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热激对多歧苏铁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郑艳玲
马焕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为研究多歧苏铁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探索多歧苏铁高温下的生态适应策略,以多歧苏铁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高温(25、35、45、55℃)对多歧苏铁叶绿素的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
为研究多歧苏铁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探索多歧苏铁高温下的生态适应策略,以多歧苏铁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高温(25、35、45、55℃)对多歧苏铁叶绿素的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都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45℃热激后降至最低,55℃热激后又上升;但叶绿素a/b在各处理温度间无显著变化。在25~45℃下,除35℃热激后的Y(Ⅱ)显著升高外,Fo、Fm、Fv/Fm、Y(NPQ)、Y(NO)、q P、NPQ、ETRmax、α、Ik均无显著差异;55℃热激后,Ik较25~45℃热激无显著变化,但Fo和Y(NO)显著提高,其余荧光参数Fm、Fv/Fm、q P、NPQ、ETRmax、α均显著降低。在激发能分配方面,随着温度升高,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通过天线热耗散的比例(D)呈增加趋势;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P)在35℃时最高,55℃时最低;过剩激发能比例(E)在25~45℃时无显著差异,但55℃时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多歧苏铁对高温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25~45℃下,光合活性并未受到影响,但55℃热激后,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活性降低,光合电子传递过程受抑,出现光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歧苏铁
热激
叶绿素含量
荧光特性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多歧苏铁生理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郑艳玲
马焕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以多歧苏铁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高温、干旱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对多歧苏铁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色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以及电子传递速率均比CK显著下降,且高温及...
以多歧苏铁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高温、干旱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对多歧苏铁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色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以及电子传递速率均比CK显著下降,且高温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低于干旱处理;干旱处理后的光系统II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和光化学淬灭系数均与对照无显著变化,但高温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光系统II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升高,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降低,且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光系统II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高于高温处理。高温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但干旱处理后其含量无显著变化。高温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干旱和干热复合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各种胁迫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并无显著变化,但高温和干旱胁迫处理后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因此,干旱对多歧苏铁的影响最小,干热复合胁迫对其影响最大,抗氧化酶在多歧苏铁抗高温、干旱和干热复合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歧苏铁
高温
干旱
复合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激对多歧苏铁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郑艳玲
马焕成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093)资助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林学)资助
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文摘
为研究多歧苏铁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探索多歧苏铁高温下的生态适应策略,以多歧苏铁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高温(25、35、45、55℃)对多歧苏铁叶绿素的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都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45℃热激后降至最低,55℃热激后又上升;但叶绿素a/b在各处理温度间无显著变化。在25~45℃下,除35℃热激后的Y(Ⅱ)显著升高外,Fo、Fm、Fv/Fm、Y(NPQ)、Y(NO)、q P、NPQ、ETRmax、α、Ik均无显著差异;55℃热激后,Ik较25~45℃热激无显著变化,但Fo和Y(NO)显著提高,其余荧光参数Fm、Fv/Fm、q P、NPQ、ETRmax、α均显著降低。在激发能分配方面,随着温度升高,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通过天线热耗散的比例(D)呈增加趋势;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P)在35℃时最高,55℃时最低;过剩激发能比例(E)在25~45℃时无显著差异,但55℃时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多歧苏铁对高温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25~45℃下,光合活性并未受到影响,但55℃热激后,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活性降低,光合电子传递过程受抑,出现光抑制。
关键词
多歧苏铁
热激
叶绿素含量
荧光特性
能量耗散
Keywords
Cycas multipinnata, heat shock, chlorophyll content,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excitation energy dissipation
分类号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多歧苏铁生理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郑艳玲
马焕成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093)资助;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林学)资助。
文摘
以多歧苏铁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高温、干旱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对多歧苏铁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色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以及电子传递速率均比CK显著下降,且高温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低于干旱处理;干旱处理后的光系统II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和光化学淬灭系数均与对照无显著变化,但高温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光系统II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升高,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降低,且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光系统II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高于高温处理。高温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但干旱处理后其含量无显著变化。高温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干旱和干热复合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各种胁迫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并无显著变化,但高温和干旱胁迫处理后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因此,干旱对多歧苏铁的影响最小,干热复合胁迫对其影响最大,抗氧化酶在多歧苏铁抗高温、干旱和干热复合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多歧苏铁
高温
干旱
复合胁迫
Keywords
Cycas multipinnata
high temperature
drought
combined stress
分类号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S791.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热激对多歧苏铁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郑艳玲
马焕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多歧苏铁生理影响研究
郑艳玲
马焕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