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个共同”中华民族史观及其对多民族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8,共10页
“四个共同”作为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华民族史观的系统性概括和总结,吸收借鉴了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共识性成果,是基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结晶,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 “四个共同”作为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华民族史观的系统性概括和总结,吸收借鉴了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共识性成果,是基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结晶,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以“四个共同”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史观包含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观、中国历史的整体观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发展观,其在确立历史的主体性、揭示文明底蕴和探寻历史规律等维度上,对于新时代中国多民族国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共同” 中华民族史观 多民族国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语境下的“中国”认同 被引量:2
2
作者 田广林 周宇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3,共10页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环境和“天下一家”语境下,四裔归属意识的不断增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认同获得空前发展的根本机制。郡县制管理体制机制下东西南北各地、各族居民先后被“编户化”而统称为“秦人”和“汉人”,意味着在秦汉...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环境和“天下一家”语境下,四裔归属意识的不断增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认同获得空前发展的根本机制。郡县制管理体制机制下东西南北各地、各族居民先后被“编户化”而统称为“秦人”和“汉人”,意味着在秦汉王朝疆域版图之内各族居民在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下,相互认同而实现的空前民族统一,体现出当时东西南北各族对以秦汉王朝为代表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下的全方位认同。这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民族内涵及其关系格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机,这种直接以统一帝国疆域划定的规模空前的统一民族共同体的出现,对于后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多民族国家 天下一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多民族国家思想的基本进路及其中国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邹诗鹏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9,共15页
自形成主权国家观以来,特别是英法启蒙运动以来,欧洲近代哲学即确证国家民族以及实体性的政治民族概念;黑格尔则超越了浪漫主义及其狭隘民族主义,通过客观精神概念,建构了德意志国家民族。这些努力都是在西式民族国家框架内展开的,有其... 自形成主权国家观以来,特别是英法启蒙运动以来,欧洲近代哲学即确证国家民族以及实体性的政治民族概念;黑格尔则超越了浪漫主义及其狭隘民族主义,通过客观精神概念,建构了德意志国家民族。这些努力都是在西式民族国家框架内展开的,有其固有的西方中心主义缺陷。马克思展开了黑格尔国家哲学、浪漫主义、古典自由主义及其单一民族国家观、种族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等多重批判性论域,并在一种批判和超越欧洲中心主义并自觉通向东方民族独立解放的视野中,开放了一种本质上不属于西式民族国家逻辑的东方社会多民族国家观。与西方民族的实体性特征有别,中华民族诸民族的特征恰恰在于非实体性,从而成就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多民族国家思想,契合于中国多民族国家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的现代转化。马克思赋予民族以社会实在及其社会关系意涵,避开了西式民族国家概念框架中实体性的政治民族观,同时又赋予了中国多民族共同体以政治意涵,不仅成为中国多民族国家传统及其现代转化的直接理论资源,且实际引导了中国多民族国家及其国家民族的现代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多民族国家 东方社会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变局下的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邹诗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2,共8页
第一、二波全球化是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第三波全球化,则是当代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进而参与并推动全球经济体系建构的全球化。全球化变局下,奈格里式集资本、技术与网络三位一体的“帝国”观日渐式微。主权民族国家的复兴... 第一、二波全球化是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第三波全球化,则是当代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进而参与并推动全球经济体系建构的全球化。全球化变局下,奈格里式集资本、技术与网络三位一体的“帝国”观日渐式微。主权民族国家的复兴,尤其是美国的帝国化趋势,加剧了国际社会的紧张。面对全球化变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并赓续现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的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基础,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变局 第三波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概念溯源与话语演变 被引量:3
5
作者 鲁特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概念和话语表达。既有研究侧重于对其进行历史证成和理论阐释,少有从概念史的层面对其进行概念溯源和话语演变的梳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概念孕育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国家统一”话语,生成于...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概念和话语表达。既有研究侧重于对其进行历史证成和理论阐释,少有从概念史的层面对其进行概念溯源和话语演变的梳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概念孕育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国家统一”话语,生成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社会实践,经新时代以来的理论创新,其概念内涵日益丰富,话语价值充分彰显,建构方式也逐渐明确。对其进行概念史的梳理,可以厘清这一概念和话语背后的政治意涵,深刻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和国情,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概念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以宫廷南疆匠役、艺人为考察中心
6
作者 孙喆 王苏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5,共12页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四方文明竞逐、多元文化碰撞融会之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风格。清乾隆时期统一新疆以后,一批批拥有独特技艺的南疆回人,包括金银匠、玉匠、画匠、编织匠、乐舞艺人、求雨祈晴人等陆续由南疆被选送至京城。清朝...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四方文明竞逐、多元文化碰撞融会之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风格。清乾隆时期统一新疆以后,一批批拥有独特技艺的南疆回人,包括金银匠、玉匠、画匠、编织匠、乐舞艺人、求雨祈晴人等陆续由南疆被选送至京城。清朝对包括南疆回人在内的各民族工匠、艺人的招纳和重用,塑造了清代宫廷文化的多民族属性,是有清一代物质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的缩影。他们做成的器物和参与的各类宫廷活动,也以文化符号的方式,生动展现了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多民族国家建构 南疆 匠役 艺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及认同政治 被引量:29
7
作者 周平 白利友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32,共7页
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及认同政治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与单一民族国家相比,多民族国家是由多个民族共同构建的国家共同体,具有民族构成复杂、民族边界与国家边界不尽一致、国民身份多重等特点。但总的来说,民族与国家是相互依存的。... 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及认同政治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与单一民族国家相比,多民族国家是由多个民族共同构建的国家共同体,具有民族构成复杂、民族边界与国家边界不尽一致、国民身份多重等特点。但总的来说,民族与国家是相互依存的。多民族国家的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会形成对特定对象相对稳定的政治认同,这种认同纷繁复杂,其间充满了博弈、面临着挑战。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政治作为一种通过一系列的认同建构及建设来整合社会资源、追加合法性及寻求支持的政治实践,有着自身特定的内涵——它在政治上强调共同体、合法性与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共同体 政治认同 认同政治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 被引量:30
8
作者 周平 贺琳凯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共9页
多民族国家是生活着多个民族的国家。族际关系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如何将多个民族整合于统一的国家共同体中,是多民族国家面临的基础性的政治问题。多民族国家必须给予族际政治整合以高度关注。而多民族国家的... 多民族国家是生活着多个民族的国家。族际关系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如何将多个民族整合于统一的国家共同体中,是多民族国家面临的基础性的政治问题。多民族国家必须给予族际政治整合以高度关注。而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存在多种价值取向的选择,但"求同存异"较为合理。在具体的族际政治实践中,多民族国家可以通过制度机制、政策机制、政党机制、意识形态机制、民族工作机制和国民教育机制来达成族际政治整合的目标。但具体的族际政治整合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族际政治整合 价值取向 求同存异 整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民族国家是怎样的一类国家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14,共10页
中国学术界经常且大量地使用“多民族国家”概念,但关于多民族国家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是一种描述性的研究,而非规范性的研究。只有在确定多民族国家的类型特征进而构建起恰当的研究范式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对其形成全面、完整的认知,并持续... 中国学术界经常且大量地使用“多民族国家”概念,但关于多民族国家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是一种描述性的研究,而非规范性的研究。只有在确定多民族国家的类型特征进而构建起恰当的研究范式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对其形成全面、完整的认知,并持续地提供有效的知识供给。多民族国家具有多个民族和复杂的民族构成,国家体制因此而受到实质性的影响,从而与民族构成单一国家有根本性的区别,所以被专门界定和研究进而成为国家的一种类型。作为一种特定国家类型的多民族国家,它的出现或形成缘于人类的聚族现象与社会的国家现象之间的纠缠,是这两种现象互动的结果。多民族国家依国家的民族构成而划定,因而并不与按照国家形态演进而划分的王朝国家、民族国家类型相抵触。今天在全球处于主导地位的民族国家及被它所取代的王朝国家,都会由于国家的民族构成而被划定为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又可根据国家形态的演进及多民族与国家的结构性关系而划分为历时态类型和共时态类型。不论哪种类型的多民族国家,皆面临“多”与“一”这个根本性问题。该问题不仅对多民族国家的国家体制、治理方式及其演变具有根本性影响,也将对其进行的应对凸显为国家自身维持和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国家类型 国家形态 民族国家 王朝国家 国家体制 国家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自觉 被引量:9
10
作者 贾益 方素梅 张大伟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67,共10页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凝聚和壮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凝聚在一起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发展,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凝聚和壮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凝聚在一起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发展,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现代国家的探索和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现代国家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与公民教育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宗礼 苏丽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2,共4页
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在认同对象、认同依据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导致二者存在着内在张力。在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这种内在张力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多民族国家统一和稳定的解构力量。因此,多民族国家应当在承认和包容各民... 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在认同对象、认同依据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导致二者存在着内在张力。在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这种内在张力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多民族国家统一和稳定的解构力量。因此,多民族国家应当在承认和包容各民族民族认同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打牢各民族团结和谐与国家统一的心理基础。公民教育究其实质来讲,是国家认同教育,通过公民教育培育和强化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意识,是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公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民族国家与多元文化教育——台湾地区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启示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路芳 肖耀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2,共6页
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在我国台湾已经实施了近20年,在原住民教育、移民教育、两性平等教育、母语教育和课程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课程设计不够合理、师资培育不足、公众多元文化意识淡薄、多元文化教育易被台独分子... 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在我国台湾已经实施了近20年,在原住民教育、移民教育、两性平等教育、母语教育和课程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课程设计不够合理、师资培育不足、公众多元文化意识淡薄、多元文化教育易被台独分子用于削弱中华民族认同感等隐忧。台湾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某些经验值得借鉴,如扩大多元文化教育的主题、加强弱势族群的母语教育、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提高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等,其中,如何保持多元教育与一体化教育的某种均衡以增强各族群的中华民族认同感,特别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多元文化教育 台湾地区 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多民族国家治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志刚 董洪乐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7,共7页
政党组织与政党制度的形成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多民族国家中,政党的民族属性、政党制度的民族因素都非常明显。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多民族国家治理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现代国家也要通过加强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建... 政党组织与政党制度的形成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多民族国家中,政党的民族属性、政党制度的民族因素都非常明显。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多民族国家治理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现代国家也要通过加强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建设、维持政党政治的稳定性与常态化等来发展和完善多民族国家治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政党制度 现代国家 国家治理 民主政治制度 执政党建设 政党组织 民族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 被引量:48
14
作者 徐黎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40,共7页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是全球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主要国家安全危机。本文以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为例,主要论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的内容,分析构建当代国家认同的因素。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与治理——身份政治的发展与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马俊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6,共10页
基于民族认同的民族主义政治对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具有决定影响;对于亚国家层次多民族和族群政治身份的承认,促成了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20世纪下半期开始,身份政治的发展及政治治理对于身份政治诉求的有效应对,促进了西方自由主义... 基于民族认同的民族主义政治对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具有决定影响;对于亚国家层次多民族和族群政治身份的承认,促成了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20世纪下半期开始,身份政治的发展及政治治理对于身份政治诉求的有效应对,促进了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发展和治理理念、治理实践的发展。在近20年来,西方国家人口出生率下降,接纳的移民数量大幅度增长,在西方国家经济增长不力的情况下,移民对于社会造成压力,出现了本土主义。在本次英国脱欧、美国大选中,曾经作为主流群体的英国人、美国白人群体,用选票实施了"本土主义的身份政治",笔者将其总结为"反应性身份政治",[1]即在其他族群身份政治的压力下,某些群体以身份政治进行族群边界的强化和自我利益的保护。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也说明身份政治具有无限的变化发展可能,对于人类政治和共同体有着重大和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精神共同体 身份政治 治理现代化 反应性身份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及互动 被引量:15
16
作者 何叔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8-31,共4页
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既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又影响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昌盛。民族认同并非简单的文化认同,而国家认同也并非完全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中包含了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利益诉求,而国家认同中也包含... 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既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又影响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昌盛。民族认同并非简单的文化认同,而国家认同也并非完全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中包含了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利益诉求,而国家认同中也包含了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与联系性,并以此互为基础。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可以通过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来促进二者的相生,遏制二者的相克,从而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实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良性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身份认同与统一国家的建构--关于多民族国家统一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3
17
作者 马风书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5-163,168,共9页
集体身份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必然拥有的社会角色,而对某种集体身份的认同或排斥则是选择的结果。在日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集体身份认同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整合和统一的成功与否。对于民族国家而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最重要的政治性... 集体身份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必然拥有的社会角色,而对某种集体身份的认同或排斥则是选择的结果。在日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集体身份认同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整合和统一的成功与否。对于民族国家而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最重要的政治性集体身份认同。在多民族国家内部,这两种集体身份认同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受到诸如民族政治地位和群体规模,民族的地域分布,民族文化的属性,民族的经济状况、受教育状况和现代化水平,族际交往状况,国家的民族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综合考量这些影响的基础上,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制度应以强化国民的国家意识和公民身份认同、弱化其民族意识和民族身份认同为目标,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这是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重要情感和心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身份认同 集体身份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与“臣民”(国民)塑造:清朝多民族国家建构的努力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大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2-170,共9页
从多民族国家建构视角探讨游牧与农耕族群互动关系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重要内容之一。早在民族国家或国民国家、近现代主权国家的理论传入中国之前,清朝实现了"大一统"之后,在整合游牧族群和农耕族群的过程中,已经有意或无意... 从多民族国家建构视角探讨游牧与农耕族群互动关系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重要内容之一。早在民族国家或国民国家、近现代主权国家的理论传入中国之前,清朝实现了"大一统"之后,在整合游牧族群和农耕族群的过程中,已经有意或无意地开始了构建多民族主权国家的努力,而这一过程既可以看作是两大族群互动的结果,同时也可以视其为两大族群互动的延续。从由王朝国家向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型、"臣民"(国民)塑造的尝试、消除族群分界与确立满洲正统的努力、通过调整政策实现不同族群的整合等方面来看,清朝多民族国家建构的努力是全方位的,最终催生了"中华民族"一词在近代中国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多民族国家建构 族群整合 国家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民族国家的公民意识教育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宗礼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0,共5页
多民族国家实质上是民族国家的一种形式,但由于"多民族"这一事实的存在,多民族国家的社会成员必然存在着"民族身份"和"公民身份"的内在张力,这一内在张力决定了多民族国家公民意识教育的特点和主题。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公民 公民意识教育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多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整合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志刚 徐占元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8-221,共4页
政治整合是发展中多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政治整合是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对国内各种政治资源进行调配,以达到政治一体化的目的。对于发展中的多民族国家来讲,政治整合的目标主要是国家主权独立与统一、领土完整... 政治整合是发展中多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政治整合是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对国内各种政治资源进行调配,以达到政治一体化的目的。对于发展中的多民族国家来讲,政治整合的目标主要是国家主权独立与统一、领土完整、民众对国家的认同与忠诚、国家政权机关的有效权威等。政治整合的对象是与多民族国家政权直接相关的各种政治力量、政治派别。政治整合的基础是国家对特定政治资源的占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多民族国家 政治整合 政治一体化 政治派别 分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