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季工况多次温度循环下微型钢管桩群桩热力响应特性现场试验 被引量:19
1
作者 任连伟 徐健 +1 位作者 孔纲强 刘汉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53-2060,共8页
能量桩技术具有支撑上部结构和浅层地热能换热器双重作用;作为一种节能减排新技术,近年来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依托微型钢管桩加固既有基础托换工程,开展冬季工况多次温度循环下微型钢管桩群桩的热力响应现场试验;实测不同间歇时长情况下... 能量桩技术具有支撑上部结构和浅层地热能换热器双重作用;作为一种节能减排新技术,近年来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依托微型钢管桩加固既有基础托换工程,开展冬季工况多次温度循环下微型钢管桩群桩的热力响应现场试验;实测不同间歇时长情况下桩身温度与应力等变化规律,探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桩基换热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试验结果表明:文中试验条件下,桩身附加温度应力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且随间歇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桩基COP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且随间歇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附加拉应力未超过设计控制范围、不会导致桩体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管桩 能量桩 多次温度循环 热力响应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间歇比的地热能源桩热-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春阳 方鹏飞 +4 位作者 张日红 谢新宇 娄扬 张秋善 朱大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2-572,共11页
结合地热能源桩现场试验,在桩身内部埋设应变/温度传感器,监测进/出口水温、桩身温度和轴向应变.分析不同间歇比下桩身轴向附加温度应力与桩侧附加摩阻力的变化规律,比较间歇与连续模式下地热能源桩的传热性能与热-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 结合地热能源桩现场试验,在桩身内部埋设应变/温度传感器,监测进/出口水温、桩身温度和轴向应变.分析不同间歇比下桩身轴向附加温度应力与桩侧附加摩阻力的变化规律,比较间歇与连续模式下地热能源桩的传热性能与热-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间歇比对地热能源桩的短期传热性能影响比长期传热性能影响大.当间歇比为1、2时,性能系数平均值分别为3.95、4.00,桩身每延米换热量平均值分别为101.2、107.3 W/m.间歇比对桩身温度影响较明显,间歇比为1的桩身平均温度增量比间歇比为2的高66%.桩身中部的轴向观测应变大于桩两端的,桩身轴向附加温度应力和桩侧附加摩阻力均随间歇比的增大而减小.在桩身温度恢复阶段,间歇比为1、2工况的桩身温度,轴向观测应变和轴向附加温度应力均有残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比 地热能源桩 多次温度循环 换热性能 热-力学响应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