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淑娟 王硕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3,共9页
中国共产党建构中华民族话语体系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此三重逻辑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立场,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展开的。具体而言,历史逻辑是基于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建构中华民族话语体系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此三重逻辑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立场,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展开的。具体而言,历史逻辑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以来历史任务的主动判别,以及对“民族独立”“民族平等”“民族复兴”等特殊话语共同构成的历史方位的现实考量;理论逻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理论资源深度融合,助推自身的中华民族思想走向成熟;实践逻辑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知和利益关切逐步清晰,使其逐步跃升为中华民族的“引领者”。三重逻辑紧密相关,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话语体系建构的全貌。中华民族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在民族事务领域的集中呈现,更是作为后发民族从“挑战—应战”格局中对民族主体性的历史彰显。在话语演变过程中,中华民族概念作为基础和主干不断派生出相关话语符号,形成具有内在关联又各有侧重的中华民族话语体系,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话语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话语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 历史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的现状、任务与路径 被引量:8
2
作者 彭庆军 张欣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三大任务之一。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呈现出论从史出的历史论证、守正创新的理论阐释、质性叙事的大众传播、国家民族的实践面向等良好发展态势。在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新征程中,需要立足中华... 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三大任务之一。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呈现出论从史出的历史论证、守正创新的理论阐释、质性叙事的大众传播、国家民族的实践面向等良好发展态势。在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新征程中,需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坚持“两个结合”,从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中汲取话语力量,基于话语对象、概念阐释、主题选择、陈述形式等要素进行话语框架建构,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引领,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话语建设的双向赋能,着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国际化与外来话语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话语体系 中国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的话语体系建构:演进、逻辑与价值
3
作者 唐国平 陈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4,共8页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标识性话语。作为改革开放内涵的延展,其话语演进以“全面改革”“深化改革”为话语基础,在历经语义突破后于新时代真正实现话语集成。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标识性话语。作为改革开放内涵的延展,其话语演进以“全面改革”“深化改革”为话语基础,在历经语义突破后于新时代真正实现话语集成。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以严密的逻辑理路建构起了涵盖价值话语、认识话语、方法话语在内的全面深化改革话语体系。回答了新时代“改革何为?何为改革?以何改革?”的时代性课题,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这一话语体系的建构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话语体系,还在实践中为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提供了话语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话语体系 中国共产党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疆无界”到“有疆有界”--中国疆域话语体系建构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大龙 铁颜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3,共12页
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以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尼布楚条约》的签订、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为界,划分为4个不同时期。历代王朝的疆域固然是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王朝之外,尤其是边疆地区存在的众多族群及其所建... 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以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尼布楚条约》的签订、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为界,划分为4个不同时期。历代王朝的疆域固然是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王朝之外,尤其是边疆地区存在的众多族群及其所建政权的疆域,也是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称之为“自古以来”并无不妥。《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疆域开始从传统王朝国家“有疆无界”向近现代主权国家的“有疆有界”转变。域外殖民势力东来并构建殖民体系,不仅终止了中国疆域的“自然凝聚”过程,而且已经明晰的疆域也遭到了蚕食鲸吞。当今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与邻国签订一系列边界条约才得以最终确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疆域 有疆无界 有疆有界 话语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阈、内涵与学术张力——读李大龙著《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 被引量:3
5
作者 高福顺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123,共11页
"中国疆域"理论向来是中国边疆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李大龙先生《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为其增加了厚重。是书于理论层面通过对"五方之民"、"天下"、"中国&qu... "中国疆域"理论向来是中国边疆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李大龙先生《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为其增加了厚重。是书于理论层面通过对"五方之民"、"天下"、"中国"、"大一统"、"藩属"、"宗藩"、"羁縻"、"国家"等一系列概念的重新阐释,以不同视角准确地建构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疆域由王朝国家嬗变为主权国家的合理性、合法性,准确把握了传统"中国疆域"向近现代"中国疆域"转换的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 中国 多民族国家 疆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部族”“少数族群”与民族概念中国化——论中国民族话语体系形成前后的“三胜”大势 被引量:1
6
作者 龚永辉 梁鑫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7,61,共8页
由"汉部族"之争开始的"民族形成上限问题"讨论,到随着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结束的"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之争,分别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话语体系的转换生成前后的"险胜"和&... 由"汉部族"之争开始的"民族形成上限问题"讨论,到随着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结束的"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之争,分别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话语体系的转换生成前后的"险胜"和"浅胜";为了确保中国民族话语体系的"完胜",应该进一步在民族观教育主渠道上实现民族概念的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族 族群 民族概念中国 中国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立场、要旨与路向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玉骢 罗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8,共5页
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守正创新、开放包容、自信自强,反对在文化立场上的保守主义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要旨是把握民族复兴的构建前提,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基... 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守正创新、开放包容、自信自强,反对在文化立场上的保守主义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要旨是把握民族复兴的构建前提,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基础,彰显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价值。构建路向上,要植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土壤,积极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化学者的学术使命自觉,促进各学科交流融通形成中国特色;突破西方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桎梏,注重国际社会的话语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段晓昱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7-144,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能够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创新,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形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存在的问题进...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能够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创新,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形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价值理念、构建目的、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表达路径、影响对象等维度提出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突出对话语内容文本的梳理,进而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为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化交流、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精髓、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提供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传统体育 话语体系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廉睿 郝钰凯 陈朗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0-64,139,共6页
[研究目的]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情景,加强对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研究,实现国家安全学“三大体系”的协同发展。[研究方法]遵循“理论动因-问题呈现-未来面向”这一基本逻辑,以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国... [研究目的]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情景,加强对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研究,实现国家安全学“三大体系”的协同发展。[研究方法]遵循“理论动因-问题呈现-未来面向”这一基本逻辑,以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研究结论]学界应以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为纽带,生成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的知识范式。首先,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确立“内外结合”的发展方案;其次,应以“四位一体”为基本逻辑,设定以“概念生产”为核心内容的中端路线;最后,应以“中国式安全治理现代化”为时空场景,践行“现象-抽象-范式”的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学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族话语体系构建探论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杰皓 丁俊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59-66,共8页
构建新时代民族话语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构建话语的主动性,推动话语创新的自觉性。从构建基础上看,科学的思想理论、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的话语资源为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话语体系提供了前提条件与现实基础。从价值逻辑上看,构建新时... 构建新时代民族话语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构建话语的主动性,推动话语创新的自觉性。从构建基础上看,科学的思想理论、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的话语资源为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话语体系提供了前提条件与现实基础。从价值逻辑上看,构建新时代民族话语体系是推动理论发展、推进实践创新的内在需要,是增强政治认同,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也是彰显中国优势,扭转话语弱势的迫切需要。从现实状况上看,新时代民族话语体系的构建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为此,必须厘清构建思路,优化构建路径,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民族话语体系的阐释力、引领力、亲和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接二十大,语言文字这十年”系列活动第五场报告 暨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中国语言学话语体系建设与国际传播研究”开题会召开
11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5月27~28日,“迎接二十大,语言文字这十年”系列活动第五场报告暨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开题会在线上召开。在研讨会开幕式上,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负责同志指出,本次研讨会是一场学术盛会,将“迎接二十大,语言文字这十年”系列活动... 5月27~28日,“迎接二十大,语言文字这十年”系列活动第五场报告暨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开题会在线上召开。在研讨会开幕式上,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负责同志指出,本次研讨会是一场学术盛会,将“迎接二十大,语言文字这十年”系列活动名家讲座推向高潮。国家语委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全面加强对语言文字科研工作的领导、规划和部署,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科研项目 语言文字 中国语言学 科研工作 国家语委 话语体系建设 十年 信息管理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学术自信构建中国特色的音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州 王耀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46,共6页
学术自信,是文化自信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中的体现。我们应该以充分的学术自信,肯定中国音乐宝藏、中国音乐理论宝库、中国音乐文献、考古发现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传承弘扬价值,继承中国音乐理论优良传统,让中国传... 学术自信,是文化自信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中的体现。我们应该以充分的学术自信,肯定中国音乐宝藏、中国音乐理论宝库、中国音乐文献、考古发现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传承弘扬价值,继承中国音乐理论优良传统,让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焕发出时代的青春;以高度的学术自信,克服"单向度接轨"的局限,提倡"双向度接轨",批判地借鉴外来音乐学研究的有益成份,推动和促进中国特色音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增强学术自信,以中国实际为出发点,扎根于中华民族音乐优良传统,实现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建构,以宽广的襟怀、阔大的气度,以自主性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具备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音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自信 中国特色的音乐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继承传统 民族身份认同建构 借鉴吸收融合 双向度接轨 自主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被引量:16
13
作者 马一德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26,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知识产权科学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内不可忽视、不可或缺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起了本土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知识产权科学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内不可忽视、不可或缺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起了本土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研究以私权保护、立法构建为开端,知识产权法学科基本范畴、理论体系初步确立;进入"以我为主"的发展阶段后,立足于知识产权制度实效,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等诸多领域学者进入知识产权研究而形成了服务知识产权政策制定的交叉学科格局,在全球治理中逐渐突破"西方中心主义",走向"自主话语权力"。但总体而言,知识产权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对国情掌握不足、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够,跨学科合作研究能力薄弱,知识产权自主话语仍显势单,学术发展不足正掣肘创新型国家建设。在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的制定中,应当系统布局重构知识产权学科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学术体系、强化知识产权话语体系,以充足的理论供给为顶层决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知识产权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创新型国家 知识产权强国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意识形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7
14
作者 邹绍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1,181-182,共5页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正是这一状况的必然反映。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意识形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正是这一状况的必然反映。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意识形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内涵和价值意蕴,正确把握意识形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方法论原则,加强意识形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选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快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融通和占领网络新媒体话语主阵地,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方法论原则 路径选择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昨天与今天”笔谈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明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共3页
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集中表现,作为一个政治发展过程,它包含两个面向不同而又联系紧密的命题,即民族建设和国家建设。民族建设侧重于领土范围内人口的认同与整合,国家建设则强调政权对治下体系结构的贯彻与渗透,二者都属于政治建设... 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集中表现,作为一个政治发展过程,它包含两个面向不同而又联系紧密的命题,即民族建设和国家建设。民族建设侧重于领土范围内人口的认同与整合,国家建设则强调政权对治下体系结构的贯彻与渗透,二者都属于政治建设的范畴,其核心内容也可以概括为“国民(公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建设 族裔 中国 民族建设 政治发展 体系结构 政治建设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2015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综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亚平 储双月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9,共10页
中国电影市场以领先世界第一的增长速度快速崛起,民族国家电影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引导和规划之下呈现出某种主流电影的气质,当代中国社会中下阶层关于价值实现的话语表达丰富而多元。面对未来许多发展、挑战与机遇,怎样理解国产电影产业... 中国电影市场以领先世界第一的增长速度快速崛起,民族国家电影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引导和规划之下呈现出某种主流电影的气质,当代中国社会中下阶层关于价值实现的话语表达丰富而多元。面对未来许多发展、挑战与机遇,怎样理解国产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规范市场乱象、保证电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中国言说和输出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能力,成为当下燃眉之急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人类命运共同体 民族国家电影 主流商业大片 社会中下阶层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环境治理学的中国话语构建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代兴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16,共7页
标本兼治不断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需要认知和方法的引导。整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各相关领域资源,创建国家环境治理学,是目前学术界的迫切任务。国家环境治理学以逆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努力是探求环境自运动方式、自生... 标本兼治不断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需要认知和方法的引导。整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各相关领域资源,创建国家环境治理学,是目前学术界的迫切任务。国家环境治理学以逆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努力是探求环境自运动方式、自生境功能以及环境破坏的自然机制和人力—社会方式,为重建环境生境提供自然律、社会律和人文律智识和治理方法。为此,国家环境治理学研究应以环境学和生态理性哲学为双重奠基,以大科际整合为认知视野,以生态化综合为方法论,以环境科学、环境社会科学和环境哲学为三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环境治理学 中国话语构建 环境治理学范畴体系 “环境问题”概念系统 “环境治理”概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民族国家的叙事——新英雄传奇主题话语之一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道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727-732,共6页
新英雄传奇以讴歌工农兵新英雄人物为中心 ,展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历史的传奇式描写。它不仅以艺术的具象展示了不同革命历史阶段战争生活的壮丽图景 ,而且以历史的聚焦凸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主题。作为现... 新英雄传奇以讴歌工农兵新英雄人物为中心 ,展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历史的传奇式描写。它不仅以艺术的具象展示了不同革命历史阶段战争生活的壮丽图景 ,而且以历史的聚焦凸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主题。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叙事 ,它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新文学主流话语由启蒙话语向民族话语的重大转换 ,一方面昭示了新英雄传奇作为当代叙事文学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英雄传奇 现代 民族国家 叙事文学 中国 民主革命战争 民族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三个维度建构“全球中国”话语体系 被引量:25
19
作者 贾文山 刘长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本文综合利用文献资料分析、二手资料分析与历史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梳理"全球中国"话语体系建构历程。从历时性视角回溯"古代中国""现代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建设与国际话语体系建构过程;聚焦于共时性维度... 本文综合利用文献资料分析、二手资料分析与历史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梳理"全球中国"话语体系建构历程。从历时性视角回溯"古代中国""现代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建设与国际话语体系建构过程;聚焦于共时性维度,从顶层政治话语和舆论回应的角度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即"全球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历时性与共时性在理论层面描绘出"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全球中国"三个国际话语体系维度之间的动态关联,勾勒出"全球中国"话语体系的轮廓,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国际话语体系 古代中国 现代中国 全球中国 舆论博弈 国家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7
20
作者 范大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2,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减贫有效、生态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国家治理优势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模式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国家治理选择和借鉴,为人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减贫有效、生态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国家治理优势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模式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国家治理选择和借鉴,为人类治理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期待中国以科学系统的话语体系,来解释、说明和支撑自身在社会治理活动中生动、鲜活的制度实践和改革成效。把握历史机遇期,构建有效的中国社会治理话语传播策略,有利于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赢得国际话语权。基于此,要充分认识到建构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对外话语体系的紧迫性,进而探究建构这一话语体系的有效途径,解码国家治理优势,讲好中国社会治理故事,推进国际话语体系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社会治理 对外话语体系 国际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