酮(体积比1比1)混合溶剂进行快速溶剂萃取仪提... 采用气相色—夸质谱法在选择离子方式下测定土壤中多氯联苯Aroclor系列Aroclor1016、Aroclor1221、Aroclor1232、Aroclor1242、Aroclor1248、Aroclor1254、Aroclor1260。样品经正己烷-丙酮(体积比1比1)混合溶剂进行快速溶剂萃取仪提取后,经浓硫酸.液_液分配,再经氟罗里硅土柱净化浓缩,洗脱液浓缩并定容至1mL后,供气相色沓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回收率在76%~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7)小于139/6。应用提出的方法分析了-个土壤标样物质,测定结果(2.19mg·kgl)与证书值(2.14mg·kg叫)之间的相对误差为2.3%。以土壤样品为基体,加入十氯联苯替代物的标准溶液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70%~12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aroclor系列 快速溶剂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多氯联苯Aroclor系列 被引量:3
4
作者 沈斐 李睿 +1 位作者 苏晓燕 朱培育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6-560,共5页
采用液液萃取技术提取水样中多氯联苯系列有机物,经浓硫酸和硅胶柱净化浓缩后,利用气相色谱法分离,双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根据双柱的保留值进行多氯联苯Aroclor系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多氯联苯的基体加标回收率为73.5%~108.1%,方... 采用液液萃取技术提取水样中多氯联苯系列有机物,经浓硫酸和硅胶柱净化浓缩后,利用气相色谱法分离,双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根据双柱的保留值进行多氯联苯Aroclor系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多氯联苯的基体加标回收率为73.5%~108.1%,方法检出限为0.051~0.083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双柱气相色谱 双电子捕获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鱼肉中8种多氯联苯
5
作者 黄象金 韦寿莲 +2 位作者 谢春生 黄燊维 张庆珍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1-1337,共7页
以磁性多孔碳@β-环糊精/环氧氯丙烷共聚物(MPC@β-CDEP)复合材料为磁性固相萃取剂,建立了磁性固相萃取/气相色谱灵敏测定8种多氯联苯(PCBs)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吸附剂用量、萃取时间、解吸溶剂种类及解吸时间等对MPC@β-CDEP的萃取性能... 以磁性多孔碳@β-环糊精/环氧氯丙烷共聚物(MPC@β-CDEP)复合材料为磁性固相萃取剂,建立了磁性固相萃取/气相色谱灵敏测定8种多氯联苯(PCBs)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吸附剂用量、萃取时间、解吸溶剂种类及解吸时间等对MPC@β-CDEP的萃取性能影响。在优化条件下,8种PCBs在1~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5,检出限为0.022~0.030μg/kg,定量下限为0.072~0.10μg/kg。将此方法用于草鱼和黑鱼样品中PCBs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6.1%~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8.0%。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萃取时间短、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等优点,可用于实际样品中多种PCBs的高效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磁性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法 Β-环糊精 多孔碳 鱼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沸石咪唑酯骨架复合微球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牛奶中18种多氯联苯
6
作者 聂文丁 帅思婕 +2 位作者 胡珂 崔晓垒 李腾飞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8-687,共10页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已被禁用,但仍以痕量水平存在于食品和环境中。PCBs残留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可靠的PCBs富集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原位合成法制备壳聚糖/沸石咪...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已被禁用,但仍以痕量水平存在于食品和环境中。PCBs残留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可靠的PCBs富集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原位合成法制备壳聚糖/沸石咪唑酯骨架复合微球(CS@ZIF-8)作为分散固相萃取(DSPE)吸附剂,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建立了一种测定牛奶中18种PCBs的分析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氮气吸附/脱附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吸附剂用量、萃取时间、解吸时间和解吸溶剂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得到最佳萃取条件:20 mg CS@ZIF-8作为吸附剂,振荡提取30 min,1 mL正己烷超声解吸8 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18种PCBs在1~2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S/N=3)为0.06~0.24μg/L,定量限(S/N=10)为0.19~0.79μ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n=6)分别为2.5%~5.3%和4.3%~5.9%,不同批次材料间精密度(n=3)为4.9%~9.7%。选择全脂牛奶和脱脂牛奶对本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考察,在5、20和100μg/L 3个水平下,18种PCBs的加标回收率为84.8%~114.3%。考察了CS@ZIF-8的重复利用性,经过4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加标回收率仍能达到70%以上。本方法操作简便,萃取时间短,准确度高,为牛奶样品中PCBs的高效检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咪唑酯骨架 壳聚糖 分散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多氯联苯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复合微球材料结合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多氯联苯
7
作者 宋新力 朱淑琪 +2 位作者 武玉心 仲丽艳 刘雨晴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54-1161,共8页
多氯联苯(PCBs)是目前国际上关注的常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危害。本研究以碳纳米管复合微球(MWCNT@PS)为固相微萃取法(SPME)涂层材料,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检测环境水样中... 多氯联苯(PCBs)是目前国际上关注的常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危害。本研究以碳纳米管复合微球(MWCNT@PS)为固相微萃取法(SPME)涂层材料,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PCBs的分析方法。该涂层材料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对PCBs具有高效的萃取效果。本研究选择6种多氯联苯作为目标分析物,采用单因素优化法对影响萃取效果的重要因素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优萃取条件(吸附时间为50 min,搅拌速率为600 r/min,pH值为6,NaCl浓度为1.5 mol/L,解吸温度为280℃,解吸时间为4 min)。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对水样品中多氯联苯进行定量分析,样品经TG-5 SIL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和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实现了环境水样中6种多氯联苯的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在优化条件下,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0.03~1000 ng/L)、检出限低(0.01~0.03 ng/L)和重复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SD≤9.38%,n=3)等优点。选择2 ng/L的6种多氯联苯进行重复性实验,日内和日间RSD为1.64%~8.16%和2.83%~8.41%。将方法成功应用于桶装饮用水、雨水和河水3种实际环境水样中多氯联苯的检测,在低、中、高3个水平下,6种多氯联苯的加标回收率为82.4%~113.2%,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适用于环境中PCBs的富集与检测。本方法成功应用于实际环境水样中多氯联苯的定量分析,为快速、灵敏地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多氯联苯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复合微球材料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氯联苯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北京大气中33种多氯联苯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红华 李英明 +3 位作者 李晓敏 孙慧中 夏莎莎 张庆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6,共9页
用包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吸附层的搅拌子作被动大气采样器,建立了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SBSE-TD-GC-MS)分析大气中多氯联苯(PCBs)的方法。优化后的热脱附温度为280℃,热脱附时间为6 min,聚焦冷阱的温度为-40℃,33种PCB... 用包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吸附层的搅拌子作被动大气采样器,建立了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SBSE-TD-GC-MS)分析大气中多氯联苯(PCBs)的方法。优化后的热脱附温度为280℃,热脱附时间为6 min,聚焦冷阱的温度为-40℃,33种PCB单体的热脱附残留比例低于7%。验证了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和重复性。标准曲线5个点线性关系良好,33种PCB单体的相关系数r>0.998。方法精密度验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9%~20.2%(n=8),日内重复性实验的RSD为0.43%~29.8%(n=10),日间重复性实验的RSD为3.20%~29.6%(n=20),方法检出限(LOD)为0.01~2.51 pg,回收率为98%±18%。将建立的方法用于北京大气中PCBs的分析。检出8种PCB单体,质量为2.94~129 pg。在32 d的采样周期内PCB-52、PCB-123、PCB-155一直处于线性吸附阶段,而PCB-1和PCB-3经过了线性吸附阶段、曲线吸附阶段和平衡阶段。研究结果表明,SBSE-TD-GC-MS可以用于大气中PCBs的样品采集和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子吸附 热脱附 多氯联苯 被动大气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Aroclor 1254)对非洲爪蟾变态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景明 秦晓飞 +1 位作者 秦占芬 徐晓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11-116,共6页
为了研究多氯联苯(Aroclor 1254)对非洲爪蟾变态发育的影响,将非洲爪蟾受精卵暴露在一定浓度(0、400ng·L-1、2μg·L-1、10μg·L-1、20μg·L-1)的Aroclor 1254中,直至完全变态.结果表明,20μg·L-1Aroclor1254... 为了研究多氯联苯(Aroclor 1254)对非洲爪蟾变态发育的影响,将非洲爪蟾受精卵暴露在一定浓度(0、400ng·L-1、2μg·L-1、10μg·L-1、20μg·L-1)的Aroclor 1254中,直至完全变态.结果表明,20μg·L-1Aroclor1254暴露可使变态所需时间显著延长(p<0.05),低于20μg·L-1的各组变态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μg·L-1以上的Aroclor1254暴露可使蝌蚪甲状腺发生明显的组织学改变,包括甲状腺组织滤泡扩张、胶体面积相对缩小,滤泡细胞增殖、高度增加,并且这种变化随暴露剂量的增加而愈发明显.提示多氯联苯可干扰非洲爪蟾的变态发育,引起甲状腺组织学改变.采用定量组织病理学技术检测甲状腺激素干扰物较为灵敏,方法简单易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筛选和确证甲状腺干扰物的体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非洲爪蟾 变态 甲状腺激素干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Aroclor 1242)胁迫下鲤鱼肝脏组织氧化应激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仁君 王建国 +2 位作者 丁宁 孙萌 高配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6-1293,共8页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静态水质染毒方式在生理生化和转录水平上探究了我国重要经济鱼种鲤鱼(Cyprinus carpioio)对多氯联苯Aroclor 1242的氧化应激:鲤鱼肝脏组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静态水质染毒方式在生理生化和转录水平上探究了我国重要经济鱼种鲤鱼(Cyprinus carpioio)对多氯联苯Aroclor 1242的氧化应激:鲤鱼肝脏组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ydialdehyde,MDA)含量、相关抗氧化酶编码基因(Cu/Zn-SOD、Mn-SOD、CAT)、应激蛋白HSP70、转录因子Nrf2和芳烃受体AhR2基因表达。结果表明:Aroclor 1242胁迫下,鲤鱼肝脏组织抗氧化酶活性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肝脏组织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其中390μg/L暴露组鲤鱼肝脏组织MDA含量在第6d高于对照组92.1%(P<0.01),表明肝脏组织发生脂质过氧化,膜系统受到损伤;鲤鱼肝脏组织中Cu/Zn-SOD、Mn-SOD、CAT、HSP70、Nrf2和AhR2编码基因表达出现不同程度下调。本文从酶学和基因转录水平上揭示了Aroclor1242胁迫下鲤鱼肝脏组织细胞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鲤鱼 氧化应激 脂质过氧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表水中多氯联苯的时空演变及管控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云泽 杨超 +4 位作者 许梓尧 Gedion Tsegay Hailu 冯甘雨 朱宁正 孟祥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17-3225,共9页
基于文献调研和现场调查,系统探讨我国地表水体中多氯联苯(PCBs)的历史变化规律,分析典型湖泊(滇池和太湖)中PCBs的赋存特征及潜在来源,并剖析PCBs管控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地表水环境PCBs污染水平呈现“M”形演变特征,分别在1930... 基于文献调研和现场调查,系统探讨我国地表水体中多氯联苯(PCBs)的历史变化规律,分析典型湖泊(滇池和太湖)中PCBs的赋存特征及潜在来源,并剖析PCBs管控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地表水环境PCBs污染水平呈现“M”形演变特征,分别在1930s和2000s达到峰值.全国地表水历史检出浓度最大值达到3110ng/L.目前环境浓度普遍较低但部分区域存在点源释放.潜在的PCBs污染来自于颜料/油漆行业、电子废物及医疗垃圾焚烧等.生态系统风险评价显示太湖水体中PCBs对水生生物健康存在负面效应,需要进一步强化PCBs的源头管控,从混合毒性当量角度制定水环境标准,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历史趋势 污染现状 生态风险 管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肉中指示性多氯联苯的不确定度评定
12
作者 杨冉冉 左惠君 +4 位作者 王忠一 都芸 鲍治成 周雁楠 王开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9-296,共8页
为了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肉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进行了不确定度的评定。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识别“被测量”为样品中“以2,4,4’-三氯联苯(PCB 28)、2,2... 为了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肉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进行了不确定度的评定。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识别“被测量”为样品中“以2,4,4’-三氯联苯(PCB 28)、2,2’,5,5’-四氯联苯(PCB52)、2,2’,4,5,5’-五氯联苯(PCB101)、2,3’,4,4’,5-五氯联苯(PCB118)、2,2’,3,4,4’,5’-六氯联苯(PCB138)、2,2’,4,4’,5,5’-六氯联苯(PCB153)和2,2’,3,4,4’,5,5’-七氯联苯(PCB180)总和计”的多氯联苯含量,根据“被测量”及检测标准,重新建立多氯联苯测量模型,分析测量模型中对结果有影响的不确定度分量,并进行评定。经评定,质控鱼肉样品中多氯联苯的测量结果为149.1μg/kg,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2.9%,k=2。不确定度贡献为:测量重复性70.8%、称样质量0.025%、加入内标体积1.8%、样品溶液中各目标物浓度比值之和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肉 多氯联苯 不确定度 气相色谱法 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稀释沥青中19种多氯联苯
13
作者 唐媛媛 徐金龙 +5 位作者 林海 郑羽茜 谭智毅 曲强 毛容妹 张子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51-1758,共8页
进口稀释沥青可能因有其他不明油品或各种废油充当稀释剂而混有一定量的多氯联苯,有必要对稀释沥青中多氯联苯类物质进行检测。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了进口稀释沥青中19种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采用自动固相萃取仪与自制的SP... 进口稀释沥青可能因有其他不明油品或各种废油充当稀释剂而混有一定量的多氯联苯,有必要对稀释沥青中多氯联苯类物质进行检测。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了进口稀释沥青中19种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采用自动固相萃取仪与自制的SPE柱对样品进行净化分离,通过混合溶剂洗脱,色谱柱分离,外标法定量。19种多氯联苯类物质在浓度0.5~20μg·kg^(-1)的浓度范围内与物质峰面积呈线性关系。2-氯联苯(PCB1)的检出限为1.0μg·kg^(-1),定量限为2.0μg·kg^(-1),其余多氯联苯(PCBs)的检出限均为0.5μg·kg^(-1),定量限均为1.0μg·kg^(-1)。加标回收率平均值在80.1%~116.9%,相对标准偏差(RSD)≤13.4%。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进口稀释沥青中19种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释沥青 多氯联苯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铋改性赤泥颗粒降解多氯联苯研究
14
作者 潘文辉 戴知友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4期173-178,共6页
赤泥作为氧化铝生产的废弃物,产量大且处置困难。本研究采用广西平果铝业公司赤泥,添加Bi(NO_(3))_(3)·5H2O并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制备改性赤泥颗粒,考察其对土壤中2,4,6-PCB(PCB30)的降解性能。结果显示:未改性赤泥焙烧颗粒对PCB30... 赤泥作为氧化铝生产的废弃物,产量大且处置困难。本研究采用广西平果铝业公司赤泥,添加Bi(NO_(3))_(3)·5H2O并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制备改性赤泥颗粒,考察其对土壤中2,4,6-PCB(PCB30)的降解性能。结果显示:未改性赤泥焙烧颗粒对PCB30有催化活性,一定投加量范围内,降解率随投加量增加而上升,0.5 g时达最高92.31%。改性赤泥中,赤泥、高岭土与硝酸铋配比为20∶3∶3.2时效果最佳,不同焙烧温度下改性赤泥催化效果差异大,焙烧温度500℃时催化降解率最佳,可达92.48%。经焙烧后的改性赤泥颗粒稳定性良好,重复利用时催化能力逐渐降低,第四次回用催化效率衰减较快,仅有56.37%。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角度来看,赤泥在处理PCB污染土壤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赤泥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7种Aroclor系列多氯联苯 被引量:6
15
作者 潘怡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9-103,共5页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GC-MS法同时测定土壤中7种多氯联苯(Aroclor1016、1221、1232、1242、1248、1254、1260)的含量。建立了一种全新的Aroclor系列多氯联苯的定量测定方法,根据氯代联苯峰在单种Aroclor和7...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GC-MS法同时测定土壤中7种多氯联苯(Aroclor1016、1221、1232、1242、1248、1254、1260)的含量。建立了一种全新的Aroclor系列多氯联苯的定量测定方法,根据氯代联苯峰在单种Aroclor和7种Aroclor混合物中峰高比值(K)固定不变的原理,通过7种Aroclor混合物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出各种Aroclor的标准曲线,测定样品中Aroclor的含量;采用建立多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测定样品中多种不同浓度Aroclor的含量,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7种Aroclor混合物和Aroclorl242、Aroclorl260的土壤加标样品回收率为90.5%~109%,RSD为0.96%~9.38%(n=5),均能满足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加速溶剂萃取 土壤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Aroclor 1254)对小鼠生殖毒理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吉喆 《山东畜牧兽医》 2008年第6期7-8,共2页
以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法研究二噁英类环境激素多氯联苯(Aroclor 1254)对小鼠的生殖毒性,并用组织病理学方法研究毒性机理。内脏的组织病理学现察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接触多氯联苯的小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 以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法研究二噁英类环境激素多氯联苯(Aroclor 1254)对小鼠的生殖毒性,并用组织病理学方法研究毒性机理。内脏的组织病理学现察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接触多氯联苯的小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均出现有组织病理学变化。心脏主要表现心肌纤维颗粒变性,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肝脏主要表现肝细胞胞浆及胞核的病理变化,中央静脉、小叶间静脉扩张、充血。脾脏主要表现红髓轻度充血,轻度含铁血黄素沉着,巨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增多,出现炎性细胞;脾小体数量增加,脾小体周围淋巴细胞增生、部分细胞核染色质减少,甚至成空泡状。肺脏主要表现胞壁毛细血管扩张,局部充血、出血;动脉扩张充血;肺泡隔增厚。肾小管尤其是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上皮细胞颗粒变性,有的胞浆崩解使管腔狭窄,甚至堵塞:部分肾小球肿胀、充血,胞核染色质淡染,有的成空泡样:肾小囊狭窄;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甚至出血:远曲小管胞浆溶解,残存一些散在的细胞核,个别细胞核染色质减少,甚至成为空泡状。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程度及表现的种类存在剂量-效应变化规律;并存在个体发育时期与效应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毒理 组织病理学 内脏 多氯联苯(aroclor1254)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Aroclor 1254)对小鼠生殖系统毒理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17
作者 吉喆 《山东畜牧兽医》 2009年第1期2-3,共2页
以小鼠为试验动物,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法研究二噁英类环境激素多氯联苯(Aroclor1254)对小鼠的生殖毒性,并用组织病理学方法研究毒性机理。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程度及表现的种类存在剂量-效应变化规律,并存在个体发育时期与效应的变化规律,较... 以小鼠为试验动物,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法研究二噁英类环境激素多氯联苯(Aroclor1254)对小鼠的生殖毒性,并用组织病理学方法研究毒性机理。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程度及表现的种类存在剂量-效应变化规律,并存在个体发育时期与效应的变化规律,较高剂量时变化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毒理 组织病理学 多氯联苯(aroclor1254)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污染地区底泥和土壤中残留多氯联苯(PCBs)的情况调查 被引量:72
18
作者 储少岗 杨春 +1 位作者 徐晓白 刘晓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9-203,共5页
为了解PCBs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受PCBs污染地区的土壤、底泥进行实际环境样品的调查。在底泥和土壤样品中测定近50个同属物的含量,并对其分市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实际环境样品中PCBs的同属物分... 为了解PCBs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受PCBs污染地区的土壤、底泥进行实际环境样品的调查。在底泥和土壤样品中测定近50个同属物的含量,并对其分市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实际环境样品中PCBs的同属物分布和工业产品有明显不同。通过不同深度底泥样品测定,证明PCBs在底泥中的渗透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底泥 土壤 残留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崇明岛农田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残留特征 被引量:24
19
作者 周婕成 毕春娟 +2 位作者 陈振楼 史贵涛 许世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在上海崇明岛采集了101个耕层土壤样品,利用GC-μECD测定了8种多氯联苯(PCBs)浓度,并对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其可能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样品PCBs浓度范围为n.d.~261ng/g,均值为56.0ng/g,低氯联苯含量和检出率均较高.不同土壤利... 在上海崇明岛采集了101个耕层土壤样品,利用GC-μECD测定了8种多氯联苯(PCBs)浓度,并对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其可能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样品PCBs浓度范围为n.d.~261ng/g,均值为56.0ng/g,低氯联苯含量和检出率均较高.不同土壤利用方式对PCBs残留量有一定影响,表现为水稻田土壤>大棚蔬菜西瓜田土壤>露天蔬菜西瓜田土壤.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土壤中低氯联苯同系物间相关性较好,污染来源可能为同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农田 土壤 崇明岛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田间原位修复 被引量:40
20
作者 徐莉 滕应 +4 位作者 张雪莲 王家嘉 李振高 刘五星 骆永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46-650,共5页
选择宿主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同时接种苜蓿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或/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对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所有种植植物的处理... 选择宿主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同时接种苜蓿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或/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对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所有种植植物的处理,根际土壤PCBs的去除率均高于对照,其中紫花苜蓿并接种根瘤菌的处理,土壤PCBs的去除率最高,达到42.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PCBs同系物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种植植物的处理都增加了土壤中低氯代PCBs的比例,特别是紫花苜蓿并接种根瘤菌的处理.接种根瘤菌明显促进植株的生长以及植株对PCBs的吸收和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紫花苜蓿 根瘤菌 菌根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