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有机氮废水AO工艺脱氮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睿莉 徐乐中 陈茂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13,19,共7页
高有机氮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总氮含量高等特性,经污水厂AO工艺处理后出水仍难以达标排放。对此,改良的AO工艺得到发展。综述了近年来改良AO工艺在优化原水碳源、合理分配碳源及强化反硝化脱氮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协调各改良方式... 高有机氮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总氮含量高等特性,经污水厂AO工艺处理后出水仍难以达标排放。对此,改良的AO工艺得到发展。综述了近年来改良AO工艺在优化原水碳源、合理分配碳源及强化反硝化脱氮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协调各改良方式,获得高效总氮去除率的方法,以期为AO工艺高效处理高有机氮废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有机氮废 多段进水多级ao工艺 优化碳源 分配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段进水A/O生物膜工艺运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胡博 赵剑强 +2 位作者 陈莹 华立娜 毛鹤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44-1650,共7页
为提高多段进水A/O生物膜工艺的脱氮效率,按照进入各缺氧池的COD量与硝态氮量的比值相同,且等于一最优比值的原则进行流量分配,按照容积负荷相等的原则设计各反应单元,对多段进水A/O生物膜工艺的流量分配和反应单元容积分配同时进行优化... 为提高多段进水A/O生物膜工艺的脱氮效率,按照进入各缺氧池的COD量与硝态氮量的比值相同,且等于一最优比值的原则进行流量分配,按照容积负荷相等的原则设计各反应单元,对多段进水A/O生物膜工艺的流量分配和反应单元容积分配同时进行优化,并采用三段进水A/O生物膜反应器试验了等流量分配模式下运行和优化模式下运行的出水水质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当多段进水A/O生物膜工艺在两种模式下采用相同参数运行时,优化模式下总氮(TN)去除率明显高于等流量模式,其分别为88.8%和80.3%.优化模式与等流量分配模式对COD和总凯氏氮的去除率差别不大(均可达到97%和98%以上).采用该优化设计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该工艺的TN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段 A/O生物膜工艺 生物脱氮 运行性能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进水多级A/O工艺脱氮及颤蚓生长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军 李泽兵 +4 位作者 孔倩 姜鸣 赵白航 马家轩 王晓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38-1744,共7页
以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开展多点进水-多级A/O工艺高效脱氮技术研究,并深入考察研究了系统中颤蚓的生长特性及其对系统脱氮能力和污泥特性的影响.经过120 d的强化运行,系统表现出良好的处理效果,COD平均去除率为84%,氨氮去除率接近100%,T... 以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开展多点进水-多级A/O工艺高效脱氮技术研究,并深入考察研究了系统中颤蚓的生长特性及其对系统脱氮能力和污泥特性的影响.经过120 d的强化运行,系统表现出良好的处理效果,COD平均去除率为84%,氨氮去除率接近100%,TN去除率稳定在70%~80%,这3个指标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要求.经长期考察发现,低DO质量浓度不利于颤蚓生长,成蚓对兼性空间的需求较幼蚓高.颤蚓的生长未对系统处理效果产生影响,还促进了系统污泥的沉降性,并有一定的污泥减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多级ao工艺 颤蚓 硝化反硝化 污泥指数(S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沛 朱继涛 +4 位作者 顾鑫 张凯 冷峻彤 王子捷 胡博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8-916,共9页
基于活性污泥1号数学模型(ASM1),结合Fick扩散定律建立了多段进水A/O生物膜工艺数学模型,并采用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的三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校验。最后,采用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工艺的最佳进水流量分配... 基于活性污泥1号数学模型(ASM1),结合Fick扩散定律建立了多段进水A/O生物膜工艺数学模型,并采用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的三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校验。最后,采用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工艺的最佳进水流量分配系数。结果表明:(1)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高浓度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当工艺的内回流比控制在0.75~1.00时,可以达到较高的总氮去除效率(>85%);(2)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三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运行;(3)当进水碳氮比为10时,模拟得到的工艺最佳流量分配系数分别为0.5、0.3和0.2。该模型能够用于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各处理单元内发生的生化反应过程的模拟,对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运行和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段 缺氧/好氧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活性污泥1号数学模型 流量分配系数 回流比 去除效率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冲击负荷对三级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效能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潇 谢诗源 +3 位作者 董文艺 王宏杰 戴仲怡 马路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3-107,共5页
抗进水流量冲击是衡量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挖掘三级缺氧-好氧(AO)工艺的抗进水流量波动潜力,构建三级AO工艺小试装置,考察了不同进水冲击负荷(提高进水流量以缩短停留时间(HRT))对污染物控制的影响,并解析工艺不同... 抗进水流量冲击是衡量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挖掘三级缺氧-好氧(AO)工艺的抗进水流量波动潜力,构建三级AO工艺小试装置,考察了不同进水冲击负荷(提高进水流量以缩短停留时间(HRT))对污染物控制的影响,并解析工艺不同功能单元污染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三级AO工艺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虽然流量增加导致出水污染物浓度升高,但HRT为12 h时,系统处理效果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流量导致的HRT变化对不同功能单元去除有机物的影响较小,而对氨氮(NH4+-N)和总氮(TN)的冲击较大;通过物料平衡分析,延长HRT促进了好氧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过程。本研究可为污水处理厂评估受纳污水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城市污 三级ao工艺 HRT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D_5污泥负荷对多段多级AO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邹仲勋 李祖鹏 +3 位作者 刘胜军 石凤 陈阳 黄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9-91,共3页
研究了不同BOD_5污泥负荷下多段多级AO工艺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BOD_5污泥负荷对多段多级AO工艺去除COD的影响很小,BOD_5污泥负荷在0.02~0.15 d^(-1)时,对COD都有很好的处理效果;BOD_5污泥负荷在0.02~0.15 d^(-1)时,BOD_5污泥... 研究了不同BOD_5污泥负荷下多段多级AO工艺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BOD_5污泥负荷对多段多级AO工艺去除COD的影响很小,BOD_5污泥负荷在0.02~0.15 d^(-1)时,对COD都有很好的处理效果;BOD_5污泥负荷在0.02~0.15 d^(-1)时,BOD_5污泥负荷越高,多段多级AO工艺的除磷效果越好;BOD_5污泥负荷为0.05~0.10 d^(-1)时,对TN的处理效果较好。在实际工程应用中,BOD_5污泥负荷一般都小于0.1 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 多段多级ao工艺 污泥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AO工艺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时流量的优化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志华 秋亮 +2 位作者 吴晓婷 张玥颖 刘胜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8-293,300,共7页
多段多级厌氧缺氧好氧工艺(MAAO)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但在低碳氮比条件下如何优化运行策略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在低碳氮比条件下(C/N<6),分析了在5组不同的进水流量和污泥分流量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水力停... 多段多级厌氧缺氧好氧工艺(MAAO)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但在低碳氮比条件下如何优化运行策略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在低碳氮比条件下(C/N<6),分析了在5组不同的进水流量和污泥分流量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与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贡献率是影响总氮去除率的关键因素,可通过加大前端进水比实现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总磷的去除率主要依赖于第二、三、四级的厌氧池的释磷效率,该效率取决于厌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综合考虑系统的脱氮除磷效能,确定进水流量分配比为35%∶30%∶20%∶15%,污泥分流比为10%∶19%∶29%的工况为最优工况.本研究成果对于低碳氮比条件的脱氮除磷工艺运行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厌氧缺氧好氧工艺 多段 分流比 脱氮除磷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A/O-MBR工艺对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许忠凤 戴海平 +1 位作者 孙磊 尹延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7-121,126,共6页
针对传统A2/O工艺难以实现对生活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的问题,在传统的A2/O工艺的基础上,增加膜生物反应器,构建多级多段A/O-MBR工艺中试实验设备,考察该系统的反应级数和进水分配方式对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影响。该系统分别以厌氧区单点进... 针对传统A2/O工艺难以实现对生活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的问题,在传统的A2/O工艺的基础上,增加膜生物反应器,构建多级多段A/O-MBR工艺中试实验设备,考察该系统的反应级数和进水分配方式对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影响。该系统分别以厌氧区单点进水的三级A/O工艺、以50%、22.70%、18.30%和9%比例进水的四级A/O工艺和以55%、30%和15%比例进水的三级A/O工艺三种工艺运行,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TN、NH3-N和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58.31、27.50、17.20、2.77 mg/L时,以55%、30%和15%比例进水的三级A/O工艺系统的水处理效果最好,其出水COD、NH3-N、TN和TP平均质量浓度是21.20、0.48、4.11、0.51 mg/L,平均去除率为90.26%、96.88%、81.88%和76.45%,出水COD和NH3-N质量浓度均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水体标准,出水TN浓度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9-2002)一级A标准,出水TP中有64.29%达到一级A标准,各功能单元COD、NH3-N、TN和TP负荷分配合理,合理利用碳源。该多点进水三级A/O-MBR工艺实现了污水中碳源的有效利用和较低水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多段A/O-MBR工艺 脱氮除磷 污泥负荷 单点 多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O工艺和AO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对比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俊龙 耿颖 +2 位作者 徐洪斌 杨苗青 马浩亮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1-133,140,共4页
在传统的AO工艺前加一级预曝气池,形成一种新的工艺—OAO工艺。在相同的进水水质条件下,比较两种工艺对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整个运行期间,OAO工艺和AO工艺对城镇生活污水的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2%和90.4%,氨氮平均去... 在传统的AO工艺前加一级预曝气池,形成一种新的工艺—OAO工艺。在相同的进水水质条件下,比较两种工艺对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整个运行期间,OAO工艺和AO工艺对城镇生活污水的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2%和90.4%,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2%和69.8%、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4%和45.3%、总磷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和41.3%。通过比较水处理效果的常规指标,初步认为OAO工艺在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效果上优于AO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ao工艺 ao工艺 多点 城镇生活污 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某水质净化厂调试运行关键工艺参数研究
10
作者 古远豪 唐彪 +1 位作者 刘立平 张宁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2期100-106,共7页
近年来,随着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片区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由于配套的污水管网设施不断完善,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现有的水质净化厂规模已不能满足需求,为满足深圳市治水提质行动方案要求、确保各项规划目标... 近年来,随着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片区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由于配套的污水管网设施不断完善,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现有的水质净化厂规模已不能满足需求,为满足深圳市治水提质行动方案要求、确保各项规划目标的实现、保证现有配套工程效益的发挥、改善区域水环境,必须扩建某水质净化厂,水质净化厂采用多级AO工艺,出水主要指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地表Ⅳ类水标准(TN≤10 mg/L)。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该厂出水COD、NH 3-N、TP和SS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出水TN≤10mg/L)。基于实际运行效果,进水配比为1∶0∶0和9∶5∶1,在不同进水配比的运行下总结每段回流比、外循环回流比、总汽水比、污泥龄、各生化池的溶解氧和PAC、PAM、次氯酸钠、乙酸钠药剂的投加量等运行工艺参数并分析运行效果,为水质净化厂的调试运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ao工艺 脱氮除磷 去除率 低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水解酸化液作为外加碳源处理养猪废水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明明 陈龙喜 +3 位作者 曾胜庭 唐峰 徐志标 许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80-83,共4页
采用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处理低C/N的养猪废水以解决农村地区水污染问题,确定了分段进水的最佳配比为9∶1,但是其出水NH 4+-N仍不能达标。为提高脱氮效果,提出以餐厨垃圾水解酸化液作为处理养猪废水的外加碳源,并与甲醇、葡萄糖、乙酸... 采用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处理低C/N的养猪废水以解决农村地区水污染问题,确定了分段进水的最佳配比为9∶1,但是其出水NH 4+-N仍不能达标。为提高脱氮效果,提出以餐厨垃圾水解酸化液作为处理养猪废水的外加碳源,并与甲醇、葡萄糖、乙酸钠等传统碳源相比较,确定了甲醇、葡萄糖、乙酸钠和餐厨垃圾水解酸化液的最佳C/N分别为4.8、7.3、4.2和5.0。甲醇、乙酸钠、餐厨垃圾水解酸化液在最佳C/N的条件下,多级A/O工艺出水COD分别为319、301、354 mg/L,出水NH 4+-N分别为36、25、22 mg/L,均能达标排放。此外,测定了餐厨垃圾固体物料的生化产沼气潜力(BMP)为546 NmL/gVS,并确定了处理养猪废水与餐厨垃圾的联合工艺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A/O工艺 外加碳源 餐厨垃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