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型与“臣民”(国民)塑造:清朝多民族国家建构的努力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大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2-170,共9页
从多民族国家建构视角探讨游牧与农耕族群互动关系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重要内容之一。早在民族国家或国民国家、近现代主权国家的理论传入中国之前,清朝实现了"大一统"之后,在整合游牧族群和农耕族群的过程中,已经有意或无意... 从多民族国家建构视角探讨游牧与农耕族群互动关系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重要内容之一。早在民族国家或国民国家、近现代主权国家的理论传入中国之前,清朝实现了"大一统"之后,在整合游牧族群和农耕族群的过程中,已经有意或无意地开始了构建多民族主权国家的努力,而这一过程既可以看作是两大族群互动的结果,同时也可以视其为两大族群互动的延续。从由王朝国家向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型、"臣民"(国民)塑造的尝试、消除族群分界与确立满洲正统的努力、通过调整政策实现不同族群的整合等方面来看,清朝多民族国家建构的努力是全方位的,最终催生了"中华民族"一词在近代中国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多民族国家建构 族群整合 国家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以宫廷南疆匠役、艺人为考察中心
2
作者 孙喆 王苏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5,共12页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四方文明竞逐、多元文化碰撞融会之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风格。清乾隆时期统一新疆以后,一批批拥有独特技艺的南疆回人,包括金银匠、玉匠、画匠、编织匠、乐舞艺人、求雨祈晴人等陆续由南疆被选送至京城。清朝...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四方文明竞逐、多元文化碰撞融会之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风格。清乾隆时期统一新疆以后,一批批拥有独特技艺的南疆回人,包括金银匠、玉匠、画匠、编织匠、乐舞艺人、求雨祈晴人等陆续由南疆被选送至京城。清朝对包括南疆回人在内的各民族工匠、艺人的招纳和重用,塑造了清代宫廷文化的多民族属性,是有清一代物质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的缩影。他们做成的器物和参与的各类宫廷活动,也以文化符号的方式,生动展现了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多民族国家建构 南疆 匠役 艺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