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段供电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新型滑模速度控制策略
1
作者 周世炯 李耀华 +2 位作者 史黎明 孔甘霖 刘进海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64-2476,共13页
针对分段供电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外部扰动、参数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滑模控制器与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TSMDO)相结合的速度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传统滑模控制器存在收敛速度和抖振程度相互矛盾的... 针对分段供电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外部扰动、参数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滑模控制器与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TSMDO)相结合的速度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传统滑模控制器存在收敛速度和抖振程度相互矛盾的问题。其次,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滑模趋近律,使得所提滑模速度控制(SMSC)加快了系统的收敛速度、抑制了滑模的抖振、保证了电机速度跟踪的动态性能。然后,为了提升电机速度跟踪的稳态性能,基于终端滑模理论设计了TSMDO,该观测器可以对外部扰动、参数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观测并补偿。最后,通过与PI控制、传统SMSC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不仅提高了分段供电PMLSM速度跟踪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而且减小了加速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加速度波动 滑模速度控制 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不对称初级齿表面插入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研究
2
作者 王林森 郑梦飞 +1 位作者 李焱鑫 卢琴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85-3194,I0027,共11页
表面插入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surface-inset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SIPMLSM)采用全齿绕端部非重叠的初级绕组和永磁体插入式的次级结构,不均匀气隙使交轴电感(Lq)增大,提升了凸极率(Lq/Ld),从而提升磁阻推力和推... 表面插入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surface-inset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SIPMLSM)采用全齿绕端部非重叠的初级绕组和永磁体插入式的次级结构,不均匀气隙使交轴电感(Lq)增大,提升了凸极率(Lq/Ld),从而提升磁阻推力和推力密度。针对一个12槽16极SIPMLSM,首先,建立边端力和齿槽力分离的有限元模型。其次,分别分析初级齿尖和边端辅助齿对齿槽力和边端力的敏感度,确定优化变量及取值范围,同时以推力波动和推力密度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全局优化,得出不对称齿尖结构的优化方案。最后,制作样机并通过实验测得空载反电势、定位力与推力波动和堵动状态下的温度,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插入式直线同步电机 不对称齿 推力密度 推力波动抑制 多目标遗传算法 定位力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力角特性偏移研究
3
作者 徐耀晖 朱福文 +3 位作者 高彩霞 赵宝森 王翰 缪庆彬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6,共9页
目的力角特性是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运行稳定性的重要特性,是评价电机性能和控制电机的依据。但在低频工况下,PMLSM的力角特性因电枢电阻的影响而存在偏移现象,进而导致利用现有忽略电... 目的力角特性是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运行稳定性的重要特性,是评价电机性能和控制电机的依据。但在低频工况下,PMLSM的力角特性因电枢电阻的影响而存在偏移现象,进而导致利用现有忽略电枢电阻的力角特性分析计算电机低速运行特性会存在较大的偏差。为此,对PMLSM低频低速下的力角特性偏移原因及其影响规律展开深入研究,并确定力角特性偏移的临界条件。方法首先,建立考虑电枢电阻的PMLSM力角特性的解析模型,分析力角特性产生偏移的原因;其次,基于建立的解析模型,通过峰值推力及其对应的功角研究不同因素对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然后,利用解析法确定PMLSM力角特性产生偏移的临界条件,即当力角偏移系数k(k=X_(t)/R_(a))≥11.43可以近似认为峰值推力对应的功角等于90°,可以忽略力角偏移现象;最后,搭建PMLSM样机测试平台,将有限元结果、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比较,验证推力特性曲线产生偏移的原因和临界条件。结果研究发现,与常用的忽略电枢电阻的力角特性相比,PMLSM力角特性向左偏移。力角特性偏移现象会导致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导致推力和电枢电流的关系不单调,出现小负载的电流比大负载的还要大的现象,二是低频运行时峰值推力减小,因此低频时不能保持恒推力运行。结论研究结果对PMLSM的设计和精确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力角特性 力角特性偏移 临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学习预补偿策略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推力波动抑制方法
4
作者 梁万佳 黄旭珍 王安鹏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247-5258,共12页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位置伺服系统运行时受到推力波动的影响容易导致位置跟踪精度不高。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预补偿策略的PMLSM推力波动抑制方法以提升系统控制性能。首先,对PMLSM的推力波动进行建模与分析,在PMLS...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位置伺服系统运行时受到推力波动的影响容易导致位置跟踪精度不高。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预补偿策略的PMLSM推力波动抑制方法以提升系统控制性能。首先,对PMLSM的推力波动进行建模与分析,在PMLSM位置-电流双闭环控制结构中,利用加速度前馈控制器和扰动观测器构造二自由度位置控制器,初步抑制加减速阶段误差和推力波动。然后,利用预期迭代学习控制器进一步减小位置跟踪误差,并在此基础上拟合PMLSM的定位力扰动等效电流观测误差加以预补偿,从而改善迭代学习控制对运动模态的依赖,实现多工况下的推力波动抑制目的,提高位置跟踪精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扰动观测器 迭代学习控制 推力波动抑制 预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推力电磁直驱泵用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设计研究
5
作者 曾杰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5期103-110,共8页
为满足复杂固液两相流体的大推力输送需求,针对传统污水泵因集成中间传动装置导致结构复杂、控制困难及动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往复泵的圆筒永磁直线同步电机(TPMLSM)。基于永磁电机理论,提出了TPMLSM设计思路,拟定电机性能... 为满足复杂固液两相流体的大推力输送需求,针对传统污水泵因集成中间传动装置导致结构复杂、控制困难及动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往复泵的圆筒永磁直线同步电机(TPMLSM)。基于永磁电机理论,提出了TPMLSM设计思路,拟定电机性能指标,完成TPMLSM的电磁本构设计;利用ANSYS Maxwell建立电机电磁仿真模型,结合等效面电流理论解析永磁体磁场分布,并通过瞬态仿真验证了不同工况下的动态性能;构建TPMLSM等效电路模型及MATLAB/Simulink磁场定向控制系统,结果表明:TPMLSM空载定位力、推力输出满足负载需求,且动态响应特性良好。可为往复泵直驱系统集成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直驱泵 电机设计 污水处理 给排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段初级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的垂直提升系统 被引量:27
6
作者 上官璇峰 励庆孚 袁世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7-12,共6页
按照多段式初级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实际结构,利用有限元法求出电机次级在不同位置时各段初级的电感、励磁磁链和切向磁力,构建这些量和次级位置间的函数关系。考虑了电感和磁链的不对称性及励磁磁链中的谐波分量,推导出线参数状态方程。... 按照多段式初级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实际结构,利用有限元法求出电机次级在不同位置时各段初级的电感、励磁磁链和切向磁力,构建这些量和次级位置间的函数关系。考虑了电感和磁链的不对称性及励磁磁链中的谐波分量,推导出线参数状态方程。以次级位置和速度为关键变量建立系统整体仿真模型。对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和特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很好的反映系统特性,是分析系统的有效工具,所提方法也适用于其它类型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段初级直线永磁同步电机 无绳提升系统 变参数 整体建模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式双三相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无模型电流预测控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世炯 李耀华 +2 位作者 史黎明 张明远 刘进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6-1009,1021,共15页
分段式结构的双三相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动子穿入和穿出定子分段时,传统的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DPCC)易受反电动势动态扰动的影响,无法实现精确的电流跟踪和推力控制。同时,该电机模型的参数失配会增大DPCC电流和推力控制的难度。... 分段式结构的双三相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动子穿入和穿出定子分段时,传统的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DPCC)易受反电动势动态扰动的影响,无法实现精确的电流跟踪和推力控制。同时,该电机模型的参数失配会增大DPCC电流和推力控制的难度。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模型电流预测控制(MFPCC)的电流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了分段式双三相PMLSM的超局部模型。其次,基于该超局部模型设计了预测电流控制器,并设计扰动观测器以补偿反电动势动态扰动和参数失配的影响。最后,实验验证了所提MFPCC能够抑制分段式双三相PMLSM的反电动势和参数失配的扰动,有效提升参数鲁棒性、电流跟踪性能并降低推力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直线同步电机 超局部模型 扰动观测器 预测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注入分段供电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变流器开路推力波动抑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进海 史黎明 +3 位作者 郭科宇 朱海滨 周世炯 张明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308-5318,I0024,共12页
该文提出一种电流谐波注入的方法,减小长定子分段并联供电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系统的驱动变流器发生单相开路故障下电机推力波动。首先,根据动子在定子段的位置,推导出分段单元电机的电压方程,得到各个单元电机的推力表达式和系统总推力。... 该文提出一种电流谐波注入的方法,减小长定子分段并联供电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系统的驱动变流器发生单相开路故障下电机推力波动。首先,根据动子在定子段的位置,推导出分段单元电机的电压方程,得到各个单元电机的推力表达式和系统总推力。然后,依据变流器单相开路前后的全耦合状态下单元电机基波磁动势不变的原则,构造降阶坐标变换矩阵,得到电机的电压方程和推力表达式。采用注入谐波电流、优化故障后直线电机的输出推力的方式,消除变流器单相开路故障产生的4次和6次推力谐波并消除耦合因数变化对电机推力影响;通过多变流器协同控制多单元电机,有效降低变流器单相开路故障后的推力波动,提高电机的最大输出推力。仿真和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供电 多变流器 单相开路 推力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改进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希梅 杨名冬 金鸿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6,共9页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预测电流控制(PCC)时存在易受参数变化和延迟以及负载扰动影响,为此提出基于二阶超螺旋滑模观测器(STSMO)的改进型PCC。首先,建立包含不确定性的PMLSM动态数学模型。然后,为了补偿参数变化以及延迟的影响,采用二...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预测电流控制(PCC)时存在易受参数变化和延迟以及负载扰动影响,为此提出基于二阶超螺旋滑模观测器(STSMO)的改进型PCC。首先,建立包含不确定性的PMLSM动态数学模型。然后,为了补偿参数变化以及延迟的影响,采用二阶STSMO估计下一周期的电流和参数变化造成的扰动电压,估计值用以计算下一周期的给定电压,以提高电流跟踪精确度,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观测器的稳定性。同时,采用基于改进指数趋近律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ASMC)对速度进行跟踪,将状态变量和滑模面加入到指数趋近律中,不仅削弱了电流抖振,且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鲁棒性。半实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CC相比,提出方法能有效地抑制不确定性对系统影响,使系统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预测电流控制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自适应滑模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希梅 孙文浩 金鸿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2,共9页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第二电压矢量选择范围,以实现电压矢量的快速选取,进而降低电流脉动。同时,为了提高PMLSM抗负载扰动能力,通过ESO对扰动进行观测,将观测到的扰动转换为电流进行补偿,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且补偿电流可起到进一步减小电流脉动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切实可行,与MPCC相比,基于ESO的改进MPCC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更小的电流脉动和较强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最优电压矢量相角 电流脉动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初级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提升系统失电保护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司纪凯 陈昊 +2 位作者 袁世鹰 汪旭东 焦留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26-830,共5页
采用有限元法结合运动系统的能量解析式对分段初级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垂直提升系统的失电保护过程的几个阶段进行分析,其实质是PMLSM三相绕组短路时的发电制动过程.上升过程中失电,制动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减速上行、加速下行、匀... 采用有限元法结合运动系统的能量解析式对分段初级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垂直提升系统的失电保护过程的几个阶段进行分析,其实质是PMLSM三相绕组短路时的发电制动过程.上升过程中失电,制动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减速上行、加速下行、匀速下行.在这3个阶段中,流过电机绕组的电流和动子速度变化很大,变化程度由负载大小、绕组阻抗及动子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强度等决定.电流和速度的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失电保护过程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PMLSM) 提升系统 失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多目标优化
12
作者 许孝卓 郭国宾 +2 位作者 封海潮 杜宝玉 赵运基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150,共12页
针对传统值解析法、有限元等作为分析模型进行电机多目标优化设计,存在建模难度大、时间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电机优化设计框架,该框架由遗传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GA-ELM)以及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组成,并用于... 针对传统值解析法、有限元等作为分析模型进行电机多目标优化设计,存在建模难度大、时间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电机优化设计框架,该框架由遗传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GA-ELM)以及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组成,并用于一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的结构优化。基于单变量扫描、主效应分析以及试验设计(DOE)的方法建立了模型训练样本库,在保证样本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样本容量、节约了建模时间;采用GA-ELM搭建了电机的代理模型,进一步提高了原模型精度;基于MOPSO优化算法引入扰乱子完成对模型的多目标寻优,获得了三维Pareto最优前沿解集。最后依据优化结果加工样机,实验验证了该优化设计框架所得优化结果的正确性,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机平均推力提高了11.19%,推力波动降低了2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优化设计框架 多目标优化 代理模型 极限学习机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线性-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速度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谢浩然 胡纯福 +2 位作者 卢萌 刘晓 黄守道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158-6168,I0027,共12页
为了提升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在负载变化、参数摄动和其他不确定因素下的抗扰性能和速度跟踪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级联线性-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PMLSM速度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考虑负载扰... 为了提升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在负载变化、参数摄动和其他不确定因素下的抗扰性能和速度跟踪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级联线性-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PMLSM速度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考虑负载扰动和参数失配的PMLSM数学模型;其次,设计级联线性-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来实时估计和补偿系统所受的不确定扰动,前级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保证系统在大扰动下保持稳定,后级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利用非线性机制进一步提高系统对扰动的估计精度,从而将线性自抗扰控制和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的优势相结合,以此提升系统的速度跟踪性能和抗扰动能力;并且,对所提控制器提出基于劳斯判据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对系统的抗扰性能和噪声抑制性能进行了频域分析;最后,对基于PI控制、级联线性自抗扰控制、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和级联线性-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自抗扰控制 级联线性-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扰动抑制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考虑制造公差的推力鲁棒性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龚夕霞 李焱鑫 卢琴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474,513,共11页
模块化永磁直线同步电机(MPMLSM)具有效率与推力密度高、可靠性和可加工性好等优点,非常适用于长行程运输系统;缺点是批量生产中性能易受到加工公差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制造公差的综合多目标鲁棒优化设计方法。首先... 模块化永磁直线同步电机(MPMLSM)具有效率与推力密度高、可靠性和可加工性好等优点,非常适用于长行程运输系统;缺点是批量生产中性能易受到加工公差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制造公差的综合多目标鲁棒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六西格玛设计方法建立了鲁棒优化模型;其次,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在尺寸公差范围内根据正态分布规律进行抽样,模拟大规模生产时电机尺寸受公差影响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变化;再次,在尺寸优化范围内均匀抽样构成足够的训练样本,由有限元软件仿真这些抽样方案的推力性能,并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建立电机设计代理模型;然后,应用该代理模型对拉丁超立方采样得到的样本进行电机性能的计算,求解样本整体对应的各优化目标的均值与方差,进而计算多目标优化的适应度;最后,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进行全局优化,得到鲁棒优化方案,与不考虑公差的确定性优化方案相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鲁棒优化方案虽然略微增加了电机体积和推力波动,但是其失效概率低,受公差影响小,更加符合产品批量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直线同步电机(MPMLSM) 制造公差 鲁棒优化设计 六西格玛设计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磁阻力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俊友 王欢 +1 位作者 白殿春 朴海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73,81,共4页
磁阻力是引起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推力波动的主要原因,降低了电机的推力特性。文章分析了12槽11极PMLSM磁阻力形成机理及周期性分布规律,并采用有限元法论证了一种能消除推力波动的分段式初级铁芯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具有三个铁... 磁阻力是引起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推力波动的主要原因,降低了电机的推力特性。文章分析了12槽11极PMLSM磁阻力形成机理及周期性分布规律,并采用有限元法论证了一种能消除推力波动的分段式初级铁芯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具有三个铁芯模块组合初级的直线电机能有效减小磁阻力。最后对分段式PMLSM磁阻力进行综合分析,为PMLSM本体设计和伺服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阻力 有限元 初级铁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误差矢量的绕组分段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电流预测控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洪俊杰 李立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77-84,共8页
为了在不降低电机的推力平稳性的前提下,使直线电机具有大推力、高效率的特性,提出了绕组分段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该电机的定子铁心连续,而初级绕组断开,推导了该电机的离散系统模型。通过电流误差矢量的定义与价值函数的选择,阐明了基... 为了在不降低电机的推力平稳性的前提下,使直线电机具有大推力、高效率的特性,提出了绕组分段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该电机的定子铁心连续,而初级绕组断开,推导了该电机的离散系统模型。通过电流误差矢量的定义与价值函数的选择,阐明了基于电流误差矢量的电流预测控制方法的原理。针对绕组分段结构的特点,将动子运动区域分为5个子区间,并介绍了不同区间中各段电机电流预测控制方法的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电流控制的动态响应特性良好,且动子能够顺利经过共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分直线同步电机 电流误差矢量 电流预测控制 推力平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偿绕组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推力波动研究
17
作者 程钰莹 李建贵 +2 位作者 于天琦 丁一硕 王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99,共4页
为抑制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推力波动,提出了一种引入补偿绕组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具有推力波动低、推力损失小等特点。首先,以12槽14极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为对象,优化端部齿参数降低了定位力基波幅值;其次,采用端部力补偿绕组削弱了定位力... 为抑制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推力波动,提出了一种引入补偿绕组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具有推力波动低、推力损失小等特点。首先,以12槽14极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为对象,优化端部齿参数降低了定位力基波幅值;其次,采用端部力补偿绕组削弱了定位力的二次谐波;再次,采用相补偿绕组较大程度上平衡了三相反电动势。有限元仿真结果显示,在额定负载条件下,引入补偿绕组的结构的推力波动率与优化前相比下降了28.51%,且推力保持不变,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补偿绕组 定位力 推力波动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分段变论域模糊迭代学习控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希梅 金鸿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9-15,共7页
针对执行重复任务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在迭代学习过程中易受负载扰动、参数变化等非重复性扰动的影响而难以实现高性能跟踪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学习控制(ILC)与变论域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分段变论域模糊ILC方法。在误差较大的... 针对执行重复任务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在迭代学习过程中易受负载扰动、参数变化等非重复性扰动的影响而难以实现高性能跟踪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学习控制(ILC)与变论域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分段变论域模糊ILC方法。在误差较大的时间段,采用变论域模糊控制实时地改变ILC的学习增益,并智能地调整模糊控制的论域,抑制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提高控制精度;在误差较小的时间段,采用PD型ILC,使学习增益稳定,进一步减小位置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加快收敛速度,提高位置跟踪精度,并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迭代学习控制 变论域模糊控制 跟踪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间移相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建模与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加宽 刘班 王成元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1-65,共5页
针对高精度、大推力数控机床用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端部效应引起的推力波动问题,提出了两单元电机段间移相优化设计的思想。这种思想从电机设计角度使PMLSM的推力波动大大减小,从而有效改善系统的伺服性能。然而,电机数学模型中状... 针对高精度、大推力数控机床用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端部效应引起的推力波动问题,提出了两单元电机段间移相优化设计的思想。这种思想从电机设计角度使PMLSM的推力波动大大减小,从而有效改善系统的伺服性能。然而,电机数学模型中状态变量的交叉耦合、参数摄动及负载扰动等因素严重制约着系统的伺服性能。为此,在建立段间移相PMLS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电机进行了自抗扰控制器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自抗扰控制器的调速系统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及较强的抗干扰性、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移相 直线同步电机 自抗扰控制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子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速度波动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文通 张思磊 王中仪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3-945,共13页
为了解决定子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存在的因磁阻效应、负载阻力、摩擦力、参数摄动以及动子进出定子时耦合面积变化所造成的控制性能下降的难题,根据动子和定子的耦合状态,提出一种在完全耦合阶段和动子退出定子阶段的分段式... 为了解决定子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存在的因磁阻效应、负载阻力、摩擦力、参数摄动以及动子进出定子时耦合面积变化所造成的控制性能下降的难题,根据动子和定子的耦合状态,提出一种在完全耦合阶段和动子退出定子阶段的分段式控制方法。首先,在动子与定子完全耦合阶段采用改进滑模控制器减小推力波动导致的速度波动,再通过加入扰动观测器降低滑模切换项所带来的抖振现象;在动子退出定子阶段,建立相关电磁参数与动子位置的函数关系,实时补偿由耦合面积变化引起的动子失速,使动子速度在退出时接近给定值。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动定子完全耦合过程中的速度稳态误差为0.005 m/s,收敛时间为0.3 s,动子退出定子阶段的速度波动不超过0.04 m/s,满足定子分段式PMLSM用于长行程自动运输系统对平稳性及快速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速度波动 改进滑模控制 实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