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建引领赋能多民族聚居社区安全高质量发展
1
作者 卢文刚 刘娟 于璟松 《城市开发》 2024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2022年7月12—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工作重心下沉,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建... 2022年7月12—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工作重心下沉,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战斗堡垒作用 社区基层党组织 重心下沉 解难题 美好家园 守望相助 多民族聚居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偏远地区多民族聚居地天主教堂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单军 吴艳 冯晓波 《华中建筑》 2012年第6期157-161,共5页
该文以滇西北偏远地区不同民族聚居地天主教堂的形成和演变问题为引导,选取云南滇西北迪庆州德钦县燕门镇茨中天主教堂、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重丁天主教堂和贡山县棒当乡迪麻洛村白汉洛天主教堂作为典型案例比较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文章... 该文以滇西北偏远地区不同民族聚居地天主教堂的形成和演变问题为引导,选取云南滇西北迪庆州德钦县燕门镇茨中天主教堂、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重丁天主教堂和贡山县棒当乡迪麻洛村白汉洛天主教堂作为典型案例比较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文章对比分析了三个教堂在天主教传统及教规、中西传统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术与艺术层面的异同,总结出影响偏远地区教堂建筑的三类因子:Ⅰ类-"人-神"相关的文化传统因子;Ⅱ类-"人-地"相关的地区性因子和Ⅲ类-"人-人"相关的民族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堂 多民族聚居 滇西北偏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本性视角下多民族聚居村落研学资源挖掘与产品设计研究--以红河州城子古村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柯月嫦 吴映梅 吴清 《地理教学》 2021年第10期49-53,共5页
乡村研学旅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多民族聚居村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鲜活载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从地方本性视角出发,以多民族聚居的城子古村为例,秉持互动性、体验性、教育性和乡土性原则,在明确城子古村三大本性特... 乡村研学旅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多民族聚居村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鲜活载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从地方本性视角出发,以多民族聚居的城子古村为例,秉持互动性、体验性、教育性和乡土性原则,在明确城子古村三大本性特征和研学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内容设计相关研学产品,多方位、深层次地展现城子古村的地脉和文脉景观,解决当前研学产品地域性体现不足、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为国内多民族聚居村落发展研学旅行提供实证案例研究,助推多民族聚居村落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性 多民族聚居村落 研学资源挖掘 研学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武侯区多民族聚居地社区体育的发展研究——以浆洗街道五个社区为例
4
作者 马小琴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第12期209-210,共2页
在全民健身运动大力推广的背景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四川省武侯区多民族聚居地浆洗街道五个社区体育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主要涉及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与方式、体育锻炼的环境、健身的科学化程度... 在全民健身运动大力推广的背景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四川省武侯区多民族聚居地浆洗街道五个社区体育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主要涉及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与方式、体育锻炼的环境、健身的科学化程度、健身的特色等方面。分析出武侯区多民族聚居地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为其他多民族聚居地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聚居 社区体育 现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5
作者 刘晓语 刘彩霞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4期25-27,共3页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乌兰察布市近年来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本市的乡村旅游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挑战。因此,如何...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乌兰察布市近年来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本市的乡村旅游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挑战。因此,如何促进民族特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发挥好传承民族特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成为本市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乌兰察布市民族特色旅游文化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了乌兰察布市民族特色旅游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乌兰察布市民族特色旅游文化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推动乌兰察布市民族特色文化发展,助力内蒙古乡村文化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发展 乌兰察布市 边疆民族地区 民族特色文化 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然资源 多民族聚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山下的一颗明珠 茨中天主堂
6
作者 刘志庆 《中国天主教》 2025年第1期59-61,F0003,F0004,共5页
在中国西南梅里雪山和碧罗雪山交界处的澜沧江峡谷两岸的缓坡地带,有一个多民族聚居村落——云南省德钦县茨中村,平均海拔1800米,生活着藏、汉、傈僳、纳西、白族、怒族等多个民族,主要信仰佛教、天主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同信仰的村... 在中国西南梅里雪山和碧罗雪山交界处的澜沧江峡谷两岸的缓坡地带,有一个多民族聚居村落——云南省德钦县茨中村,平均海拔1800米,生活着藏、汉、傈僳、纳西、白族、怒族等多个民族,主要信仰佛教、天主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同信仰的村民都享受着和谐安宁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佛教 缓坡地带 澜沧江峡谷 梅里雪山 碧罗雪山 天主教 德钦县 多民族聚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洮河地区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7
作者 马娇 《中国食品》 2023年第22期75-77,共3页
洮河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生活着藏族、回族、汉族等不同民族,这些民族在此地共同生活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族饮食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洮河地区的传统饮食文化正逐渐流失,保护并传承洮河地区民族饮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洮河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生活着藏族、回族、汉族等不同民族,这些民族在此地共同生活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族饮食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洮河地区的传统饮食文化正逐渐流失,保护并传承洮河地区民族饮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洮河地区的民族饮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饮食文化 传统饮食文化 交流与融合 多民族聚居 洮河 丰富多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葫芦丝的民族风味
8
作者 庞浩然 《民族音乐》 2020年第6期22-24,共3页
葫芦丝这一乐器,通过政府部门、民间传承人、葫芦丝演奏家和葫芦丝爱好者的推广,得以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传播,并深受群众喜爱。这其中与其具有的柔美音色、适中的价格、方便携带、容易上手学习等优势密不可分,但其中最重要的传播要素... 葫芦丝这一乐器,通过政府部门、民间传承人、葫芦丝演奏家和葫芦丝爱好者的推广,得以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传播,并深受群众喜爱。这其中与其具有的柔美音色、适中的价格、方便携带、容易上手学习等优势密不可分,但其中最重要的传播要素还是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得以充分的挖掘、整理、呈现。葫芦丝起源于云南省德宏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西部,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德宏州内居住着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5种少数民族为主的多种少数民族,是全国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和阿昌族的主要聚居地。葫芦丝发源地位于德宏州梁河县勐养镇,这个地方就聚居了傣族、景颇族、阿昌族、汉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中吹奏葫芦丝或称葫芦箫的有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其中以傣族曲调传播演奏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丝 阿昌族 德昂族 民族风味 多民族聚居 景颇族 传播要素 民间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民族边远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状况的调查
9
作者 贾尔宠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1年第11期39-41,共3页
呼伦贝尔市辖12个旗市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呼伦贝尔所辖的4个旗市分别与俄罗斯和蒙古接壤,边境线总长1733公里。全市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932亿元,增长14.9%,财政收入124亿元,增长10.8%,财政支出207亿元,同比增长15.1%,
关键词 多民族聚居 国有商业银行 金融服务 边远地区 小企业 呼伦贝尔市 调查 地区生产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米粉:舌尖上的缠绵》
10
作者 林叶新 龚政 《餐饮世界》 2024年第7期38-38,共1页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长期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睦相处,团结奋斗,在八桂大地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广西各民族在适应自然...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长期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睦相处,团结奋斗,在八桂大地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广西各民族在适应自然,创造历史,与自然和历史对话的过程中创造出多姿多彩、丰富厚重民族文化,具有极高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居民族 八桂大地 多民族聚居 和睦相处 多姿多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主化对民族分离问题的影响——以缅甸独立后的政治转型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雷庆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0-138,共9页
在多民族国家推动政治转型、实行多党竞争制有引发或恶化民族分离问题甚至带来国家分裂的风险。这种负面影响的产生机制在于:一是聚居型多民族结构的潜在分离因素;二是政治转型激发分离主义的环境因素。具体而言,聚居型多民族结构是政... 在多民族国家推动政治转型、实行多党竞争制有引发或恶化民族分离问题甚至带来国家分裂的风险。这种负面影响的产生机制在于:一是聚居型多民族结构的潜在分离因素;二是政治转型激发分离主义的环境因素。具体而言,聚居型多民族结构是政治转型引发民族分离、甚至国家分裂的基本前提,散居型多民族结构产生此类问题的风险较小;同时在政治转型过程中,选举制度的"多数原则"和政党制度的"民族化"容易形成激发分离主义的环境。如何降低和消解政治转型对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负面影响,成为许多聚居型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居多民族国家 政治转型 民族分离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乡红城 魅力田东——谱写现代化新篇章
12
《中国能源》 2024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田东县位于广西西南部的百色市右江河谷中心地带,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全县总面积2816平方公里,辖9镇1乡172个行政村(社区),人口44万,境域版图颇似一只巨大的芒果,恰与被命名为“中国芒果之乡”巧合,物华天成。田东也是邓... 田东县位于广西西南部的百色市右江河谷中心地带,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全县总面积2816平方公里,辖9镇1乡172个行政村(社区),人口44万,境域版图颇似一只巨大的芒果,恰与被命名为“中国芒果之乡”巧合,物华天成。田东也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故又被誉为“芒乡红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江河谷 田东 百色起义 百色市 多民族聚居 芒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路径--以玉溪市为例
13
作者 王绍芬 余贞凯 朱金艳 《体育科技》 2023年第3期53-55,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文化,其多重社会效应正在凸显,但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识的理性缺乏,其传承创新的主体性缺失,难于形成体育文化功...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文化,其多重社会效应正在凸显,但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识的理性缺乏,其传承创新的主体性缺失,难于形成体育文化功能的高势效应,传承转化路径单一,这些问题制约着传承转化。因此,应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通过多样途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合理转型,实现多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而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多民族聚居 体育文化 创造性转化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
14
作者 刘涛 杨甜甜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0年第21期56-59,共4页
黄河流域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流、多宗教并存的特征十分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相对集中与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等问题相互叠加,推动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形势比长江流域更加复杂。
关键词 文化交流 饮水安全 生态安全 贫困人口 多民族聚居 高质量发展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研究——以青海省大通县阿家堡村为例
15
作者 刘洋 马伟(指导)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3期107-114,共8页
青海省大通县阿家堡村作为以蒙古族为主,汉族、藏族、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文化村落,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母语使用青海方言;同时,伴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和推广,阿家堡村当地各民族居民生活语言以青海方言和普通话为主,... 青海省大通县阿家堡村作为以蒙古族为主,汉族、藏族、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文化村落,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母语使用青海方言;同时,伴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和推广,阿家堡村当地各民族居民生活语言以青海方言和普通话为主,普通话对当地经济、文化、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综合运用语言学研究方法,采用SPSS对问卷调查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发现和解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和普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研究探索多民族聚居区如何普及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阿家堡村 蒙古族 多民族聚居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维权、服务和引导中实现有效管理
16
作者 陈自友 《社团管理研究》 2007年第2期36-37,共2页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老少边贫"地区,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被国务院纳入西部大开发的地区.这里的社会经济呈现二元形态.近年来,社会组织不断增加,对湘西社会建设、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里又...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老少边贫"地区,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被国务院纳入西部大开发的地区.这里的社会经济呈现二元形态.近年来,社会组织不断增加,对湘西社会建设、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里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存在较多的差异,相关主管部门对社会组织的管理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权 社会组织管理 社会管理 多民族聚居地区 科技示范村 富裕之路 学校 学堂 湘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回族民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风格 以《花花尕妹》《阿妈的盖碗茶》为例
17
作者 孟锦慧 《音乐爱好者》 2022年第8期60-63,共4页
多民族聚居的新疆是民歌的海洋。奋斗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族人民,在这块具有多元特征、开放品格、内涵丰富的文化土壤里,创造了数量的民歌。回族民歌是这歌海中一朵风姿迥异的浪花,它展示了回族人民的精神风采与心灵世界,其深厚的文化... 多民族聚居的新疆是民歌的海洋。奋斗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族人民,在这块具有多元特征、开放品格、内涵丰富的文化土壤里,创造了数量的民歌。回族民歌是这歌海中一朵风姿迥异的浪花,它展示了回族人民的精神风采与心灵世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令人赞叹不已。当年我曾在新疆学习生活过,那时便被回族民歌优美的旋律和质朴唯美的歌词深深打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特征 演唱风格 音乐特征 音乐文化遗产 心灵世界 多民族聚居 民歌 文化底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监测,让教育生慧根、发新芽、开百花、结硕果
18
作者 谢桂华 《四川教育》 2021年第15期4-6,共3页
理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缘,距离省会成都200公里,是典型的资源大县、人口小县,幅员面积4318平方公里,辖6镇5乡,63个行政村,8个社区,4.6万余人,既是藏、羌、汉多民族聚居区、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区,又是革命老区、... 理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缘,距离省会成都200公里,是典型的资源大县、人口小县,幅员面积4318平方公里,辖6镇5乡,63个行政村,8个社区,4.6万余人,既是藏、羌、汉多民族聚居区、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区,又是革命老区、地震灾区、偏远山区和深度贫困地区。多年来,理县通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于2018年全面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20年评为“四川省天府旅游名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远山区 多民族聚居 质量监测 四川省西北部 地震灾区 深度贫困地区 藏羌文化 羌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